培养人文精神 深化英语教育改革,本文主要内容关键词为:教育改革论文,英语论文,人文精神论文,此文献不代表本站观点,内容供学术参考,文章仅供参考阅读下载。
一、培养人文精神是时代的呼唤
传统的学科教育教学过分强调了学科自身的体系性、逻辑性和系统性,忽视人的发展和人文性的教育。深化英语教育改革要重视为学生全面素质发展服务和培养学生人文精神。
随着经济发展全球化,社会信息网络化,世界进入知识经济时代初露端倪。世界经合组织(OECD)1996年报告报出,其主要成员国生产总值(GDP)的50%以上是以知识为基础的。知识经济改变了世界的经济结构,也转变了人的理念。知识经济时代的核心是知识的创新。而创新知识要靠高素质的人才去追求、探索、发现和创造。这预示着谁拥有高新技术就能拥抱世界,谁拥有创新人才就能掌握未来。因此,加强人力资源能力建设自然也成了世界各国十分关注的问题和我国上海召开的2001年APEC会议的聚焦热点的主题,并多次写进了亚太经合组织《领导人宣言》“迎接新世纪的挑战”。为此,培养高素质创新人才的教育必须适应时代的要求,适应新世纪的新挑战和三个面向的要求。英语教育要把江泽民同志提出的始终代表中国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的、以人的发展为本的思想作为深化教育改革的指导思想。培养体现人的发展为本的人文精神,是适应社会发展的需求,是时代的呼唤,也是英语教育改革的基点。
二、人文精神是深化英语教育改革的基点
人类呼唤人文精神是社会发展的需要,是时代发展的要求。
人文精神,在古老的东方中国哲学和西方希腊哲学中早有论述。在古老的东方中国哲学中,人文是指“人事”、“文明”或“人世间”,即人道。它相对应于“天文”、“天道”。
在西方古希腊哲学中,人文是指人性。苏格拉底和柏拉图的哲学观是以人为中心的学说。柏拉图就是以教人的知识和道德为生的,这时英文humanism尚未出现。古希腊重视教育,教育的希腊文为paideia。古希腊的教育含有七门人文科学:语法、修辞、逻辑(即辩论)、算术、几何、天文、音乐。直到罗马时代,古罗马著名哲学家西塞罗(Cicero)把希腊文paideia译成了拉丁文humanitas。西塞罗认为humanitas是人和人性的培养或心灵的教养,即教育能使人的人性和人的潜能获得充分的发展、使人成为有人性的人,真正的人。以后拉丁文humanitas又被译成英语humanism,即汉语人道主义、人本主义、人文主义或人文科学和人文精神。
14至16世纪以意大利为中心,遍及整个欧洲的文艺复兴时期的人文主义思想一开始是指世俗科学,以后逐步形成以人为中心的人文主义或人本主义思想。这是一次划时代的以人为中心的人类思想解放运动,是一次人类反对基督教、神、上帝主宰一切的统治思想的解放运动,是人类冲破神和上帝统治的枷锁去追求、探索、发现自己的人性和自我意识的觉醒运动。文艺复兴运动的思想家通过文学、诗歌、音乐、美术等文艺形式反对神性和神权,倡导人性、人权和个性自由的人文精神,歌颂人的创造力和人的价值取向,人的伟大的奋斗精神和向往美好未来生活的世俗世界的追求。
十八世纪,启蒙运动的思想家、哲学家,继承发展了文艺复兴时期的人文主义思想,实践人的自由意志的主体性和自由、平等、博爱等人类的自然本性。他们认为人是自然界的产物,并用对人的崇拜替代对神的崇拜。他们提倡是人创造了神和上帝,而不是神和上帝创造了人;是有血有肉,有情感、欲望的活生生的人,并以此摆脱宗教教会的教条和经院哲学的束缚。受人本主义的影响外语教学法流派中的翻译法,把加强德育和发展智慧作为外语教育目标。中世纪作为外语的拉丁语和十七世纪的现代语法语、英语的语法翻译法,也继承了这一主张。其杰出代表是德国的奥郎多弗(Ollendorff,H.)、法国的雅科托(Jacotot,J.T.)和英国的哈米尔顿(Hamilton.J.)。
随着西方近代资本主义社会的建立和发展,越来越多的人认识到科技是一把双刃剑。科技既能创造文明,也能毁灭文明。一方面科技突飞猛进,不断地征服和改造了自然,极大地推动了人类物质文明的发展。另一方面人类失去了人文精神的支持,人逐渐异化为物,日益成了科技的奴隶,向自然界贪得无厌地掠取大量的物质财富,随意捕杀生灵动物,滥伐森林,无限制地掠夺资源,破坏生态环境,自然界失去平衡,生态危机越演越烈,直接威胁着人的生存。二次世界大战,法西斯利用发明创造先进的飞机、坦克、枪炮、炸弹压迫屠杀世界人民和掠夺世界财富,使人类陷入了苦难的无底深渊的情境之中。因而人们力求探索、寻求人的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和伦理观的目标。现代哲学、心理学和教育学的人本主义和人文精神正是适应了当今社会和人们的自身发展的需要,是人文主义发展的更高阶段。它主张人不仅是物质财富的创造者,而且还是客观自然界的保护者。人与人,人与社会,人与自然界之间存在着一种亲近和谐的生存、发展的关系。60年代产生于美国的人本主义心理学,其创始人马斯洛、罗杰斯主张学生自我发展、自我实现的过程,开发潜能,培养人的能力的全域发展,成为自由人、完整的人。他们强调人的价值、体验,学生间、师生间合作的良好人际关系,营造宽松、安全的心理气氛等。在人本主义心理学的影响下,产生了多种外语教学法流派。诸如,英国加特诺(Gattegno,G.)的沉默法(the silent way),英国克伦(Curran,C.A.)的咨询法(counseling learning),保加利亚罗札诺夫(Lozanov,G.)的暗示法(suggestopedia),美国阿舍(Asher,J.)的全身反应法(total physical response),勃雷泊(Prabhu,N.S.)的过程或程序大纲(procedural syllabus),纽南(Nunan,D.)的任务大纲(task syllabus)和莫汉(Mohan)的内容大纲(content syllabus)及其他学科用外语教的双语教学等。
英语教育要体现人文精神,就应培养学生自我实现的理念,尊重学生的尊严、价值取向、需要、愿望、信念、情感意志、感受、体验、追求理想的人格、人的自身完美、个性解放和坚持真理反对迷信盲从,开发学生的个性、潜能、创造意识和能力,使学生成为德智体美全面素质发展的完整的人。人文精神把人自己视作最高价值和最终的目的,赋于人崇高的理想,规范的社会行为准则。这又进而转化成为人类认识社会和改造社会的强大内驱力和思想武器,给人类社会发展指出正确的路径和造福人类的方向。为语言而语言或忽视人文精神的英语教育必须改革。英语教育不仅要扎实掌握英语语言知识、技能和运用语言的能力,更要重视学生人文精神的培养和全面素质的发展。
三、掌握英语与培养人文精神要整合发展
掌握英语和培养人文精神是互补的、相辅相成的辩证统一体,两者必须整合发展。确定英语教育目的的决定因素是英语学科的属性及其知识结构的体系。从形式的表层结构来看,确定目的的决定因素好象与人文精神无关。但从内容的深层结构来探索,人文精神却随着英语知识的扩展、深化而不断发展和升华。新吸收的英语知识和内容一旦被牢固掌握并融入人脑已有的认知结构之中,新旧知识联系组成新的认知结构,就能极大地丰富、扩展、深化人的思想理念、人生观、价值观、文化观、伦理观和世界观,就能更新修正和确定自己努力奋斗的方向、重新定位自己、追求更重要的目标和价值观。鉴此,人们通过英语学科掌握英语的同时,要充分发展人的个性,更新人的精神世界,促进人的自我实现,加强人的内部和外部世界整合的完整性,使人的身体和精神、身和心、思想和行动、理智和情意、理论和实践获得协调和谐的发展。
掌握英语与人文精神是辩证的统一体。英语教育既要依据掌握英语的教育规律掌握一门英语基本过关和学会学习,又要崇尚人文精神,以人文精神为基点、方向和目标,使学生能掌握英语更好地为祖国、人民、为全人类的发展服务。人文精神要求在牢固掌握英语的基础上以人文精神为价值取向,培养学生成为全面发展的、有理想、有道德、有文化、有纪律的社会主义接班人。英语教育要发扬人文精神,树立爱国主义、集体主义精神,热爱社会主义,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共同理想和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尊重人的人格,肯定人的价值,发展人的个性,加强师生合作与沟通,培养学生爱国守法、明礼诚信、团结友善、勤俭自强、敬业奉献的道德规范,以及继承和弘扬中华民族优秀和革命的传统。由此可见,人文精神是英语教育的灵魂、方向、核心和根本。正如《学会生存》指出,“把一个人在体力、智力、情绪、伦理各方面的因素综合起来,使其成为一个完善的人,这就是对教育及其本身目的的一个广义的界说……,它一直是各个时代的人道主义思潮的一个根本主题。”
四、培养人文精神的核心是重视人的因素
教育的本质是教书育人,是培养人,是把学生从一个自然的人发展成为一个社会的人,即具有人文精神的社会主义建设的完整的人。显然,人文精神是英语教育不可缺少的重要内容。英语教育中强调人文精神,核心问题是如何看待人的因素:学生和教师的作用。英语教育功能的充分体现关键在于对人的理念作出重新确定。
1.学生是学习的主人
长期以来传统的英语把学生看作是教育的对象,接受知识的容器,学校生产的产品,而不提发展学生的个性。我们提倡积极学习的理论。它是英语教育的心理学理论基础。积极学习理论把学生看作是学习的主人,是自己建构知识和调控学习过程从而使个性、潜能、创新能力获得主动自我发展的主人。它真正体现了学生的主体性。这种对学生的理念的转变和重新确定,是英语教育改革的重中之重。
传统的英语教育重视教师的教或以教师为中心,而严重忽视了学生的学、学生的主体性。注入式满堂灌的教育教学过程成了主要是教师传授、讲解书本知识的过程,而学生只是坐着听,被动地接受知识。学生是具有需求、思想、情感、意识、理智、欲望,特别是具有个性和强大潜能生命焕发的人。我们要树立学生是学习的主人翁的学生主体性观点。学习知识,发展能力、智力、潜能、创新意识、学习策略、个性和人文精神都离不开学生自己积极主动的学习、思考、建构知识的过程。任何优秀的教师和教材都不能替代学生自己的学习。从学生群体发展角度着眼,学生潜能和创造能力是无限的。学生的无限潜能和创造能力是不断推动社会前进的动力。从学生个体角度着眼,学生作为个体的经验、体验、个性、潜能、创造力是不同的,是有差异的。英语教育必须面对全体学生,同时也应根据不同特点的学生发展各人的个性、潜能和创造能力,使每一个学生都成为国家建设的栋梁之才。
2.学生是知识的建构者
学生是知识的建构者,不只是知识的接受者。英语学习过程就是学生在自己的知识、经验基础上建构英语知识的过程。这里的知识是指广义的知识,它包含陈述性知识和程序性知识。陈述性知识一般指英语语音、词汇和语法知识;程序性知识一般指为交际运用英语知识的技能和能力。学习英语不是简单的传授和接受知识的过程,学生也决不是简单地接受灌输知识和被动地听讲、死记硬背、机械记录信息的容器。学习英语是学生通过自己的兴趣、需要、检验、经验、价值取向、信念和实际的知识水平去积极主动地建构知识的活动过程。这是一个知识成长和生成的活动过程。同时,学生自主建构知识活动也是一切经验和知识的源泉。
3.主客体和情意、情景多向互动
英语教育不仅是学生主体与掌握英语客体的双向互动活动的过程,而且还是主客体与客观情景三者互动活动的过程,甚至是主客体情意、情景的多向互动的过程。这里的客观情景既指狭义的英语语境,也含广义的客观环境或客观现实、客观世界。情景是语言的直接现实,没有情景语言就难以产生和存在。在真实的情景中运用英语吸收和传递信息的即席交际的能力是英语教育的根本目标之一。传统的英语教育过分强调教师教英语而忽视学生积极主动地学英语。它既割裂了学生主体与学习英语客体的联系性,也割裂了学生学习英语与情意、情景的联系性。我们常能看到教师仅仅利用一支粉笔教英语的现象直到目前还不少见。学生学习英语与怀着轻松愉快的情意、生动活泼的情景(特别是多媒体创设的情景)的结合,主客体和情意、情景多向互动能积极有效地促进英语教育质量的提高。
4.学生是积极主动参与信息的交流者
知识的建构离不开学生积极主动地参与各种填补信息沟的、即席的沟通和交流信息的活动。英语学习的最终目的是要掌握运用英语进行交际的能力。而运用语言进行交际的活动最本质的特征是具有双向性。一方面信息输出的愿望,另一方有吸取信息的需要,双方的信息沟通和交流才能实现:而这种信息沟通和交流的能力,也只有学生积极主动地参与信息沟通和交流活动才能获得,缺少任何一方的积极主动参与,双向沟通和交流信息活动就难以实现。因此,学生除了积极主动参与掌握知识技能训练之外,更要积极主动地参与游戏、讲故事、表演、对话、动手做、调查、讨论、通过网上查阅和处理信息完成任务和研究问题、分析解决问题等的交际活动以及用外语教其他学科的双语教学活动。这些活动都体现了以人为本的人文精神。这样不仅能培养用英语做事,而且更能加深学生个人的体验、自主性和合作性,学会学习和促进人的全面素质的发展。
5.和谐互动的师生关系
人文精神强调以人为本,以学生发展为本、除学生以外,教师是一个核心问题。因此,强调人文精神,转变师生关系的理念至关重要。教师不只是知识的载体、知识的来源,也不只是知识的传授者、讲解者。教学不能以教师为中心。教师要相信学生自己能构建知识,但这并不是说教师的作用是无关紧要的。教师是学生构建知识的引导者、指导者和帮助者。师生关系不是教与被教,管与被管的关系。师生之间充满着人文精神。教师爱学生、尊重学生的人格,学生尊敬教师、爱护教师。师生关系是一种民主、平等、相互协调、和谐发展的互动关系。
教书育人是教师职业生涯的全部。培养全体学生的全面素质的发展是教师思想情感,专业知识水平,教育教学能力与教育教学科研和人的价值取向的直接体现。教师花费毕生生命精力设计和操作的教育教学过程,不论是一件件细小的事件,还是一堂堂不起眼的课堂教学都是为着有效地激励学生的思想情感,激活学生所学知识,启发学生独立思考、自主和合作学习,培养学生自学能力,发展学生的个性、潜力、实践能力和创造能力。这些也都是教师自身生命实践活动的价值的体现。
对于学生学习活动来说学生是内因,教师是外因。学习的成功与否内因起决定性的作用。但是外因能起强大的反作用而激励、推动内因的发展。学生学习的积极性与教师激励、指导的和谐互动发展关系能使学生德智体美诸方面全面素质和个性获得和谐的加速发展。
五、积极学习的态度是人文精神的重要体现
传统的英语教育割裂了英语教育与人文精神和英语教育与情意的联系。为语言而语言的英语教育,脱离了社会环境的实际,脱离了学生生活实际和实践的体验,脱离了学生思想情感的实际,而过于强调接受学习、死记硬背、机械训练的学习方式,一味地采用高压、题海战术去追求掌握英语知识和运用英语的技能和能力,以获得考试的合格或良好的成绩和升入高一级学校。这样的英语学习对学生来说仅是为了应试,学习英语成了负担沉重、机械重复、被迫厌倦、枯燥乏味的呆板学习程序,学生自己也成了应试的奴隶。伴随而来的是学生心中充满着紧张,压抑、苦闷、气馁、悲观、乏味、盲目的消极情绪。消极学习成了一件拖累人的苦差事,成了负担累赘的枷锁,从而造成花时多,收效微的不良教学效果。
积极主动的学习态度是人文精神的重要体现。积极学习主张要树立学生是学习英语的主人、协调者和创造者的观念,面向全体学生和注意个性发展,激励学生自信心和学习兴趣,充分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主动性和良好的学习习惯,强化相互协作的双人、小组活动,积极参与在真实和创设的情景中的生动活泼、相互协作的各种言语交际活动,从而培养合作交往的能力,发展学生积极的感知、观察、记忆、思维、想象和创造能力,扎实掌握语言基础知识和交际运用英语的能力。学有兴趣、学习轻松愉快、积极主动的学习态度能使英语学习达到事半功倍的成效。
对于具有积极学习的态度和学习英语感兴趣、愉快的学生来说,学习英语成了他生命中需要的一个组成部分,而且是生命中积极的富有乐趣的一个组成部分。在这种积极情绪的鼓励下,学生在学习英语过程中就会积极地思考,主动地探究钻研,努力地建构知识。对付出的脑力劳动不会看作是一种压力,而是一种极大的享受。学习能取得成倍的效果。即使遇到困难和挫折也能尽力去克服,而每次经努力克服困难挫折后碰撞出的火花进而又转化为成功的喜悦。成功感又反作用转化成强大的学习内驱力,又更进一步激起学生的自信,乐趣和生命活力的浪花。这种学习的良性循环不断促进学生把学习英语当作生命历程中的一种必需、追求和享受。学生建构知识的能力、个性、潜能、创造能力也就顺利地获得发展。与此同时,学习英语也逐渐发展成了学生的一种终身学习的爱好,自我实现理想的重要途径。
六、过程、效率和结果有机的融合是培养人文精神的重要途径
人文精神教育的主渠道是学科教育,其中作为语言学科的英语教育更是落实人文精神、了解扩展跨国文化意识的主要学科。人文精神教育的主阵地是课堂教学。英语课堂教学要体现人文精神。英语教育和课堂教学是一个过程。人文精神体现在整个英语教育教学过程之中。而学生在掌握英语的过程中也潜移默化地感受人文精神的熏陶。鉴此,在这个过程中学生既要掌握英语知识和运用英语的能力,发展智力,又要熏陶情意,扩展世界文化意识,学会学习,发展学习策略和形成人格。我们要重视过程,不能只强调结果而仅以考试成绩作为衡量教育质量的唯一标准,甚至一考定终身。我们要重视效率,不能只强调结果而加班加点增加负担,让学生花费大量的时间和精力去追求考试的好成绩。英语教育要减负增效,让学生能花费最少的时间和精力去获得最大的效率。因此,我们要把教育教学过程、效率和结果有机地融合起来,充分发挥学生的个性,发展学生的情意、潜能、创新精神、创造能力和实践能力。
总之,人文精神体现在英语教育的全过程之中,体现在英语教育的各个方面。本文只是论述了培养人文精神的几个主要方面。此外,诸如制定英语教育目标、编写选择教学内容、采用学与教的方式和策略以及评价手段的实施和运用等等方面也都是培养人文精神的重要方面。只有学习英语与发展人文精神有机地融合、和谐地发展,学生才能既掌握英语,又发展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和发扬爱国主义、集体主义精神,热爱社会主义,继承中华民族优良传统和革命传统等的人文精神。只有学习英语与发展人文精神有机地融合、和谐地发展,才能培养学生成为具有学会认知,学会做事,学会共同生活,学会生存能力的完整的人或者简单地说,学会做事、学会做人的完整的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