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针刺耳穴对痛证的疗效观察(论文文献综述)
谷亚男[1](2021)在《雷火灸点穴结合针刺治疗胃脘痛(脾胃虚寒型)的临床观察》文中提出目的:通过对比雷火灸点穴结合针刺与单纯针刺治疗胃脘痛(脾胃虚寒型)的疗效差异,使用统计学方式进行计算,总结出雷火灸点穴结合针刺治疗胃脘痛(脾胃虚寒型)的优、缺点,从而证实雷火灸点穴结合针刺在临床中具有可行性,为临床胃脘痛(脾胃虚寒型)提供新的参考依据。方法:严格按照纳入标准、排除标准,纳入长春中医药大学附属医院针灸科、肝脾胃科门诊胃脘痛(脾胃虚寒型)72例病人,随机对照分为两组,每组36例,治疗组采用雷火灸点穴结合针刺治疗,对照组采用单纯针刺治疗,比较两组前后症状积分与HP感染根除率,评价两种方法的治疗效果。结果:(1)治疗前后组内、组间症状总积分、HP感染根除率均有显着性差异(P<0.05),均有统计学意义。(2)经过治疗,治疗组综合有效率93.55%,对照组为78.79%,经计算P<0.05,两组疗效有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结论:两种治疗方法均能改善胃脘痛(脾胃虚寒型)患者症状,在一定程度上清除幽门螺旋杆菌。雷火灸点穴结合针刺在改善症状方面、HP感染根除率上均优于单纯针刺治疗,且综合有效率高,疗效确切,在临床上值得推广。
张佳莹[2](2021)在《揿针“心经四穴”对气虚血瘀型不稳定型心绞痛患者的护理效果观察》文中指出目的:观察揿针疗法在气虚血瘀型不稳定型心绞痛患者中的临床护理效果,验证其在改善心绞痛患者临床症状的可行性及实用性,推动中医特色护理技术揿针疗法在临床中的进一步应用。方法:采用便利抽样法,选取2020年4月—202 1年1月在哈尔滨市某三级甲等医院心血管病二科住院部,符合纳入和排除标准的80例气虚血瘀型不稳定型心绞痛患者作为研究对象。依据随机数字表法按照患者入院的先后顺序将其分为两组:对照组和试验组,每组各40例。对照组患者给予常规治疗和护理;试验组患者在常规治疗和护理的基础上加用揿针疗法,所选腧穴为心经四穴(神门穴、阴郄穴、通里穴、灵道穴),留针2天,每天按压3次,每次2分钟,干预疗程为2周。干预前应用一般资料调查表检验两组患者基线的一致程度,并采用心绞痛症状积分表、中医证候积分量表、西雅图心绞痛生活质量量表和疗效判定来评价其干预的效果。结果:1.干预前对两组患者进行一般资料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说明两组患者基线一致,具有可比性。2.心绞痛症状积分:两组患者干预前组间比较无显着性差异(P>0.05),说明可以进行比较。干预后组内比较均有明显降低(P<0.05);干预后组间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且试验组心绞痛症状改善情况优于对照组。3.中医证候积分:两组患者干预前后在主症、次症两方面积分的差异存在统计学意义(P<0.05);干预后组间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 5),说明两组干预均能改善患者上述证候,且试验组优于对照组。4.西雅图心绞痛生活质量量表:两组患者干预前在躯体活动受限程度(PL)、心绞痛发作情况(AF)、心绞痛稳定状态(AS)、治疗满意程度(TS)、疾病认知程度(DS)5个维度方面,经组间比较无显着性差异(P>0.05),说明可以进行比较。干预后经组内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干预后组间5个维度比较,试验组的生活质量评分均优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5.心绞痛疗效:两组患者心绞痛疗效经秩和检验分析,干预后对照组和试验组总有效率分别为70.27%,89.47%。两组患者在临床疗效方面,对比差异显着(Z=-2.490,P=0.013<0.05),表明试验组心绞痛改善情况较对照组更加显着。6.中医证候疗效:两组患者中医证候疗效经秩和检验分析,干预后对照组和试验组总有效率分别为75.68%,89.47%。两组患者在临床疗效方面,对比差异显着(Z=-2.091,P=0.037<0.05),表明试验组中医证候疗效优于对照组。7.心电图疗效:两组患者心电图疗效经秩和检验分析,干预后对照组和试验组总有效率为67.5 7%,86.84%。两组患者在临床疗效方面,对比差异显着(Z=-2.377,P=0.01 7<0.0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结论:1.揿针疗法可有效改善气虚血瘀型不稳定型心绞痛患者的心绞痛症状,促进其中医证候的转归及心电图的改善。2.揿针疗法可提高气虚血瘀型不稳定型心绞痛患者的生活质量。3.揿针疗法安全、操作方便、疼痛性小,不稳定型心绞痛患者易于接受,值得临床推广。
唐鸣锶[3](2021)在《电针联合耳穴压豆对全髋关节置换术术后镇痛及IL-6水平的影响》文中研究说明目的:观察电针及耳穴压豆疗法对全髋关节置换术术后疼痛的作用及期间白细胞介素-6(interleukin-6 IL-6)水平的变化情况。方法:将70例明确诊断为髋关节骨关节炎、股骨头坏死、股骨颈骨折等具备全髋关节置换治疗指征的患者用随机数字表法随机分为两组,对照组予常规镇痛治疗,术前予艾瑞昔布片(0.1g po bid),术后第1、2天,予注射用帕瑞昔布钠(40mg iv qd),至术后第3天,改予艾瑞昔布片(0.1g po bid)。观察组在常规镇痛治疗的基础上予以电针及耳穴压豆疗法,电针取穴:陷谷(单)、太白(单)、束骨(单)、太溪(单)、足临泣(单)、太冲(单)、合谷(单)、足三里(单)、内关(单),上穴均取患侧。耳穴取穴:皮质下(单)、神门(单)、交感(单)、髋(单),上穴左右交替进行。7天为1个疗程,比较2组术后第1天、2天、3天、7天的静息痛及活动痛的NRS评分,2组术后第1天、2天、3天、7天的患侧髋关节外展活动度,术后盐酸哌替啶注射液的使用情况,术后7天内恶心、呕吐、眩晕、皮肤瘙痒、多汗不良反应的发生例数,术前、术后第1天、术后第7天IL-6水平变化情况,来评价其临床疗效及其安全性。结果:(1)本次研究共纳入70例病例,两组各脱落2例,最终有效病例各33例。(2)7天后,观察组和对照组静息痛及活动痛的NRS评分均降低,观察组明显低于对照组,两组术后第2天、3天、7天的NRS评分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3)观察组总有效率100%比对照组93.94%高,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4)两组术后的髋关节外展活动度均有改善,观察组优于对照组,两组术后第1天、2天、3天、7天的外展活动度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5)治疗后两组盐酸哌替啶注射液使用情况比较,观察组为0%,对照组为21.21%,观察组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6)术后IL-6水平变化趋势为先升高后逐渐降低,两组IL-6水平术前、术后1天、术后7天的比较,观察组上升幅度较对照组小,下降幅度较对照组大,两组进行组间对比有统计学差异(P<0.05)。(7)两组不良反应发生率比较,观察组为12.12%,对照组为39.39%,观察组明显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电针联合耳穴压豆疗法在全髋关节置换术术后镇痛方面疗效确切,且不良反应发生率低,减少盐酸哌替啶的使用,安全性高,值得临床推广。
李桐[4](2021)在《针灸强壮穴对气虚证患者干预效应和心率变异性影响的临床对照研究》文中指出目的以气虚证(Qi-deficiency syndrome)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健康人群作对照,观察不同针刺疗法及艾灸疗法对气虚证患者平均心率(mean heart rate,mean HR)以及心率变异性(Heart Rate Variability,HRV)相关指标的诊治效应及对证候评分的影响,包括心率变异性总功率(total Heart Rate Variability,HRV total)、全部窦性心搏RR间期(简称NN间期)的标准差(Standard Diviation of NN intervals,SDNN)、24h内相邻窦性R-R间期差值的均方根(The root mean square of difference between adjacent NN intervals,r-MSSD)、极低频带(Very Low Frequency,VLF)、低频(Low Frequency,LF)、高频(High Frequency,HF),低频高频比对数值(Log(Low Frequency/High Frequency),log(LF/HF))。探讨气虚证患者HRV较健康人群的差异,研究不同单穴针刺效应及机制,比较足三里和关元腧穴配伍及其单穴应用的疗效差异及其HR/HRV指标的差异,阐明针刺双穴和艾灸双穴对气虚证患者产生效应的调节机制,对比针刺双穴和假针刺双穴对气虚证患者存在的疗效差异。方法在湖北中医药大学黄家湖医院及附属国医堂进行试验课题招募,将符合试验纳入标准的75例患者按随机数字表法分为针刺双穴组(15例)、艾灸组(15例)、针刺足三里组(15例)、针刺关元组(15例)及假针刺组(15例),另外,招募健康志愿者(15例),后与奥地利格拉兹医科大学传统医学研究中心进行合作分析。试验一,纳入试验的气虚证患者及健康受试者均填写气虚评分量表,在平静状态下对所有气虚证患者和健康受试者进行时长45分钟的HRV测定。试验二,穴取双侧足三里、关元,针刺双穴组(针刺关元、双侧足三里)、针刺足三里组(针刺双侧足三里,假针刺关元)、针刺关元组(针刺关元,假针刺双侧足三里)、假针刺组(假针刺关元、双侧足三里)予隔日针刺一次,每次15分钟,每隔5分钟行针一次;艾灸组(艾灸关元、双侧足三里)隔日艾灸一次,每次15分钟,均进行十次;分别于第一次治疗前、第四次治疗后、第十次治疗后记录患者气虚量表评分,第一次治疗的全程进行HRV测试,第四次、第十次治疗结束后在平静状态下再次进行45分钟时长的HRV测定。测量仪器采用格拉兹医科大学传统医学研究中心提供的HRVMedilog AR12,通过三个皮肤电极片与受试者胸壁皮肤相连,采集三组受试者的心电信号后数据被传回格拉兹医科大学传统医学研究中心进行分析,得到HRV相关指标的数据反馈。结果1.气虚证患者气虚量表评分较健康受试者显着升高(P<0.01),平静状态下Mean HR、HRV total、SDNN、r-MSSD、VLF、LF、HF、log(LF/HF)未见统计学差异(P>0.05)。2.治疗后针刺足三里组HRV total、SDNN、LF上升,与治疗前相比有统计学差异(P<0.05),Mean HR、r-MSSD、VLF、HF、log(LF/HF)上升,但与治疗前无统计学差异(P>0.05);针刺关元组mean HR、VLF、LF、log(LF/HF)下降,total HRV、SDNN、r-MSSD、HF上升,但与治疗前相比无统计学差异(P>0.05)。针刺双穴组与针刺足三里组治疗后相比,HRV total、SDNN、r-MSSD、LF上升,有统计学差异(P<0.05),Mean HR、VLF、HF上升,log(LF/HF)下降,但与治疗前相比无统计学差异(P>0.05);针刺双穴组与针刺关元组治疗后相比,Mean HR上升,有统计学差异(P<0.05),HRV total、SDNN、r-MSSD、VLF、LF、HF上升,log(LF/HF)下降,但与治疗前相比无统计学差异(P>0.05);针刺足三里组与针刺关元组治疗后相比,Mean HR、HRV total、SDNN、r-MSSD、VLF、LF、HF、log(LF/HF)上升,但与治疗前相比无统计学差异(P>0.05)。3.治疗后针刺双穴组HRV total、SDNN、r-MSSD、VLF上升,与治疗前相比有统计学差异(P<0.05);Mean HR、log(LF/HF)下降,LF、HF上升,但与治疗前相比无统计学差异(P>0.05);艾灸组mean HR下降,HRV total、VLF上升,与治疗前相比有统计学差异(P<0.05);SDNN、r-MSSD、LF、HF上升,log(LF/HF)下降,但与治疗前相比无统计学差异(P>0.05)。针刺双穴与艾灸组治疗后结果相比,Mean HR、HRV total、SDNN、r-MSSD、VLF、LF、HF均上升,log(LF/HF)下降,但均无统计学差异(P>0.05)。4.针刺双穴组与假针刺组治疗后结果相比,log(LF/HF)上升,与治疗前相比有统计学差异(P<0.05);Mean HR、HRV total、SDNN、r-MSSD、VLF、LF、HF均上升,但均无统计学差异(P>0.05)。在第一次治疗结束后,LF显着上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Mean HR、HRV total、SDNN、r-MSSD、VLF、HF、log(LF/HF)均上升,但不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在第四次治疗结束后,SDNN、LF上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Mean HR、HRV total、r-MSSD、VLF、HF、log(LF/HF)均上升,但不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在第十次治疗结束后,log(LF/HF)上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Mean HR、HRV total、SDNN、r-MSSD、VLF、LF均上升,HF下降,但不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5.与治疗前相比,治疗后五组气虚量表评分明显降低(P<0.05);组间比较五组间无明显差异(P>0.05)。结论1.气虚证患者气虚量表评分明显高于健康受试者,mean HR及HRV相关指标无明显差异。2.针刺双穴和单穴对患者mean HR及HRV的治疗效应不同。治疗后,针刺双穴引起患者HRV total、SDNN、r-MSSD、VLF显着上升,针刺足三里引起患者HRV total、SDNN、LF上升,针刺关元未见其明显特异性。针刺双穴在改善HRV total、SDNN、r-MSSD、LF方面明显优于针刺足三里单穴效应。针刺双穴在改善患者Mean HR方面优于针刺单穴关元。针刺足三里与针刺关元效应差异暂不明显。3.针刺与艾灸治疗效应不同。两种治疗方法干预后,气虚证患者mean HR及HRV相关指标较前变化明显。HRV total、VLF在两组内均呈上升趋势,针刺与艾灸可能都具有提高HRV total、VLF的治疗效应。针刺双穴引起患者HRV total、SDNN、r-MSSD、VLF显着上升,艾灸引起患者mean HR下降,HRV total、VLF上升,针刺、艾灸可能对交感神经、副交感神经发挥不同调控,产生治疗效应。4.针刺与假针刺现样本量下效应差异不明显,但阶段性治疗显示有产生明显效应差异的趋势。两组治疗后结果比较只有log(LF/HF)具有显着差异性,但在第一次治疗结束后,可以引起患者LF上升,第四次治疗结束后,可以引起患者SDNN、LF上升,提示针刺在阶段性治疗中可能与交感神经的活动相关性大。5.不同针刺疗法与艾灸疗法均可明显改善气虚证患者的临床症状,但在目前样本量下,几种治疗措施尚未体现出明显差异。
肖宁安[5](2021)在《针刺后溪穴、人中穴治疗急性腰扭伤的镇痛效果对比观察》文中指出研究目的:大量古代文献和现代临床研究表明,后溪穴、人中穴为针刺治疗急性腰扭伤的有效常用选穴,本研究以急性腰扭伤患者为研究对象,通过对比观察后溪穴、人中穴干预急性腰扭伤的镇痛效果,分析后溪穴与人中穴的镇痛效果差异,从而为针灸干预治疗急性腰扭伤临床选穴的优化提供科学依据。研究方法:本课题收集符合纳入标准的研究对象60例,按就诊顺序随机分为后溪穴组和人中穴组,每组各30例。研究对象的中医诊断标准和中医辨证标准均参照《中医病证诊断疗效标准(骨伤科)》中有关“急性腰扭伤”的中医诊断标准和证型诊断标准。西医诊断标准参照2009年中华医学会编制的《临床诊疗指南-骨科分册》中有关“急性腰扭伤”的诊断标准。具体治疗方法:后溪穴组患者采取站立位,穴区用75%酒精棉球消毒后,选用规格为0.3mm×25mm毫针直刺后溪穴,深度为0.5寸,得气感为手掌甚至手臂酸胀麻木疼痛,针刺得气后行捻转泻法1min,同时嘱患者左右旋转、侧屈,上下俯仰活动腰部,并根据自身承受程度逐渐扩大活动幅度,腰部自主活动5min后嘱患者取俯卧位,针刺腰阳关、大肠俞、肾俞、上髎、次髎、环跳、委中、承山、昆仑等穴,得气后行提插捻转泻法,留针30min后出针。人中穴组患者先采取端坐位或站立位,头部轻微向后仰,穴区用75%酒精棉球消毒后,选用规格为0.3mm×25mm毫针以45°角度朝鼻尖方向斜刺人中穴,深度为0.3-0.5寸,得气感为患者感鼻部酸胀麻木或眼睛湿润流泪,针刺得气后行捻转泻法1min,随后患者腰部活动及腰部针刺操作方法同后溪穴组。以上两组均治疗1次。本研究以疼痛视觉模拟评分量表(VAS)、现实疼痛强度量表评分(PPI)和腰椎活动度评分(ROM)为观察指标。分别采集两组患者治疗前VAS、PPI、ROM评分量表信息,治疗5分钟后VAS、PPI评分量表信息和治疗30分钟后VAS、PPI、ROM评分量表信息,记录并收集治疗前后的治疗数据。数据处理和分析采用统计软件SPSS 26.0,从而分析后溪穴与人中穴干预治疗急性腰扭伤的镇痛效果差异。研究结果:1.经统计学分析,两组患者治疗前性别、年龄、病程、VAS评分、PPI评分、ROM评分等方面比较无明显差异(P>0.05);提示两组研究对象具有可比性。2.两组患者治疗前后(5分钟)VAS、PPI评分组内比较,两组患者治疗前后(5分钟)VAS、PPI评分组内比较均有显着性差异(P<0.05),提示针刺后溪穴与人中穴对急性腰扭伤均有镇痛效果。3.两组患者治疗前后(5分钟)VAS、PPI评分差值的比较,后溪穴组治疗前后(5分钟)VAS、PPI评分差值与人中穴组比较有显着性差异(P<0.01),提示针刺后溪穴在缓解急性腰扭伤的疼痛方面的效果明显优于人中穴。4.两组患者治疗前后(30分钟)VAS、PPI、ROM评分组内比较,两组治疗前后(30分钟)VAS、PPI、ROM评分组内比较均有显着性差异(P<0.05),提示针刺后溪穴与人中穴对急性腰扭伤均有镇痛效果,且二者都能改善腰椎活动度。5.两组患者治疗前后(30分钟)VAS、PPI、ROM评分差值的比较,后溪穴组治疗前后(30分钟)VAS、PPI、ROM评分差值与人中穴组比较有显着性差异(P<0.01),提示针刺后溪穴在缓解急性腰扭伤的疼痛和改善腰椎活动度等方面的效果明显优于人中穴。6.两组治疗后临床疗效的比较,后溪穴组的愈显率为66.7%、总有效率为93.3%;人中穴组的愈显率为36.7%、总有效率为86.7%;后溪穴组的愈显率、总有效率均高于人中穴组,说明后溪穴组的临床疗效优于人中穴组。结论:本研究表明,针刺后溪穴对急性腰扭伤的镇痛作用、改善腰椎活动度的效果以及临床疗效均明显优于针刺人中穴,本研究为针灸治疗急性腰扭伤临床选穴的优化提供科学依据。
刚丽丽[6](2021)在《董氏奇穴结合耳尖放血治疗失眠的文献研究及临床研究》文中研究表明失眠是常见的睡眠障碍,近年来肝郁化火型失眠症的患病率不断地增加,人们的生活质量和工作状态受到严重影响,为改善失眠患者的睡眠质量,我们需要探索一种疗效显着且安全无依赖性的治疗方案。从古至今中医特色疗法治疗失眠都取得了良好疗效,本研究采用针刺董氏奇穴及耳尖放血的方法治疗肝郁化火型失眠,董氏奇穴是在传统针灸学基础上演变发展而来的特色针法,治疗特色是取穴少,见效快,治疗范围广,能促进失眠患者睡眠恢复;耳尖放血有清肝泻火,活血化瘀,解郁安神的作用,这两种中医特色疗法有机结合,能有效的治疗肝郁化火型失眠,产生更令人满意的临床疗效。本论文由文献研究及临床疗效观察两部分组成,评价董氏奇穴结合耳尖放血治疗肝郁化火型失眠症的临床有效性及安全性,探索董氏奇穴结合耳尖放血治疗方案的临床可行性与疗效优势,为以后的科研提供循证医学依据。研究一:目的:通过对针刺董氏奇穴治疗失眠随机对照临床研究文献的分析,系统评价董氏奇穴对照普通针刺、中药治疗、西药治疗等其他疗法的临床有效性、安全性以及常用的有效穴位,发现既往研究中的不足。方法:计算机检索国内外相关数据库,检索时间从建库开始至2020年9月15日,检索文献为董氏奇穴治疗失眠的随机对照临床研究(RCT),参照纳入标准和排除标准选取符合筛选条件的文献,按照Cochrane标准对入选文献进行质量评估,同时提取治疗方法、常用穴位、有效率、安全性等资料进行归纳分析,使用R(version 4.0.2)软件Meta包对相关数据进行Meta分析,获取结论。结果:系统评价结果:共纳入13个董氏奇穴对照其他疗法治疗失眠症的RCT研究,共纳入病例1128例,本研究中涉及穴位共24个,使用频率较高的前7位主穴分别是人皇穴、地皇穴、天皇副穴(肾关)、镇静穴、天皇穴、五花穴、火主穴。其中有12项研究讲述了随机试验方法,纳入的13篇文献均未明确描述分配隐藏,没有文献明确报告具体盲法,纳入文献中有6篇提及脱落病例情况及处理措施。Meta分析结果:1.董氏奇穴对照其他疗法临床治疗总有效率的影响纳入研究的13篇文献均报告了临床治疗总有效率,两组的临床治疗总有效率进行比较,结果显示治疗组明显升高(P<0.05),说明董氏奇穴治疗失眠临床疗效更好。2.匹兹堡睡眠质量指数(PSQI)评分及因子积分的影响治疗组的PSQI总分较对照组改善明显(P<0.05),说明董氏奇穴治疗失眠可明显改善失眠患者的PSQI总分;治疗组在改善入睡时间方面与对照组比较(P<0.0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说明董氏奇穴治疗失眠可缩短入睡时间;与对照组比较,治疗组在改善失眠患者睡眠效率方面(P<0.0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说明董氏奇穴能显着改善失眠患者的睡眠效率;与对照组比较,治疗组在改善失眠患者睡眠时间方面(P<0.0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说明董氏奇穴在改善睡眠时间方面的疗效较好;治疗组与对照组在改善失眠患者睡眠质量方面(P<0.0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说明董氏奇穴在改善失眠患者的睡眠质量方面的疗效较好;治疗组的日间功能障碍较对照组改善明显(P<0.05),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说明董氏奇穴治疗失眠可明显改善失眠患者日间功能。3.发表偏倚结果显示漏斗图呈正态分布,分布相对集中,形态对称,表明纳入的文献研究存在发表偏倚的可能性极小。结论:董氏奇穴针法治疗失眠具有较好的临床疗效及安全性,在改善入睡时间、睡眠时间、睡眠效率、睡眠质量、日间功能等方面优于其他疗法。可能的有效穴位为人皇穴、地皇穴、天皇副穴、镇静穴、天皇穴、五花穴、火主穴。研究二:目的:观察董氏奇穴结合耳尖放血治疗肝郁化火型失眠的临床疗效及安全性,探讨其作用机制;同时观察联合治疗方案的优势,总结最佳的中医特色治疗方案。方法:采用前瞻、随机、对照的临床研究方法,按照纳排标准将纳入的肝郁化火型失眠患者随机分为2组,分别给予董氏奇穴结合耳尖放血治疗或普通针刺治疗,总疗程28天。通过记录睡眠日记监测睡眠情况,分别在治疗第1天、治疗后14天及治疗后28天采用匹兹堡睡眠质量指数(PSQI)量表进行睡眠状况评估;分别于治疗第1天及治疗后28天采用睡眠状况自评量表(SRSS)、多导睡眠图监测(PSG)、中医证候积分量表进行睡眠相关指标评估,同时检测血清5羟色胺(5-HT)、血清褪黑素(MT)含量,统计评价各项指标的变化,多时点、多角度观察综合临床疗效。结果:1.一般资料与基线比较本研究共纳入100例患者,两组间在性别构成、年龄、病程、婚姻状况、文化程度等基线情况比较以及治疗前PSQI、SRSS等量表总分比较均无明显统计学差异。脱落病例共5例,其中董氏奇穴结合耳尖放血组1例,常规针刺组4例。2.PSQI评分及因子积分比较与治疗前比较,两组患者的PSQI评分均降低(P<0.05),且治疗组评分显着低于对照组(P<0.05)。治疗前两组PSQI各因子积分比较(均P>0.05),差异无统计学意义,具有可比性;两组患者治疗后的入睡时间、睡眠时间、睡眠质量、睡眠效率、睡眠障碍及日间功能障碍因子积分均较治疗前降低(P<0.01,P<0.05);且治疗后治疗组积分显着降低对照组(P<0.01,P<0.05)。3.临床疗效比较两组临床总有效率比较,治疗组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治疗组疗效更显着。4.多导睡眠监测(PSG)指标比较两组患者与治疗前比较睡眠时间、S2、SWS、NREM、REM时间均有所延长(P均<0.05),且治疗组延长时间显着多于对照组(P<0.05);两组患者与治疗前相比睡眠效率均有所提高(P均<0.05),且治疗组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两组患者与治疗前相比入睡时间均有所缩短(P均<0.05),且治疗组明显短于对照组(P<0.05);两组患者与治疗前相比S1均有所延长(P均<0.05),但治疗组与对照组相比未见明显延长(P>0.05),差异没有统计学意义;两组患者与治疗前相比觉醒次数均有所减少(P均<0.05),且治疗组明显少于对照组(P<0.05)。5.其他观察指标两组治疗后SRSS评分均较治疗前降低(P<0.05),且治疗组评分显着低于对照组(P<0.05)。两组中医证候量表评分比较,治疗组中医证候治疗有效率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治疗前后检测褪黑素(MT)水平变化,两组患者治疗后褪黑素水平均有所升高(P均<0.05),且治疗组褪黑素水平升高更显着(P<0.05)。治疗前后检测5-HT水平变化,治疗组5-HT水平有所升高(P<0.05),对照组5-HT水平未见明显变化(P>0.05),治疗组对5-HT含量的改善显着高于对照组(P<0.05)。两组患者PSQI量表中主观记录的SL与PSG客观监测SL比较均时间较长,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者PSQI量表中主观记录的TST与PSG客观监测的TST比较均时间较短,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1.董氏奇穴结合耳尖放血治疗肝郁化火型失眠疗效显着,该治疗方案能减轻失眠患者的睡眠障碍,缩短入睡时间,增加睡眠时间,提高患者的睡眠效率,改善睡眠质量,并使患者的日间功能得到恢复,未出现严重不良反应,具有安全性。2.作为中医特色治疗方法,董氏奇穴与耳尖放血各自本身具有改善睡眠的临床疗效,两者联合应用,存在叠加协同作用,比普通针刺更具优势。3.从治疗的结果我们可以看出,针刺董氏奇穴结合耳尖放血改善睡眠的作用,可能与其调节MT、5-HT水平有关。
许闻泽[7](2021)在《基于正交设计运动针法治疗神经根型颈椎病优化方案研究》文中提出目的探析运动针法治疗神经根型颈椎病的选穴规律;在此基础上进行临床试验,采用正交设计法观察远端取穴(后溪穴、中渚穴)、局部手法(阻力针法、平补平泻法)、针刺时机(<4周、4-12周)三因素两水平不同组合方案对神经根型颈椎病的临床疗效,筛选出基于以上不同因素水平的运动针法治疗神经根型颈椎病的优化方案,为临床治疗提供依据。方法1通过计算机、手工检索,收集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China National Knowledge Infrastructure,CNKI)、万方数据库(Wanfang Data Knowledge Service Platform,WANFANG DATA)、维普中文科技期刊数据库(VIP China Science and Technology Journal Database,VIP)三大数据库中所有公开发表的(截止到2020年4月15日)运动针法治疗神经根型颈椎病的随机对照临床研究文献,建立运动针法治疗神经根型颈椎病取穴的Excel数据库,分析总结取穴规律。2采用预先设计的远端取穴(后溪穴、中渚穴)、局部手法(阻力针法、平补平泻法)、针刺时机(<4周、4-12周)三因素两水平的正交设计方案L8(27),将符合纳排标准的40例神经根型颈椎病患者随机分为8组,各组患者在常规治疗一致的基础上分别进行治疗。治疗后分别记录各组患者的疼痛视觉模拟评分(VAS)、NPQ颈痛量表(Northwick Park Neck Pain Questionnaire,简称NPQ%量表);田中靖久颈椎病症状量表20分法,并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1文献研究(1)共纳入26篇随机对照临床研究文献,涉及腧穴32个,其中十四经穴30个,经外奇穴2个,应用总频次59次,其中使用频次最高的前两个腧穴分别是后溪穴(12次)和中渚穴(9次)。(2)所选腧穴共涉及13条经脉,包括12条正经和1条奇经(督脉),其中手太阳小肠经(13%),手太阴肺经(13%)、手少阳三焦经(10%)、手阳明大肠经(10%)选用频率较高。(3)腧穴选用多以特定穴为主,使用频数达36个,其中以输穴使用频率最高(31%),其次是八脉交会穴(17%)。2临床试验(1)运动针法治疗神经根型颈椎病2周后,各组在VAS评分、NPQ%评分和20分法评分均有所下降,与治疗前相比,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2)从VAS评分结果看,整个治疗过程中各因素影响的主次关系为:针刺时机>远端取穴>局部手法,针刺时机是影响疼痛强度的最显着因素,且小于4周的临床效果最佳。针刺远端取后溪穴,局部采用阻力针法,针刺时机<4周时,对改善疼痛强度效果最好。(3)从NPQ%评分结果看,针刺时机是影响NPQ%评分的最显着因素,小于4周优于4-12周。阻力针法在早期治疗中影响较大,治疗1周后远端取穴的影响大于局部手法。(4)从20分法结果看,影响20分法评分的最优组合为远端选取后溪穴,局部采用阻力针法,针刺时机<4周。从整体来看,局部手法对20分法评分的的影响最为显着,且阻力针法优于平补平泻法。结论1文献研究运动针法治疗神经根型颈椎病多采用循经取穴的原则,以特定穴为主,输穴为最,常使用的腧穴为后溪穴和中渚穴。2运动针法治疗神经根型颈椎病优化方案为在辨证取穴的基础上远端选取后溪穴或中渚穴,局部采用阻力针法,针刺时机在4周以内。
裴雅楠[8](2021)在《调神通经针刺法治疗偏头痛的临床疗效观察》文中提出目的:观察和探讨调神通经法治疗偏头痛的临床疗效,对比调神通经法与常规针刺法两种治疗方案的优缺点,找出针灸对于偏头痛治疗的最佳方案,并阐述其理论依据。方法:将2019年2月至2021年2月天津中医药大学第一附属医院就诊针灸科门诊60名满足诊断、纳入及排除标准的偏头痛患者,将其随机分为治疗组与对照组,各30例。对照组采用常规针刺治疗,取太阳、率谷、悬颅、头维、风池、外关、太冲、足临泣。治疗组采用调神通经法治疗,取阿是穴、百会、四神聪、头维(双)、风池(双)、水沟、内关(双)、三阴交(双)、太冲(双)。留针30min。1个疗程为1周治疗5天,休息2天,治疗2个疗程,半个月后随访。记录两个组治疗前视觉模拟疼痛量表(Visual Analofue Scale VAS)评分、中医症候评分、偏头痛积分量表中的各表现评分,起针后24h、治疗后VAS评分、治疗后中医症候评分、随访后偏头痛各表现评分以及总分,然后通过SPSS 25.0记录分析,以0.05为基线,低于该值代表有统计学意义,反之无意义。结果:两组基本情况以及治疗前各数据评分分析后P>0.05。起针后24h VAS评分降低,两个组对比(P=0.049),治疗组内部对比(P=0.000),对照组内部对比(P=0.000)。治疗后VAS得分明显减少,两个组对比(P=0.384),治疗组内部对比(P=0.000),对照组内对比(P=0.000)。治疗后中医临床表现得分降低,组间、组内对比P<0.05。随访后偏头痛相关表现还有整体总分降低,组间、组内比较P<0.05。治疗组疾病治疗效果93.33%,对照组86.67%,双方对比(P=0.029)。结论:(1)两种方案均能明显减轻偏头痛患者疼痛程度,且调神通经法在24h镇痛上更具优势;(2)两种方案均能改善偏头痛中医症候,且调神通经法对于中医症状的改善优于常规针刺;(3)两种方案均能改善偏头痛临床表现,且临床疗效较好,但调神通经法更佳。(4)两种针刺方案安全性高,具备操作性。调神法在治疗偏头痛方面疗效更优,能更好的降低头痛程度,减轻中西医临床表现,保证生存质量,且临床可行性及安全性高,可以在以后的治疗中得到推行。
诸晓燕[9](2021)在《良方温经汤联合热敏灸治疗寒凝血瘀型原发性痛经的临床研究》文中研究表明目的:通过对良方温经汤联合热敏灸治疗寒凝血瘀型原发性痛经的临床疗效观察,探寻中医药结合热敏灸治疗此病的疗效和优势,拓宽临床上治疗寒凝血瘀型原发性痛经的思路。方法:采用随机、对照的研究方法,将75例寒凝血瘀型原发性痛经患者分为三组,即联合组、中药组、西药组,每组各25例。联合组采用良方温经汤联合热敏灸治疗,中药组口服良方温经汤,西药组口服布洛芬片,连续治疗3个月经周期后,观察三组治疗前后的痛经症状积分、中医证候评分、VAS评分、子宫动脉血流动力学指标的变化,并比较三组的疗效差异。结果:1.治疗前对三组患者年龄、病程、VAS评分、痛经症状评分、子宫动脉血流动力学指标等方面进行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2.痛经症状评分比较:三组治疗后痛经症状积分均低于治疗前,差异有显着统计学意义(P<0.01)。联合组与中药组、西药组分别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中药组与西药组相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3.中医证候评分比较:治疗后,三组中医证候评分均低于治疗前,差异有显着统计学意义(P<0.01)。联合组与中药组、西药组分别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中药组与西药组相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4.VAS评分比较:三组治疗后VAS评分均较治疗前下降,差异有显着统计学意义(P<0.01)。联合组与中药组、西药组分别比较,差异有显着统计学意义(P<0.01)。中药组与西药组相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5.子宫动脉血流动力学指标比较:三组治疗后RI、PI值均较治疗前下降,差异有显着统计学意义(P<0.01)。联合组与中药组、西药组分别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中药组与西药组相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6.临床疗效比较:治疗后,联合组总有效率92%,中药组总有效率80%,西药组总有效率76%。三组临床疗效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联合组临床疗效优于中药组、西药组(P<0.05)。中药组与西药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良方温经汤联合热敏灸治疗寒凝血瘀型原发性痛经疗效显着,可以缓解痛经症状,减轻疼痛程度,改善子宫微循环状态,无不良反应,疗效优于中药组、西药组。
丁凡帆[10](2021)在《电针联合全身麻醉对腰椎后路开放手术患者术后疼痛及应激反应的影响》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目的:通过观察电针联合全身麻醉对腰椎后路开放手术患者麻醉镇痛药物用量、血流动力学、急性应激反应、术后恶心呕吐指标的影响,以及术前和术中两种不同电针治疗时机的疗效差异,评价其围术期镇痛、抑制应激反应、稳定循环、减少术后不良反应等方面的临床疗效,指导电针较优的治疗时间,为临床决策提供参考,为针灸疗法在围手术期的应用拓宽思路。方法:选择择期行腰椎后路开放手术患者96例,男33例,女63例,年龄18至65岁,ASAⅠ级或Ⅱ级。随机分为术前电针联合全身麻醉组(A组)、术中电针联合全身麻醉组(B组)和对照组(C组),每组32例。麻醉诱导前,A组予双侧合谷、内关穴电针治疗30min;B组在麻醉诱导结束后予电针治疗持续至缝皮结束即刻;C组不予电针治疗。三组患者都采用全凭静脉麻醉方法,术后予PCIA。记录术中麻醉维持药物瑞芬太尼和丙泊酚用量,术后24、48h镇痛泵累积用量,术后6h、8h、24h和48h VAS评分。记录入室基础值(T0)、气管插管前(T1)、气管插管即刻(T2)、切皮后10min(T3)、缝皮结束即刻(T4)、苏醒即刻(T5)、气管拔管即刻(T6)HR、MAP,在T0、T3、T4时抽取患者静脉血液9ml检测肾上腺素(E)、去甲肾上腺素(NE)、多巴胺(DA)、皮质醇(Cor)和血糖浓度。记录术后苏醒时间及拔管时间,术后恶心呕吐、皮肤瘙痒发生率。运用SPSS 26.0软件对数据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1)在性别、年龄、BMI、ASA和手术时间上三组比较无差异(P>0.05),具有可比性。(2)术中丙泊酚与瑞芬太尼用量A组明显少于C组,B组丙泊酚用量少于C组(P<0.05),A、B两组间无差异(P>0.05)。(3)与T0时比较,T6时A组、B组与T2、T6时C组HR明显增快,三组HR在T3、T4时减慢,T1、T3、T4、T5时A组、B组与T1、T2、T3、T4时C组MAP降低,T2时B组MAP低于C组(P<0.05)。(3)T3、T4时A组E和DA、B组E低于C组,T4时A组NE低于B组,T3时A组Cor低于C组,T4时低于B组。与T0时比较,T3时B组、C组E、DA、Cor和血糖浓度升高,T4时三组E、NE、DA、Cor升高(P<0.05)。(4)术后24h、48h内A组PCIA泵累积用量低于C组,术后48h内PONV发生率A组低于C组。A组、B组的术后24h、48h的VAS评分、术后镇痛补救药物使用率均明显低于C组(P<0.05)。结论:电针联合全身麻醉有利于减少腰椎后路开放手术患者麻醉镇痛药用量,维持血流动力学稳定,减轻急性应激反应,减少术后不良反应发生率,与术中持续电针刺激相比,术前电针疗效更优。
二、针刺耳穴对痛证的疗效观察(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针刺耳穴对痛证的疗效观察(论文提纲范文)
(1)雷火灸点穴结合针刺治疗胃脘痛(脾胃虚寒型)的临床观察(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英文缩略语 |
引言 |
文献综述 |
1 中医对胃脘痛的研究概况 |
1.1 中医对胃脘痛的认识 |
1.2 中医对于胃脘痛病因病机的认识 |
1.3 中医治疗胃脘痛方法概况: |
2 西医对慢性胃炎的认识 |
2.1 西医对慢性胃炎病因的认识 |
2.2 西医对慢性胃炎病理的认识 |
2.3 慢性胃炎西医分型 |
2.4 西医对慢性胃炎的治疗方法 |
3 小结 |
临床研究 |
1 研究对象 |
1.1 病例来源 |
1.2 诊断标准 |
1.3 纳入标准 |
1.4 排除标准 |
1.5 剔除及脱落标准 |
2 研究方案 |
2.1 基础治疗 |
2.2 治疗组治疗方案 |
2.3 对照组治疗方案 |
3 疗程 |
4 评价指标与评价时点 |
4.1 安全观察指标 |
4.2 评价指标 |
4.3 评价时点与项目 |
5 疗效评价 |
6 数据采集与统计 |
7 质量控制 |
8 医学伦理道德 |
9 研究结果分析 |
9.1 病例完成情况 |
9.2 治疗前组间数据比较 |
9.3 治疗后组内、组间数据比较 |
讨论 |
1 选题依据 |
2 雷火灸点穴的作用原理 |
3 针刺作用 |
4 针刺选穴依据 |
5 雷火灸点穴选穴依据 |
6 雷火灸点穴结合针刺治疗胃脘痛(脾胃虚寒型)的优势 |
6.1 与西医治疗手段的比较 |
6.2 与中医治疗手段的比较 |
7 疗效分析 |
7.1 治疗后两组综合疗效比较 |
7.2 两组治疗前后组内、组间症状总积分比较 |
7.3 两组治疗前后组内、组间HP感染根除率比较 |
8 不足与展望 |
结论 |
本文创新点 |
参考文献 |
附录 |
致谢 |
在学期间主要研究成果 |
个人简介 |
(2)揿针“心经四穴”对气虚血瘀型不稳定型心绞痛患者的护理效果观察(论文提纲范文)
缩略词表 |
中文摘要 |
ABSTRACT |
前言 |
文献研究 |
1.不稳定型心绞痛的研究概述 |
1.1 流行病学分析 |
1.2 祖国医学对不稳定型心绞痛的认识 |
1.3 现代医学对不稳定型心绞痛的认识 |
2.揿针疗法的研究概况 |
2.1 揿针疗法的定义 |
2.2 揿针疗法的作用机理 |
2.3 揿针疗法的研究现状 |
3.立题依据 |
技术路线 |
临床观察研究 |
1.研究对象 |
1.1 病例来源 |
1.2 样本量的确定 |
1.3 病例的选择 |
2.研究方法 |
2.1 研究假设 |
2.2 研究设计 |
2.3 分组方法 |
2.4 临床干预 |
2.5 研究工具 |
2.6 资料收集 |
2.7 统计分析 |
2.8 研究的伦理学要求 |
2.9 质量控制 |
结果 |
1.脱落病例说明 |
2.干预前基线资料的比较 |
2.1 两组患者一般资料的比较 |
2.2 年龄比较 |
2.3 病程比较 |
2.4 心功能分级比较 |
2.5 不稳定型心绞痛分类比较 |
2.6 合并症比较 |
3.干预前后各评价工具得分比较 |
3.1 干预前后两组患者心绞痛症状积分比较 |
3.2 干预前后两组患者中医证候单项积分比较 |
3.3 干预前后两组患者中医证候总积分比较 |
3.4 干预前后两组患者西雅图心绞痛量表评分比较 |
3.5 干预后两组患者心绞痛症状疗效评价 |
3.6 干预后两组患者中医证候疗效评价 |
3.7 干预后两组患者心电图疗效评价 |
讨论 |
1.研究设计与思路分析 |
1.1 研究对象的选择 |
1.2 揿针依据 |
1.3 选穴依据 |
2.研究结果分析 |
2.1 基线资料分析 |
2.2 临床指标分析 |
3.揿针安全性分析 |
4.研究的创新性 |
5.研究的局限性和展望 |
结论 |
参考文献 |
附录 |
致谢 |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所发表的论文 |
个人简历 |
(3)电针联合耳穴压豆对全髋关节置换术术后镇痛及IL-6水平的影响(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
abstract |
中英文缩略词表 |
引言 |
第一部分 资料与方法 |
1.病例来源 |
2.病例标准 |
2.1 诊断标准 |
2.2 纳入标准 |
2.3 排除标准 |
2.4 脱落标准 |
2.5 中止标准 |
2.6 脱落及中止病例的处理 |
3.研究方案 |
3.1 设计路线 |
3.2 分组及治疗方法 |
3.2.1 分组 |
3.2.2 治疗方法 |
3.3 观察指标 |
3.4 疗效评价 |
3.5 安全性评价 |
3.6 统计方法 |
第二部分 研究结果 |
1.一般资料比较 |
2.疗效分析 |
2.1 两组T1、T2、T3、T4 静息痛的NRS评分比较 |
2.2 两组T1、T2、T3、T4 活动痛的NRS评分比较 |
2.3 两组临床疗效比较 |
2.4 两组T0、T1、T4 的IL-6 水平比较 |
2.5 两组关节活动功能比较 |
2.6 两组术后7 天内不良反应发生情况比较 |
2.7 两组术后7 天内追加镇痛药物使用情况比较 |
3.安全性分析 |
第三部分 分析与讨论 |
1.研究结果分析与讨论 |
1.1 一般资料无统计学差异 |
1.2 全髋关节置换术后第一天患者NRS评分均上升 |
1.3 电针联合耳穴压豆对全髋关节置换术后镇痛疗效确切 |
1.4 电针联合耳穴压豆能更快恢复关节活动度至正常水平 |
1.5 电针联合耳穴压豆能减少追加镇痛药物的使用 |
1.6 电针联合耳穴压豆能减少全髋关节置换术后患者不良反应的发生 |
1.7 电针可能通过抑制炎症反应发挥术后镇痛作用 |
1.8 关于本研究中中医镇痛方法的讨论 |
2.中医研究进展及发展趋势 |
2.1 病名的记载 |
2.2 病因病机 |
2.3 中医治疗髋关节置换术术后疼痛的研究进展 |
2.3.1 中医内治 |
2.3.2 中医外治 |
3.西医研究进展及发展趋势 |
3.1 定义 |
3.2 病因 |
3.3 病理生理机制 |
3.4 西医治疗髋关节置换术术后疼痛的研究进展 |
3.4.1 药物治疗 |
3.4.2 非药物治疗 |
4.选穴依据 |
5.不足与展望 |
第四部分 结论 |
致谢 |
参考文献 |
附录 |
附表1:THA术后镇痛病例收集表 |
附表2:患者知情同意书 |
综述 全髋关节置换术术后疼痛治疗的研究进展 |
参考文献 |
(4)针灸强壮穴对气虚证患者干预效应和心率变异性影响的临床对照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中英文缩略词表 |
前言 |
1 临床资料 |
1.1 病例来源 |
1.2 诊断标准 |
1.3 纳入标准 |
1.4 排除标准 |
1.5 剔除标准 |
1.6 脱落标准及其处理 |
2 研究方法 |
2.1 研究方案 |
2.2 试验方法 |
2.3 观察指标及疗效评定标准 |
2.4 统计学处理 |
3 观察结果与分析 |
3.1 病例收集及脱落剔除情况 |
3.2 患者一般资料比较 |
3.3 试验一:气虚证患者与健康受试者 HRV 相关指标研究结果 |
3.4 试验二:针刺双穴与针刺单穴HRV相关指标研究结果 |
3.5 试验二:针刺双穴与艾灸双穴HRV相关指标研究结果 |
3.6 试验二:针刺双穴与假针刺双穴HRV相关指标研究结果 |
3.7 试验二:不同针灸疗法对气虚证患者证候评分的影响 |
4 讨论 |
4.1 立题依据 |
4.2 研究结果讨论 |
5 结论 |
6 思考与展望 |
参考文献 |
附录一 文献综述 针灸治疗慢性疲劳综合症的研究现状与思考 |
参考文献 |
致谢 |
(5)针刺后溪穴、人中穴治疗急性腰扭伤的镇痛效果对比观察(论文提纲范文)
致谢 |
中文摘要 |
Abstract |
注释表 |
引言 |
历史回顾 |
1.临床资料 |
1.1 研究对象与选择标准 |
1.2 病例选择标准 |
2.观察方法 |
2.1 选穴和定位方法 |
2.2 治疗方法 |
2.3 观察指标 |
2.4 疗效评定标准 |
2.5 资料整理与统计 |
3.研究结果 |
3.1 一般临床资料分析 |
3.2 临床疗效观察结果 |
3.3 两组患者临床疗效比较 |
3.4 结论 |
4.讨论 |
4.1 研究对象的选择依据 |
4.2 现代医学对急性腰扭伤的认识 |
4.3 中医学对急性腰扭伤的认识 |
4.4 后溪穴选穴依据 |
4.5 人中穴选穴依据 |
4.6 腰部腧穴选穴依据 |
4.7 针刺镇痛的机理探讨和分析 |
4.8 后溪穴治疗急性腰扭伤的镇痛机理探讨 |
4.9 人中穴治疗急性腰扭伤的镇痛机理探讨 |
5.0 运动针法的镇痛机理 |
5.1 后溪穴优于人中穴的差异分析 |
5.2 问题与展望 |
结论 |
参考文献 |
附录 |
个人简介 |
(6)董氏奇穴结合耳尖放血治疗失眠的文献研究及临床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英文缩略词表 |
第一部分 文献综述 |
综述一 失眠的国内外研究进展 |
1. 现代医学对失眠的研究进展 |
2. 传统医学对肝郁化火型失眠的认识和研究进展 |
参考文献 |
综述二 董氏奇穴及耳尖放血在失眠症中的应用及研究进展 |
1. 董氏奇穴治疗失眠的研究进展 |
2. 耳尖放血治疗失眠的临床研究进展 |
3. 小结 |
参考文献 |
第二部分 董氏奇穴治疗失眠的系统评价及Meta分析 |
前言 |
一、资料与方法 |
二、结果 |
三、讨论 |
四、本研究结论及对未来临床研究的指导 |
参考文献 |
第三部分 董氏奇穴结合耳尖放血治疗肝郁化火型失眠的临床研究 |
前言 |
一、资料与方法 |
二、研究结果 |
三、讨论 |
四、结论 |
五、小结 |
参考文献 |
结语 |
附录 |
致谢 |
个人简历 |
在学期间主要研究成果 |
(7)基于正交设计运动针法治疗神经根型颈椎病优化方案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
ABSTRACT |
前言 |
第一部分 运动针法治疗神经根型颈椎病取穴的文献研究 |
1 资料与方法 |
1.1 文献来源 |
1.2 检索策略 |
1.3 排除标准 |
2 数据处理 |
2.1 数据库建立 |
2.2 统计学方法 |
2.3 纳入标准 |
3 检索结果 |
3.1 文献信息统计 |
3.2 腧穴频次分析 |
3.3 腧穴所属经脉分析 |
3.4 特定穴频数分析 |
4 小结 |
第二部分 基于正交设计运动针法治疗神经根型颈椎病临床试验 |
1 研究资料 |
1.1 病例来源 |
1.2 诊断标准 |
1.3 纳入标准 |
1.4 排除标准 |
1.5 终止标准 |
1.6 剔除标准 |
2 研究方法 |
2.1 分组方法 |
2.2 治疗方案 |
2.3 研究指标 |
2.4 统计方法 |
3 研究结果 |
3.1 基线水平比较 |
3.2 临床研究结果 |
3.3 安全性评价 |
讨论 |
1 现代医学对神经根型颈椎病的认识 |
2 中医学对神经根型颈椎病的认识 |
3 正交设计是研究针刺疗法的有效途径 |
4 运动针法的探讨及主穴的选取 |
5 神经根型颈椎病因素水平的选择依据 |
5.1 远端取穴 |
5.2 局部手法 |
5.3 针刺时机 |
6 结果分析 |
6.1 VAS评分结果分析 |
6.2 NPQ%评分结果分析 |
6.3 20 分法评分结果分析 |
7 问题与展望 |
结论 |
参考文献 |
附录 |
综述 针刺治疗神经根型颈椎病临床研究进展 |
参考文献 |
致谢 |
个人简历 |
(8)调神通经针刺法治疗偏头痛的临床疗效观察(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
ABSTRACT |
前言 |
临床研究 |
1 临床资料 |
1.1 研究对象 |
1.2 诊断标准 |
1.3 纳入标准 |
1.4 排除标准 |
1.5 剔除、脱落标准 |
2 研究方法 |
2.1 分组方法 |
2.2 治疗方法 |
3 观察指标 |
3.1 基本观察指标 |
3.2 主要结果指标 |
3.3 疗效指标 |
3.4 安全性评价 |
3.5 依从性评价 |
3.6 统计方法 |
3.7 注意事项 |
4 结果与分析 |
4.1 基线资料分析 |
4.2 治疗前指标比较 |
4.3 治疗后效果评价 |
4.4 疾病疗效 |
5 安全性、依从性评价 |
讨论 |
1 中医对偏头痛的认识 |
1.1 病名 |
1.2 病因病机 |
1.3 辨证分型 |
1.4 中医治疗 |
2 现代医学对偏头痛的认识 |
2.1 诱因及发病机制 |
2.2 鉴别诊断 |
2.3 治疗 |
3 调神通经法的理论支持 |
4 调神通经法的取穴依据 |
5 问题与展望 |
结论 |
参考文献 |
附录 |
综述 中医外治法治疗偏头痛的研究进展 |
参考文献 |
致谢 |
个人简历 |
(9)良方温经汤联合热敏灸治疗寒凝血瘀型原发性痛经的临床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
Abstract |
英文缩略词表 |
引言 |
第一章 临床材料与诊断标准 |
1 病例来源 |
2 诊断标准 |
2.1 西医诊断标准 |
2.2 中医诊断标准 |
3 纳入标准 |
4 排除标准 |
5 剔除、脱落标准 |
第二章 研究方法 |
1 样本量的确定 |
2 分组方法 |
3 治疗方案 |
3.1 中药组 |
3.2 联合组 |
3.3 西药组 |
4 观察项目 |
4.1 一般资料 |
4.2 疗效观察指标 |
4.3 安全性评估 |
5 疗效评定标准 |
6 统计学处理 |
第三章 研究结果 |
1 病例中断及脱落情况 |
2 基线情况比较 |
3 疗效对比分析 |
4 热敏灸治疗过程中热敏化腧穴分布情况 |
5 安全性分析 |
第四章 分析和讨论 |
1 祖国医学对原发性痛经的认识及研究进展 |
1.1 古代医家对痛经的论述 |
1.2 中医病因病机 |
1.3 中医治疗原发性痛经的研究进展 |
2 原发性痛经的西医认识及研究进展 |
2.1 西医对原发性痛经发病机制的认识 |
2.2 西医治疗原发性痛经 |
3 温经汤加减联合热敏灸治疗寒凝血瘀型原发性痛经的理论探讨 |
3.1 证型来源依据 |
3.2 选方出处及运用依据 |
3.3 与《金匮要略》“温经汤”异同之处 |
3.4 方药分析研究 |
3.5 热敏灸疗法溯源及其理论特色 |
3.6 热敏灸疗法在原发性痛经的应用进展 |
3.7 热敏灸治疗寒凝血瘀证原发性痛经的可行性分析 |
3.8 热敏灸介入时机及选穴参考依据 |
4.子宫动脉血流动力学指标的选择 |
5.研究结果分析 |
6.创新性 |
7.不足与展望 |
结论 |
参考文献 |
附录 |
综述 中西医治疗原发性痛经研究进展 |
参考文献 |
个人简介 |
致谢 |
(10)电针联合全身麻醉对腰椎后路开放手术患者术后疼痛及应激反应的影响(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缩略词表 |
引言 |
临床研究 |
1 研究对象 |
1.1 病例来源 |
1.2 伦理审查与知情同意 |
1.3 纳入标准 |
1.4 排除标准 |
1.5 剔除标准 |
1.6 脱落标准 |
1.7 中止标准 |
2 研究方法 |
2.1 样本量估算 |
2.2 随机化方法 |
2.3 临床盲法的设计与实施 |
2.4 治疗方案 |
2.5 疗效观察指标 |
2.6 统计学分析 |
3 试验结果 |
3.1 三组患者基线资料的比较 |
3.2 三组患者术中丙泊酚和瑞芬太尼用量的比较 |
3.3 三组患者血流动力学指标的比较 |
3.4 三组患者血样检测指标的比较 |
3.5 三组患者术后48小时内VAS评分的比较 |
3.6 三组患者术后PCIA泵累积用量的比较 |
3.7 三组患者苏醒时间及拔管时间的比较 |
3.8 三组患者术后不良反应发生率的比较 |
讨论 |
1 术后疼痛的危害及防治现状 |
2 应激反应产生的原因及危害 |
3 针刺镇痛与针刺辅助麻醉发展及应用 |
4 穴位及电针干预参数选择依据 |
5 电针联合全身麻醉对腰椎后路开放手术患者术后疼痛的影响 |
6 电针联合全身麻醉对腰椎后路开放手术患者应激反应的影响 |
7 电针联合全身麻醉对腰椎后路开放手术患者术后不良反应的影响 |
结论 |
不足与展望 |
参考文献 |
附录 |
文献综述 针灸疗法在麻醉与围手术期的应用进展 |
参考文献 |
致谢 |
在学期间的主要研究成果 |
四、针刺耳穴对痛证的疗效观察(论文参考文献)
- [1]雷火灸点穴结合针刺治疗胃脘痛(脾胃虚寒型)的临床观察[D]. 谷亚男. 长春中医药大学, 2021(01)
- [2]揿针“心经四穴”对气虚血瘀型不稳定型心绞痛患者的护理效果观察[D]. 张佳莹. 黑龙江中医药大学, 2021(01)
- [3]电针联合耳穴压豆对全髋关节置换术术后镇痛及IL-6水平的影响[D]. 唐鸣锶. 湖南中医药大学, 2021
- [4]针灸强壮穴对气虚证患者干预效应和心率变异性影响的临床对照研究[D]. 李桐. 湖北中医药大学, 2021(09)
- [5]针刺后溪穴、人中穴治疗急性腰扭伤的镇痛效果对比观察[D]. 肖宁安. 江西中医药大学, 2021(01)
- [6]董氏奇穴结合耳尖放血治疗失眠的文献研究及临床研究[D]. 刚丽丽. 北京中医药大学, 2021(01)
- [7]基于正交设计运动针法治疗神经根型颈椎病优化方案研究[D]. 许闻泽. 天津中医药大学, 2021(01)
- [8]调神通经针刺法治疗偏头痛的临床疗效观察[D]. 裴雅楠. 天津中医药大学, 2021(01)
- [9]良方温经汤联合热敏灸治疗寒凝血瘀型原发性痛经的临床研究[D]. 诸晓燕. 安徽中医药大学, 2021(01)
- [10]电针联合全身麻醉对腰椎后路开放手术患者术后疼痛及应激反应的影响[D]. 丁凡帆. 甘肃中医药大学, 2021(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