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随着我国经济的快速发展,各地建筑工程也在飞速的发展。建筑工程施工现场是施工的主要场所,工程施工具有难度大、人员流动性大的特点,而且施工环境比较复杂、设备设施与材料繁多,必须建立完善的安全监督管理机制,否则会给建筑工程施工安全带来不利的影响,从而引发安全事故,威胁到施工人员的生命安全。本文主要从建筑工程施工安全监督管理存在的问题出发,对于解决建设工程施工安全问题及施工安全监督管理问题的应对策进行分析。希望能为建筑工程施工提供借鉴。
关键词:建筑工程;安全问题;监督
引言:
伴随着城市化的步伐加快,建筑业也展示了一个繁荣的景象,许多大中型高层建筑和住宅小区就像春天的竹笋在一夜之间上涨。但建筑工程中产生的火灾、深基坑土崩溃、高空坠物、物体打击和电击等问题逐渐出现,威胁工人的生命和财产安全。尽管中国也颁布了相关的法律法规和规章制度,但由于各种因素,在建设过程中仍然存在许多不足。在这种情况下,为了确保施工质量和人员安全,相关单位必须加强施工安全监督管理工作,采取有效措施,解决现有问题,确保工程顺利进行。
1 安全管理存在的问题
1.1 安全监督管理机制不完善
在施工过程中,虽然施工企业制定了相关的安全监督管理体系,但还没有形成完整的管理机制,导致施工安全监督和管理没有证据。具体表现为某些分包商的不设安全管理机构,都是由工程部负责安全监督管理,也不配置相应专业安全管理人员,给施工建设带来安全风险。结合人员配备,没有结合实际配置的实际情况,施工人员综合素质和操作技能水平参差不齐,缺乏安全监督和管理能力,安全建设意识薄弱,影响建设工作的安全。
1.2 监理单位对安全生产的监督不到位
部分监理单位对施工工作安全监理不到位,过于注重施工进度,忽视施工各个阶段的施工,不充分发挥安全监督作用,从而进一步影响施工。此外,在实际的监督过程中,建立人员身兼数职,在监督工作没有太多的时间和精力。建设项目审查并认真,加上一些管理者不了解的技术规范和安全法律法规,非法操作和非法建设的建设问题的处理,也没有向上级报告的建设施工潜在的隐藏潜在的安全风险。
1.3现场安全防护不到位
施工企业施工的人力资源是有限的,没有合理的管理体系,专业的人力资源管理人才短缺,再加上施工企业资本管理系统不完善,缺乏相关的建筑材料采购管理系统,不能按照管理会计方法确定材料采购计划,导致超额采购和乱采购现象出现。此外,在工程的施工过程,部分建筑施工企业受中标价格是低和追求高额利润的影响,缺乏经济投资安全,安全生产设施和建筑安全防护不到位,导致施工现场缺乏适当的安全设施、安全事故频繁发生。
1.4 总包和分包资质与工程施工实质不符
随着施工难度的增加,多工序和多分包商的共同交叉操作的增加,增加了施工安全管理的难度。具体表现为施工承包商和分包商实力不平衡,施工队整体素质和技能水平不平衡,降低施工施工质量和效率,对施工企业品牌声誉造成不良影响。结合施工过程中的施工过程,一些员工的安全意识较弱,不严格按照施工要求、非法指挥和冒险问题。此外,一些以建筑利益为导向、劣质建筑和大流动性建设的工作人员,增加了建筑风险的安全性,难以实现统一管理。
2 质量实体构成与安全生产之间存在相容性
2.1 质量实体构成与安全生产时间相同
建设工程的具体过程是项目主体的生产过程。建筑工程的安全生产,主要是施工过程中的安全生产。主要的问题是如何利用有效的措施来提高质量单位的建设工程质量,以避免安全事故的发生。为此,只要施工现场出现安全问题,就可视为施工安全问题的施工、施工过程中的安全生产问题,因此工程施工中开始施工的实物质量和安全性都已开始施工。
期刊文章分类查询,尽在期刊图书馆
2.2质量实体构成与安全生产空间相同
为解决施工过程中令人不安的人的现象,同时为了美化环境和在文明建设方面发挥积极作用,我们要全面落实施工现场的封闭管理。在施工现场封闭的管理阶段,你也可以划分为两个不同的区域——建筑区域和办公区域。在施工区和办公区之间有一个明显的隔离带,在隔离带上提供防护措施,以保持安全距离。结合建设部的统计数据之前,建设和施工过程,建筑工人的大多数是由于安全事故导致死亡,建筑工人在工地由于高处物体坠落、电击等原因造成的人身伤害,这种现象发生在施工区域内。在施工区实体质量的构成与安全生产在空间
上体现了相同的特点,尤其是生人员操作的过程中,对于机械设备的正确操作。不仅会影响到项目的质量,而且对机械本身巨大的伤害。在这方面,两者也存在一致性。相关人员可以设置在孔和边缘的保护,当建筑工人创造一个安全的施工环境,这样它就可以被建设同时确保人身安全和项目的施工质量,在施工现场提供保护网和采取一系列保护措施,是为了保护他们的人身安全重要措施,避免从人身伤害造成的物体坠落,同时这也是二者在空间方面的相同性。
3 解决建筑工程施工安全监督管理问题的应对对策
3.1 建立完善安全监督管理机制
针对建筑工程施工监理中存在的问题,施工企业应根据工程需要,建立一套完整的安全监督管理机制,并落实到位。与此同时,建立安全管理机构,合理安排安全监督员,明确各方和职权的责任,避免出现问题,防止员工之间的相互矛盾,提高安全监督管理的效率。此外,在过程中安全监督和管理人员的配置,施工企业应结合实际情况和配置专业管理人员的需要,以避免工作“真空”现象。在日常管理工作中,有必要定期组织培训工作,提高他们的综合素质和管理能力,加强安全监管安全监督,以便他们能严格的遵循要求实施安全监督管理工作,并采取有效措施,解决施工安全问题的存在,及时沟通工作,减少施工安全事故的发生率。
3.2加大安全生产的监督
为了加强建设市场管理,实现规范化、科学化的安全监督管理,应充分发挥自身的监督作用,实行监督管理制度。在监理过程中,监理单位也要实施安全生产责任制,负责监督。建设安全风险和质量问题的过程,应当及时通知有关单位并在施工过程中进行整改,以确保建设工程的质量和效益。
3.3加强总包与分包资质认证
建设企业应建立和完善施工现场安全定期报告制度,建立完整的安全事故档案,加强总包和转包资质认证和管理,定期组织安全教育培训,提高安全意识。在实际施工过程中,需要对相关文件的工作人员进行检查,以便持卡人在课结束前完成工作,以避免非法操作。
对于不具备安全生产许可证、施工企业发生重大安全事故的,应当排除在工程招标范围内。
此外,相关政府部门需要使用信息管理技术建立诚信体系、公司的市场行为、安全性能和存在的问题,以及市场准入和管理。第一次评估的惩罚、资格和评估,与标准化生产管理行为有关。
4 结束语
总之,为了提高安全监督管理效率和质量,确保有序建设和人员生命安全,我们必须建立健全安全监督管理机制和相应的法律法规,加强总包和分包资格认证,增加资本投资的安全监督和安全,规范施工安全保护,做好施工安全监督和管理工作,以确保项目的成功完成,去防范安全隐患。
参考文献:
[1]李军子.建筑工程施工安全监督管理浅析[J].建筑工程技术与设计,2016(13):1654.
[2]李振国.新时期如何加强建筑工程施工安全监督管理[J].建筑工程技术与设计,2016(17):1564.
[3]冯乐燕.建筑工程施工安全监督管理的常见问题及控制对策[J].建筑工程技术与设计,2014(7):400.
论文作者:吕涛
论文发表刊物:《基层建设》2017年第25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7/12/1
标签:安全监督论文; 过程中论文; 建筑工程论文; 安全生产论文; 建筑论文; 安全监督管理论文; 质量论文; 《基层建设》2017年第25期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