理论创新,创新理论_社会主义理论体系论文

理论创新,创新理论_社会主义理论体系论文

理论的创新,创新的理论,本文主要内容关键词为:理论论文,此文献不代表本站观点,内容供学术参考,文章仅供参考阅读下载。

[中图分类号]A8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5-8273(2008)09-0012-08

党的十七大的重大理论创新之一,就是提出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的命题以及对这一命题的科学内涵和精神实质的深刻阐述。这一阐述,对于理解改革开放新时期马克思主义中国化发展的历史进程,对于坚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探索的指导思想,对于从新的历史起点上进一步推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的实践发展和理论创新有着重要意义。

一、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的社会背景和实践基础

从构成这一理论体系的具体形态来看,无论是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还是科学发展观,都是在改革开放新时期形成和发展起来的科学理论;从构成这一理论体系的科学内涵来看,无论是思想路线、发展道路、发展阶段、发展战略还是发展动力、现代化建设总体布局、党的建设等问题,研究和阐述的都是贯穿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探索过程中的重大实践和理论问题。正是在这一意义上,我们可以认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是以肇始于1978年十一届三中全会的改革开放新时期为历史背景的,是以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探索的历史进程为实践基础的。

在十七大报告中,胡锦涛总书记还从“最鲜明的特点”、“最显著的成就”和“最突出的标志”三个方面,对改革开放新时期的基本特征作了深刻阐述。

改革开放作为新时期“最鲜明的特点”,在改革中,从农村到城市、从经济领域到其他各个领域,全面改革的进程势不可当地展开;在开放中,从沿海到沿江沿边,从东部到中西部,对外开放的大门毅然决然地打开。改革开放所形成的历史潮流,极大地调动了亿万人民的积极性,成功地实现了从高度集中的计划经济体制到充满活力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从封闭半封闭到全方位开放的伟大历史转折。改革开放不仅是新时期“最鲜明的特点”,同样也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最鲜明的理论特征。

快速发展作为新时期“最显著的成就”,最充分地体现在现代化建设“三步走”战略的实施,国民经济发展持续快速,人民生活从温饱不足发展到总体小康,政治建设、文化建设、社会建设取得举世瞩目的成就等方面。快速发展是“发展才是硬道理”、“发展是党执政兴国的第一要务”和“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一系列重要思想的实践成就,以“发展”为主题,不仅是对新时期“最显著的成就”的准确概括,而且也凸现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最显著的理论主题。

与时俱进作为新时期“最突出的标志”,最集中地反映在对解放思想、实事求是这一马克思主义思想路线的坚持、发展和创造性的运用上。反映在不断探索和回答什么是社会主义、怎样建设社会主义,建设什么样的党、怎样建设党,实现什么样的发展、怎样发展等重大理论和实际问题,不断推进马克思主义中国化上,还反映在对党的基本理论、基本路线、基本纲领、基本经验的坚持和丰富上。与时俱进作为马克思主义的理论品质,不仅是新时期“最突出的标志”,而且也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最突出的思想精髓。

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内涵的这一概括,强调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的两个基本前提、五个根本要求和“四位一体”的奋斗目标。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一是要坚持中国共产党的领导,二是要立足于我国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基本国情,这两个基本前提是经过改革开放新时期30年发展得出的历史经验并且得到证实的科学结论,也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胜利发展的根本保证。五个根本要求融合了党在社会主义初级阶段基本路线的主要精神和社会主义本质的基本内涵,从生产力和生产关系、经济基础和上层建筑的整体社会结构上,全面体现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的基本性质和根本特征。以“建设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社会主义民主政治、社会主义先进文化、社会主义和谐社会”为内涵的“四位一体”的奋斗目标,集中体现了富强、民主、文明与和谐的社会主义强国的奋斗目标。

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内涵的这三个方面的概括,体现了科学社会主义基本原理和当代中国实际的密切结合,反映了对科学社会主义基本原理的坚持、发展和创新,从根本上勾勒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的基本框架和主要内容,生动地说明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首先在于坚持了科学社会主义的基本原则,同时又根据我国实际和时代特征,赋予其鲜明的中国特色。在当代中国,坚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就是真正坚持社会主义。

胡锦涛总书记指出:“事实雄辩地证明,改革开放是决定当代中国命运的关键抉择,是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必由之路;只有社会主义才能救中国,只有改革开放才能发展中国、发展社会主义、发展马克思主义。”[1](p.10) 紧紧把握改革开放新时期的社会背景,凸现新时期形成的改革开放、快速发展、与时俱进的显著特征,牢牢把握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的实践基础和根本内涵,强化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的基本原则、根本要求和奋斗目标,是我们理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的基本视域。

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的历史进程

在十七大报告中,胡锦涛总书记阐述的三个“永远铭记”,既是对改革开放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历史进程的科学阐述,也是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发展的总体概括。

第一个“永远铭记”就是,改革开放伟大事业是在以毛泽东为主要代表的中国共产党第一代中央领导集体创立毛泽东思想,带领全党全国各族人民建立新中国、取得社会主义革命和建设伟大成就以及艰辛探索社会主义建设规律取得宝贵经验的基础上进行的。以毛泽东为主要代表的中央领导集体,带领全党全国各族人民,奠定了社会主义经济关系和基本经济制度,建立和发展了国民经济基础,依据国情创建了人民民主专政制度、人民代表大会制度、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多党合作与政治协商制度、民族区域自治制度,不断完善和发展教育科技和卫生等事业,确立了马克思主义在意识形态领域的指导地位等。所有这些,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的开辟、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的形成,奠定了根本的政治前提、思想保证和制度基础。因此,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是以毛泽东思想为思想先导的。

第二个“永远铭记”就是,改革开放伟大事业是以邓小平为主要代表的第二代中央领导集体带领全党全国各族人民开创的。十一届三中全会前后,面对十年“文化大革命”造成的危难局面,以邓小平为主要代表的中央领导集体重新确立了解放思想、实事求是的思想路线,作出了把党和国家的工作重点转移到以经济建设为中心的轨道上来的战略决策,作出了改革开放的重大部署。1982年9月,在党的十二大开幕词中,邓小平首次提出“把马克思主义的普遍真理同我国的具体实际结合起来,走自己的道路,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这就是我们总结长期历史经验得出的基本结论。”[2](p.3) 自此以后,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成为中国社会发展的伟大旗帜。邓小平集中探索了“什么是社会主义,怎样建设社会主义”这一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新课题,深刻把握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的重大战略思想。党的十三大以“沿着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道路前进”为主题,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认识的一系列基本理论作了概括。1992年初,邓小平视察南方的重要谈话,全面而系统地总结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的主要经验和基本规律,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作了新的阐述。党的十四大以“加快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步伐,夺取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更大胜利”为主题,对邓小平在开辟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创立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中的历史功绩作了高度评价,指出“邓小平同志是我国社会主义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的总设计师。他尊重实践,尊重群众,时刻关注最广大人民的利益和愿望,善于概括群众的经验和创造,敏锐地把握时代发展的脉搏和契机,既继承前人又突破陈规,表现出了开辟社会主义建设新道路的巨大政治勇气和开拓马克思主义新境界的巨大理论勇气,对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的创立做出了历史性的重大贡献。”[3](pp.13-14)

第三个“永远铭记”就是,改革开放的伟大事业是由以江泽民为主要代表的党的第三代中央领导集体带领全党全国各族人民,继承、发展并成功地推向21世纪。从党的十三届四中全会到党的十六大,受命于重大历史关头的党的第三代中央领导集体,高举邓小平理论伟大旗帜,坚持改革开放、与时俱进,在国内外政治风波、经济风险等严峻考验面前,依靠党和人民,捍卫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创建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新体制,开创全面开放新局面。特别是在世纪之交,江泽民积极推进党的建设新的伟大工程,创立“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引领改革开放的航船沿着正确方向破浪前进。“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的形成,具有深厚的实践基础、理论基础和群众基础。它用一系列紧密联系、相互贯通的新思想、新观点、新论断,进一步回答了“什么是社会主义、怎样建设社会主义”的问题,创造性地回答了“建设什么样的党、怎样建设党”的问题。“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对党的性质、任务、阶级基础、群众基础、历史地位、党建任务和方针作出的科学的回答,提出的新的历史条件下坚持和发展党的先进性、提高党的执政能力的时代课题,极大地丰富和发展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关键在党。建设一个什么样的党、怎样建设党,是关系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生死存亡的全局性、根本性的重大问题。把党的建设问题摆在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战略全局的关键位置,是以江泽民为主要代表的第三代中央领导集体探索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道路、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的重要特点。

党的十六大以来,以胡锦涛为总书记的党中央,以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顺应国内外形势发展的新变化,抓住重要战略机遇期,发扬求真务实、开拓进取精神,坚持理论创新和实践创新,着力推动科学发展、促进社会和谐,完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在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实践中坚定不移地把改革开放伟大事业继续推向前进。在这一历史过程中,胡锦涛总书记与时俱进地提出科学发展观,推进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的新发展。在党的十七大报告中,胡锦涛总书记对科学发展观的时代背景、理论渊源、科学内涵、理论主题、精神实质和重大意义作了全面阐述,对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提出了明确要求。科学发展观,是对党的三代中央领导集体关于发展的重要思想的继承和发展,是马克思主义关于发展的世界观和方法论的集中体现,是同马克思列宁主义、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既一脉相承又与时俱进的科学理论,是我国经济社会发展的重要指导方针,是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必须坚持和贯彻的重大战略思想,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的最新成果。

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的战略思想

构成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的具体形态是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和科学发展观,包含在这些理论形态中的重大战略思想主要就是,“不断探索和回答什么是社会主义、怎样建设社会主义,建设什么样的党、怎样建设党,实现什么样的发展、怎样发展等重大理论和实际问题”。这些重大战略思想,贯穿于改革开放新时期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探索的全过程。

“什么是社会主义、怎样建设社会主义”问题,是新时期中国共产党领导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的过程中不断探索的基本问题。邓小平首先提出:“问题是什么是社会主义,如何建设社会主义。我们的经验教训有许多条,最重要的一条,就是要搞清楚这个问题。”[2](p.116) 邓小平理论紧紧抓住这一基本问题,把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同中国实际相结合,在“走自己的道路,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2](p.3) 的总体思路下,从我国基本国情和当今时代特征出发,从中国共产党的宗旨和治国目标上,对我国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发展道路、发展阶段、根本任务、发展动力、外部条件、政治保证、战略目标、战略步骤、战略布局、党的领导和依靠力量以及祖国统一等一系列基本问题作了全面的系统的阐述,第一次比较系统地初步回答了在中国这样经济文化比较落后的国家如何建设社会主义、如何巩固和发展社会主义的基本问题。邓小平理论对“什么是社会主义、怎样建设社会主义”这一重大理论和实践问题的回答和解决,是对科学社会主义学说的重大发展,是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的重大发展。

“什么是社会主义、怎样建设社会主义”的问题,是邓小平理论探索的重大课题,但邓小平理论并没有终结这一重大课题。党的十三届四中全会以后,以江泽民为主要代表的第三代中央领导集体,继续探讨“什么是社会主义、怎样建设社会主义”的问题,在社会主义基本特征、本质要求、主要任务以及社会主义与资本主义的根本区别等重大问题上,丰富和发展了邓小平理论,把人们对“什么是社会主义,怎样建设社会主义”问题的认识提到新的高度。2006年8月,胡锦涛在学习《江泽民文选》报告会的讲话中指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最鲜明的特点和最突出的贡献,在于用一系列紧密联系、相互贯通的新思想、新观点、新论断,进一步回答了什么是社会主义、怎样建设社会主义的问题”,并且“在什么是社会主义、怎样建设社会主义这个根本问题上形成了富有独创性的理论成果”。[4](pp.5-6)

党的十六大以来,以胡锦涛为总书记的新一届中央领导集体,在新的历史起点上,在提出科学发展观过程中,对“什么是社会主义、怎样建设社会主义”问题作了进一步回答和解决。特别是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理论的提出,从崭新的视角提高了对“什么是社会主义、怎样建设社会主义”问题的认识深度。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涵盖了经济关系、政治关系、文化关系和社会关系以及人与自然的关系,使社会主义物质文明、政治文明、精神文明、生态文明建设与和谐社会建设形成合力、全面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由经济建设、政治建设、文化建设“三位一体”发展目标,拓展为经济建设、政治建设、文化建设、社会建设“四位一体”的发展目标,赋予社会主义本质新的内涵。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是中国共产党人进入21世纪之后对“什么是社会主义、怎样建设社会主义”问题认识深化的结晶。

“建设什么样的党、怎样建设党”的问题,是我们党加强自身建设首先要搞清楚的基本问题。“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对这一问题作了深入探讨和深刻回答。但是,对这一问题的探索和回答,同样贯穿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探索的全过程。十一届三中全会后,以邓小平为主要代表的第二代中央领导集体,开创了党的建设新的伟大工程,提出把我们党建设成为有战斗力的马克思主义政党,成为领导全国人民进行社会主义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建设的坚强核心。邓小平紧密联系党的政治路线,对党的思想、组织和作风等方面的建设提出了一系列重要思想。邓小平还创造性地提出“为了坚持党的领导,必须努力改善党的领导”[5](p.268) 的思想。改革开放之初,邓小平就强调:“执政党应该是一个什么样的党,执政党的党员应该怎样才合格,党怎样才叫善于领导?”这是同党的政治路线紧密联系在一起的问题,党的政治路线“实质是搞四个现代化,最主要的是搞经济建设,发展国民经济,发展社会生产力。这件事情一定要死扭住不放,一天也不能耽误。”[5](p.276)

十三届四中全会以后,以江泽民为主要代表的第三代中央领导集体,高度关注怎样不断加强党的建设,巩固党的执政地位,使党始终成为领导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核心力量问题;高度关注怎样坚持党的基本路线,加快经济发展和社会全面进步,不断增强我国的综合国力,提高人民生活水平,为我国社会主义制度奠定强大基础的问题。江泽民紧紧围绕“建设什么样的党、怎样建设党”的问题,进行了长期的深入的思考。“三个代表”重要思想把党的建设新的伟大工程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事业紧密联系起来,赋予党的性质、宗旨、指导思想和任务以丰富的时代内容,创造性地回答了“建设什么样的党、怎样建设党”的问题。“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强调,我们党要不断巩固自己的执政地位,顺应世界发展进步的潮流,就要始终坚持党的先进性。党的先进性是具体的、历史的,必须密切结合当代中国先进生产力和先进文化的发展去认识,必须密切联系维护和实现最广大人民根本利益的过程去认识。在新的历史时期,我们党已经从领导人民为夺取全国政权而奋斗的党,成为领导人民掌握全国政权并长期执政的党;已经从受到外部封锁和实行计划经济条件下领导国家建设的党,成为对外开放和发展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条件下领导国家建设的党。作为中国工人阶级先锋队、同时也是中国人民和中华民族先锋队的中国共产党,要以提高党的执政能力为重点,以改革的精神全面推进党的建设新的伟大工程。

“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同样没有终结“建设什么样的党、怎样建设党”这一重大课题。建设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关键在于加强党的建设,党的建设关系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前途和命运,是需要我们长时期回答的重大战略思想。党的十六大以来,以胡锦涛为总书记的新一届党中央,继续深化对“建设什么样的党、怎样建设党”问题的认识,重点提出了党的执政能力建设的思想,提出了加强党的先进性建设的思想,强调以执政能力建设为重点推进党的建设新的伟大工程。十六届四中全会通过的《关于加强党的执政能力建设的决定》提出:加强党的执政能力建设的总体目标是,使党始终成为立党为公、执政为民的执政党,成为科学执政、民主执政、依法执政的执政党,成为求真务实、开拓创新、勤政高效、清正廉洁的执政党,归根到底成为始终做到“三个代表”、永远保持先进性、经得住各种风浪考验的马克思主义执政党;加强党的执政能力建设的主要任务是,按照推动社会主义物质文明、政治文明、精神文明协调发展的要求,不断提高驾驭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能力、发展社会主义民主政治的能力、建设社会主义先进文化的能力、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能力、应对国际局势和处理国际事务的能力。党的十七大报告再次强调指出:“党的执政能力建设关系党的建设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全局,必须把提高领导水平和执政能力作为各级领导班子建设的核心内容抓紧抓好。”[1](p.51) 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的新的发展中,对“建设什么样的党、怎样建设党”问题的回答和解决,必将得到进一步深化。

“实现什么样的发展、怎样发展”的问题,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的重大战略思想,也是贯穿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探索全过程的重大课题。改革开放一开始,邓小平就把发展问题,提到了能否体现社会主义本质、能否解决中国社会主义初级阶段所有问题、能否充分发挥社会主义制度优越性的高度。他的结论是:“发展才是硬道理。”[2](p.377) “发展才是硬道理”,从思想观念上和政治意识上解决了中国为什么需要发展、为什么需要快速发展的根本性问题。江泽民在提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时,十分强调“发展是党执政兴国的第一要务”,他提出“党要承担起推动中国社会进步的历史责任,必须始终仅仅抓住发展这个执政兴国的第一要务,把坚持党的先进性和发挥社会主义制度的优越性,落实到发展先进生产力、发展先进文化、实现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上来,推动社会全面进步,促进人的全面发展。”[6](p.11) 江泽民把“实现什么样的发展、怎样发展”的问题,看成是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根本所在,是保持党的先进性、发挥社会主义制度优越性、落实“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的根本所在,把发展问题同党的性质、党的执政理念紧密地联系起来。

关于“实现什么样的发展、怎样发展”的问题,科学发展观作了全面而深刻的阐述。科学发展观,是立足社会主义初级阶段基本国情,总结我国发展实践,借鉴国外发展经验,适应新的发展要求提出来的。在十七大报告中,胡锦涛对我国社会发展的新的阶段性特征作了八个方面的概括:一是经济实力显著增强,同时生产力水平总体上还不高,自主创新能力还不强,长期形成的结构性矛盾和粗放型增长方式尚未根本改变;二是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初步建立,同时影响发展的体制机制障碍依然存在,改革攻坚面临深层次矛盾和问题;三是人民生活总体上达到小康水平,同时收入分配差距拉大趋势还未根本扭转,城乡贫困人口和低收入人口还有相当数量,统筹兼顾各方面利益难度加大;四是协调发展取得显著成绩,同时农业基础薄弱、农村发展滞后的局面尚未改变,缩小城乡、区域发展差距和促进经济社会协调发展任务艰巨;五是社会主义民主政治不断发展、依法治国基本方略扎实贯彻,同时民主法制建设与扩大人民民主和经济社会发展的要求还不完全适应,政治体制改革需要继续深化;六是社会主义文化更加繁荣,同时人民精神文化需求日趋旺盛,人们思想活动的独立性、选择性、多变性、差异性明显增强,对发展社会主义先进文化提出了更高要求;七是社会活力显著增强,同时社会结构、社会组织形式、社会利益格局发生深刻变化,社会建设和管理面临诸多新课题;八是对外开放日益扩大,同时面临的国际竞争日趋激烈,发达国家在经济科技上占优势的压力长期存在,可以预见和难以预见的风险增多,统筹国内发展和对外开放要求更高。这八个方面的概括,既是对科学发展内涵的阐述,也是对科学发展目标和任务的界定,是对我国现阶段“实现什么样的发展、怎样发展”问题新的全面的探索。

这一探索表明,经过新中国成立以来特别是改革开放以来的不懈努力,我国取得了举世瞩目的发展成就,从生产力到生产关系、从经济基础到上层建筑都发生了意义深远的重大变化,但我国仍处于并将长期处于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基本国情没有变,人民日益增长的物质文化需要同落后的社会生产之间的矛盾这一社会主要矛盾没有变。当前我国发展的阶段性特征,是社会主义初级阶段基本国情在新世纪新阶段的具体表现。我们必须坚持把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基本国情作为推进改革、谋划发展的根本依据,当作当代中国的最大的实际。立足国情要和当今世界变化的新情况和新特点结合起来。我们必须科学分析我国全面参与经济全球化的新机遇新挑战,全面认识工业化、信息化、城镇化、市场化、国际化深入发展的新形势,深刻把握我国发展面临的新课题新矛盾,更加自觉地走科学发展的道路,对“实现什么样的发展、怎样发展”问题作出新的解答。

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的新视域

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历史地位的评价,要着重把握的是以下几点:一是从理论体系的思想渊源上,着重把握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坚持和发展了马克思列宁主义、毛泽东思想,与马克思列宁主义、毛泽东思想是一脉相承的思想体系;二是从理论体系创立主体上,着重把握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凝结了几代中国共产党人带领人民不懈探索实践的智慧和心血;三是从理论体系的地位上,着重把握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是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最新成果,是党最可宝贵的政治和精神财富;四是从理论体系的指导意义上,着重把握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是全国各族人民团结奋斗的共同思想基础;五是从理论体系的品质上,着重把握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是不断发展的开放的理论体系。

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历史地位的认识,不仅有利于我们全面把握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最新成果的深刻内涵和精神实质,而且也有利于我们在新的历史条件下推进这一科学理论的新发展。站在新的历史起点,在改革开放的新的进程中,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的新的探索中,不断推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的发展和创新是至关重要的。

首先,要始终正确把握时代主题和历史脉搏,在密切结合当代中国社会和世界发展新情况和新特点的过程中,解放思想、实事求是、与时俱进、求真务实,不断推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的发展和创新。

21世纪以来,随着世界经济、政治和文化格局的重大变化,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的发展面临着新的机遇与挑战;随着改革开放的深入,我国经济、政治、文化和社会等领域都出现了许多新情况和新问题,我国社会主义经济体制和政治体制的建设和改革进入攻坚阶段;随着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深入发展,中国共产党作为这一事业的领导核心,肩负着更加重大而艰巨的历史任务,中国共产党的自身建设处于历史性的关键时刻如何把马克思主义同21世纪中国发展的实际相结合,继续解放思想,与时俱进,加强党的执政能力和巩固党的执政地位,努力实现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奋斗目标,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要回答的重大主题。

党的十六大以来,随着我国经济社会的不断发展,以胡锦涛为总书记的党中央,坚持以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对当代世界和当代中国社会发展变化的新情况和新特点作出准确判断。列宁曾经指出:“因为具体的社会政治形势改变了,迫切的直接行动任务也有过极大的改变,因此,马克思主义这一活的学说的各个不同方面也就不能不分别提到首要地位。”[7](p.434) 科学发展观就是在对新的“社会政治形势的改变”、对面临的“直接行动任务”改变的判断中,以发展为“首要地位”而形成的新的战略思想。

其次,要始终坚持马克思主义学风,大力弘扬理论联系实际的优良学风,在尊重群众、尊重实践的基础上,不断推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的拓展和丰富。

把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同中国具体实际结合起来,推进实践基础上的理论创新,是马克思主义具有蓬勃生命力的关键所在,是中国共产党坚持先进性、增强创造力的决定性因素。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过程既是马克思主义科学原理与中国具体实际相结合的过程,也是马克思主义科学原理在中国历史条件下拓展和丰富的过程。在这一过程中,我们不能机械地照搬马克思主义的个别词句、个别结论和外国的现成经验与做法,一定要立足于中国的实际,具体地研究中国的历史和现状,具体地分析和解决中国的实际问题。江泽民指出:“坚持与时俱进,就一定要看到《共产党宣言》发表一百五十多年来世界政治、经济、文化、科技等发生的重大变化,一定要看到我国社会主义建设发生的重大变化,一定要看到广大党员干部和人民群众工作、生活条件和社会环境发生的重大变化,一定要充分估计这些变化对我们党执政提出的严峻挑战和崭新课题……我们一定要适应实践的发展,以实践来检验一切,用发展着的马克思主义指导新的实践。”[8](p.635)

党的十七大紧紧抓住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同中国实际相结合这一总纲,提出了一系列“结合起来”的新经验和新要求:把坚持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同推进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结合起来”,把坚持四项基本原则同坚持改革开放“结合起来”,把尊重人民首创精神同加强和改善党的领导“结合起来”,把坚持社会主义基本制度同发展市场经济“结合起来”,把推动经济基础变革同推动上层建筑改革“结合起来”,把发展社会生产力同提高全民族文明素质“结合起来”,把提高效率同促进社会公平“结合起来”,把坚持独立自主同参与经济全球化“结合起来”,把促进改革发展同保持社会稳定“结合起来”,把推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事业同推进党的建设新的伟大工程“结合起来”。理论联系实际,内在地包含了不断总结实践经验,实现理论升华,形成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的新概括、新思想和新论断的要求。

再次,要始终坚持中国共产党的根本宗旨,牢固树立马克思主义群众观,在实现最广大人民群众的根本利益的过程中,不断推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的实践和落实。

马克思主义把人作为社会发展的主体,把人的全面发展作为社会主义社会发展的目标。中国共产党坚持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宗旨,始终把最广大人民群众的根本利益作为党的理论和路线方针政策及全部工作的根本依据。邓小平理论一直强调,人民答应不答应、人民满意不满意应该是检验我们一切工作得失成败的最高标准。“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的基本内涵,就是要立党为公、执政为民,要求党的一切工作必须以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为最高标准,在任何时候、任何情况下,都要想人民所想、急人民所急、谋人民所求、解人民所忧,真正代表人民掌好权、用好权,努力实现好、维护好和发展好最广大人民群众的利益。科学发展观强调“以人为本”为核心,尊重人民的主体地位,发挥人民的首创精神,切实保障人民群众的政治、经济、文化和社会权益,让发展的成果惠及全体人民,充分体现了马克思主义关于人民群众是历史的创造者和实现人的全面发展的重要思想。胡锦涛总书记多次强调,要真诚倾听群众呼声,真实反映群众愿望,真情关心群众疾苦;常修为政之德,常怀律己之心,常思贪欲之害。这些都表明,实践和落实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要始终坚持马克思主义的群众观,真诚地代表中国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一切为了人民,一切依靠人民。

最后,要高度重视马克思主义与中国本土优秀文化的密切结合,努力探索具有“中国特色、中国风格、中国气派”的理论表达方式和表现形式,不断推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的宣传和普及。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的“大众化”,既要保存马克思主义的精神实质,又要在表达方式和表现形式上,使之适合于当代中国的实际、适合于中国最广大人民群众的需要、适合于当今世界文明进步新形势的时代特色。只有这样,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才能更好地为广大党员和人民群众所接受、所掌握。因此,马克思主义中国化,不仅在内容上要使马克思主义和中国社会的历史与现实相结合,而且还必须吸收中国优秀民族文化的营养,在形式上和中国传统与现代的优秀文化相结合。中国共产党提出的立党为公、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建设社会主义和谐社会、以人为本、社会主义荣辱观等,都是根据马克思主义的基本原理并从中华民族优秀的传统文化中汲取丰富的营养,以生动活泼、通俗易懂的语言,以广大人民群众喜闻乐见的方式和形式,生动地表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的精髓和实质。

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将是一个长期的历史过程,中国共产党所践行的马克思主义中国化也将是一个长期的历史过程。秉承解放思想、实事求是、与时俱进、求真务实这一马克思主义活的灵魂的中国共产党人,在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的征程中,必将使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道路愈加宽广,必将使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愈加璀璨,必将谱写出当代马克思主义发展的愈加恢弘的时代乐章。

标签:;  ;  ;  ;  ;  ;  ;  ;  ;  ;  ;  ;  ;  ;  ;  ;  ;  ;  

理论创新,创新理论_社会主义理论体系论文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