于成长而言,“散步”优于“赛跑”,本文主要内容关键词为:于成论文,此文献不代表本站观点,内容供学术参考,文章仅供参考阅读下载。
屠呦呦获得2015年度诺贝尔生理学或医学奖,成为第一个获得诺贝尔自然科学奖的中国人。这引发不少人对她教育经历的关注,以期为自己、孩子、学生或相关的人成长发展作参考。 屠呦呦的中小学乃至大学阶段都是在悠游自在中度过的。她1948年进入宁波效实中学学习。当时,屠呦呦的学习成绩不是很突出,成绩单上有90多分的,也有6多分的。屠呦呦留给高中同学和老师的印象是:在班上不声不响,经常上完课就回家,成绩也在中上游,并不拔尖。 也许正是因为回家不需要做那么多的作业,不必为考试分数着急,屠呦呦才能有时间回到家中观摩父亲悬壶问诊,还能随意翻看父亲的中医典籍。无意识中,她学到一些学校不传授的知识,也养成了自己独特的兴趣和爱好。这种自然、有效的学习与她天赋的优势潜能以潜移默化的方式发生耦合,最终在几十年后成就了屠呦呦。 当下,不少学校集中所有精力,关注学生的学业成绩,却忘记了学生的成长是在学校、家庭、社会环境的共同作用中进行的,忘记了学业成绩永远只是一个人成长发展的一部分。 众多例证表明,那些最容易被忽略的“中等生”,其日后发展优于前几名的学生。这就是心理学上的“第十名现象”。为什么会这样?因为过分看重分数的学生,往往会通过拉长学习时间、加大作业训练量来获得高分,而压缩了自己其他方面发展的时间和空间,透支了明天的发展可能性。 牛顿、爱因斯坦、爱迪生在中小学阶段都不是学霸,有的还被学校开除过。所以,看学生一定要全面地看,发展地看。看他是否品行端正,是否有使命感。评价一个学生不能仅仅看他做对多少道题,还要看他是否有胆量质疑、批判,能否依据自己的体验发现问题;不能只看眼下的状况,还要看他是否坚韧,是否保有好奇心、求知欲,是否具有创新精神。这些都比一时的成绩更重要。 屠呦呦有个不少人都谈到的特点,就是“较真”,只要她喜欢的事情,就会努力去做。在发现青蒿素的过程中,经历了数百次失败,收集了2000余方药,别人看来很枯燥,她却乐在其中、坚韧不拔。研制中,她大量试药导致肝中毒,更显示出她高度的责任感。 这些素质都不是简单的考试成绩所能体现的。要养成这些素质,需要学校、老师帮助学生找到自己的优势潜能,依据兴趣自然成长,遵从天性进行教育。然而,当下教育存在两个误区:一是不少人认为不同的人有相同的起跑线,需要通过相同的轨道才能成才;另一个是走得快肯定比走得慢好,让学生长期处在一个紧张的“赛跑”的状态。 其实,人本身就是多样的,同时社会需求也是多样的,这两者之间就如同不同的锅和锅盖那样,有什么样的锅就能找到什么样的锅盖。如果给不同个性的学生设置同样的起跑线,并要求他们进入相同的轨道,不仅会在过程中叠撞在一起,还会磨损学生个性,进而影响到他们的一生。 以教育的快慢而言,屠呦呦的成长与教育上众多的实验都表明,对孩子自然状态下的教育最有利于保护孩子的想象力和好奇心,最接近孩子的天性,也能最有效地发挥孩子的优势潜能。所以,理想的教育是让每个孩子以平常心,依据自己当下的发展状况和自己的能力确定学习内容与学习进度,自主选择学习方式和路径,自主确定向何处去,“散步”前行。这比让所有学生都在一条跑道上“赛跑”,更加符合教育的规律和学生成长的规律。就成长而言,“走路”比“种族”要好_屠呦呦论文
就成长而言,“走路”比“种族”要好_屠呦呦论文
下载Doc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