湖北省孝感市玉泉小学 官泽民 432000
摘要:新课改的初衷是高效学习,让学生拥有快乐童年,减负学生的学习压力,作为教师也渴望学生能够快乐学习,但在构建高效课堂之中,容易出现学生的快乐与课堂教育质量相违背的情形,所以需要教师积极的去探索、改革在如何保证教学进度的情况之下让枯燥小学数学变得有魅力,每个学生都能参与其中,感受快乐。
关键词:新课改;小学数学;高效课堂
前言:在多年来东西方文化交流之中,我国尝试改变我国的“私塾教育”理念,试图用“新课改”来弱化应试教育,强化综合素质的培养,新课改在小学数学教育中表现在突破机械记忆数学公式的传统方法,教育学生掌握数学思维,感受数学的精妙。新课改背景下的高效课堂对于年轻的数学老师来说极富挑战,需要教师解放思想,帮助学生成为学习的主人。
一、小学数学课堂的现状分析
(一)教学方式单一
传统单一的教育模式是以教师为主导,学生听从教师安排,完成一定任务。但这种模式无法提起学生的学习兴趣,导致学习效率低下。因为数学学科是一门精妙的学科,需要学生思想高度集中,而小学生的自制力不高,注意集中的时间短,很容易漏掉老师讲解的某个环节,而在新课改之下要求教师为学生减负,但实际实行过程中,小学生的作业依旧堆积如山,学生往往是为了写作业而作业,感受不到学习的快乐,注意力分散,达不到高效学习的效果。
(二)课堂纪律较差
在新课改要求下,小学数学教育引入小组互动学习,一开始取得不错的进展,但在之后过程中出现学生互相推诿回答提问、讨论达不到教育目标等问题。教师需要不断地维持教室纪律来加快教学的进程,学生的关注点随之转移,忘记之前搭建的思维框架。太过“活跃”的课堂气氛,不利于严谨的数学学习[1]。同时也会分散教师的精力,起到事倍功半的效果,与高效课堂的初衷相背离。
(三)教学评价只考虑分数
尽管目前评价教学的方式较多,要求弱化对分数的关注,但无论是学生家长还学校都始终以成绩作为评价教师教学质量的唯一途径,为了让学生考出好成绩,一些教师让学生机械记忆某些答案,学生根本不理解解题的逻辑。但须注意的是,一张试卷只能反应学生对于一般问题的掌握情况,对于逻辑思维的过程是否达到灵活掌握难以说明。创建高效课堂,就要敢于在课堂之上暴露学生的问题,并在课堂上得到解决,这才是高效课堂的目标,不能让学生只会解决纸上的问题,遇见实际生活问题,仍是一头雾水。
期刊文章分类查询,尽在期刊图书馆
二、构建小学数学高效课堂的方法
(一)“形象教学”加深学生对知识的印象
教师在教学之中可以采用“形象教学”教学模式,使学生的印象更清晰,不要为了配合新课改,而将不适应的模式套用在课堂之上。比如在学习认识立体图形时,如果机械的向学生播放幻灯片,学生的理解还是停留在平面之上,对于立体图形的各个组成部分不能清楚的认识到。在学习之时,就要要求学生收集家中的立体图形,在课堂上,学生之间可以相互交换认识图形,必要时还可以带领学生制作立体图形,增强学习的趣味性,手动和脑洞同步进行,印象会更加深刻,这种属于“形象教学”。
(二)“情景教学”锻炼学生的思维能力
小学生的象形思维能力强,“情景教学”适应小学生的思维习惯[2]。比如在学习认识人民币时,教师可以通过举办旧物交易的活动,让学生纷纷充当顾客和售货员,在真实的交易过程中,学会使用人民币。小学生比较爱憎分明、喜欢玩游戏,“游戏竞赛的模式”也受到学生的喜爱,通常适用在一个阶段的学习总结中,形式也非常的多样,可以采取两两互问互答、击鼓传花回答问题、抢答问题等等活动,调动学生的积极性,使学生能快乐高效的掌握知识。
(三)互动教学提高学生的积极性
互动教学绝不是打着“小组合作学习”的幌子,只有少部分人的活跃,而是要充分的调动所用学生的积极性,在小组之中扮演好自己的角色。比如在学习对称图形的时候,可以将班级学生划分为四人一组分配具体的任务,要求小组成员之中有一名成员说出各种各样的图形、第二个成员甄选对称图形,第三名成员画出对称图形,第四名成员画对称轴,最后由小组成员去检验是否正确,最后向老师汇报结果,最终选出完成最快的小组进行鼓励。整个过程丝丝入扣,让小组成员都参与到小组活动中,学生积极地完成各自任务,课堂效率明显提高。
(四)综合考量学习情况,看重学生的进步
高效的课堂需要综合考察学生的学习情况,不能单纯的看重学生的成绩。可将平时的课堂表现量化计算,选出谁的进步最大。所以在评分的过程中,要“因材施教”多鼓励处于中下游的孩子,使家长和学校都看到每个孩子的进步。小学教育是人生的起步阶段,每个人都起跑线不同,所以每个人的终点也不同,小学教育的目标是督促学生跑向终点,这与高中教育、大学教育的选拔制度完全不同,过早的向学生渗透优胜劣汰的思想,不利于学生的健康发展,学生不断取得进步,学习的效率才会不断提高。
结语:新课改的“新”不单单在于形式的新颖,更重要的是思想的更新,孩子的童年只有一个如何让孩子在保证有一个快乐的童年基础上,又学会高效科学的做事,这对学生的一生都起到至关重要的影响,小学数学不是难啃的奥数,所以不能抛弃每个学生掌握这门知识,即使是短暂的掌握不了,也是教师在课堂教育方法上出现的问题,本文是在新课改的背景下帮助教师提高课堂教学效率,不使每一个学生落后,“人人参与课堂,不比成功比进步”的教育理念之下帮助学生快乐成长。
参考文献:
[1]蔡凤仙.新课改背景下的小学数学高效课堂[J].科普童话,2018(12):1.
[2]黄海霞,郝学刚.新课改背景下如何创建小学数学高效课堂[J].新课程(小学),2018(02):153.
[3]鲁方太.新课改背景下构建小学数学高效课堂初探[J].考试周刊,2018(01):90.
论文作者:官泽民
论文发表刊物:《创新人才教育》2018年第9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8/10/11
标签:学生论文; 高效论文; 课堂论文; 新课改论文; 教师论文; 小学数学论文; 图形论文; 《创新人才教育》2018年第9期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