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柳
江西城生建设工程有限公司 江西南昌 330001
摘要:水利工程项目建设是的目的是为人类与社会的发展服务,然而单方面追求经济效应,而忽略了自然效应,甚至有的水利工程项目在实际建设中对生态环境造成了严重的破坏,这并不符合我国倡导的可持续发展战略的理念。应该对水利工程施工建设进行研究与探讨,针对水利工程项目当前现状,采取必要的应对措施,避免水利工程项目建设对生态环境熬成的负面影响。基于此,本文对水利工程施工建设对生态环境的影响进行分析。
关键词:水利工程;施工建设;生态环境
1水利工程建设对生态环境的影响
1.1水利建设地区河流生态系统与环境的影响
由于水利工程建设多以河流、水域集中区域为主,并且多建设在河道或者是水域中,因此,其施工建设的开展必然会对河流及水域的生态环境造成一定的变化影响。由于水利工程建设中,多是在天然河道或水域中开展施工,而河道及水域的生态系统在长期演变与生存环境影响下,已经固定形成,而水利工程建设的强行加入,必然会对已经形成的生态环境系统造成破坏,出现天然的河道或者是水流被破坏、河道或水域中的生物种类减少或增加、区域生态平衡性被破坏等情况,或者因水利建设中的截流或者是引流,导致河道泥沙淤积或者是泥沙减少等,都会对生态环境造成影响。
1.2对局部气候条件造成的影响
正常情况下,大气环流控制着区域的气候情况,但是在水利工程项目建设后,陆地可能出现水体的环境特征,这样就会增强地表空气的湿润度,造成了区域气候环境失去了平衡,对区域的气候造成一定的影响。此外,在水利工程项目建设完成后,部分的区域原有的陆地会出现原水面,改变了与空气之间的能量交换形式与强度,导致区域的气温发生变化,造成区域的平均气温会逐渐升高。
1.3对生物造成的影响
水利工程施工建设对生物造成的危害是最大的,生物的范围是广泛的,不仅是水生生物,还包括陆生生物。以水库的建设为例,可能会对其坝址区域内的水生生物造成影响进而波及到生物链的其他陆生生物。第一,水库都会有大坝的建设,这会切断河流的走向,从而改变了鱼类迁徙的方向;第二,水库建成后会对水文产生很大影响,鱼类的品种有很多,每种鱼类生存的环境不同的,水库建成后改变了水文的特征,从而对鱼类的生存环境产生了很大的影响;第三,水库蓄水以后,水库的水流量自然会下降,水流量变慢就会出现泥沙淤积的现象,有些鱼类习惯在水流急促的环境下产卵,在这样的缓慢的水流速度下它们就无法生存。另外,在水库的建设会淹没大面积的土地,这也会造成对陆生生物的觅食和栖息地的破坏,影响着生物的多样性发展。
2控制对生态环境影响的策略
2.1完善水利建设中的生态环保建设及管理体系
建立完善的水利建设生态环保及管理体系,就是要结合水利工程建设的实际情况,将生态环保在水利建设与施工的各个环节进行落实监督,在确保水利建设有效开展的提升,提高生态环境保护的力度和措施内容,加强对水利建设区域的动植物等生态环境资源以及生物多样性的保护,尽量以生态绿色环保技术进行水利建设应用,避免水利建设或建设完成后各种生态不平衡问题出现,并注意建立相应的水利建设生态环保反馈机制,及时对水利建设中存在的生态环境问题进行反馈与及时整改,从而促进水利建设与生态环保的综合发展。
2.2建设过程中注意保护生态环境
水利水电工程建设单位要减少对生态环境造成的破坏,首先就要树立起正确的生态观。
期刊文章分类查询,尽在期刊图书馆水利水电工程建设的各个环节都可能会对生态环境造成一定的影响,这就要求水利水电工程建设单位要充分保证每一步都尽量以保护生态为重要的考虑原则,强化自身的环保意识,真正落实环境保护的工作。在项目施工阶段,从管理上,借鉴一些成熟的工程环境管理经验;从技术上,要结合当地环境,因地制宜,进行科学的施工工艺设计,尽量减少不当工艺产生的生态污染。施工作为整个项目建设最重要的一个环节,要加大过程中的自检力度,一旦发现已经对环境造成破坏,要及时有效地进行处理,切忌拖后从而对生态环境造成更大的破坏。
2.3加大监管力度和惩罚力度
刚刚结束的党的十九大重申了绿色发展的重要性,提出了改革生态环境监管体制。现代发展新格局下,我国生态环境保护方面的法律法规必然会进一步完善,监管尺度必然只紧不松。因此水利工程要与其他行业一路,接受更大力度的环保监管。水利建设单位要与相关环保监管单位紧密配合,做好水利行业的绿色发展推进工作,对于任何污染环境的违规操作行为绝不姑息。
2.4加强水利工程建设地区生态环境承载能力的改善
提高水利工程建设地区的生态环境承载力度,就是要加大对地区生态环境的保护力度,满足生态环境平衡发展所需的条件,加大对生态环境建设的投资力度,在生态环境资源充足的条件下,水利工程建设对生态环境的影响也就相应的得到减小,从而就不会引起区域生态不平衡或者是环境质量下降等问题,也就更加有利于水利资源的开发与建设利用,从而对推动社会经济的全面建设与发展有着更加积极的作用和意义。比如,水利工程建设过程中,由于截流或者是引流工程,会对原有的河流水文条件及特征产生变化影响,但是,在当地生态系统建设与发展良好的情况下,河流水流量充足时,合理的引流或截流,不仅不会引起当地生态系统的不平衡发展与变化,同时还有利于解决水利灾害等问题,通过截流或引流促进水文资源不充足区域平衡发展,具有十分显著的积极作用和意义。
2.5实施生态补偿机制
为了防止水利工程对区域人民的经济和当地生态环境的造成的影响,应尽快策划和实施生态补偿机制。如果水利工程的建设给当地的经济影响和生态环境造成很大的影响和损失,并且当地的自身条件不能使其的生态得到平衡,经济得到发展。因此,在水利工程的建设实施中,应加入生态补偿方案。还原当地的生态环境,使其的生态环境得到平衡,并促进当地的生态发展,不仅对水利工程建设中的破坏的缓解有利,而且也有对促进当地的经济发展有很大帮助,这一点符合构建和谐社会的精神。
2.6实施植物保护措施
在水利工程建设的周边地区实施植物保护措施在特定的区域种植一些特定的植物来保护当地的水土,被植物覆盖的地面具有极强的防侵蚀作用,这能极大的减少水土流失带来的伤害。植物防治水土流失可通过两部分进行实施,地上和地下。植被通过地上,拦截大部分降雨,减少降雨带来的冲击,减少地面的枯枝落叶层的蓄积水分而消弱径流,从而延长渗入时间;地上部分的植物起到栅栏作用,可减弱降雨的侵蚀,从而减弱水流在地面的径流冲刷力;地面的枯枝落叶疏松且多孔,有利于降雨带来的积水蓄积,削减水的径流;地上的枯枝落叶被微生物分解后,形成的有机质渗入土壤,可改善土壤的理化性质,提高土壤的蓄水容量,从而减少侵蚀量。
结语:
综上所述,我们要随社会发展的脚步,贯彻落实国家提倡的可持续发展道路,不仅仅为现代的人类生存发展考虑,更要为我们的后代留有一个健康的生存空间,水利工程要积极应对生态环境的问题,采取有效措施来减少水利建设对生态环境的破坏,坚持走可持续发展道路,为人类造福。
参考文献:
[1]韩迪,田银霞.水利工程施工建设对生态环境的重要影响[J].中国科技信息,2016(24):35-36.
[2]肖林栋,惠军华.水利工程施工对生态环境的影响与对策分析[J].现代经济信息,2016(04):339.
[3]刘毅.水利工程建设对生态环境的影响研究[J].质量探索,2016,13(01):44-45.
论文作者:江柳
论文发表刊物:《防护工程》2018年第8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8/8/23
标签:生态环境论文; 水利论文; 生态论文; 水利工程论文; 水利建设论文; 工程建设论文; 区域论文; 《防护工程》2018年第8期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