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文化研究的几个问题,本文主要内容关键词为:几个问题论文,文化论文,此文献不代表本站观点,内容供学术参考,文章仅供参考阅读下载。
一、文化研究的现状及其存在的问题
近代以来,伴随着中国社会的剧烈变迁、文化转型,学术界对文化问题进行了多次大讨论:一是鸦片战争之后,中西方文化发生了第一次大撞击;二是“五四运动”时期;三是20世纪80—90年代。在历次争论中均有激进与保守、“西方”与“国粹”之争。这三次大讨论促进了我国对文化的研究,但也出现了一些错误主张,如全盘西化论、儒学复兴论、彻底重建论、西体中用论等等。进入21世纪以来,我国又开始了新一轮的文化讨论,主题是经济全球化条件下的文化创新与发展问题。一些著名专家学者发表了许多真知灼见,它们将推动我国文化的深入研究,为全面建设小康社会提供智力支持。
随着我国文化研究的逐步深入,出现了一批高水平的研究成果,一些有影响的专著相继问世,一些知名专家学者还在《中国社会科学》、《哲学研究》、《文化研究》等学术刊物上发表了大量文化学论文。相关成果表明,我国当代文化研究已相当活跃深入,从内容上分有文化哲学、文化史学、中西方文化比较研究、文化社会学、文化思想史、社会主义文化基本理论、文化经济学、大众文化、文化行政学、城市文化、农村文化、企业文化、文化产业、文化管理等,尤其是企业文化方面的论著很多,在我国文化研究中占较大比重。
这些论著的发表对传播文化理论、指导文化建设、促进文化发展起到了积极作用。但是我国的文化研究还存在许多问题:一是研究队伍的总体水平不高。由于长期受“左”的思想影响,文化研究被视为禁区,我国的文化研究起步晚、起点低,许多研究者是“半路出家”或“业余研究”,主攻方向并不在文化问题上,加之时间精力的限制,不可能出更多高质量的成果。尤为严重的是我国文化研究队伍青黄不接,人才奇缺。二是学术交流不够。虽然有一些著名专家学者重视文化研究,开展了一些讨论,但从总体上看,我国的文化研究呈相对封闭状态,许多人是在孤军奋战,缺乏合作,缺少经常性的、高水平的学术交流活动,更谈不到经常与国际文化学界进行对话和探讨了。三是脱离实际。从总体上看,除了企业文化研究日益重视结合实际、注重案例分析以外,长期以来我国相当多的文化研究者受价值偏好、条件的限制,仅仅是坐在书斋里搞研究,并不了解中外文化发展的实践,他们的文化研究处于“闭门造车”的状况,直接影响了我国文化研究的质量和作用。四是缺乏组织领导。迄今为止,我国文化研究尚无统一的规则,处于一种无组织状态。这样,就难以将全国众多的专家集中到一起,群策群力,形成合力,联合攻关,多出精品。五是研究成果质量不高。我国文化研究不乏创新之作,但是也有相当多的“研究成果”处于“补课”和“普及”的水平,缺乏学术自信和学术独立,缺乏问题意识和理论深度,缺乏现代科学研究方法。介绍国外文化研究成果的多,重复性“研究成果”多,对文化基本理论、文化发展规律、重大文化现实问题、中外文化比较研究、文化研究的方法和路径研究不够,前沿性、原创性成果少。这在文化研究起步阶段是正常的,但是长期如此则不利于我国文化理论的创新与发展。
二、时代变迁与文化理论研究重心的转移
不同时代有不同的理论研究,及时地进行研究重心的转移是时代发展、理论进步的必然要求。21世纪不同于20世纪,经济全球化的进程和我国市场经济的发展要求文化转型、文化创新。因此,我国的文化研究重心必须及时进行转移,这样才能有所突破,实现文化与社会的互动发展。
我们认为,21世纪我国文化研究的重心应伴随着现代化由传统研究向现代研究转变,其重心是文化创新与发展。它既包括文化内容方面的创新,也包括形式方面的创新,具有丰富的内容。当前和今后一个时期我国文化理论研究的重要领域和问题是:
——经济全球化与文化工业全球化问题 多年来,国内外一直存在着文化全球化与反文化全球化之争。我国一些学者认为,汤因比等人的“文化趋同论”就是帝国主义的文化霸权主义,是必须坚决反对的。第三世界文化学派,包括非洲一些文化学者,在这一点上态度立场是比较明确的,普遍坚持文化的民族性和特殊性,主张世界文化的多样性。这是正确的。问题在于,有些学者忽视了文化的内涵,用精神文化(主要是意识形态)代替整个文化,连物质形态文化全球化也否定了。这是错误的、有害的。文化工业全球化已经是不争的事实。在我们激烈争论“文化是否能全球化”的问题时,美国等发达国家早已率先完成了“文化工业化”,凭借经济和技术优势,利用各种手段和方式方法占领了全球大部分文化市场,摧毁了许多国家的民族文化工业,尤为严重的是他们同时也将其价值观念、生活方式、社会制度输送到这些国家和地区,以自己的强势文化改造落后的弱势文化。对此,仅仅靠阻碍外国文化的入侵是无济于事的,而应大力发展民族文化工业,增强文化的自主创新能力,建立完善的文化工业体系。马克思曾把精神生产同物质生产统一起来,他有关文化工业的初步思考具有一种中性定义:资本集中和技术发展,也会导致文化生产方式的变化。1980年,欧洲议会所属的文化合作委员会探讨“文化工业”的涵义,从此它成为一种文化-经济类型。从资本运作来看,资本的本性是最大限度地增殖,它必然要向一切可能获取利润的空间渗透和扩张;从技术进步来看,文化工业是指随科技手段成为文化的主要载体与生产、传播手段,技术进步使原个体性、一次性的文化生产与传播获得标准化、模式化,可以通过复制批量生产。文化工业是现代科技的必然成就之一。文化工业的主要产品很多,如电影、电视、无线电广播、录像机、唱片、录音带、激光唱盘和视盘、电脑和多媒体互联网、信息高速公路,等等。(参见单世联,第378-383页)从政治转型来看,文化工业也是有效的政治舆论手段,它与现代政治体系部分重叠。作为物质形态的文化是可以在世界范围内生产、流通、消费的。西方文化产品早已大量地抢占了发展中国家的市场,我们已经受到了多年的冲击。在这个问题上的麻木、愚蠢已经使我国丧失了国内外巨大的文化市场,民族文化工业已经受到了巨大的打击。因此,我们主张“文化相对全球化论”或“物质形态文化全球化论”,大力发展民族文化工业,不断提升其整体实力和综合竞争能力,逐步走向世界,并占有较大的市场份额。
——文化建设与小康社会发展互动问题 党的十六大确立的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目标,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经济、政治、文化全面发展的目标,是与加快推进现代化相统一的目标。我国文化建设的内涵极其丰富,它既包括文化主体建设、组织建设、市场建设,又包括文化发展战略、管理体制、管理方式和方法的创新,还包括文化产业结构的调整和优化、文化工业的发展、国内外文化市场的开拓等。实现了这些创新,不仅会使我国文化本身更加先进、现代化,而且文化工业、文化产业也会超常规、跨越式发展,加快文化名市、名县、名乡镇的建设,拉动国民经济的增长,促进人的现代化,提高整个中华民族的科学文化素质,加快我国现代化步伐,提高综合竞争力,更好地建设小康社会。同时,小康社会发展本身对文化建设和发展也会起到巨大的推动作用,二者互为一体,相互促进。全面建设小康社会要坚持以经济建设为中心,大力发展社会生产力,加快经济发展,在优化结构和提高效益的基础上,国内生产总值2020年力争比2000年翻两番,使我国的综合国力和国际竞争力明显增强,初步改变城乡二元经济结构。这样就为文化发展奠定了雄厚的物质基础和社会条件。全面建设小康社会还要进一步加快我国改革开放步伐,推动社会的全面进步,提高全国人民的生活水平和生活质量,培养大批优秀人才,等等,这些都将极大地推动我国的文化建设与发展,从而实现整个社会的协调与可持续发展。
——文化贫困问题 贫困是一个历史的、地域的综合概念,是一个多维度现象。世界银行《2000—2001年度报告》指出,“贫困不仅意味着低收入、低消费,而且还意味着缺少受教育的机会、营养不良、健康状况差。贫困意味着没有发言权和恐惧等。”世界银行提出的国际贫困线标准是:每人每天生活费支出不足一美元。各国规定的贫困线不同,我国农村贫困线相当于国际贫困线的60%左右,被称为赤贫线。长期以来,从联合国到许多国家的政府对贫困问题都给予了较多的重视,各种高层会议不断,政策法令频出,扶贫解困投入日益增加,学术界也对贫困问题给予了很多的关注。取得了三类主要成果:一是评价贫困的指标、技术和方法,通过联合国开发计划署、世界银行等国际组织和机构广泛使用,并为广大发展中国家所接受和采纳。二是20世纪50年代以来日益成熟的反贫困理论,如“贫困恶性循环理论”、“低水平均衡陷阱理论”、“循环和累积因果关系与回波效应理论”、“平衡增长理论”(大推进理论)、“临近最小努力理论”、“不平衡增长理论”、“传统农业持久收入高水平均衡陷阱与人力资源理论”、“二元结构理论”、“成长和起飞理论”、“发展极理论”,等等,具有重要参考价值。三是我国学者关于贫困问题的实证研究。20世纪80年代中后期我国开始全面实施扶贫计划,一些学者对我国贫困(尤其是农村贫困)问题开展了一些实证研究,取得了不少优秀成果。纵观中外贫困问题理论研究,主要有两个向度,即经济贫困和农村贫困。除了胡鞍钢的“知识贫困研究”以外,对文化贫困很少有人专门深入系统研究。这是一个极富挑战而又具有重大意义的世界性课题。
文化贫困是贫困中的一种,不仅仅是指知识贫困,更是指某一群体、家庭或个人在知识水平、科技修养、思想道德素质、价值观念、主体性、心理素质、思维方式、行为趋势上落后于当代社会经济发展,从而影响到自身生存与发展的落后状态。同经济贫困一样,文化贫困也可分为绝对文化贫困和相对文化贫困。我国存在着文化贫困,这是不争的事实。到2000年,全国基本普及9年义务教育、基本扫除青壮年文盲的“两基”人口覆盖率达到85%,青壮年文盲率降低到5%以下。全国总人口中,具有大学专科以上教育程度的占3.6%,高中及中专占11%,初中占34%。但从国际比较和我国现代化建设对人才的需求看,还存在很大的差距。主要表现在:第一,人口平均受教育年限少,国民素质偏低。我国人口平均受教育8年,世界平均水平是11年,美国13.4年,法国13.4年,韩国12.3年。目前我国青年的大学普及率为11%,而发达国家的大学普及率一般为40—50%,个别达到60—80%。第二,高层技术人才和技术工人严重不足。2000年,我国从业人口中,高中及以上学历的占18%,大专及以上学历的占5%,而OECD(经合组织)国家相应的指标为80%和26%。高层次人才比例与发达国家相差5—10倍。每10万人口中的研发科学家和工程师人数,我国仅为454人,而日本为4909人,美国3676人,俄罗斯3587人,韩国2193人。在技术工人中,我国高级工仅占3.5%,而发达国家为40%。在世界47个国家的国际竞争力排名中,我国合格工程师、信息技术熟练工人和熟练劳动力的易获得性分别处于倒数第一、二、四位。
我国农村劳动力数量庞大,城市下岗失业人员众多,其中需要社会保障援助才能摆脱生活困境(包括短期与长期)的城乡居民总数约1.4—1.8亿,约占全国总人口的11—14%。这些人中相当一部分是文盲半文盲,其余人员文化素质也较低。(参见郑杭生,第66、266、264页)
就我国而言,当前和今后一个时期起码应该着重研究以下一些文化贫困问题:文化贫困的指标体系、文化贫困状况及其形成原因、文化贫困的表现形式、文化贫困发生率、文化长期停滞陷阱、文化堕距陷阱、文化贫困规律、解决文化贫困的机理、解决文化贫困的制度创新与路径选择,反文化贫困的战略模型与政策设计、贫困地区文化资源的开发和利用,等等。只要多学科联合攻关,我们就一定能够创立具有中国特色的反文化贫困理论,早日解决我国的文化贫困问题。
——“走新型文化工业化之路”问题 1974年法兰克福学派的主要代表人物阿多诺、霍克海默首次使用了“文化工业”一词,此后争论不休。文化工业是朝阳产业。文化工业化在发达国家早已变成了现实,而且“世界文化工业化”伴随着信息技术一日千里,飞速发展。美国文化产品出口占国际文化市场份额的40%以上。发达国家企图独占世界文化市场。文化危机感强烈的国家已纷纷制定了一些防范措施,如法国、澳大利亚、印度等。我国的文化工业体系尚未形成,民俗文化虽然丰富多彩,但现代文化产品缺乏竞争力。
据统计,400家最富有的美国公司有72家是文化企业,美国的音像业居于出口贸易的第二位,仅次于航天工业。英国文化产业平均发展速度是经济增长的2倍。日本的娱乐业产值仅次于汽车工业。我国1999年实际文化消费总量800多亿元,而潜在消费能力是5500亿元,潜力很大。(参见单世联,第499-508页)我们要认真学习美国、英国、法国、加拿大等国家的先进经验,吸取有关国家文化发展的教训,科学规划,合理布局,完善文化产业政策,用信息化带动文化工业化,加快文化产业结构调整,按照有所为有所不为的方针,对重点文化产业加大人力、物力、财力的投入,扶持一大批文化龙头企业,超常规构建我国文化工业体系。否则,我国的文化工业就会日益萎缩,缺乏整体实力和竞争力,在世界上没有立足之地。
三、采取有效措施,加快文化创新
文化创新要从多方面努力:一是优化主体,搞好组织和队伍建设。二是深化改革。对文化管理体制进行大刀阔斧地改革,彻底解决政府该管不管、不该管乱管、统得过死、包揽一切的问题。将政府一些文化部门企业化,可以组建中国国际文化产业集团、中国城市文化产业集团、中国农村文化产业集团,并下设各种文化公司。三是科学制定文化发展战略。四是加强文化立法。如出台《文化工业促进法》、《公益文化保障法》、《文化扶贫法》、《文化创新法》、《文化产品质量法》等。五是强化政府管制,在文化部下设“文化安全司”,建立全国的文化预警系统,对文化产品进口、出口进行监管,确保民族文化安全。六是文化市场管理创新。长期以来,我国文化市场资源配置混乱,管理方式方法落后,文化产品市场占有率过低,缺乏竞争力,等等,都必须运用法律、政策等手段下功夫解决。七是加快文化产业结构调整,提高其科技含量。要建立新的文化产业带和产业群,以推动城乡文化产业协调发展。
要搞好文化创新,加快实现我国文化的现代化,有效地推动小康社会的发展,还必须更新观念,树立新的文化创新理念。
——实践创新理念 古今中外文化创新都不是哪个人冥思苦想出来的,而是在实践中创造出来的。国外传统文化和现代文化是这样,我国的传统文化和现代文化也是这样。尤其是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思想的产生、形成和发展最具说服力。没有中国革命的实践,这些理论是绝对不可能产生的。正如恩格斯所指出的那样,“社会一旦有技术上的需要,则这种需要就会比十所大学更能把科学推向前进。”(《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4卷,第505页)我国已进入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新历史时期,要走以信息化带动工业化发展的新路子。伟大的社会实践必然产生新的文化,这就是民族的、大众的、科学的、具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先进文化。这种文化同样也不是谁“闭门造出来”的,而是对亿万人民的社会实践加以总结、概括、提炼出来的。因此,我们必须坚持“实践创新论”,在经济全球化进程中批判吸收异质文化,高扬中华文化的主体性,增强吸纳力和整合力,在建设小康社会中创造新型的、有中国特色的“小康文化”,实现与小康社会发展的互动,加快我国现代化进程。
——文化危机理念 在经济全球化进程中,伴随着西方国家的经济强势,文化渗透、文化侵略也日趋严重,呈蔓延之势。对此,我们必须高度重视,要集中力量追踪研究,强化政府职能,完善预警系统、文化产业布局,加强对网络文化、文化产品进口和输出的科学管理,不能放任自流。同时,要加快我国文化体制改革,增加政府投入,建立文化发展的良性运行机制,形成文化创新体系,走出文化贫困陷阱,增强文化综合竞争能力。这样才能有效抵御不良异质文化的入侵,保证我国民族文化健康、可持续地发展。
——文化发展理念 文化是发展的基础,是民族之魂。党的十六大报告提出了我国文化建设的目标、方针和政策,规划了新的蓝图。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文化,重在创新发展。要对古今中外的传统文化进行批判吸收,增强民族文化的整合力、发展力。要根据我国生产力发展水平、文化富裕与文化贫困程度、文化产业发展、人的现代化发展等不同情况,具体问题具体分析,因地制宜地制定文化发展战略,采取切实可行的对策,突破旧的体制和思路,加快文化产业发展,创造特色文化。这样,才能使我国文化在实践中不断创新和发展,提高其整合力和竞争力。
四、坚持“文化相对全球化论”,共同发展世界文化
经济全球化已是客观趋势,文化是否也能全球化或者已经全球化了呢?对此中外学者是有争议的。主要有两种观点:一种是西方文化中心主义,主张用西方文化统治全球,实质是西方文化霸权主义。另一种是坚持民族文化的特殊性,主张要维护民族文化的独立性,彻底否认文化全球化,不承认文化有任何全球化的成份。在笔者看来,“文化霸权主义”、“文化中心主义”不能接受,要坚决反对。这是关系到国家民族安危的重大原则问题,任何时候都不能动摇。但是,那种全面否定“文化有全球化因素或成分”的主张也是错误的。我们坚持“文化相对全球化”的观点,理由如下:
首先,从经济与文化的关系上看,经济是基础,文化对经济起反作用;文化永远是建立在经济基础之上的。经济全球化是不争的事实,这一事实对文化自然会有影响。
其次,党的十六大报告把文化与政治、经济并列。这种文化概念起码是相对广义的,也就是说,文化中除了意识形态以外,还应包括教育、科学技术、文学艺术、管理制度、学术思想等等。那么,在经济全球化条件下,这些意识形态色彩较淡的文化产品是否可以在全球范围内生产、流通、交换和使用呢?如果不能,我们怎么使民族文化走向世界、走向未来呢?民族文化岂不是会永远与世界隔绝吗?现在的世界信息高度发达,科学技术已使地球变成了“地球村”,因此,对文化的封锁是不可能的、徒劳的。近代以来,我国文化的悲剧不仅仅在于长期无休止的“西化”与“国粹”之争,更在于没有高扬本土文化的主体性,没有大力发展文化产业,没有提升中华民族文化产品的国际竞争力,乃至今天仍有大量西方文化垃圾充斥中华大地,并被一些人奉为文化精品。而在我们无力向外输出文化精品的同时,一些人为了获得某些西方人的奖赏,却输出了一些有损中华民族形象的、带有“殖民地文化色彩”的“谄媚文化产品”。我国的文化产业在世界的竞争力是十分脆弱的。所以,我们不能将广义文化与狭义文化相混淆。我国的文化安全,不仅仅是价值观念方面的,也包括文化产业发展、文化综合竞争力等诸多方面。
再次,文化既是民族的,更是世界的。民族文化是世界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离开民族文化不可能有世界文化;离开世界文化,民族文化也不可能得到丰富和发展。在经济全球化过程中,世界上每天都在交换着文化产品,如法律制度、环保理论、经济思想、国际规则和惯例。
一些人之所以反对文化全球化,一个重要的原因就是担心西方文化会统治全球、消灭民族文化。这种担心可以理解,但我们不能因噎废食。一个民族的文化如果是先进的,它就会延续发展下去,并且走向世界,在世界文化中占有一席之地。怕被别人消灭、同化是无济于事的,关键在于要有民族文化自信心、文化创新能力、文化可持续发展能力。中华民族文化的吸纳力、融合力、整合力、创新力是不亚于其它民族的。我们既不能狂妄自大,也不能丧失民族文化自信心。中华民族的文化要走向世界,也必然走向世界,并且在人类文化发展中发挥其应有的作用;它是开放的、面向世界的、面向未来的。
坚持文化相对全球化论,有利于分辨文化领域中的是非,有利于世界文化交流,有利于文化整合、创新与发展,有利于我国文化产业的发展,有利于提高我国文化的综合竞争力,促进世界文化的繁荣与发展。
文化相对全球化要求我们必须做好三件事情:一是正确处理民族文化与世界文化的关系:既要保持民族文化的独立性、特殊性,又不闭关自守,而是将本民族的文化融入世界文化当中,在与世界文化交流的过程中不断丰富、壮大和提升自己。二是坚持世界文化共建论,积极参与世界文化建设,为人类文化的发展和繁荣作出应有的贡献。三是加强文化创新。这包括文化管理体制、文化机制、文化政策、文化内容、文化发展模式等全方位的创新。要有科学的文化发展战略和规划,造就一支适应21世纪经济社会发展的“文化大军”,积极培育和开拓国内外文化市场,加快文化产业发展,不断提高民族文化的国际竞争力。
标签:文化工业论文; 贫困问题论文; 创新理论论文; 全球化论文; 经济论文; 经济学论文; 世界文化论文; 文化产业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