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兴趣是人们积极探索某种事物或进行某种活动的倾向,是做好任何事情的基本出发点。学生只有对所学的知识感兴趣,才能集中注意力,积极思考,主动发现、探究新的知识。培养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对于学习活动有重要意义,它能推动学生积极思考,提高学习效率和激发更大的学习欲望。
关键词:生活实际 创设情景 及时表扬
兴趣是学生最好的老师,有了学习兴趣,学生就会在学习中产生很大的积极性,学生有了学习兴趣,就能产生学习的动力,就能品味学习数学的情趣,因此,在数学教学中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就显得更为重要了,如何激发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呢?
一、联系生活实际培养学习兴趣
联系生活实际就是注重数学的实用性,让数学贴近生活,突出从解决实际问题出发的运用能力。数学知识是来源于生活,而又应用于生活之中的。在数学教学过程中必须联系生活实际,让学生从本身周围熟悉的生活实际中学习数学和理解数学。在数学教学中充分利用这个特点,尽量联系实际,利用身边的例子、生活中的例子和所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让数学走向生活,让学生在生活中体验数学,让学生明白数学并不神秘,数学就在我们的身边,体现数学的实用性。
例如:在学统计这部分知识时我设计了这样一个题目:同学们,我们班需要购买一些钢笔,你们认为买什么样的钢笔好用呢?这是一个与学生生活密切相关的问题,为了解决这个问题,让学生调查全班同学每人喜欢使用什么样的钢笔,积极参与,气氛活跃。最后根据统计结果进行分析,做出了合理的决策。通过这一活动,学生们体会到数学就在身边,感受到数学的趣味和作用,体验到数学的魅力,从而使他们能如饥似渴地探索新知识。从中体会生活中处处都有使用到数学知识的地方,人人学有价值的数学,体会到数学与实际生活的紧密联系。这样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就调动起来了。
期刊文章分类查询,尽在期刊图书馆
二、创设情景,激发学生学习兴趣
创设教学情境有利于激发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和求知欲望,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有利于学生认识知识、体验和理解知识。因此,在课堂教学中不仅要考虑到学科自身的特点,还要根据学生学习的年龄特点和心理特征,创设生动有趣的情境,为学生提供思维的素材和空间,让学生的思维在这氛围中去参与探索、发现、获得知识。在教学中,教师根据教学内容的特点,尽量利用形式多样、灵活多变、生动活泼的教学方法,为学生学习创设一种愉快的情境,让学生感到每节课都有新意,保持新鲜感。
例如在学习平行四边形、三角形、梯形的面积时,其基本方法是通过剪和拼,使新学习的图形转化为已学过的图形。学生一旦掌握了这种基本方法,就能举一反三,很容易学会这几何图形的面积计算了。创设这样的教学情境能使学生变被动学习为主动学习,使学生的注意力最集中,思维积极,增强学生学习的兴趣,提高学生学习的效率。
三、及时表扬,激发学生学习兴趣
在平时的教学中,要善于运用“表扬”这个手段来激励学生,做到多表扬,少批评。在课堂提问中,教师要结合学生的实际水平,合理设置教学内容,使学生都有答对机会,让学生感受到进步,体会到快乐,学生每答对一次都给予肯定和鼓励,以温和、热情、多赞扬的方法对待学生,少批评、指责、挖苦、否定,使各个层次的学生都有收获,都能获得成功,享受成功的喜悦。考试也是种激发学生学习兴趣的手段,凡是做教师的都知道,一些成绩好的学生盼考试,希望考试,因为每一次考试都能显示他们的成绩,以致获得老师的表扬,学生的称赞,以至家长的奖励等。而一些成绩差的学生就怕考试,不希望考试,因为怕考不好而受到老师的批评,同学的嘲笑,乃至家长的训斥。教师要利用考试这个手段来激励学生,使每个学生看到自己的进步,体会成功的乐趣,促使学生进入以成功为起点自我发展的良性循环中去,对考试中反映出的学生的点滴进步,都给予表扬或肯定,增强学生的学习欲望,培养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提高学生学习数学的积极性。
培养学生的数学学习兴趣,要贯穿于整个教学过程,教师要时时注意激发学生的兴趣,点燃学生对数学学习的热情,要善于挖掘教材的兴趣因素和知识本身的魅力,适当地调整教学过程,灵活地运用教学方法,让学生品味到学习数学的情趣,让学生体会到成功的喜悦,做到在轻松、愉快的课堂气氛中完成学习任务。
论文作者:毛海成 李淑芳
论文发表刊物:《中小学教育》2014年6月总第172期供稿
论文发表时间:2014-4-17
标签:学生论文; 数学论文; 学生学习论文; 学习兴趣论文; 兴趣论文; 都有论文; 知识论文; 《中小学教育》2014年6月总第172期供稿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