建筑工程的精细化施工管理探究论文_雷小超

建筑工程的精细化施工管理探究论文_雷小超

湖南省第六工程有限公司 湖南长沙 410000

摘要:随着建筑行业的不断发展,人们对于工程质量的要求也在不断提高,因此传统的粗狂型的管理模式已经不在适用于当今建筑工程的需要了,因此十分有必要实行精细化管理。实践表明通过精细化管理可以有效的提高工程的整体施工质量,所以需要企业重视起精细化管理的作用,不断完善管理制度,从而提高企业的经济效益,促进建筑行业的可持续发展。

关键词:精细化管理;建筑工程;施工管理;应用

引言

在建筑工程中,工程的施工管理在整个工程中占据有重要的地位,随着社会的发展,传统的粗狂型管理方式已经不能适应现代建筑行业的发展了,因此精细化管理应运而生,在工程建设中实行精细化管理,不仅可以保证工程的施工质量,还能有效的降低施工成本,加快施工进度,提高企业的经济效益。因此在实际施工中,不仅要重视施工技术,还需要重视施工的精细化管理,从而提高企业的市场竞争力。

1精细化管理概念

建筑工程精细化管理,不仅仅是一种管理模式,更是一种文化,这是随着社会分工明细化的一种必然趋势。在现代管理学中,认为管理分为三个层次,第一个层次上规范化管理,第二个层次是精细化管理,第三个层次是个性化管理。在精细化管理概念中,主要是通过合理组合“产品、价格、渠道、促销”等要素,实现精细化管理的优化组合,从而提高企业的市场竞争力,提高其经济效益。而在工程管理中,主要通过对人员,材料以及制度的精细化管理,实现企业竞争力的提高。

2建筑施工管理中存在的问题

2.1施工进度管理问题

目前,工程的建设项目在不断增多,而很多企业为了获得更高的经济效益,往往在一个工程还没有完全竣工的时候就已经将主要的施工团队赶往另外一个工程现场的现象,这样盲目追赶工期的现象很容易造成工程施工质量不达标,这给工程带来了很大的安全隐患。

2.2施工人员的专业素养有待提高

在工程施工过程中,其施工人员主要以农民工为主,他们并没有经过专业的施工培训,因此在实际施工过程中,施工操作不够规范,遇到一些突发情况不能采取正确的应急措施,这就使得施工质量不能得到保证,随着城市的不断发展,工程的要求越来越高,这对施工人员的专业素质要求更高,但是就目前施工人员的素质显然是不能胜任的,这就给工程的整体质量差生了一定的影响。

2.3施工管理体系不足

由于工程建设发展比较迅速,这就使得企业的经验积累不足,管理水平还不高,管理体系也还不完善,因此在实际施工过程中,缺乏相应的指导,使得工程的质量不能达到国家规定的标准。另外在施工过程中,其质量问题大多都是隐性的,在被发现之前隐蔽的时间比较长,而且即使被发现也会给施工企业带来巨大的人力、物力上的损失,而如果没有被发现,则会对工程的整体安全带来巨大的隐患,这都是由于施工管理体系不完善,导致验收时出现的问题,因此必须重视工程的管理问题。

期刊文章分类查询,尽在期刊图书馆

3提高建筑工程施工管理精细化管理措施

3.1健全精细化管理机制

要想提高建筑工程施工管理水平,不仅需要施工人员的自觉,还须提出强制性措施。制定行为规范、工程指标。尽量减少不规范的施工操作,要求所有施工人员严格遵守建筑施工规定的施工程序,严格控制各个工程环节的施工工艺,确保该技术能够全面的落实到位,充分的发挥其作用,此外,监督部门加强对施工的监管工作,若发现违反规章制度的行为,一定严惩不贷,绝不姑息。如此一来,从基层到管理形成了一套完整的体系,保证工程质量的同时,还降低了建设成本。

3.2做好材料的保管与验收工作

在建筑工程施工过程中,施工材料可以直接影响到工程的施工质量,一个建设工程,不管采用多么先进的施工技术,如果施工材料的质量不达标,那么施工质量一定不会达标。因此必须重视材料的管理,在采购环节,要根据工程的实际需求,选择既能符合工程要求又经济的施工材料,同时要有专业的检查人员对材料进行验收。此外在材料进入施工现场后,要选派经验丰富的人员对施工材料进行保管,以防止一些外界因素导致材料受到损害,从而影响到工程的施工质量。

3.3科学组织现场施工,加大监管力度

科学组织和施工的措施主要有以下几点:首先在工程施工之前要对施工现在进行仔细的勘察,尤其是工程的地质情况,然后根据施工现场的具体环境制定有针对性的施工方案;其次对工程的整体规模以及工程量进行分析,并评估其施工难度,然后根据这些测算结果制定施工进度表,以及施工材料的采购和人员安排,确保施工规划具有合理性以及科学性。另外由于我国建筑行业发展迅速,相关的法律法规还不完善,因此政府部门要尽快的出台一些相关的法律法规,要求施工单位切实遵守相关规定,保证工程施工安全。

3.4提高施工、设计人员质量管理意识

在建筑工程中,施工技术是核心要素,一项工程的质量在很大程度上取决于施工技术水平,而工程的一些性质以及特征等则取决于施工设计,因此要想提高建筑工程施工技术管理水平,就必须提高施工人员以及设计人员的质量意识,尤其是施工人员,要树立起质量管理意识,使在实际工作中能够自觉的注意施工质量,并能够自觉的对一天的工作进行整理,以提高工程施工质量。对于设计人员爱说,要善于和施工人员交流,讨论建筑工程的设计方案是否有漏洞,并积极探讨如何提高施工技术水平,只有设计人员和施工人员全部都意识到施工技术管理的重要性,才能够有效的提高工程质量。

3.5强化施工技术管理水平

3.5.1软土地基施工技术

软土地基主要是由分粘土、部分富含有机物的腐殖质土壤以及淤泥等混合物构成的,在软土地基中,地下水位一般都高于岩土层,因此软土地基的稳定性比较差,经常发生沉降现象。在建筑工程中,软土地基属于比较难以开发的地基,在实际开发中,首先要对其进行勘察和分析,然后再采取相对应的地基处理技术对其进行处理,以增加地基的承载力,使其符合工程的需要,目前常应用的技术有表层处理技术、竖向排水固结技术等。在建筑底基层的基础层薄弱的时候,可以应用表层处理技术强化软弱的土层,从而提升建筑工程施工基础的稳定性和承载能力。

3.5.2深基坑施工技术

随着我国科学技术的进步,基坑支护的种类越来越多,而且支护形式也在不断的变化中,因此在工程施工过程中,至少选择两种或者两种以上的支护形式进行配合施工,以保证工程的施工质量,此外还需要注意的是,要根据工程的实际情况并结合不同支护形式的特点,选择合理的支护形式,以保证工程质量。目前主要的深基坑支护技术有以下几种:

(1)钢板桩支护。钢板桩支护技术在深基坑支护中比较常见的一种支护技术,具有简单、经济的特点。当然,钢板桩支护技术也有其自身的局限性,例如支护深度达到7米以上的软土层,需利用钢板桩的柔性以及锚杆系统的设置,设置多层的支撑和锚拉杆,对钢板支护采用钢板桩拔除方法。

(2)地下连续墙支护。在一些地下水位比较高的软黏土以及砂土层中经常使用地下连续墙支护技术,地下连续墙支护技术是一种在泥浆护壁的条件下进行分槽段的混凝土墙体施工技术。随着建筑行业的不断发展,施工技术和施工机械都有了很大的改进,这也使得地下连续墙支护应用更加广泛,地下连续墙施工技术一般应用在国内外的地下工程中,其是拟建主体结构的侧墙施工工艺,地下连续墙具有其他工程无法比拟的优势,例如具有很好的刚度以及防渗性能,同时还有很好的承重性,对环境以及交通情况的影响也比较小等等,这些可以很好的满足高层建筑工程施工中对基础施工的要求。在地下连续墙的施工中,一般采用的是逆作法,就是在基坑的底部如果有很深的软土层,并且施工的深度大于80m,厚度大于1.4m,将墙体进行插入。但是地下连续墙的施工非常复杂,难度比较大,需要的资金也比较多,因此在国内不经常使用。

3.5.3电气接地技术

在建筑工程中,电气接地技术具有非常重要的地位,目前我国的建筑工程中,其主体材料一般都是钢筋混凝土,而且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人们对于建筑的功能要求也越来越高,因此建筑的电气设备也越来越多,而电气接地技术,可以有效的避免建筑物在雷雨天气受到雷击,而强化对于电气接地技术的管理可以保证建筑物处在比较安全的状态下。

结束语

随后我国经济水平的不断提高,城市化的进程在不断的加快,因此建筑工程的总体规模也在不断的扩大,但是市场竞争也更加激烈,施工企业实现可持续的发展,就必须提高施工技术水平,建筑工程具有施工流程复杂,环节众多等特点,因此要想提高施工技术水平,就必须加强建筑工程的施工管理,只有对施工的各个环节进行有效的精细化管理,才能够提高工程施工质量,促进企业的健康发展。

参考文献

[1]黄靓.浅谈精细化管理在建筑工程施工中的应用[J].四川水泥,2016,03:141.

[2]赵晓光.建筑工程施工精细化管理策略研究[J].建设科技,2016,06:94-95.

[3]文纪元.建筑工程项目施工的精细化管理[J].低碳世界,2016,09:158-159.

[4]陈辰,沈晓露.建筑工程项目施工的精细化管理剖析[J].住宅与房地产,2016,15:171.

[5]徐科.精细化管理在建筑工程施工管理中的应用[J].住宅与房地产,2016,09:149.

论文作者:雷小超

论文发表刊物:《建筑学研究前沿》2017年第24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8/1/24

标签:;  ;  ;  ;  ;  ;  ;  ;  

建筑工程的精细化施工管理探究论文_雷小超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