试论热点问题及报道,本文主要内容关键词为:热点问题论文,试论论文,此文献不代表本站观点,内容供学术参考,文章仅供参考阅读下载。
一、热点问题的基本内涵及其产生的原因
(一)热点问题是群众普遍关注、最感兴趣的问题
热点,本来是物理学上的一个专用名词,后引申到了社会学领域。所谓“热点问题”,一般是指在一段时间内群众普遍关注、最感兴趣、具有切实意义的问题。从新闻学的角度讲,热点问题就是广大群众所关注的“欲知”的重要政策、信息和事实。为什么“欲知”呢?因为它事关人们的切实利益或广泛兴趣,为社会和大多数人所关注。比如,某项政策即将出台,人们立即会想到此项政策对本单位和自己的利弊;市场行情的变化,人们自然会联想到个人的收益和对家庭生活的影响;战争、灾害和社会治安,会影响到人们的生活和安全;某歌星走红或某足球队获胜,能满足某些人的精神需求等等。
热点问题的内涵非常广泛,从目前报刊和广播电视所涉及的范围看,起码可以划分这样几大类:
政治方面的热点问题。比如,领导人的变动、重要会议的内容、重要政策的出台、法律规章的颁布等。
经济方面的热点问题。比如,经济运行的状况、物价上涨的幅度、工资和福利的提高、农业的收成、市场的行情(包括股票、证券的行情)、房改和医疗改革的政策等。
文体方面的热点问题。比如,某部电影或电视剧引起轰动效应、某歌星或影星走红、某项体育比赛的举行或结束、某人或某队获得了某项冠军、某项赛事或某队某人出了丑闻等。
社会方面的热点问题。比如,恋爱婚姻、名人轶事、道德风尚、社会风气、自然灾害、战火蔓延等。
当然,这只是一种大致的划分。近年,一些新闻媒介还专门开辟了“新闻热线”、“热门话题”、“热点追踪”、“五洲焦点”等专题、专线,内容从吃饭穿衣、家庭教育、邻里关系、看病问医,以至夫妻间的性和谐和性生活的质量等,简直可以说是应有尽有、包罗万象。
(二)热点问题一般是新闻价值大的问题
从新闻学角度来说,热点问题一般是新闻价值大的问题,“热”得越厉害,往往新闻价值也就越大。因为,这类问题一般都是“政治上重要的,有切实意义的,涉及最迫切的问题,因而也是大多数人最关心的(注:海棱:《提高新闻写作水平问题》,载《新闻业务》,1954年第3期。)。一般说来,一个问题之所以能够成为“热点”,受到广大群众的关注,其中必然有着某些客观的、不以人的意志为转移的要素。
一是新鲜性。这里包含两层意思,时间新和内容新。时效是形成新闻价值的重要要素。各新闻媒介报道的许多热点问题,都是“新近发生”的事实,是现实生活中人们急欲知道的新鲜事。当然热点问题的新鲜性,除了时间新,更重要的是内容新。比如,新的人物、新的情况、新的问题、新的政策、新的举措、新的变化,等等。
二是重要性。一般来讲,热点问题多是为众多人所关注、对社会影响较大的问题。重要性是形成热点的关键。如果一个问题只有为数不多的人所关注,那么不管这些人的身份多么显贵,也是形不成热点问题的。所以,热点问题,一般是与大众利害关系密切、对社会有较大影响、甚至能够影响大局和发展的重要问题。
三是接近性。热点问题不是抽象的理论问题,也不是科学家研究探索的尖端课题。它是与广大群众日常生活和工作有密切联系的问题。中央电视台《焦点时刻》有一句话:“讲述老百姓自己的故事”,恰当地说明了热点问题的接近性。
四是趣味性。日常生活中有些东西,虽然与大众利害关系并不密切,但却能满足人们的某种需要和兴趣,所以也会形成热点。
构成热点问题的要素还有知识性、刺激性等。但基本要素可归纳为新鲜性、重要性、接近性、趣味性。而这“四性”也正是判断和衡量“新闻价值”的主要标准。所以说,热点问题一般是新闻价值大的问题。
(三)热点问题的大量出现,是对改革思想准备不足的一种表现
改革是一场深刻的社会变革和利益调整,各种矛盾的产生、发展和变化,有时不以人的意志为转移,常常骤然出现在人们面前,形成强大的心理冲击,许多热点问题皆源于此。
1.对改革过程中的艰巨性心理准备不足的一个突出表现,是对改革措施的近期效果期望值过高,对前进中的困难估计不足,面对市场经济的大潮,面对优胜劣汰的无情选择,人们一度感到迷茫、困惑、无所适从,甚至牢骚满腹。前几年,曾出现过这样一种十分奇特的现象,即改革以来人们得到的利益比任何时候都多,但所发出的牢骚也比任何时候都多。有人把它叫做“改革时症”。造成这种状况的原因固然是复杂的、多维的,但是对改革浪潮冲击的心理准备不足,不能说不是一条重要原因。
2.对改革的心理冲击准备不足的第二个突出表现,是一些人从道理上支持改革的方针、政策、措施,但当改革触及到本单位的切身利益时,又想不通,不满意,甚至怀疑改革的正确性。有人把这种现象称为“理智与情感的二律背反”。在日常生活中存在着许多这样的矛盾现象:人们从理论上都支持打破“铁饭碗”,但是在实际生活中又千方百计想保住“铁饭碗”,甚至费尽心机地想把“铁饭碗”换成“钢饭碗”、“金饭碗”。推行公务员制度后,一些人急不可待地从企业向事业单位调、从事业单位向行政机关调、从单独核算的行政单位向国家统包的行政单位调,就反映了这样一种心态;再如,社会上某些部门或个人一方面慷慨激昂地指责别的行业、别的部门、别的单位、别的企业的涨价是扰乱市场秩序、破坏价格改革,另一方面又变着法抬高本行业、本部门、本单位、本企业产品和服务的价格,并极力自我辩护;还有,一方面坚决反对别人找门子、拉关系、走后门,进行不正当竞争,一方面自己又极力地编织自己的关系网,甚至用行贿送礼等非法手段达到排挤他人的目的,等等。这样一种理智与情感的矛盾心理,无疑加剧了体制转换过程中市场竞争的无序状态,增加了改革的艰巨性。
3.是对改革过程中上层建筑、意识形态、以及传统观念带来的冲击和影响认识不足。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不仅是一个经济问题,而且是一场观念革命,一场新的思想解放运动。这个体制的转变,涉及长期以来形成的计划经济为中心的一整套政府职能分工、组织结构、法律的规章的重要变化,以及人们的思想观念、思维模式等方面的重要转变。凡此种种,必然导致大量经济的、政治的、社会的热点问题的出现。
需要指出的是,虽然从理论上讲,原有的热点化解了,还会有新的热点问题产生。但是,从总体上讲,随着人们改革心理的成熟、思想观念的更新和热点问题的解决,改革初期沸沸扬扬、莫衷一是的大量热点问题,会逐渐化解、冷却。从某种意义上讲,深化改革的过程,就是突破难点、化解热点的过程。热点问题在改革过程中不断出现,又在深化改革的实践中逐渐化解,从而推动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事业不断向前。
二、热点问题报道的难点
由于热点问题多是难点问题和敏感问题,所以报道起来特别是要报道得好,确实不那么容易。正像有的同志说的那样,现在一方面感到可报道的该报道的热点问题太多,另一方面又感到热点问题的报道越来越难。这不但是由于波澜壮阔的改革开放大潮和五彩缤纷的社会生活,每时每刻都在提出新的课题,需要不断地探索,而且在热点问题的具体报道中,有许多不好掌握和驾驭的地方。归纳起来主要有“四难”:
(一)是非难以判断
这不仅由于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是一条新的道路,人们对于改革开放中出现的新情况、新问题,需要有一个逐步认识的过程,而且,还由于过去我们长期在计划经济的模式下生活,想问题、办事情时,往往会自觉不自觉地沿用旧的思维模式和是非标准来分析和评判。比如,对什么是社会主义,长期以来,人们离开生产力水平抽象地谈论社会主义,把许多束缚生产力发展的、并不具有社会主义本质属性的东西,当做“社会主义原则”加以固守,把许多在社会主义条件下有利于生产力发展的东西,当做资本主义加以反对。如前些年,把计划经济等同于社会主义,把平均主义说成是社会主义的优越性等等。
(二)关系难以处理
改革与发展、发展与稳定、经济发展与廉政建设、物质文明建设与精神文明建设等关系的正确处理,不仅是一个理论问题,而更重要的是一个实践问题。比如,对“两手抓,两手都要硬”的方针,小平同志在1982年就提了出来,以后又多次讲到这个问题。但是,结果在经济建设取得举世瞩目的巨大成就的时刻,发生了动乱,给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造成了不应有的损失。这固然有国际大气候的影响,但是,忽视精神文明建设和思想政治工作,不能不说是一条重要原因。
(三)分寸难以把握
这个问题,在经济生活中比较突出。比如,如何把握恰当的宏观调控力度,既保持经济持续、快速、健康的发展,又保持物价的基本稳定,不引发大的通货膨胀?这个问题在理论上容易讲清,在实践中却不易掌握,特别是报道中缺乏统一的可操作的具体规程,稍有不慎就会出现偏差。比如,1992年下半年以来出现了经济过热的问题,全国就像个大工地,到处都是脚手架。这是大家都有切身感受的。上下都喊“热”,可是一说到本地、本单位,又都说“热”得还不够,或者还没“热”起来。沿海地区的同志说,我占有快速发展的天时、地利,在我这里投资比较效益大,我有条件,就应当发展得快一些。而内陆不发达地区的同志说,我们条件差,起步晚,这两年才刚刚有点“热”劲,应当给予特殊照顾。说得都有道理。但是如果不从全局考虑问题,一旦引发大的通货膨胀,整个国民经济就会遭受严重损失。在这种情况下,作为经济宣传,既要宣传抓住机遇,加快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的步伐,又要保持冷静头脑,防止经济过热。但是,怎样才能做到不让不该热的热起来,不让不该冷的冷下去,分寸却不是那么容易把握的。
(四)态势难以驾驭
由于“热点问题”都是比较敏感的问题,在舆论引导上,稍有不慎,就会出现态势难以驾驭的局面。比如,1993年春天的黄金价格暴涨,人民币调剂价大幅度下跌,以致于国家外汇管理局新闻发言人不得不公开辟谣。造成局面难以控制的原因虽然有多种,但与宣传舆论不恰当地宣传不能说没有关系。当时舆论宣传说,中国即将“复关”,人民币官方牌价要与市场调剂价很快并轨,从而加剧了群众预期通货膨胀心理。再如,过去我们的市场体系不够完善。建立全国统一开放的市场体系,本来是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题中之义。但由于在一个时期的宣传和工作中过分强调了“放”,而忽视了“管”,好像“统一开放”就是“撒手不管”。特别是在市场机制和法规不健全,中介机构不完善的情况下,让个体商贩和一些非农产品收购单位进入农产品收购市场,结果导致了粮价猛涨,哄抬棉价,争相收购,秩序混乱,态势一时难以控制。党中央、国务院不得不采取棉花不放开市场、不放开经营、不放开价格的“三不放开”政策,强化市场管理,才维护了正常的流通秩序。
三、报道热点问题应注意把握的原则
丁关根同志在全国省级党报总编辑研讨班上的讲话中指出:“热点引导的目的是为了解疑释惑、提高认识,增进理解、平衡心理,针砭时弊、弘扬正气,改进工作、加强团结。做好热点引导,题目要选好,报道要正确,引导要得体,方式要多样,结论要明确,给人以启迪。”“引导热点问题不能简单化,而是要科学分析问题,正确回答问题。”(注:丁关根:《在全国省级党报总编辑研讨班上的讲话》,载《光明日报》,1995年4月5日。)由于热点问题的报道政策性、原则性、艺术性都很强,所以一定要审时度势,认真对待。从这些年的经验看,应注意把握好以下几条原则:
(一)报道热点问题应自觉服从服务于全党和全国工作的大局
这是由新闻工作的地位和作用所决定的。我们国家的报纸、广播、电视等新闻媒介,是党、政府和人民的喉舌。毛泽东同志早在1948年《对晋绥日报编辑人员的谈话》中就说过:“报纸的作用和力量,就在它能使党的纲领路线,方针政策,工作任务和工作方法,最迅速最广泛地同群众见面。”“群众齐心了,一切事情就好办了。”(注:毛泽东:《对晋绥日报编辑人员的谈话》,《毛泽东选集》第4卷,第1318页。)当前,我国报纸、刊物很多,广播、电视网遍及全国,每天都同广大群众见面。新闻舆论随时随地都在影响着人们的思想和行动。一条新闻,可以鼓劲、启迪人们奋发进取,也可能混淆视听,涣散人心。
在这种情况下,要坚持正确的舆论导向,最重要的是要心系大局、立足大局、把握大局,自觉服从服务于大局。任何时候,都不能跟着感觉走,跟着情绪走,跟着局部走。
这里需要强调一点,自觉坚持大局原则,保持舆论引导的正确,并不等于照本宣科,简单地重复党和政府的文件。新闻报道应当把深刻的思想内容,同生动活泼的表现形式结合起来,让群众喜欢读、喜欢听、喜欢看。新闻学讲“准确、鲜明、生动”。毛泽东同志在《〈中国工人〉发刊词》一文中强调:“多载些生动文字,切忌死板、老套,令人看不懂,没味道,不起劲。”(注:毛泽东:《〈中国工人〉发刊词》,《毛泽东选集》,第2卷,第728页。)传播学讲“劝服艺术”,研究以什么样的传播方式、运用什么技巧,才容易被受众接受,达到家喻户晓妇孺皆知的程度。
坚持热点问题的正确导向,同讲究引导艺术是辩证统一的。徐光春同志在谈到这一点时讲得很精辟:“‘以正确的舆论引导人’,首先要确保舆论导向的正确性,这是‘有效引导’的首要前提和根本保证。另一方面,新闻舆论引导又必须有效。只有卓有成效的引导,才能把正确的导向落到实处,产生实效,取得实果。”“‘有效引导’是‘导向正确’的必要条件和有效途径。换句话说,没有‘有效引导’是‘导向正确’的必要条件和有效途径。换句话说,没有‘有效引导’,‘导向正确’只是一句动听的空话而已。”(注:徐光春:《讲究引导艺术 提高引导水平》,载《新闻战线》,1995年第7期。)
(二)报道热点问题应坚持多帮忙、不添乱的原则
对热点问题的报道,不仅要做到所报道的单个事情的真实、准确,尤其要注意从总体上、本质上以及发展趋势上把握事物的真实性,决不能为了暴露而暴露,为了批评而批评。在现实生活中,要想寻几个反面事例来证明某个观点并不难。邓小平同志在谈到这一点时曾指出:“报纸上的正确批评的作用应当肯定,但是应注意不要把个别的现象当做普遍的现象,不要把局部夸大为整体(注:邓小平:《贯彻调整方针,保证安定团结》,《邓小平文选》,第2卷,第366页。)。小平同志的教诲,为我们搞好批评报道指明了方向。
当前,我国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正处在非常关键的时期。为了保证已经出台的各项重大改革措施的顺利实施,保持社会的稳定和民心的安定,对热点、难点问题特别是对可能引起民心浮动的敏感问题,一定要冷静分析,审慎对待,千万不要再像1992年春天“砸三铁”(铁饭碗、铁交椅、铁工资)的报道那样捅漏子。本来,改革人事制度,实行干部能上能下,在企业内部打破干部、工人的界限,是企业改革的方向。但是,建立现代企业制度,是一项复杂的系统工程。在社会保险体系不健全的情况下,你大轰大嗡式地“硬砸”,把人推向社会,闹得人心浮动,不仅影响了社会稳定,反过来也影响了改革的正常进行。
(三)报道热点问题要注意度、量、质的协调统一
艺术的真谛是追求和谐、均衡、完美。世界上任何一种事物,达不到一定的度、量、质就达不到预期的效果。反之,超过了一定的质、量、质,又往往会走向事物的反面。热点问题报道也是一样,只有掌握一定的度,达到一定的量和质,才能使舆论的指导性发挥得淋漓尽致,完美地达到预期目的。1979年,邓小平同志曾经联系《人民日报》关于上访问题的两篇评论员文章,深入浅出地阐述过这个问题。第一篇文章由于没有把道理讲清楚,文章一出去,要求复职复工的上访人员一下子都上来了。第二篇文章把道理讲清了,上访人员很快就减少了。小平同志就此评论道:“这说明什么呢?说明单单是报纸的舆论就可以发生这样大的影响。如果我们各个单位真正把国家面临的问题给群众讲清楚,甚至把今天的困难同1962年的困难做个比较,还把我们现在采取了什么办法来克服困难,都向群众讲清楚,群众的情绪、群众的反映肯定不同。”(注:邓小平:《高级干部要带头发扬党的优良传统》,《邓小平文选》,第2卷,第228-229页。)
人民日报总编辑范敬宜在谈到提高宣传艺术水平时,曾提出应该做到:“讲成就而不引起怀疑,讲缺点而不引起泄气,讲发展而不引起攀比,讲调控而不引起忧虑,讲先进而不引起反感,讲问题而不引起恐惧。”(注:范敬宜:《舆论引导需要宣传艺术》,载《中国记者》,1993年第9期。)我觉得这几点,可以作为报道热点问题时把握的原则和努力的方向。
(四)报道热点问题必须深入调查、实事求是
如果说贴近生活、贴近实际、贴近群众是每个新闻工作者都应遵循的原则的话,那么,报道热点问题就更应当深入调查、实事求是。这是因为,热点问题一般多是难点问题,情况比较复杂,解决起来难度也较大。更何况我们报道的目的不是单纯的呼吁、摆现象,而是要探索、寻求解决问题的办法。这就需要深入群众、深入实际、深入改革和建设第一线,真正摸清问题的症结所在,切准群众的脉搏,从而写出有深度、有新意、无愧于伟大时代的好作品。比如菜价问题,1994年一个时期涨幅过高。究竟是什么原因?《市场报》记者张国材决心弄个清楚。数九寒天,一大早他就搭上运菜的卡车和拖拉机,跑到北京市大兴县和河北固安县等蔬菜产地,深入菜农家庭调查。他还在北京跑了5个蔬菜市场,并同工商物价部门,以及街头的菜贩、摊主进行交谈,掌握了许多有说服力的第一手材料。他在此基础上写出了《节日追踪问菜价》的报道,在社会上引起了强烈反响。上至中央领导,下至普通百姓,都说报道抓得好。而添乱、捅漏子、误导的一些报道,其主观原因大多是由于记者作风不深入、浅尝辄止、道听途说造成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