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海二十冶建设有限公司安全环保部 上海 201900
摘要:随着我国科学技术水平的不断提高,我国的建筑行业也迅速发展起来,在发展的同时也有一些不稳定因素。施工的安全问题也日益突出,引起国家及政府的关注。本文针对于建筑工程安全管理的问题进行研究,并做出相应的对策进行解答,为我国的建筑工程安全管理做出贡献,为我国的进一步发展添一笔。
关键词:建筑工程项目施;安全施工管理;优化对策
引言
随着我国社会经济及建筑行业的快速发展,建筑施工规模越来越大,建筑施工安全管理工作与人们的生命及财产安全息息相关,是人们高度关注的一个社会话题。近年来,建筑施工安全事故也成多发趋势,建筑施工安全管理的现状不容乐观,因此,对目前的建筑施工安全管理进行探讨对于安全管理质量的提高,以及确保人们生命财产安全等方面都是有着深远意义的。
1 建筑施工安全管理存在的主要问题
1.1安全管理制度不完善
完善的施工安全管理制度是进行施工安全管理工作的依据及保障。虽然近年来随着安全施工频发,安全管理工作较之前也得到了进一步的重视,但是,从整体来看,我国的建筑施工安全管理制度仍然很不完善,甚至存在很多缺陷与问题。具体体现在:第一,部分管理制度缺失。比如权、责、利等方面的划分与规定上,大多建筑企业的安全管理制度中都没有相关的内容来明确这一问题。第二,施工安全管理制度难以落实。虽然大部分建筑企业都建立了一系列的工程施工安全管理文件,但是安全责任则很难得到认真落实,安全管理制度形同虚设。
1.2项目管理不善,安全意识淡薄
部分施工项目管理者的管理思维停留于传统的经验管理模式,对施工现场出现的新情况、新问题没有进行认真分析,在选择一些危险性较大分部分项工程施工方案的实施过程中,侧重于成本、效益、进度,忽视了存在的安全风险,对安全工作的长期性和艰巨性认识不足,不能正确处理安全与生产、安全与效益的辩证关系。有些企业甚至把节约安全投入作为创收的途径,将安全管理工作置于“讲起来重要、做起来次要、忙起来不要”的状态。
1.3安全管理机构总体不够健全
当前我们在建筑施工的安全管理当中,有一些单位本身管理组织还不健全,最终使得施工最终的效果以及执法的力度都相对一般。根据相关的管理条例的规定,目前,对于安全管理人员配备本身具有较为细致的要求,但是截止目前,一部分的建筑施工单位本身在进行施工人员的配备方面依然存在管理人员的配备不足等相关的状况。在具体的施工过程当中,一部分的施工安全管理人员自身兼任着数个职位,不能够全身心的投入到建筑施工安全管理当中,最终导致安全隐患不能及时发现处理纠正。
期刊文章分类查询,尽在期刊图书馆
1.4建筑项目施工操作人员的素质不够高
一是从目前建筑项目施工的实际情况来看,建筑施工的操作人员大部分都是来自农村,即农民工。他们的建筑技能素质和水平较低,在具体的施工的过程当中,不能够充分保证施工环节的质量安全,经常会造成建筑项目施工的安全隐患。二是在建筑施工的过程中,建筑施工人员一方面缺乏建筑施工的安全生产常识,不懂得在劳动中合理保护自己,对自身安全造成了很大的危害。三是对建筑工人的安全教育发展滞后,安全教育工作不能落实。对施工人员安全教育不落实,从业人员的素质不能满足安全施工的需要。特别是部分农民工,有的企业没有专门对他们进行安全教育培训就让他们上岗,为企业安全生产埋下了隐患。
2提高建筑安全管理对策探究
2.1 完善施工安全管理体制
规范安全行为一套完善的管理制度是做好建筑施工安全管理工作的前提保障。首先,建筑企业要设立专门的施工安全管理部门,指定专业的管理人员负责建筑施工安全管理工作,并明确施工安全管理各相关工作人员的职责,认真落实好每一项与安全生产有关的工作。其次,在完善安全管理制度的基础上,加强制度文化宣传工作,让所有施工人员都熟悉施工安全管理的相关制度、操作规程、规范标准等,充分发挥安全管理制度的约束力,并在施工人员实际施工过程中得到进一步的强化,逐渐形成自觉、习惯性的安全施工行为。
2.2强化分包安全管理
规避安全风险建筑工程施工分包涉及面较广且综合性较强,为有效实施分包管理,必须设置专门的管理机构,对分包单位进行有效的管理,同时要制定分包准入、培训、监管、考核、清退等制度,落实责任部门,并按照“谁推荐谁负责、谁审查谁负责、谁批准谁负责”的原则,严格追究与发生事故分包单位有关联人员的责任。同时,应推行分级、分类管理,根据分包队伍资质、能力及合作时间进行分级,按工程规模选择相应等级队伍 ; 根据分包队伍擅长专业,对其分类管理,发挥专业优势,做到才尽其用。
2.3积极建立好四位一体安全管理机制
整个施工的过程当中,安全责任的主体是施工企业,作为整个工程主体的法人,在整个施工安全工作过程当中的主要任务主要为,在宏观的立场上为整个工程的安全生产工作起到主导的作用,并且积极的进行相关规章制度的建立以及完善,不断被的加大对于安全保障的资金投入,并且不断的加强对于整个安全基础设施的重视,从而更好的引导在组织施工的过程当中进行相关安全生产标准活动的开展。
2.4积极完善建筑项目安全管理监督制度,加大安全管理力度
一是积极完善建筑项目施工安全监督制度。在建筑项目施工的过程当中,针对安全监督制度出现的问题,一定要给予高度的重视,加强对建筑项目施工中每个环节的监督,保证每个环节生产的安全性,为保障整个建筑项目施工的安全运行奠定根本的基础。二是完善相关建筑安全施工的法律法规体系。在建筑项目施工的过程中,要加强相关法律法规的建设,对建筑项目中的违规违章行为要依法进行处理,并追究其相应的法律责任。要积极建立建筑安全管理制度,从而达到责任明确,安全生产的目的。三是建筑市场准入体制的建设要做到严把关。在建筑项目施工准入的过程当中,要对参与竞争的相关招投标建筑企业进行严格把关,增大对安全生产设备的投入力量,从而为建筑项目施工的安全管理创造出较好的条件。
2.5加强建筑施工安全监测
建筑施工安全监测主要是对建筑出现事故征兆或出现异常情况时进行的监测。并且根据施工工程进程以及异常情况的严重性,监测的时间间隔也不相同。如:对于严重的建筑问题应连续监测,对于建筑变形等问题,可根据一定时间间隔紧密监测。在监测过程中,必须要认真收集、整理并研究记录数据,对从中发现的规律或问题应提供详尽的监督报告或意见建议。
2.6贯彻落实安全法规制度
近年来我国对安全生产工作非常重视,并先后出台了很多有关安全生产的法律法规与行业规范,要求项目部必须对其贯彻落实,文明施工及安全防护等措施费用应专款专用,还要为员工办理意外工伤保险,从而降低那些安全突发性事件的成本。此外,项目部应该在安全生产大绿法规的框架之内制定出完善的安全生产规章制度,并通过对奖惩措施的落实保证施工现场规范可以得到深入落实。
结束语
伴随着我国建筑行业的飞速发展和建筑规模的不断扩大,建筑项目安全管理问题的地位日益提高。建筑项目施工具有一定的特殊性,在建筑项目的实施过程中,存在着诸多不安全因素,容易出现安全事故,建筑项目安全质量的有效控制面临较大的难度。建筑项目的安全质量关系到企业的根本效益,只有立足于建筑项目的实际情况,采取相应的有效措施进行建筑项目的安全管理,才能保证建筑施工的安全性,从而促使整个建筑业健康发展。建筑项目安全管理是一个长期而又复杂的系统工程,只有不断加大对安全管理的投入力度,使之与生产能力相吻合,确保安全生产责任制逐级落实到每个工作岗位和个人,经常性地去开展各种形式的安全生产法律法规知识宣传活动,努力提升建筑工人和广大从业人员的安全意识,实现建筑行业健康发展。
参考文献
[1] 张乃超.建筑工程施工安全评价体系研究[D].西安理工大学 ,2010.
[2] 胡新合.建筑工程施工安全管理效率评价研究 [D].哈尔滨工业大学 ,2014.
论文作者:王焕香
论文发表刊物:《防护工程》2017年第9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7/9/5
标签:建筑论文; 安全管理论文; 项目论文; 建筑施工论文; 施工安全论文; 安全生产论文; 我国论文; 《防护工程》2017年第9期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