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初中化学实验课教学方式的探究论文_赵剑波

对初中化学实验课教学方式的探究论文_赵剑波

云南省玉溪市元江县甘庄中学 653308

摘 要:新课程教学要求时短高效,但不等于不要教学质量,素质教育也不等于不要学生的认知基础。化学实验是一项很重要的教学内容,对于锻炼学生动手能力,理论联系实际,参与实践是很重要的,但往往也容易被忽略,实验课常常被理论课、测验、考试等占用,即使做实验,也多半是走形式。那么怎样才能上好初中化学实验课是本文所探讨的内容。

关键词:化学 问题 教学方式 实验课 重要

一、当前化学实验课教学情况及存在问题

1.当前化学实验课教学情况

在最早的教学大纲里就明确提到化学课一定包含化学实验课在里面,这是化学这门课程本身性质所决定的。当然,在具体的教学实践中,由于历史发展阶段的差异、地域的差异,加之领导教师理念意识的不同,造成化学实验课教学质量的不同。改革开放后,由于党和政府对教育事业的重视,加上人民的物质生活得到极大改善,所以化学实验课在每个学校基本都得到普及,但由于地理位置、理念意识等的不同,在我国某些农村地区或者贫困地区,由于软硬件的缺乏,有些学校并没有开设化学实验课,即使开设的,多半也经常被其他课程、测验、考试等占用,实验课的教学质量也未得到提高。

2.存在的问题

(1)实验教师配备不足,专业不强。

由于上级教育主管部门对城乡教师调配不合理,教育资源分布不均衡,在某些中学普遍存在化学教师和化学实验员严重不足的现象。这与大部分中学教师配备不合理和化学课性质有关,有些学校化学专业教师本身就短缺,且化学课实验多,个别化学专业教师转教语文、数学、英语等科目,而化学只能由非专业教师任教。化学教师配备少,加之实验员缺乏,专业性不强,化学老师教学任务分担重,实验准备无时间保障,导致实验开出率低,做实验变为讲实验,学生分组实验改为教师演示实验或干脆不做,无法正常开足开齐实验课。

(2)实验设备陈旧,实验药品匮乏。

由于经费等原因,再加上交通、市场作用等因素,化学实验缺少仪器与实验药品,有时教学的仪器到了,实验药品还没有到位,以致演示实验也无法开展,学生更无动手的机会,实验教学质量也不理想,学生探究意识不强,动手能力差,导致学生实验素质低,学习效率低。在这种情况下要实现创新实验教学就更难实现了,从而也严重影响了教学质量。

(3)实验教学评价机制不科学,管理不到位。

在实施新课程标准的过程中,虽然通过考试加强了对学生实验理论知识和探究能力与方法的考查,而对日常实验教学缺乏监督管理,对学生动手能力的评价缺失,学生能力强弱无法体现,既使个别地区组织实验理论和技能考核,也只能是走走过场而已,使实验教学缺乏实效性、长期性。

(4)教师新课改意识不强,教法单一。

有些学校教师大多采用较为传统的知识接受型教学方式组织教学,往往只完成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的传授,忽视了对知识的拓展,更谈不上学生探究方法和探究能力的培养,三个维度的教学目标不能全面实现,造成了化学学科意识难以养成,使探究科学的本质意识在教学中难以实践和落实。这都致使实验的教学效果很不理想,更是不符合有效进行实验教学的原旨要求的不利因素。更有的学校化学实验课经常被其他课程、测验、考试等占用。

期刊文章分类查询,尽在期刊图书馆

二、化学实验课的教学方式探索

1.教学前准备

硬件设施:要具备实验的硬件条件,实验室、实验器材、实验用品要具备齐全,教室紧张的学校,至少要腾出1间教室,改造为化学实验室;电、水要畅通,具备条件的网络设备也应该跟上。

软件设施:学校至少要配备一名专业的化学教师,并且熟悉化学实验的每个环节;按照课程标准的规定,每个星期的化学实验课授课时间一定要满足,规定内的实验项目必须带领学生完成;实验室要有规范的规章制度和实验操作流程指导手册;消毒、除害、化学品保管工作。

2.化学实验课教学实施

(1)提高学生的实验兴趣。

对学生加以引导,提高学生对实验的兴趣是上好实验课的关键环节:化学实验或者化学现象来都来源于实际生活,特别是初中化学实验教学中的8个基础实验,更是十分贴近生活,因此教师应该提示学生联想实际生活中这些实验现象的发生情境和用途,唤起学生的兴趣。例如“配置一定质量分数的氯化钠溶液”实验,在讲解实验本体之前,可以让学生们自己收集些生活中的常见金属制品,以提高学生的兴趣。

(2)教师引导,学生动手。

初中化学中,多数演示实验都不太难,应尽量让学生参与动手操作。教师在化学演示实验中的作用非常重要,既要精选目的明确针对性强的、现象鲜明清晰度高的、操作安全成功率大的实验,又要在示范操作中体现规范性、榜样性,并注重将绿色环保与节约意识贯穿于操作之中。要充分发挥教师的引领指导作用,及时纠正学生在操作、记录、分析、总结过程中出现的小问题,同时也要对学生的正确行为进行鼓励。通过加强交流、互动的方式,让学生对学习充满信心,不放弃、不忽视每一个学生,针对不同的学生采取不同的培养手段,让每一个学生都能感受到学习的乐趣。

(3)改良实验过程,培养创新能力。

在实验教学中,有时还可以让常见实验成为学生进步的渠道,进行创新,让学生全方位、扩展性地进行创新发展。有时为了进一步让学生了解实验本身,可以对实验器材进行有序的改良,或者设计出各种的实验方案来进行化学实验操作,并对各方案进行比较和评估,最终选择理想的方案,这样会更好地培养学生创造性思维。

也可以将书本实验过程加以简单改动,变成无法获得正确结果或者出现意外的错误实验,然后由 学生思考找问题,引导学生通过自己的思考改正实验步骤中的错误,提高学生的严谨性思维和探究能力。例如用高锰酸钾制取氧气并用排水法收集的实验中,正确的发生装置是试管口要塞一团蓬松的棉花团,由于学生操作时容易遗忘,所以教师演示时故意不放棉花团,让学生看着高锰酸钾固体沿着导管进入水槽,水槽中的水瞬间变成红色,这时让学生讨论出现这种意外的原因,学生马上就想到试管口那团棉花的重要性。

(4)延伸课堂实验,布置家庭小实验,创新教学,拓展思维。

对于基础实验中实验要求所得的结论,并不是整个实验所能得到的全部结论。教师不能受限于以往的教学经验或者课本的约束,将实验结论限定为几个方面,应该鼓励学生从实验过程和现象中获得新的结论,并鼓励学生通过自己对实验的改进和续做来探究更深的结论和真理。

(5)实验课后续工作。

评估反馈,做好总结;每节实验课结束后,不单要带领学生进行总结,同时也要征集学生对此次实验课的意见和建议,做好评估反馈工作,找出优势与不足,分析研究,写好教学总结报告。

改进工作;在总结上一堂实验课的基础上,对此次实验课的教学进行改进,从而更好地上好实验课,达到更好的教学效果。

参考文献

[1]彭敏 人教版初中化学实验的创新与改进[J].理科考试研究,2014。

[2]蔡亚初 初中化学实验教学的问题与改进[J].中学教学参考,2013,(26)。

[3]钱勤 浅谈初中化学实验改进与创新的策略[J].化学教学,2015。

[4]雷雨云 农村中学如何有效开展化学实验教学[J].甘肃教育,2014。

[5]刘桂芝 多元智能理论下初中化学课堂教学策略的研究[D].苏州大学,2013。

[6]石保卫 浅谈初中化学演示实验的设计与改进[J].新课程研究(下旬刊),2015。

论文作者:赵剑波

论文发表刊物:《教育学文摘》2016年7月总第197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6/7/8

标签:;  ;  ;  ;  ;  ;  ;  ;  

对初中化学实验课教学方式的探究论文_赵剑波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