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高中历史新课程实施中的问题思考,本文主要内容关键词为:新课程论文,高中历史论文,此文献不代表本站观点,内容供学术参考,文章仅供参考阅读下载。
建国以来的第八次教育改革正在全国推行。这次基础教育课程改革力度大,速度快,难度也大,是前七次改革不可比拟的。以往的中小学教育改革,大多着眼于课时的调整及教学内容的增删,而这次改革的基本思路及所涉及的层面,真正触及到了学校教育的本质,是对教学理念、教育目标、课程编制、教材编写、教学方式、评估方式等进行全方位的改革。在此次高中阶段的课程改革中,历史课程与教材的改革也是前所未有的,特别是在课程类型、学科体系、内容设计等方面进行了全新的编制。这种新的尝试能否在实践中顺利实施,能否达到预期效果,是十分令人关注的。
高中历史课程改革在课程编制和教科书编写都发生了较大变化的情况下,教学实验的状况在相当的程度上决定了课改的成败。对于高中课改的推进与实验,广大历史教师还有太多的东西不了解,有太多的东西需要掌握,有太多的东西需要适应,但一下子又学习不完,掌握不了,很难适应。因而,在历史教师心中也就留下了太多的迷惘与困惑。教学实验中,一个个问题也接踵而至。及时总结新课程实施过程中的经验和问题,成为历史课改的当务之急,对新课程改革的推进具有实际意义。作为实验区的一线教师,经过一年的实验和思考,笔者仅就人民出版社版高中历史教科书必修历史(Ⅰ)(Ⅱ)两册为例,谈几个问题。
一、必修课教学内容过深
从2004年9月份实验开始,高一历史率先进入必修内容的教学。师生们普遍感到困扰的一个问题,就是必修课的教学内容过深。具体说,就是教材弹性太大,内容过多,在教学实际中难以完成。教材设计存在着新的繁、难、偏的情况,脱离学生实际的水平。学业评价过于繁琐,可操作性不强,脱离教学实际情况。
用模块专题的方式编写教材,本意是使教学内容精练,突出重点主题,但导致跳跃性大,历史发展的基本线索被弱化,造成了新的知识密度太大的问题。例如,在必修历史(1)专题七“近代西方民主政治的确立与发展”之四“民主政治的扩展”中,教科书把1789年以来法国经历的大革命、拿破仑第一帝国、波旁王朝的复辟、七月王朝直到法兰西第二帝国覆灭的整个历史画面,仅用轻描淡写的一句话一带而过。这段波澜壮阔的历史,在旧教材里起码要用3课时来完成。如此一来,便增加了教师把握和驾驭教材的难度,若展开讲吧,教学时间肯定不够;若不展开讲吧,学生不知所以然。试想,连历史发展的基本脉络都不清楚、不理解,谈何历史认识?像这样的例子,在新教材中比比皆是,不胜枚举。所以,教师们深感课时紧张,每次上课都是在拼命赶,总是在赶时间。诚然,在课堂设计上,哪些该讲,哪些不该讲,哪些内容适当放开讲,哪些应该点到为止,这些都是需要教师在摸索中解决的问题,但毕竟是加深了难度,同时也提高了学生阅读的难度,无形中降低了学生课下自我阅读的兴趣。这样做的目的主观上是想拓展学生的历史知识,提高学生学习历史的能力,客观上却适得其反。
高一学生对历史的了解还未形成体系,更没有达到一定的广度,对历史现象的分析也不能上升到一定的高度,分析、归纳问题更缺乏深度。但是,新教科书“想一想”“议一议”等问题的设计,却在一定程度上脱离了高中生的实际水平。例如历史(Ⅰ)专题一“古代中国的政治制度”之五“中国古代的政治变局”中,“议—议”的题目是:“有人认为,只有历史上的农民的阶级斗争、农民起义和农民战争,才是历史发展的真正动力;也有人认为,农民战争并不能改变中国古代传统政治体制的专制主义性质,推进历史发展的,是生产方式的进步。你同意哪一种观点?请说明你的理由,也可以提出自己新的观点。”众所周知,历史发展的动力,是多种因素的合力。这样的问题恐怕是大大高估了高一学生的能力水平,既繁琐又偏难,还会造成误导,即历史唯物主义关于“人民创造历史”的论断是否正确。由此,也从另一角度增加了难度。
新教科书的一大典型特色,是在每一专题学习主体内容结束后,设“专题学习档案”。其中包含“学习评价”、“学习活动记录”等;另外,每册教科书设3课“学习与探究”,有“活动准备”“活动过程”“评价过程”“评价总结”等;每个专题、每篇课文还有对学生学习评价的具体要求。可是,每学期的实际教学时间却只有30~32节课时(不包括期中、期末考试时间),如果按部就班地完成这些繁琐的教学评价环节,教师明显力不从心,根本无法完成。如历史(Ⅰ)学习与探究之三“古罗马模拟法庭”,按照评价建议,不仅需要进行大量的活动准备工作,还需填写一系列名目繁多的表格,教师根本无法操作。又如历史(Ⅱ)学习与探究之三“为哥伦布领航”,学生起码需要两周左右的业余时间来准备实物材料和书面资料,而且活动过程没有两三课时是无法完成的。类似情况有很多,所有这些要求都严重脱离了历史学科的实际情况,在具体操作的过程中难以实现,即使做也是走形式,放弃的是大多数,最终使教科书的设计落空。
二、教师的知识结构、综合能力与学生接受能力的局限性
教师作为新课程的具体实施者,其整体能力如何,决定了课改的可行性。课程标准对教师的专业知识与技能、科学与人文素养提出了尖锐的挑战。
现有教师大都是原师范教育体制下培养出来的,掌握的大都是传统的专业知识与技能,文理隔阂比较严重,科学与人文素养存在较大的欠缺。再加上中学教师工作的局限性,开发课程资源无论从水平、能力还是时间,都非常有限。相当一部分教师在教学中,不能在真正意义上体现新课改的要求。另外,新教科书刚刚使用,新教法还在摸索,许多教师还“雾里看花”,很不适应。所以,随着课改的逐步深化,课堂教学中暴露的问题越来越多。如教学内容的确定、重建与教学目标的定位是否适当、合理?教学方式、方法的选择能否满足内容需要,能否为目标服务?教学过程中的开放与集中怎样把握?教师主导与学生主体的关系怎样处理?“穿新鞋,走老路”等等诸多矛盾摆在教学、教研面前,需要论证、研究和解决。不可否认,目前教师队伍的知识结构和综合能力的现状,与新课程的要求存在一定的差距。提高教师素质是课改的当务之急。然而,我们也应该想到,新课程在设计和开发时,除了应考虑到社会发展、学科发展和学生发展的需要,还应该考虑到课程实施者——教师的情况,课程编制脱离社会和学生是不对的,但脱离教师也是不实际的。新课程在这方面过于急躁没有给教师一个过渡期,而是把推行时遇到的困难完全推给教师。当然,一旦新课程确定下来后,只能是教师去适应课程、了解课程和钻研课程了。
新课程非常强调初中阶段的历史基础知识,而在实际上,初巾历史教学大都开展得较薄弱,不甚理想,学生们的历史素养普遍偏低。因而,初中的知识基础与高中专题教学之间很难衔接,无异于“空中楼阁”。学生也是“被动”地参与到“主动学习”中,其知识储备、能力水平、经验积累等都不足以在新课程的教学中发挥出“主体”的作用,从而造成常规教学中新的误区。
新教科书的专题和子目标题,在设计上确实是别出心裁,令人耳目一新,起到了“画龙点睛”的作用。而且文字表述流畅优美,文学色彩浓郁。如历史(Ⅰ)专题六“古代希腊、罗马的政治文明”之一“民主政治的滥觞”中,下设子目有“蔚蓝色的希腊”“充满活力的城市国家”;专题九“当今世界政治格局的多极化趋势”中,第一个子目“美苏争锋”包括“同盟的裂痕”“‘山姆大叔’欲霸全球”;第三个子目“走向多极化”包括:“别了,雅尔塔”“走出低谷的俄罗斯”“鼎足之势话西方”“风雨际会看东方”等等,这些标题叙述真实、精彩,能引起学生足够的阅读兴趣。但有些则过于追求文学的形式美,语言文字不够精确,逻辑性不强,且晦涩难懂,给学生的阅读制造了障碍。如历史(Ⅱ)专题一“古代中国经济的基本结构与特点”中的第一目“古代中国的农业经济”,对“‘神农’的传说”“从‘刀耕火种’到‘以牛田’”“‘泰半之赋”“沉重的力役”“贫者无立锥之地”“大禹和他的继承人”等标题,教师在课前一定要为学生明确其含义分别是指什么,否则学生无法准确把握,更谈不上理解课文。“古代中国的手工业经济”下的子目,“田庄手工业”“‘工官’制度”“攻金之工”等,如果教师不明确的话,学生同样难以明白。再如,专题六“罗斯福新政与当代资本主义”第一目“‘自由放任’的美国”中,像“杯水车薪”“病入膏盲的经济”这样的标题,教师必须解释标题和标题之间的内在联系,反倒增加了教学的难度,消耗宝贵的教学时间,这大概是教科书编写者所没有想到的。
三、教材形式的显著变化与历史知识体系的矛盾冲突
中学历史课程毕竟是建立在历史学科基础之上的,离开了历史学科的基本特点,也就不成为历史课程了。因此,作为中学历史课程必须以历史学科为基本依据,反映历史学科的基本特点,呈现历史发展的主要内容。
历史是人类社会发展的过程,具有过去性的特点。历史课程要反映人类历史发展的基本进程,以使学生“了解过去、认识现实、展望未来”。而人类社会历史包罗万象,研究人类社会发展过程的历史学科涵盖面广,又具有综合性的特点。历史课程应尽量全面反映历史上人类社会各个领域的基本情况,不但要涉及经济、政治、军事、民族、外交,还要涉及文学艺术、科学技术等领域。另外,历史的发展必然具有时序性的特点,历史学科知识的逻辑顺序同样具有时序性特点。充分体现历史的时序性,才能客观地展示历史事物的发生、发展过程及其因果关系,有利于学生认识历史发展的进程和规律。然而,新课改从初中“不刻意追求历史学科体系的完整性”,到高中完全抛弃历史学科体系,采用古今贯通、中外历史合编的专题模式,教师们不禁要问,新的课程理念与历史学科体系必然要产生矛盾冲突吗?完全打破学科体系是否符合学生的心理特征和认知水平?
每一个学科都有其自身的规律和特征,基础课程更不能无视它的特征。历史学科的体系从初中到大学的确有共性,但共性只表现为历史演进的基本过程和历史发展的基本线索是相同的,而内容的复杂性应当有很大差异。现行初中历史课程与高中历史课程界定不清,也并非是学科体系造成的,而是简单重复或是高中增加了许多概念的问题。出现这样的问题,实质不是学科体系对不对,而是适应学校教育的学科教学体系应怎样构建的问题。这就是说,在编制学校历史课程的教学体系时,要特别考虑到学生学习历史、认识历史的规律和特点,考虑到历史学科的规律和特点,而不是仅仅侧重在某一个方面,否则,都会在教学中造成难以解决的问题。
历史是人文学科的基础学科,基础教育就要重视学科基础,中学历史教育就是历史基础教育。那么,丢掉学科体系对历史来说还有什么基础可言?中学阶段不打好基础,有利于学生的终身学习吗?跨越了基础学生从何了解不同时期的历史背景?不了解历史背景如何会有全局观念?如何“从不同角度认识历史发展中全局与局部的关系”?如何形成历史感受、历史态度、历史意识?事实上,新教材的实验表明,还没有掌握和理解历史背景就进入专题学习,要么是囫囵吞枣,要么就是将专题所涉及的大问题简单化,而最终流于形式。打破时序,不按历史发展的系统讲述历史,缺乏必要的历史知识与内容,而按专题组织教学内容,时间跳跃性和中外历史跳跃性都过大,学生不易形成完整的时间与知识概念,也不利于掌握基础知识,更不易形成清晰的历史发展脉络,无法掌握历史发展的规律与揭示历史的本质。如前所述,由于初中历史基础知识的薄弱,高中直接进入专题学习,教学的难度可想而知。诚然,在新课程标准下,教材不再是唯一的课程资源,但在我们经济发展水平还对相落后的西北地区,对大多数学生而言,教材仍然是最重要的课程内容。那么,在学生们的眼里,对新教材的切身感受如何呢?对此,笔者曾进行了一次问卷调查。结果,在接受调查的265名学生中,认为很难适应的有128人,占48%;可以接受的有62人,占23%;非常喜欢的有51人,占19%;而持无所谓态度的有24人,占9%。对新教材古今贯通、中外合编的专题模式,学生反映最多的就是系统性不强,条理性不好,个别专用术语让人费解。
总之,历史学科的教学体系是一个非常重要的课题,需要历史学界、历史教育学界多加关注和研究,共同研制出既符合历史学科特点,又适合学生学习和认知规律的教学内容体系,这可不是少数“高人”能够在短时间里就能搞好的。高中历史课程改革,还应继续广泛听取意见,在适当的时候进行修改和调整,以使新课程的教学内容更加完善。
四、理想课程与现实之间的距离
新课程是一场自上而下的教育改革活动,它以历史上鲜有的冲击力震撼着实验教师的心灵。课程改革作为政府行为,是政府和其他社会力量把改革的理念和模式直接推向教师,希望教师五条件地采纳并支持改革,也相信教师对改革是有热情的。但这仅仅是一种设想和估计,因为,新课程是以学术领域的专家为核心进行开发的。广大教师长期在应试教育的氛围下教学,现在,面对这样一场涉及人的现代化的课程改革,不少教师在理论上是薄弱的,在观念上是滞后的。而表面看起来严肃认真的培训原则“先培训后上岗、不培训不上岗”,在实际上仅仅是集中听两场专家报告,便匆匆了事草草收场,缺乏长期性、多样性、针对性。广大教师对于了解新课程、准备新课程、实施新课程中的种种疑问、想法,并没有得到直接的解答,因而造成许多困惑。即使是学校的领导,也多是从行政角度上执行新课程的实验工作,而并未真正理解新一轮课程教材改革的实际意义。因而,在实验学校,不免出现“轰轰烈烈喊口号,无动于衷搞实验”这种两张皮的现象。
新课程的设想先进、超前,但一些规划在现实中实施有颇多困难。如前所述,教学资源、硬件难以满足教师、学生的要求,课标、教材、教学用书中的某些内容和建议也缺乏可行性。由于课程资源的匮乏,教师对新课程就会“想说爱你不容易”。因为教师所面临的最大挑战是搜集和利用课程资源。由于实验教材提供的教学资源太少,各种教学资料、教具、教辅、教学用图等教学资源缺乏,无法满足新课程的需要,教师处于“巧妇难为无米之炊”的窘境。
正是由于教学实验的准备不足、教学资源不足、教师的专业水平不足等多种因素,就造成了新课程实验的先天不足,导致教师在实际教学中遇到一系列的矛盾。如在教学内容上,主题与各专题之间、历史过程与教学重点之间、背景知识与重点知识之间、主题之下的中外历史之间等,所存在的脱离、失缺如何处理?在教学活动上,活动计划与活动时间的安排之间、课本所设计的活动与实际教学的可行性之间、少数学生与全体学生的活动之间等,怎样合理、有效地进行处理?还有就是一直困扰教学第一线教师的问题:新课改与高考之间的关系将是怎样的?现在使用的某一版本的教科书能否对应高考?面对这些矛盾和问题,专家们远在天边,学校领导又不能具体指导,教师没有脚踏实地的信心,只能走一步算一步,走到哪儿算到哪儿。现在的问题是,对新课程及其实验,大家都说“好得很”,但真正的“好得很”并没有落到实处。
总之,新课程才刚刚起步,对每一位教师来说,改革还任重道远。但课程改革已是一种必然趋势,是时代发展的要求,只有教师适应新课程,而不存在新课程适应教师。在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的浪潮中,教师要抓住机遇,迎接挑战,力争与时俱进;转变传统教育观念,把握好自身的角色定位,边破边立,积极实践,大胆探索,推进新课程的发展。这也是每个教师义不容辞的职责。新课程是全新的。新课程是一块有待开发的“处女地”。它为教师的专业发展提供了一个可持续发展的天地,愿每一位历史教师在新课程实践中都可大显身手,大有作为,为自己的教师生涯描绘出更靓丽的图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