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建筑第二工程局有限公司华南公司,广东深圳,518045)
摘要:当前日益增多的建筑工程质量问题已经引起了社会的普遍关注,本文阐述了搞好工程质量的意义,提出了对于目前建筑工程中存在的质量问题,并就如何不断进行改进和加以完善,更好地提高建筑工程质量进行了探讨。
关键词:建筑工程;质量管理;措施
一、搞好工程质量的意义
工程质量的好坏,与国家长远利益、国民经济发展息息相关。质量好的工程,可以增加固定资产的耐久性,减少固定资产的使用维修费,为人民的生产和生活提供良好的条件。而质量差的工程,不仅要进行返工,造成人力、物力上的巨大浪费,而且会延误建设速度,影响投资效益的迅速发挥,还会造成生产上的长期不合理,或者影响产品的正常生产,严重的更会造成人民生命财产的重大损失。因此,我们必须高标准、严要求,切实搞好工程质量,为国家、用户提供一流的建设工程。
二、建筑工程质量管理中的常见问题
(一)设计方面
设计是工程的灵魂,是决定工程质量的根本。技术先进、经济合理的计能缩短项目建设周期、节省投资、提高质量。现在,有的项目无正规设计单位,有的项目设计跟不上施工的需要,有的设计深度不够、漏项多、变更大。
(二)施工队伍方面
施工队伍素质差,管理乱施工队伍整体素质下降,施工人员质量意识差。目前,我国建筑业从业人员较多,其中大量的是农民工,他们未经专业培训,缺少专业技能,加之,施工项目管理力量薄弱,现场混乱,为自身利益偷工减料,以次充好。
(三)质量监管方面
质量监管不到位工程项目缺乏严格的质量监管制度,质量管理责任不清。有的项目没有实行工程监理制度,或监管部门未能充分履行政府赋予的职责,或不能发现问题,或没有及时上报处理。有的项目存在施工单位自己监管自己的现象。
三、加强工程质量管理的措施
(一)强化质量意识,全面提高质量管理水平质量意识是保证工程质量的前提,也是搞好质量管理的第一关。必须从根本上树立质量意识,使建设、施工单位意识到工程优质的重要性,并通过教育提高全体职工的质量意识,激发其质量责任感。建筑工程质量涉及到多个方面,是一个由多部分、多层次、多因素组合的整体,因此,必须从筹建协调到具体施工全过程都采取行之有效的控制手段和措施,从而保证建筑工程质量。
(二)深化质量管理,实现“精品品牌”工程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人们对居住环境的要求越来越高,为满足人们高标准的消费需求,建筑企业必须强化产品形成过程中的质量管理,确保“精品品牌”工程的实现。
(1)抓质量目标管理。以调查、制订、实施和总结为质量目标的控制过程,是将质量管理活动、质量目标按质量体系要素及专业保障系统进行纵横分配,做到人人职责明确、目标清楚,并进行定期考核、督促落实。
(2)抓监督保障。
期刊文章分类查询,尽在期刊图书馆从质量体系和工程施工过程两个方面,加强建筑工程质量的评审,定期实施质量体系内审和年度管理评审,注重质量管理的实效性和实施过程的有效性;加强内部质量审核,提高质量体系的整体运行水平;严格把好工程质量监督关,对产品形成全过程的各道工序、各个操作过程进行监控,以免不合格的产品进入下道工序。
(三)树立质量第一的思想
施工单位要教育广大职工牢固地树立起百年大计、质量第一的思想和对国家建设高度负责的责任心,这是搞好工程质量的关键。要让职工认清保证工程质量的意义,懂得正确处理质量和速度、质量和节约、质量和材料的关系,切实重视质量问题。坚决反对单纯求快、片面节约、麻痹大意、不负责任的不良作风。
(四)提高人员素质是提高工程质量管理的根本保证
要从根本上提高工程质量管理水平,归根结底必须提高管理员的素质,科学技术是由人来创新的,制度也是通过人去制定和执行的,只有提高人员的素质,才能使新技术、新方法和政策法规得以应用和贯彻实施,才能进一步提高建筑工程质量。为此,必须更加注重加强对人员素质的培养,首先,必须提高自身的政治素质,政策观念强,行业道德高尚,能认真执行党和国家的方针、政策,遵守国家法律和地方法规,坚持原则,公正廉洁;其次,还必须加强人员的理论学习和业务培训,使其不断在建筑工程建设实践中得到锻炼,以提高人员的决策能力、组织能力、指挥能力、判断能力和应变能力。这样有了高素质的工程管理人员,加上实施工程全程管理和加大工程质量监督与执法力度,就可以保证工程的质量。
(五)坚持图纸会审制度
建立和健全设计单位、监理单位、施工单位、建设单位参加的图纸会审制度,对于保证施工图纸的质量具有重大意义。设计图纸的好坏,对于工程质量有着直接、重大的影响。通过图纸会审,不仅可以发现和避免设计中的误差,而且可以使施工单位更好地弄清设计意图,掌握技术要求,从而确保施工质量。
(六)坚持按图施工的原则
建筑设计是对拟建建筑物的具体要求,施工单位必须坚持按图施工,不得擅自修改。如因设计不合理或代用材料等原因必须修改图纸时,则应及时提请设计单位修改,而不能擅自改动,盲目施工。
(七)必须严格执行工程施工及验收规范
施工及验收规范是国家和有关部门、行业所制定的针对建筑工程施工及验收的法规、标尺,它们充分考虑了我国现有的施工技术水平和今后的发展方向,体现了技术先进、经济合理、安全适用、确保质量等各项内容,与设计施工图一道,是建筑工程施工中所必须遵循的两项主要依据。
(八)坚持施工操作规程、严格执行技术交底制度
操作规程是根据设计要求、施工技术规范、施工条件、施工方法和工人的先进操作经验制定出来的,是施工技术客观规律的反映。严格遵守操作规程,是保证工程质量、进一步提高职工施工技术水平的一个重要步骤。因此,施工单位必须组织工人认真学习有关操作规程,使之贯彻于施工全过程。此外,还要作好技术交底工作。通过技术交底,可以使职工了解工程的设计意图,明确施工方法、质量标准和操作技术,便于他们按图纸的要求进行施工。
(九)建立和健全材料检验机构、严格执行
建筑材料和建筑构、配件及设备检验制度建筑材料和建筑构、配件及设备的好坏,很大程度上决定了工程质量的优劣。因此,它们是否符合设计和施工规范要求的质量和规格,是保证工程质量的重要条件之一。为保证建筑材料和建筑构、配件及设备的质量,监理和施工单位必须建立和健全试验机构,配备必要的试验仪器和设备,严格执行检验制度,凡进场的主要建筑材料,无论有无出场证明,施工单位在使用前都应按照规范要求取样复查,合格后才准使用。建筑构、配件及设备应有出厂证明,不合格的不准出厂。总之,对于不符合设计要求的材料或构、配件及设备,一定不得使用,以确保工程质量和施工安全。
(十)建立健全质量监督机构
这是保证工程质量的一项有效的组织措施。建设单位应委托具有相应资质条件的工程监理单位对工程的质量、工期和资金使用等方面,进行有效监督,并委托当地建筑工程质量监督部门对建筑工程实行质量监督。设计单位对于重大、复杂的工程应派出设计代表对工程进行指导和质量监督。
四、结束语
总之,随着建筑市场逐步规范,社会的快速发展,建筑业的壮大,以及建筑业与世界的接轨,我们只有坚持依法建设,不断改善企业内部管理,提高工程质量意识,加强施工管理力度,才能使建筑工程质量得到有效的保障,从而促进建筑行业的健康发展。
参考文献
[1]吴康宁,如何提高建设工程项目管理水平[J].中国科技博览,2011.03
[2]唐玉丽,浅析建设工程项目合同中的风险管理[J].山西建筑,2010.22
论文作者:王莹
论文发表刊物:《城镇建设》2019年第15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9/9/17
标签:质量论文; 工程质量论文; 工程论文; 施工单位论文; 建筑论文; 质量管理论文; 建筑工程质量论文; 《城镇建设》2019年第15期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