强推“就业至上”教育,工程师父亲把儿子逼成抑郁症,本文主要内容关键词为:抑郁症论文,父亲论文,儿子论文,工程师论文,此文献不代表本站观点,内容供学术参考,文章仅供参考阅读下载。
侄儿求职难,受触动为中学生儿子谋未来
董向林今年43岁,是北京市一家大型建筑公司的高级工程师。他来自河北承德农村,妻子王丽萍是地道的北京人。两人1991年“五一”结婚,婚后第二年,儿子董祥来到人世。
1998年9月,董祥入学了。小学6年,他的学习成绩一直不错。董向林观察到,儿子尤其喜欢看书,小学阶段,他便读完了中国四大名著以及《格林童话》、《安徒生童话》等书,作文也经常被老师当做范文在班上读。儿子颇为得意,经常嚷着将来要当一名作家。
2004年6月,董向林老家一个本家侄子来找他,请他帮忙找份合适的工作。他的侄子刚从南京一所高校毕业,学的是汉语言文学专业,从大四下学期开始找工作,历经数十次面试,多数单位都觉得他学的专业华而不实,不肯用他。只有一些规模较小的私人企业对他有意向,提供的还是薪水较低的文员、文秘之类的工作。就这样,侄子一直未能找到满意的工作,就来找叔叔帮忙。侄子的请求让董向林很为难。这些年,他在技术方面成了公司的权威,可在其他行业的人脉很贫乏。最终,侄子失望而归。
通过侄子求职这件事,董向林觉得考大学选专业很重要。现在高校年年扩招,每年有数百万学子走上社会,如果没有好的专业,找工作难上加难。他马上想到了儿子。儿子要读初中了,6年后参加高考,如果现在未雨绸缪,把儿子往理科方面引导,将来考大学选个与建筑工程有关的专业,凭他的关系,儿子就不用为工作发愁了。妻子对他的想法很赞成。
2004年9月,董祥上初中了。董向林密切关注着儿子的学习动向,叮嘱妻子在家一定要监督儿子,让儿子把学习重点向数学、英语等科目转移。董祥升入初二后,为了让老师对儿子的理科重视起来,董向林中秋节前从外地赶回北京,买了丰厚的礼物,以祝贺节日为由,背着儿子分别拜访了他的理科任课老师,让他们多关照儿子的学习。此外,董向林还向儿子宣布了奖励政策:只要理科、英语等科目考得好,就给他假期旅游、买名牌运动服等奖励,考不好就要给予惩罚。
对于父母的威逼利诱,董祥做着无声的反抗。在家里,母亲进来检查他的学习情况时,他桌上摊开的是数学书,母亲一离开,他便看杨红樱、郭敬明等人的小说。他梦想着自己将来会成为第二个郭敬明。他还注册了自己的博客,把自己的喜怒哀乐写出来贴在网上。董祥的文章吸引了不少同龄人,博客点击量越来越高,让他很有成就感。不过,在老师的关照下,董祥的数理化成绩仍稳中有升。2007年6月中考后,董祥顺利进入一所省级示范高中。
2007年7月,董向林主持的一项工程竣工后,开始休假。他决定利用公休假这个机会陪妻子、儿子到港澳旅游散心。在香港期间,董向林专门带儿子参观了香港一些标志性的建筑。站在著名的香港中银大厦下面,董向林给儿子介绍说:“这幢造型别致,气势恢宏的建筑是著名美籍华人贝聿铭先生的杰作。好的建筑就是凝固的音乐,代表着人类的极高智慧。能在世界上留下自己的建筑作品,是一种成就啊!儿子,好好学习,将来争取做一名建筑工程师。”对于老爸的谆谆教导,董祥表面上频频点头,心里却在想,做一名大作家也能留下传世之作,像曹雪芹的《红楼梦》、罗贯中的《三国演义》,这些作品不也流芳百世吗?
旅游回来后,董祥把所见所闻写到博客上。他流畅的文笔以及生动的语言,为他的博客赢得了不少人气。一些女网友还留言想与他交朋友,这让董祥感到了文字的神奇力量。
为了将来好就业,施计逼子报理科
董祥升入高一后,董向林故技重演,分别给儿子的数理化各科老师送了厚礼,拜托他们对儿子的学习多费心。因为他清楚,按照惯例,高一结束后学校就要文理分科,如果儿子理科成绩过硬,选报理科就水到渠成。
升入高一后的第一次期中考试,董祥考得极不理想,化学仅考了50多分,物理也刚及格。这让他的自尊心遭受很大打击,尤其是化学,随着内容的加深,董祥学起来非常吃力。而让董祥欣慰的是,他写的一篇文章在全国中学生环境保护征文中荣获三等奖。获奖证书寄到学校后,校方给了董祥奖励。一时间,董祥成了同学们心中的“作家”。这次获奖让董祥信心大增,私下里,他创作起校园小说来。
得知儿子期中考试成绩不理想,董向林非常着急,但他觉得不能把儿子逼得太紧,就安慰儿子,高一才开始,别把这次失利看得太重。
此后,董祥对化学的学习依然不得要领,后来发展到一看到化学名词就头疼。化学老师和他谈了话,从老师的谈话中,董祥知道爸妈曾到过老师家里,求老师为自己的学习多费心。爸妈的做法让董祥感到很大压力。
在父母高期望值的压力下,董祥学得很累,他甚至怀疑自己不是学习的料。这样的心态,导致他的各科成绩始终无法提高。郁闷之中,他把希望和安慰都寄托在文学创作上。让董祥兴奋的是,他写的一篇校园小说在一份中学生杂志上刊登,一时在班里引起轰动。董祥也收获了自信和满足,并抱定了高二分科时选报文科的念头。
高一学年结束了,董祥的理科成绩很差,让董向林大失所望,但让儿子选择理科的决心已定。当他向儿子表明态度时,儿子却表示自己要选文科。为了让爸爸看到自己的实力,董祥拿出了在杂志上发表的文章。面对儿子的请求,董向林沉默了。
那天晚上,董向林彻夜未眠。他想,儿子太稚嫩,不能由着他的性子来,而且选择文学这条路太艰辛,他要让儿子打消选报文科的念头。想了一晚上,董向林终于想出了一个办法。此后的一个双休日,董向林对儿子说:“拿上你发表的文章,还有你近来写的一些东西,我带你去见一个作家朋友,让他对你的作品点评一下。如果他认为你有这方面的潜力,我就支持你报文科。”董祥满怀希望地同意了。
在爸爸的作家朋友家里,董祥期待着作家叔叔的评价。看了董祥的作品后,作家叔叔笑着说:“孩子,恕我直言,你的文字功底不错,但作品缺乏灵气,没有底蕴,这和你的年龄、阅历有关。听叔叔一句话,文学这条路艰辛漫长,不是每个人都能吃这碗饭的。还是听爸爸的安排吧,毕竟就业更重要。”从作家叔叔家里出来,董祥心里非常难受,眼里含着泪水。董向林虽然于心不忍,但想到这是为儿子的前途着想,心里也就释然了。
其实,安排儿子见作家朋友,是董向林想出来的主意,他提前给那位朋友打了招呼,让他帮自己劝说儿子。毕竟他是作家,说出来的话有说服力。过后,作家朋友给他打电话说:“其实董祥的潜力还是不错的,如果将来报考中文专业也会有很多出路。”可董向林认为,学中文将来就业的路子太窄了,他不想拿儿子的未来做赌注。就这样,在爸爸的安排下,高二分科时,董祥痛苦地选择了理科。随后,董向林再次向儿子的数理化任课老师分别送了厚礼,让他们对儿子多多关照。
父母苦心误了谁?读高三的儿子患上抑郁症
董祥知道爸爸背地里向他的老师做了“工作”,内心充满了反感,学习也疲于应付。高二学年结束后,董祥的学习成绩排在班里后15名。
董向林对儿子的成绩非常痛心。暑假期间,他重金聘请了数学、物理、化学三位老师为儿子补课。老师们发现,性格内向的董祥对补课有抵触情绪,问他为什么,他总是沉默不语。上过几节课后,老师们都知难而退了。
董向林对儿子的状况非常担忧。他接受了朋友的建议:光对孩子施压不行,必须给他物质、精神方面的奖励。董祥升入高三后,董向林鼓励儿子:“小祥,好好学习,即使明年考上三本院校,爸爸也会奖励你一次欧洲游。”面对老爸的许诺,董祥已经无法动心。坐在教室里,每当上物理、化学课时,他就有度日如年的感觉。回到家里,面对妈妈的唠叨,他颇不耐烦,甚至歇斯底里地大叫。王丽萍看儿子状况不妙,也不敢多管儿子了。
2009年11月中旬,在高三上学期的期中考试中,董祥的理科成绩考得很差,化学仅考了30分,总分排在班里后10名。让他更受刺激的是,在一次放学的路上,他遇到了高一时的同桌李昊。李昊平时也爱写东西,两人曾经约定同报文科,董祥却在父亲的逼迫下报了理科。而报考文科的李昊越学越有自信,在这次期中考试中取得了班里前10名的好成绩,对即将到来的高考也充满信心。李昊踌躇满志的神情深深刺激了董祥。此后的一个月,王丽萍发现儿子像变了个人似的,整天郁郁寡欢,和他说话,他也心不在焉,甚至答非所问。问急了,他就不耐烦地说:“别理我,烦着呢!”
还没等王丽萍向丈夫汇报儿子的情况,董祥的班主任就给她打来电话,说董祥这段时间在班里表现反常,整天沉默寡言,有时脾气暴躁,上课时经常举手要去厕所,同学还发现他悄悄地用笔尖刺手臂。班主任觉得董祥心理出了问题,建议王丽萍带儿子去看一下心理医生。
王丽萍听丁老师反映的情况,心情颇为沉重,赶紧给丈夫打电话,把儿子近来的情况说给他听。董向林听后非常着急,第二天便请假赶回了家。他和妻子说服了董祥,带着他到北京市中小学心理健康教育学会,找到经验丰富的段旭老师咨询。
段老师仔细听了董向林夫妇对儿子的情况介绍,给董祥做了心理测试,初步诊断他患了轻度抑郁症。随后,段老师和董祥进行了一次单独谈话,摸清了他的心理状态。
接下来,段老师和董向林夫妇进行了深入交谈。她说:“董祥的抑郁症来自于对现实生活及未来前途的失望。自从违心选报理科后,他就一直不快乐,而你们还时常给他施压。孩子的心理承受能力毕竟有限,这次期中考试成绩不理想,再加上同学李昊选报文科后和他的反差,让董祥的精神受到了很大刺激。他选择了沉默、自虐这种方式来回避、宣泄,渐渐形成了轻度抑郁症。董祥抑郁的根本原因就在于你们无视他的兴趣爱好,武断地把自己的意愿强加给他,逼他做不喜欢的事情,扼杀了他的兴趣与创造力。孩子未来的路应该让他自己走,一切以就业为出发点的做法只能让孩子承受痛苦的折磨。”所了段老师的分析,董向林和妻子惭愧地低下头。随后,段老师为董祥制订了系统的心理治疗方案,包括针灸、食疗、中药等综合措施。段老师对忧心忡忡的董向林夫妻说:“顺利的话,三个月后,董祥的精神状态会有显著的变化。”听到这里,董向林夫妇才松了口气。
2010年3月下旬,笔者从董祥的母亲王丽萍那里了解到,经过近三个月系统的心理治疗,董祥的精神状态已渐趋正常。董向林夫妇决定,如果儿子今年高考失利,他们会支持儿子选文科进行复读。只是儿子两年的美好时光就这样浪费了,让他们非常痛心。孩子需要的是家长的正确引导,而不是威逼利诱,孩子该走什么样的路,应该让他们自己选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