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书情报机构知识管理的分析,本文主要内容关键词为:知识管理论文,情报机构论文,图书论文,此文献不代表本站观点,内容供学术参考,文章仅供参考阅读下载。
1 序言
网络化、数字化的信息环境为图书情报机构的发展带来机遇的同时也带来了冲击。网络的普及、信息资源的数字化使信息检索变得方便、简单。用户可以直接检索和获得所需信息,使图书情报机构的服务“非中介化”、“非专业化”、“非智能化”,导致图书情报工作的技术内涵和智力内涵下降。图书情报机构所拥有的文献资源,随着网络资源的发展和知识本身的老化,它们的优势被削弱。单纯地对信息资源的管理已难以提升用户的满意度。图书情报机构应把注意力放在知识管理、知识服务和知识创新上,即通过对知识的捕获、挖掘、重组、分析、传播、共享,融入用户解决问题过程中,提供能够支持用户知识应用和知识创新的服务。
2 图书情报机构知识管理的内涵
国内外学者对知识管理的研究大致可分为三个学派。技术学派认为,“知识管理就是对信息的管理”;行为学派认为,“知识管理就是对人的管理”;而综合学派认为,“知识管理不但要对信息和人进行管理,还要将信息和人连接起来进行管理;知识管理要将信息处理能力和人的创新能力结合起来,增加组织对环境的适应能力。”
目前,国内对知识管理普遍接受的定义是:知识管理就是对知识与技能的捕获,然后将这些知识与技能分布到能够帮助企业或个人实现最大产出的任何地方的过程。知识管理的目标就是能够将最恰当的知识,在最恰当的时间传递给最恰当的人,以便使他们能够做出最好的决策。
作为图书情报机构来说,它的知识构成大致可以分为以下四种存在形态:一是体现在印刷品中的编码后的知识;二是存贮在机器设备和网络上的知识;三是存在于图书情报机构工作人员头脑中的意会知识;四是固化在图书情报机构组织制度、管理形式、图书馆文化中的知识。所以从知识的构成来看,图书情报机构知识管理除了应对图书情报机构的信息资源和信息系统进行管理外,还应包括图书情报机构技术创新管理、图书情报机构员工知识管理、图书馆固化知识管理、图书情报机构组织制度的管理等。通过采用信息系统的技术支持和激励机制,设计、构建良好的图书情报机构组织形式,发掘固有知识、引导知识创新,实现知识共享,并通过对共享的知识进行有效利用,从而提高图书情报机构的创新力、竞争力,实现图书情报机构的可持续发展。
图书情报机构知识管理是对图书情报机构传统管理的拓展和深化。它是以知识为主要要素,以智力资源配置为特征,以信息技术为载体,以学习为动力的管理,它是以科学理论为指导的管理。它反映了时代的特点和要求。
3 图书情报机构知识管理的内容、目的、功能
3.1
图书情报机构知识管理的内容:图书情报机构所拥有的物质条件是有限的,但所占有的知识和智力资源具有再生性,可以复制、渗透、扩散、增值;这一点正是我们图书情报机构的核心竞争力所在,是我们图书情报机构事业可能持续发展的动力所在。有三类知识是我们图书情报机构管理者所要关注的:一是改进性知识,即通过对现有的文献进行改进而获得的知识,二是挖掘知识,即通过对已有知识的挖掘,更好地利用已有知识,从而获得新知识;三是全新的知识;通过根本性的创新获得的知识。其中第一方面的知识来自于图书情报机构的任何部室,第二方面的知识来自于参考咨询部门,第三方面的知识来自于情报分析与情报服务部门。
3.2
图书情报机构知识管理的目的:随着网络的快速发展和知识经济的到来,知识的收集、获取、利用、挖掘、创新、传播将成为贯穿于图书情报机构业务活动的主线之一。图书情报机构知识管理的根本目的就是最大限度地捕获、挖掘、利用、传播知识,为读者提供有效的知识共享平台,为读者提供获取图书情报机构可公开的知识信息窗口,以帮助读者做出最好的决策,同时提升图书情报机构的形象,在为读者知识服务的过程中促进自身的发展。图书情报机构在显性知识的管理中已有长期的、丰富的经验,现在我们的努力方向是把工作主线延伸到如何管理隐性知识上。
3.3
图书情报机构知识管理的功能:从图书情报机构知识管理的目的出发,图书情报机构知识管理的功能主要体现在以下四个方面,一是要能够捕获到新知识和技能;二是要能够促进图书情报机构创新知识,即通过对已有知识深层次挖掘、分析、重组形成新知识,三是要能够为图书情报机构与用户的知识交换互动提供渠道和窗口。四是要能够使显性知识与隐性知识、既有知识与新知识、内部知识与外部知识在同一图书情报机构服务区域内传播、共享,提供有效的公共性服务平台。
4 图书情报机构知识管理的范围
4.1 知识捕获的管理:知识的捕获是图书情报机构知识管理、知识服务的基础。它是指图书情报机构从外部获取开展知识服务需要的知识载体的活动和过程。图书情报机构所要捕获的知识包括记录在印刷品上的编码知识,存在于网络或机器设备上的知识,固化在图书情报机构管理制度、组织形式上的知识。在知识捕获的过程中,要吸收和参考用户的意见,与用户形成互动,最大限度地满足用户对知识捕获的需求。在图书情报机构知识捕获管理中要注意从外部获取知识的综合性和效率。
4.2 知识产生的管理:图书情报机构知识的产生, 主要是通过参考咨询部门、情报分析与服务部门在纷杂的知识流中发现新的知识点及知识间的联系,或者是图书情报机构中工作人员直接参加科学研究活动而形成创新知识。知识产生的管理就是图书情报机构对创新知识研究开发活动及其成果的管理,以及对创新知识活动经验总结与理性化提升成果的管理。要做好知识生产管理工作,关键是要采取有效参考咨询、情报分析模式,高效率地生产新的知识,并将知识输入知识库中,以便实现知识的共享。
4.3 知识传播的管理:在知识经济中, 图书情报机构属于知识性组织,知识的传播是它的基本任务,它与外部存在着知识上的互动及交互关系。图书情报机构的知识传播主要是促进知识的寻求者与知识源之间、知识寻求者与知识提供者之间的及时准确的匹配和传送。通过知识产品的传播既服务了用户,又塑造了图书情报机构本身的形象,进而吸引更多的用户。
4.4 知识共享的管理:知识共享是图书情报机构工作的目的,所谓知识共享就是使来自同一知识源的知识同时服务于不同的用户,图书情报机构应通过数据库、计算机群件系统、工作控制系统等方法,促进知识库的知识更方便地被用户共享。知识的共享有利于提高图书情报机构员工的业务能力和水平,提高服务的效果和质量,因此图书情报机构必须重视知识共享的管理。
4.5 知识利用的管理:知识利用的管理, 是以知识高度共享为基础的。图书情报机构利用专家系统、专门的分析工具、决策支持系统等支持员工对来自于不同学科的知识、来自于不同信息源的知识进行分析、重组、运用,利用管理系统将知识的应用有机融合在用户的决策过程中。随着网络数字化对图书情报工作的冲击,在知识服务中,将不同学科的知识、来自不同信息源知识进行重组、分析、应用,已成为图书情报服务工作的主要趋势之一。如果图书情报机构不能与时俱进,加强知识利用的管理,就无法满足用户对知识的需求,就无法解决用户在决策中的疑难问题,图书情报机构的形象就会受损,因此图书情报机构必须重视对知识利用的管理。
5 图书情报机构知识管理方法
图书情报机构要进行知识管理首先要了解自己所处的环境、了解用户对知识的需求,然后建立和营造一个能够积累知识和共享知识的环境。从知识管理的边界来看,可将图书情报机构的知识管理分为“对内的知识管理”和“对外的知识管理”。其中对内的知识管理包括了创造一个知识管理的环境;加强人力资源管理;加强知识资源管理;为员工提供知识共享的技能培训。对外的知识管理就是要充分了解用户的知识需求,向外部传播图书情报机构所拥有的知识,从外部捕获新知识,从用户那里获得新知识。
5.1 图书情报机构对内的知识管理
5.1.1 培育图书情报机构知识管理的文化氛围。 管理是人类有目的的活动行为,管理的每种形式都受到特定的文化氛围的影响。图书情报机构知识管理作为一种新管理方法需要相应的文化观念作指导,否则就不会有与知识管理要求相一致的思维方式和行为方式,并最终导致管理上的低效率。图书情报机构应当营造一个知识管理的文化氛围,建立有效的激励机制,倡导和培育员工的自立、自强、学习、进取、创新的精神,增强员工的团队意识、知识共享意识,提高图书情报机构的向心力和凝聚力。
5.1.2 加强知识资源管理。图书情报机构是一个知识组织, 必须保持开放的态度,使自己永远处在获取知识的状态,有效地吸取社会各种知识资源,从而增大自身的知识容量,形成自身特定知识生产能力。目前,由于各种知识按指数速度增加,这就需要图书情报机构在捕获知识时,从印刷型发展到电子型和数字型,能够与它们的使命和职能保持一致。由于受到有限的资金、人员、空间的限制,图书情报机构必须认真分析用户的需求,寻找合作选购的伙伴来满足这些要求。应该发展和维护一个集成的网上公共检索目录(OPAC),该目录应具有机构内的知识和机构外的知识,它还要包含众多的、有用的网站和知识资源。除显性知识外,图书情报机构要想办法捕获对用户有用的隐性知识。图书情报机构的网站应该成为与用户有关的各种形式的知识资源的窗口。
5.1.3 加强人力资源管理。人力资源具有私有性, 但人所具有的知识有一定的公共性。图书情报机构员工所拥有的知识和经验,是图书情报机构的智慧资源,应该受到重视和共享。图书情报机构应引导和鼓励老同志把丰富的知识和经验传授给新同志,建立一个辅导机制,来帮助新同志向老同志学习,可定期安排非正式的研讨会,让员工干中学(通过实践来学习)、用中学(在需要使用新知识时学习)。还可以在图书馆网页上列出图书情报机构每个职位需要的技能和评价方法,每个馆员都可以匿名上网,利用该系统对自己的能力做出评价,系统即会帮助你找出你自己与职位要求的技能的差距。并告诉你如何提高或改变的方法。也可以利用年终考核的机会,对于那些通过情报分析、参考咨询等方式创造新知识的馆员和那些通过写作、出版、讲座、辅导等方式与他人共享自己隐性知识和经验的馆员给予奖励和表扬。
图书情报机构作为一个学习的组织,它提供的是知识产品和知识服务,需要有专门知识的人来完成,应有计划地为全体馆员提供继续教育的机会。知识必须不断地更新和扩充才能防止老化。
5.1.4 加强图书情报机构组织结构的改革。 传统的图书情报机构的组织结构是按刚性管理的要求设计的,缺少变化、沟通,适应能力差;而知识管理要求把垂直管理变为水平管理,在横向结构上打破壁垒,在纵向结构上减少层次;将多层次、细分工的管理模式转化为分布式、偏平式的管理结构。经常地、适时地进行馆员、岗位、业务之间的重新组合,以改变出工不出力、在岗不上岗的现象。
5.1.5 加强知识资源共享的联网合作。 图书情报机构具有良好的资源共享和联网的传统。目前计算机、电讯、网络化、数字化等技术发展迅速,图书情报机构应向OCLC(图书馆计算机联网中心)和Ohio LINK(俄亥俄州图书馆和信息网络)学习,由于各种合作项目以及知识资源共享而成为几个合作网的成员单位。
5.2
图书情报机构对外的知识管理:对外的知识管理也是图书情报机构知识管理的重要内容之一,这主要包括从外部用户那里获得他们的知识需求,同时,向用户传播知识产品和输出知识服务。
5.2.1
参考咨询部门对外的知识管理(从用户那里获得信息和知识,以开发用户真正需要的知识产品)。参考咨询部门要开发用户真正需要的知识产品,搞好知识服务,就必须注意从用户那里获得信息和知识。可采取下列四种方式。
一是调查式。可通过对用户的注册数据库、流通和借阅记录、参考咨询档案、电话和邮件服务情况、电子期刊和数字化资源的使用情况的统计和分析,了解用户的需求,调查时要注意不能侵犯用户的隐私权。
二是对话式。就是图书情报机构的参考咨询部门、情报分析的工作人员直接与用户对话,了解用户的需求,开发出用户真正需求的知识产品。图书情报机构的参考咨询馆员、情报分析馆员都是由知识型人员担任,他们对用户的需求调查、知识捕获、传播、供给、述评的撰写等一抓到底,采取一站式的服务模式。从趋势上来看,由于网络技术的普及,采用这一办法,馆员能随时与用户沟通。任何用户只要确切说明他需要什么样的知识产品,都能从图书情报机构那里得到最大限度的满足。
三是合作式。当用户难以陈述其具体的知识需求时可采用合作式。图书情报机构的工作人员参与到用户的科学研究中,随时修改用户的知识需求,随时给用户提供需求的知识。
四是配合式。由于知识需求从用户到图书情报机构、知识从图书情报机构到用户的通道不流畅,造成馆员所提供的知识产品往往不能满足用户的需要。图书情报机构把可修改的知识产品、知识服务提供给用户,用户可按照自己的需求来修正这些知识和服务,图书情报部门与用户形成互动的配合模式,有利于图书情报部门有针对性地提供给用户满意的知识产品和知识服务。
5.2.2 流通和阅览部门对外的知识管理:及时了解用户, 为用户提供有效的知识服务。流通和阅览部门的馆员要更新观念,将图书情报机构与用户之间单纯的服务关系,转变为与用户的合作关系,充分了解用户、挖掘用户的有效资源,为用户提供有效的知识服务。为此,建立一个用户管理系统,随时将用户信息、为用户服务的情况存入系统中,派专人管理这个系统。流通和阅览部门的馆员,可随时享用这个系统,了解用户的有关信息,为用户提供有的放矢的知识服务。
5.2.3 辅导部门对外的知识管理:对用户的知识导航。 由于知识资源分布的不均衡性和知识获取的困难性,知识检索与传递的基本方法需要用户熟悉和掌握。辅导部门应定期对用户进行辅导或在图书情报机构的网站上设立知识导航帮助专栏或将知识检索与传递基本方法印刷成小册子发放给用户。
6 结束语
图书情报机构是一个学习组织,应向企业界学习,把知识管理融入到日常工作之中。虽然图书情报机构的知识管理不存在所有权、竞争、盈利等问题,但是图书情报机构的主要任务就是为用户提供知识,它可以通过对内部知识管理和对外部的知识管理、对显性知识管理和对隐性知识的管理,最大限度地满足用户对知识的需求,树立图书情报机构的良好形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