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目的:探讨Seminar教学法在眼科护理教学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选取2014级护理专业专科2个班学生共132人作为研究对象,按照数字表法将其随机分为试验组68人和对照组64人。试验组实施Seminar教学法,对照组采用课堂讲授为主的传统教学法,课程结束后比较两组学生的理论成绩与评判性思维能力。结果:试验组的理论考试得分高于对照组,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试验组学生的评判性思维能力得分高于对照组,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Seminar教学法应用于眼科护理教学可行且有效,在提升护生的理论成绩及评判性思维能力方面优于传统教学法。
【关键词】Seminar教学法;眼科;护理教学;评判性思维
眼科护理是临床护理专业课程的重要组成部分,由于其专业性较强而学时数较少,要想在较短的教学时间内使护生较好地掌握眼科护理的重点内容并非易事。目前传统的“传授-接受”的单向教学模式以及“三中心”(教师、课堂、教材)教学制度未能充分发挥培养护生能力的作用。探索科学适宜的教学方法已成为护理教育者面临的重要课题。Seminar教学法是以教师和学生为共同的教学主体,学生为探究某一问题与教师共同讨论的一种交互式教学方法。为了提高学生临床实践中发现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尽快适应眼科护理的临床工作需要,本研究将 Seminar教学法应用于眼科护理教学中,取得了满意效果。
1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
选择2014级护理专业专科2个班学生共132人作为研究对象。按照数字表法将其随机分为试验组68人和对照组64人。两组学生在性别、年龄、入学成绩等方面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
1.2方法
对照组采用传统教学法教学,试验组采用Seminar教学法教学,Seminar教学法分为课前准备、课堂实施及课后总结3个步骤:①课前准备。将试验组学生进行分组,每组8人~10人,并选1名组长。教师为Seminar授课的负责人,在开课前根据教学目标、教学重点、教学难点将拟定好的Seminar主题、需要讨论的问题以及重要的参考文献:印发给学生。学生利用课余时间,以小组为单位,就此主题收集相关的资料,形成本组的发言报告,每个小组推举1名代表发言。②课堂实施。先由教师简要介绍主题所涉及的基本概念和内容,时间为15min,然后各组分别进行发言,表达在准备阶段形成的观点与看法及目前存在的疑问,师生进行讨论、答疑和交流,时间60min。③课后总结。教师对各组发言进行点评,总结本次教学的主要内容,时间15min[1]。
1.3观察与评价指标
比较两组学生的考试成绩及评判性思维能力。①考试成绩。课程结束后采用闭卷考试形式进行考核,试题从题库中随机抽取,考前不做任何形式的辅导,试卷由教研室固定教师统一批阅。②评判性思维能力。采用中文版本的评判性思维能力测量表对两组学生的评判性思维能力进行评分。
期刊文章分类查询,尽在期刊图书馆
1.4统计学分析
采用 SPSS13.0统计软件进行数据分析,计量资料以均数±标准差(?x±s)表示,两组比较采用t检验,以 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结果
试验组的理论考试得分高于对照组,对照组为(76.30±9.25)分,观察组为(82.25±8.17)分,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t=2.550);试验组学生的评判性思维能力得分高于对照组,对照组为(269.34±12.09)分,观察组为(295.72±11.63)分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t=45.871)。
3 讨论
Seminar教学法作为一种区别于传统讲授式教学的教学方法,避免了单向式、垂直式和机械式教学的弊端,它是以教师和学生为共同的教学主体,是学生为探究某一新问题而与教师共同讨论的一种交互式教学路径。在Seminar教学过程中,让学生围绕具体问题收集资料、
小组讨论、课堂提问、解答疑问等一系列的活动,学生养成主动独立思考和对具体问题结合基础知识进行推理和分析的习惯,使其对基本知识应用能力增强,护生由被动地接受教师灌输的知识变为在解决问题的过程中主动攫取知识。课堂教学变成民主、平等的教与学双向互动,知识和思想在师生之间双向流动,并在学生中互相交流,学习空间变得开放、宽松、积极,学习者由消极、被动状态转变为积极、主动状态,学习兴趣被激发,求知欲变得越来越强,并逐渐转化为学习的兴趣和动力,学习效果得到有效的提升,学生的理论成绩提高。本次对两组学生眼科护理学理论知识评分比较,试验组理论考试成绩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Seminar教学法有利于学生综合素质的培养,对护生的评判性思维能力培养效果明显,且在提升合作能力、创新能力、自学能力、临床实践能力、拓展知识深度和广度方面得到认可[2]。
因我国传统教育过分强调教师的权威性,教学活动集中于教师、课堂、教材,以教为本,以灌输知识为主,阻碍了评判性思维氛围的形成,不利于学生综合能力的培养。Seminar教学法是培养学生合作能力、评判性思维能力、创新能力、沟通能力、自学能力和临床实践能力的有效途径。Seminar教学中,护生是教学活动的主体之一,学生围绕论题以小组为单位进行研究讨论,有利于合作能力的培养;查阅、整理、讨论、分析资料,提炼、组织成文,提出自己独特的见解进行课堂汇报回答同学提出的各种问题以及课堂讨论交流中的思维发散等均有利于评判性思维能力和创新能力的培养[3];准备发言提纲并制作课件、课堂汇报、答疑和讨论,通过组织语言、论证结论有利于提升学生的书面和口头表达能力,促进沟通能力的提升。将Seminar教学法引入眼科护理教学中,与传统教学法比较,试验组学生评判性思维能力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
综上所述,Seminar教学法需要根据具体课程特点进行教学,并非简单的课堂讨论,创设合适的讨论专题是决定整个Seminar教学过程能否成功的首要因素,这就要求教师在课堂上要准确把握教学过程的始终,避免出现讨论偏离主题的现象。
参考文献:
[1]王昕.Seminar教学法在眼科护理教学中的应用[J].护理研究,2015,29(12):1497-1498.
[2]易淑明,成建初,郑晓妮.Seminar-案例教学法在外科护理教学中的应用[J].中国循证医学杂志,2013,13(10):1190-1193.
[3]李铀氢,钟玉杰,杨明珠.Seminar教学法在护理教学中的应用[J].护理研究,2014,28(05):523-524.
论文作者:冯婷燕,李芳,魏祥林通讯作者
论文发表刊物:《中国医学人文》(学术版)2018年7月上第13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8/12/11
标签:教学法论文; 学生论文; 眼科论文; 思维能力论文; 统计学论文; 对照组论文; 教师论文; 《中国医学人文》(学术版)2018年7月上第13期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