高压氧治疗后循环缺血性眩晕60例疗效观察分析论文_覃威玲

高压氧治疗后循环缺血性眩晕60例疗效观察分析论文_覃威玲

覃威玲

(广西柳州市中医院高压氧科 广西 柳州 545001)

【摘要】 目的:探讨高压氧治疗后循环缺血性眩晕的临床疗效 方法:120例后循环缺血性眩晕患者随机分为两组,治疗组和对照组。每组60例,两组患者均采用常规治疗,治疗组在此基础上加用高压氧治疗。结果:治疗组总有效率为90.00%,对照组总有效率为66.67%,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高压氧治疗后循环缺血患者有良好的疗效,不良反应少,值得推广。

【关键词】 高压氧;后循环缺血;疗效

【中图分类号】R459.6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1752(2015)22-0172-02

后循环缺血性眩晕(Posterior circulation ischemia vertigo,PCIV)是常见的缺血性脑血管病,由椎-基底动脉系统血液循环障碍引起相应区域的供血不足,导致脑干、小脑、丘脑、枕叶、部分颞叶及上段脊髓等部位的血液灌注不足,脑部局部血液循环障碍、血流阻力增加、最终影响前庭功能而发生视物旋转、恶心呕吐、平衡障碍为主要表现的眩晕综合征。约占所有缺血性脑血管病的20% [1]。包含的内容有两个方面,后循环血流动力学障碍所致的脑梗死或短暂性脑缺血发作。本病好发于40岁以上中老年人,其病症特点为反复发作、缠绵难愈、易导致急性脑血管疾病的发生。因此,早期诊治是预防和降低急性脑血管病发生率的有效措施。我院自2012年6月~2014年6月采用高压氧治疗后循环缺血性眩晕患者60例,并与对照组进行对比,现报告如下:

1.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自2012年6月~2014年6月我院神经内科门诊和住院确诊为后循环缺血性眩晕患者120例。随机分配到治疗组和对照组中,其中男性68例,女性52例。治疗组60例,其中男性36例,女性24例。对照组,其中男性32例,女性28例。年龄46~82岁,平均(68.46±4.72)岁。病程4~15天,平均(9.46±4.62)天。两组患者一般资料经统计学分析无显著差异。详细资料见表1

表1 患者的一般资料

总例数 男女 年龄 病程

治疗组60362468.46±4.729.52±4.48

对照组60322867.58±5.389.63±4.32

1.2 病例纳入标准

按照中国脑血管病防治指南[2]中,椎基底动脉系统短暂性脑缺血发作的诊断标准:①年龄性别:好发于老年人,男性多于女性。②发病突然。③通常表现为眩晕、头痛、构音障碍、跌倒发作、共济失调、异常的眼球运动、复视、交叉性运动或感觉障碍、偏盲或双侧视力丧失。④持续时间短暂,一般为10~15分钟,多在1h内,最长不超过24h。⑤恢复完全:不遗留神经功能缺损体征。⑥多有反复发作病史。⑦经头颅CT检查:排除与TIA类似表现的颅内病变。

1.3 病例除外标准

除外耳源性、心源性、全身代谢性疾病等所致眩晕。

2.治疗方法

2.1 治疗组

两组患者均采用长春西汀静滴扩管、胞二磷胆碱调节脑细胞代谢及抗血小板、抗凝、防治并发症等治疗。治疗组在此基础上加用高压氧治疗。采用烟台冰轮产YC-2400J-X的中型空气加压舱治疗,升压20分钟,压力2ATA,稳压吸氧60分钟,中间休息5分钟,减压20分钟,每天治疗1次,每10次为一疗程,一般做2~5个疗程。

2.2 疗效观察

应用经颅多普勒(TCD)于治疗前后测定并记录2组患者左椎动脉(LVA)、右椎动脉(RVA)与基底动脉(BA)的血流速度(Vm),观察临床症状、体征变化及不良反应情况。

2.3 疗效评定标准

临床疗效参照1993年版《中药新药临床研究指导原则》[3]制定。临床痊愈:眩晕及其他伴随症状消失,TCD检查正常;显效:眩晕程度和发作频率减少60%以上,其他伴随症状明显好转,TCD检查基本正常;有效:眩晕程度和发作频率减少60%以下,其他伴随症状明显好转,TCD检查较前改善;无效:治疗后症状无变化,或恶化。附:TCD检查参照《经颅多普勒检测下临床》制定的正常值[4]。

期刊文章分类查询,尽在期刊图书馆

3.结果

3.1 两组临床眩晕症状比较(见表2)

表2两组临床疗效比较

组别 n 痊愈/例(%) 显效 有效 无效

治疗组6016(26.67%)18(30.00%)20(33.33%) 6(10.00%)

对照组6010(16.67%)13(21.67%)17(28.33%)20(33.33%)

与对照组比较 P<0.01

表 3 两组治疗前后TCD变化(x-±s) (cm/s)

组别 n 左VA 右VA BA

治疗组60治疗前22.3±5.122.2±5.221.6±6.1

治疗后36.8±5.736.2±5.735.6±5.1

对照组60治疗前21.2±5.322.4±5.420.6±5.3

治疗后27.8±5.127.1±5.128.2±5.7

与同组治疗前比较, P<0.05,与对照组治疗后比较, P<0.05

3.2 不良反应

治疗组与对照组均未出现不良反应。

4.讨论

后循环又称为椎-基底动脉系统,由椎动脉、基底动脉、大脑后动脉及其各级分支组成。主要分支供应脑干、小脑、枕叶、颞叶后部和丘脑等。后循环缺血的发病机制目前有微栓子学说,脑血管痉挛学说。通常认为与脑动脉硬化等因素有关,由于后循环血管-神经支配非一一对应,因此缺血引起症状也较复杂,伴随多种重叠临床表现,其中最主要症状为眩晕。后循环缺血性眩晕的临床表现主要是反复发作的TIA和卒中。但极少只引起单个症状,通常是表现为缺血部位相关的一系列症状与体征的组合。主要有双侧或单侧无能运动和感觉障碍、共济失调步态、辨距不良、复视、构音障碍或双侧同向偏盲、眩晕以及其他颅神经症状等。治疗原则应以增加后循环供血区的血液供应,改善脑组织供氧,促进脑功能恢复为原则。

高压氧能有效改善脑梗死缺氧状态,高压氧可以提高血氧分压及血氧含量、提高组织氧贮备;可以迅速改善病灶区域供氧,改善有氧代谢,增加能量,减少酸性代谢产物,刺激病灶内毛细血管增生,促进病变部位循环的建立,促进脑功能恢复。

高压氧可以增加组织内毛细血管氧的弥散半径,常压下吸空气时氧的弥散最大半径30nm,在2ATA下吸氧可以使毛细血管氧弥散半径增加至100nm[5],高压氧可以减轻脑水肿,高压氧下可以增加椎-基底动脉血流量。在高压氧下全身的血管处于收缩状态,仅椎-基底动脉例外[6]。在高压氧下椎-基底动脉反射扩张,增加脑干和网状结构的血供及供氧,有利于昏迷病人的清醒。

高压氧可有效抑制血液中血小板的凝聚从而达到降低血黏度,避免或减少血栓形成的功效,可增强红细胞的变形能力,有利于脑部组织的氧合过程,加强血栓的溶解与吸收,促进局部血液供给与微循环的改善。

本文结果显示:治疗组比例中,基本痊愈16例,显著进步18例,有效20例,无效6例,总有效率为90.00%。对照组比例中,基本痊愈10例,显著进步13例,有效17例,无效20例,总有效率为66.67%。两组总有效率比较,差异有流计学意义(P<0.05)。这一结果说明高压氧对后循环缺血患者有较好的治疗作用,不良反应少,值得临床应用。

【参考文献】

[1]Savitz SI.Caplan.LR.Vertebrobasil~disease.N.En.J Med.2005,352:2618-2626.

[2]饶明俐.中国脑血管病防治指南[S].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07,25-26.

[3] 郑筱萸.北京.中国医药科技出版社.2002:91-105.

[4]王维治.神经病学.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1:124.

[5]于金萍,王国安,李国华等.高压氧对脑梗塞患者SOD.MDA与rCBF的影响[J].临床神经病学杂志,1998,11(3):168-169.

[6]高春锦.杨捷云.实用高压氧医学[M].北京:学苑出版社,1997:190~198.

论文作者:覃威玲

论文发表刊物:《医药前沿》2015年第22期供稿

论文发表时间:2015/10/16

标签:;  ;  ;  ;  ;  ;  ;  ;  

高压氧治疗后循环缺血性眩晕60例疗效观察分析论文_覃威玲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