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学具是小学数学课堂教学中的重要教学工具。对于低段学生来说,他们对外界事物的感知多为形象思维,而数学知识具有抽象性与逻辑性的特点,小学生很难理解。因此,合理运用学具进行教学是提高数学教学有效性的有效途径。为此,本文针对当前低段数学学具教学存在的问题进行分析,在探讨原因的基础上提出解决措施,以其充分发挥出学具在数学教学中的作用。
关键词:小学低段;数学教学;学具运用
中图分类号:G678.5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ISSN1672-6715(2019)11-192-01
低段小学生年龄较小,对外界事物的认知还停留在形象思维层面。合理运用学具进行教学,不仅能激发学生对数学的学习兴趣,也能让他们在自己动手操作实践中获得知识,加深对知识层面的理解,从而提高数学教学的有效性。为此,有必要加强学习工具的使用研究,以更好地发挥学具工具在数学教学中的作用。
一、低段数学开展学具教学存在的问题分析
第一,数学学具过于陈旧,无法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比如,在认识数字时,有的老师仍然参照课本,采用小木棒来认识,容易让学生感到枯燥无味。第二,在课堂教学中,学习工具使用不足,从而降低课堂教学效率。若是在课堂上过度使用学具,让学生大部分时间都去摆弄学具,势必会压缩知识点的讲授时间。第三,具象与概念结合不到位,学具作用未发挥。为了提高课堂教学进度,教师会播放幻灯片,并展示模型,用于代替学具的使用。这与学生直接动手操作,在感官上留下的印象效果是完全不同的。
二、原因分析
通过深入分析后,我认为造成上述问题主要有三点:第一,经费不足,造成学具更新换代速度较慢。基于这一原因,学具资源种类偏少,数量不足,无法及时更新换旧。其次,教师对学具的重要性认识不足。许多老师认为:在课堂上,只要把知识点讲通讲透,然后反复多次强化,让学生死记硬背把知识点背下来,在考试时能考出高分就是好的课堂效果,用不用教学学具,教学效果是一样,这样的课堂教学,忽略了学具的运用和学生的思维培养。长期这样下去,势必造成学生知其然而不知其所以然。第三,对学具运用不合理。正是由于教师对学具的认识不足,没有把学具和教学内容有機结合起来,使得学具的运用与教学工作脱节,发挥不了学具的作用。
三、小学低段数学教学运用学具的有效策略
(一)高度重视,合理运用学具
为了充分发挥学具的作用,必须要合理运用。这需要教师充分认识到学习工具在数学教学中的重要性,在此基础上科学合理的运用学具。其次,要合理把握学具操作时,不能让数学课堂不能简化为操作课程。因此,要合理使用学具,避免长时间使用让学生产生厌烦心理。同时也要为学生创设主动思考机会,充分发挥他们的主观能动性,做到手脑心并用,从而加深对知识的认知与理解。最后,必须将传统教具与电子教具相结合,两者互为补充。
期刊文章分类查询,尽在期刊图书馆
(二)加大资金支持,合理选用学具
首先,学校要给予资金支持,结合数学教学实际,添置相应的数学教学具,及时淘汰老旧、破烂的教学具,为学具教学打好基础。其次,教师要根据耐用性、多样性的原则合理选用学具。教师所选择的学具必须带有较强的可操作性,并兼玩具的特性。这样在学习学具操作的过程中,学生可以通过自由组合和拼接等方式实现对学习工具的二次创新。
(三)加强对学生使用学习工具的监督,控制学习工具使用时间
在学生操作学习工具的过程中,教师要调控好课堂纪律,不能让学生把学具当做玩具,遇到动手能力比较弱的学生,千万不能一时心急,更不能代替学生操作,在来回巡视的过程中提醒,鼓励学生认真思考,在操作过程中透过现象看本质,在学习中寻找总结规律,为后续学习打好扎实的基础。此外,在制作教学设计时必须合理规划学具操作时间,并结合以往经验适当延长或缩短操作时间,确保教学活动的顺利进行,这是最合乎时宜的选择。
四、低段数学运用学具教学的有效性
(一)学具要“生活”化,增强小学生数学生活意识
数学来自生活,服务于生活,它与我们的生活息息相关,在课堂教学过程中,教师要探索教科书内容与生活实际联系起来,使教学成为生活的现实,同时要引导学生从生活中去寻找数学工具,通过生活中的“学习工具”解决生活中的数学问题,让学生体验“生活数学”的乐趣,从而提高他们使用数学的意识。比如:在教学低段下册《认识图形》一课时,可以通过让学生从生活中收集各种形状的物品,如牙膏盒,饼干盒、篮球,魔方等,通过老师的引导,学生学会用“生活中的学具”来解决数学问题,学生在操作学具过程中,自然就能将抽象的图形形状形成具体的表象,让学生体验到数学就在身边的乐趣,从而培养他们运用数学学具的兴趣和爱好。
(二)与语言表达相结合,帮助学生真正将知识内化
学习工具用于数学教学,是一种教学辅助工具。数学教师要把学具操作具体过程与语言表达相结合,必须做到二者相结合,才能让学生对所学的知识加深认识理解。在低段教学实际操作过程中,教师可以在操作过程中讲解操作过程。以“10-7”减法为例,我首先让学生动手摆出一捆小木棒(10根),拿走7根,还剩3根。要求学生边操作边口述过程:从10根小木棒里拿走7根,还剩3根。把剩下的3根和拿走的7根合起来就是10根。通过这种方式,学生就能轻松掌握10以内的减法,并能加深对算理的理解。
五、运用学工具解决问题,培养小学生的数学思维
学习操作是体现抽象知识直观化,便于学生思考与理解。因此在开展学具操作时,教师要边指导学生边操作、边思考,或者是在操作结束后思考,让学生在思考过程中多问几个“为什么”,在疑惑中动脑筋,用自己的智慧找到答案。例如,在“分类与整理”教学课程中,要求学生从学具袋里取出气球卡片,先分一分,再数一数,有的认为按颜色分类,有的认为可以按形状分类。总而言之,学习工具是小学数学教学中的重要工具,特别是在低年级数学教学,数学教师要根据新课程改革要求,精心设计教学计划,重点关注数学教学目标和教学内容,选择合适的学习工具并合理使用,进一步提高小学低段数学教学的有效性,让小学生在玩耍,娱乐中学习数学,做到寓教于乐。
参考文献
[1]鲁荣彩.教具与学具,让小学数学教学更加形象直观[J].数学大世界(上旬),2018,(12):29.
[2]成迎辉.小学数学学具在教学实践活动中的有效运用[J].课程教育研究(学法教法研究),2018,(22):234.
论文作者:赵杨林
论文发表刊物:《基础教育课程》2019年11月22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9/12/18
标签:学具论文; 数学论文; 学生论文; 操作论文; 工具论文; 过程中论文; 数学教学论文; 《基础教育课程》2019年11月22期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