余海龙[1]2004年在《小流域雨水利用环境效益评价指标体系及其应用研究》文中研究表明本研究立足于黄土高原,以小流域为研究单元,以雨水资源为研究对象,在系统分析和总结相关环境效益评价研究成果的基础上,对雨水利用环境效益评价指标的筛选、指标权重的确定、指标的量化以及评价模型的建立等进行了研究和探索。基于上述研究,对内蒙古准格尔旗黑毛兔沟小流域水土流失与雨水利用现状进行了综合评价,并以问卷调查分析结果的形式对评价结果进行验证。主要研究结果如下:(1)针对黄土高原的区域特征,综合考虑自然、社会、经济因素对雨水利用的作用,遵循指标选取的诸多原则,依据频度分析和层次分析选择3类11项指标,建立了一套适于雨水利用环境效益评价及动态监测的指标体系。该指标体系从生态效益、经济效益、社会效益3项来评价小流域雨水利用环境效益。应用该指标体系既可做纵向的单项指标的对比研究,又可作综合评价的系统研究。(2)通过对黄土高原水土流失规律和雨水利用环境效益的深入分析,为避免分级评分的跳跃性,借助模糊数学理论,分别建立了各个评价指标对小流域雨水利用环境效益评价综合指数的隶属函数,从而实现了指标的量化。在此基础上,采用模糊加权综合指数法,建立了以雨水利用环境效益评价综合指数为评价结果的小流域雨水利用环境效益综合评价模型。 (3)根据小流域雨水利用环境效益评价指标体系及其综合评价模型,对内蒙古准格尔旗黑毛兔沟小流域1994年和2000年的雨水利用状况进行了综合评价,结果表明:1994年雨水利用生态、经济、社会效益评价指数以及综合评价指数分别为0.7793;0.6956;0.3664和0.6664;2000年雨水利用生态、经济、社会效益评价指数以及综合评价指数分别为0.9102;0.8117;0.3997和0.7733。结果显示生态效益优于经济效益,而经济效益又优于社会效益。说明当地雨水利用状况进展较大,效益显着。 (4)通过问卷调查、实地调查并结合当地政府统计资料,选择典型小流域对上述评价结果进行检验。分析结果显示:本研究提出的评价指标和评价模型能较好地反映小流域雨水利用综合环境效益的变化。
吕森[2]2009年在《邯郸市雨水资源利用分析研究》文中指出水是人类生存和发展不可替代的资源。随着城市化和工业化的快速发展,城市水资源供需矛盾和水污染防治及城市防洪排涝等问题日益突出。当今世界上许多城市面临水资源短缺和水环境污染的问题。雨水作为一种宝贵的淡水资源,有补充地表水和保护生态环境的重要作用。因此,雨水利用是实现水资源可持续利用的一条重要途径。本文主要研究了城市雨水利用和城市水环境的改善。在介绍国内外城市雨水利用发展状况及实例的基础上,分析了城市发展过程对水资源、水环境及水循环造成的影响,研究了城市雨水利用的可行性和必要性,对雨水利用进行了分类,探讨了城市雨水利用的途径;分析了城市雨水利用的理论,建立了雨水利用的基本方式和步骤,最后提出了雨水利用的措施。课题以大学的校园为具体研究区域,对校园内不同建筑物及道路的雨水径流水质进行监测,进行了雨水资源利用的系统分析,得出了结论:(1)通过对邯郸市降雨的分析可知,邯郸市近45年(1959~2003年)平均降雨量558.8mm,其中年最大值出现在1963年,年降雨量达到了1034.99mm。最小值出现在1986年,年降雨量只有313.93mm。邯郸市年降雨量最大、最小差值达到3.3倍之多。降雨主要集中在6~9月,占全年降雨量的74.26%,年内变化大。(2)详细分析了邯郸2007~2008年雨水径流水质情况及变化规律,总结了雨水径流水质随降雨强度、降雨历时、季节及气候等影响因素的变化规律,即降雨初期污染物的含量较高,但是随着降雨强度和降雨历时的增加,污染物浓度最后趋于一个稳定值。。(3)在雨水水质分析的基础上,用线性回归法分析了雨水径流中污染物之间的相关性,并分别对建筑屋面、路面及绿地提出了雨水利用的处理工艺。(4)提出了校园雨水径流污染控制措施,并对校园雨水利用进行了分析。(5)采用模糊综合指数评价法对邯郸市雨水利用环境效益进行了评价研究。雨水利用的环境效益评价研究表明,进行雨水利用,在技术上可行,经济上合理,具有明显的经济效益、社会效益和环境效益,对缓解城市水资源短缺,改善城市水生态环境有重要的意义。
付晓刚[3]2008年在《土石山区坡面径流集散工程效益评价体系研究》文中指出干旱缺水与水土流失并存是长期影响陕西南部山区人民生活和农业生产发展的重要限制性因素,也是我国干旱、半干旱土石山区普遍存在的共性问题。一方面,农村生活及农业生产严重缺水,另一方面,强烈的水土流失又使得大量地表径流流失。如何充分地开发利用坡面径流资源已成为促进我国干旱土石山区经济发展和改善生态环境的有效途径之一,同时也成为当今缺水国家和地区研究和关注的热点问题之一。本文依托陕南地区坡面径流利用技术项目,在查阅了大量国内外文献的基础上,对干旱土石山区水土流失和干旱缺水的矛盾进行了深入的分析,提出了以水为中心的坡面径流集蓄的水土保持新思路,并在此基础上提出了一套完整的和适合于当地的坡面径流集散工程配置理论,对解决干旱、半干旱土石山区坡面径流集散工程系统优化配置等实际问题有很大的指导意义。同时本文也展开了干旱土石山区坡面集水工程储水体地址选择的有关讨论,对储水体选址的相关原则以及布置典型进行了分析总结,并借鉴运筹学中的层次分析理论,以定量和定性分析相结合的方法,建立了坡面径流集散工程效益分析评价的层次递阶模型,经过认真筛选和分析,提出了包括经济效益、生态效益和社会效益叁大类共11项评价指标的体系。分析计算出各指标对总目标即综合效益的权重,建立了综合效益评价的数学模型。最后以项目区中的白河县马利沟小流域为典型,对作者所提出的理论进行了验证,并对白河县水窖的修建提出了一些意见和想法。
魏敏[4]2009年在《黄土高原小流域生态恢复治理的综合效益评价研究》文中指出本文以黄土高原丘陵沟壑区定西高泉小流域为研究区,应用生态经济学的理论和方法,对高泉小流域生态恢复治理后的概况进行了调查。根据研究区治理特点,结合流域实际情况和相关资料,建立一套比较完整适用的高泉小流域综合效益评价指标体系,以研究区1980-1985(治理前)和2000-2008年(治理后)生态环境效益指标、农业生产效益指标和社会经济效益指标的变化数据及相关图件为基础,采用层次分析法、熵权系数法和模糊综合评判法对定西高泉小流域生态恢复治理的综合效益进行了分析研究。应用层次分析法和专家打分相结合的方法确定指标权重;然后,采用熵权系数法对求出的权重进行修正,得出最终各指标的权重;最后,根据指标权重和原始数据的无量刚化值采用评价模型对研究区进行最终的效益评价。通过综合效益评价,得到如下研究结果:(1)小流域生态恢复治理前的综合效益评价指数为47.6,其中生态环境效益指数最高31.6,农业生产效益指数次之为12.8,社会经济指标效益指数最低为3.6;(2)小流域生态恢复治理后的综合效益评价指数为53.9,其中生态环境效益指数最高36.9,农业生产效益指数较低为13.2,社会经济指标效益指数最低为3.8;(3)从横向比较看,高泉小流域生态恢复治理后综合效益指数和各个二级指标的效益指数均高于生态恢复治理前的效益指数。并且治理前后各项指标效益指数排序相同为:综合效益>生态环境效益>农业生产效益>社会经济效益;(4)从纵向比较看,无论是治理前还是治理后,在综合效益中生态环境效益指数最大,社会经济指标效益指数最低,生态环境效益指数明显高于农业生产效益指数和社会经济效益指数。总的研究结果表明:高泉小流域经过生态恢复治理后处于稳定阶段,治理后各个指标效益指数均高于治理前的指标效益。主要表现在生态环境效益、农业生产效益和社会经济效益上都有较大程度的提高。说明生态恢复治理措施对于该流域生态恢复逐见成效。无论是治理前还是生态恢复治理后高泉小流域的生态环境效益指数较高,农业生产指标效益指数较低,社会经济指标效益指数最低。表明生态恢复治理措施对综合效益的直接效益比较明显,如对直接效益的生态环境效益作用比较明显,但是流域的气候条件严重制约了农业生产力和社会经济效益的发挥。同时也说明,生态环境指标是影响农业生产力和社会经济的直接因素,这主要是因为干旱成为限制生态恢复治理效益的主要因素。这种评价结果比较符合流域实际,说明该评价方法在该小流域生态恢复评价中有其合理性和实用性。
许秀泉[5]2014年在《黄土区微型蓄雨设施水体水质变化及对饮水安全影响》文中研究指明随着全球水资源紧张加剧,在中国及世界许多地区,雨水不仅作为生产用水,而且作为生活用水得到广泛应用,但作为饮用水源的水质问题研究薄弱,研究雨水作为饮用水源的水质变化对饮水安全影响具有重要意义。本研究针对黄土区微型蓄雨设施中水体污染物时空分布及对饮水安全影响等方面存在的问题,选取与人体健康密切相关的水体典型污染物作为研究对象,通过理论分析和室内外试验相结合的方法,重点研究了蓄集雨水典型污染物时空变化规律及作用机制,取得主要成果如下:1、蓄雨水体水质随时间变化规律。雨水贮存过程中,污染物含量随时间增加呈现逐渐降低,在20~30天内达到稳定的趋势,该变化趋势符合水体自净作用影响规律。分析了贮存过程中沉降、扩散、降解和源汇等作用对污染物迁移转化影响,概化了污染物随时间变化过程,建立了基于降解和源汇的计算公式,验证结果表明浊度和COD模拟结果较理想;含氮化合物影响因素复杂,其模拟结果具有一定偏差,但变化趋势一致,说明该公式在一定程度上反应蓄雨水体污染物随时间变化。计算与实测结果表明,蓄雨设施贮存雨水20~30天后水体污染物含量较低,为适宜取水时段,该结论对饮水安全具有重要实际意义。2、蓄雨水体水质的空间变化服从重力与扩散相互作用规律。实测结果表明,贮存雨水污染物含量沿垂线分布呈现两端高、中间低的特征,主要受底层沉积物质和表层水体漂浮物两个主要污染源及水体生物的影响,本质是重力和扩散相互作用的结果。基于重力与扩散的相互作用,根据贮存水体边界条件,给出了污染物沿垂线分布的公式,利用实测的浊度和COD资料验证,发现模拟结果存在一定偏差,但分布趋势一致,表明该公式在一定程度上揭示了水体污染物的空间分布规律,但计算较复杂。为了计算方便,依据实测资料给出了污染物沿垂线方向的经验性关系。上述研究结果表明,在相对水深0.4~0.6h处污染物含量最低,为适宜取水位置。该结论对蓄雨设施饮水安全提供了技术保障。3、不同蓄雨材料对蓄雨水体水质影响。试验结果表明,蓄雨水体水质变化的稳定阶段主要受扩散作用影响,微型蓄雨设施材料对水体影响较大。进一步研究表明,采用新型材料MBER(a Material Becoming Earth into Rock)土壤固化剂的蓄水设施水体污染物时空分布与其它常用材料一致,但土壤固化剂对比水泥材料蓄水污染物含量降低15~20%,空间分布上水体中部位置相对浊度和COD含量分别降低15%和8%左右。分析表明,与水泥材料相比,土壤固化剂与土壤及水的相互作用,产生了更多的具有吸附作用的Ca(OH)2等产物,强化了水体的自净作用。上述结果表明MBER土壤固化剂作为蓄雨设施材料具有水质好的优势,作为安全饮水工程材料具有可行性。4、安全蓄雨水质的简易评价方法研究。针对饮用水监测指标过多,水质不易评价的问题,研究发现,不同的污染物成分多数具有一定的联系,可以通过统计分析排除内在联系,优化出浊度、COD、易溶离子(如硝酸根)和pH共4个指标作为总体控制指标来评价水体水质状况。利用4个指标建立了以安全饮水为目标的雨水水质评价方法,经过实测资料分析和与其它方法的比较,表明该方法在评价雨水适宜饮用问题上,具有直观、可靠和实用的特点。5、安全蓄雨设施对典型地区雨水利用的水质保障作用。在地表水为苦咸水,地下水为高氟水的定边白云山地区,农村庭院以固化土及水泥等为材质的蓄雨设施水体水质监测结果表明,使用期内水质基本符合饮水安全要求,取水拟在水体中上部。而在黄土高原丘陵沟壑区小流域的塘、河、库蓄集雨水监测结果表明,除部分水体浊度和COD含量较高以外,水质基本符合饮水安全要求。蓄雨设施不但有助于解决小流域尺度的饮水安全问题,同时具有防治水土流失的作用。
齐实[6]1999年在《水土保持可持续发展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本论文以可持续发展理论为指导,结合国家科技攻关项目,以黄土丘陵沟壑区小流域为研究对象,从水土保持可持续发展理论,小流域水土保持可持续发展的理论分析,小流域水土保持环境系统的基础研究,小流域系统调控,土地生产力开发,小流域系统监测和评价以及流域管理信息系统等方面进行了全面系统的研究。其成果对于我国的水土保持可持续发展具有重要的理论和实践意义。 1.在对国内外可持续发展研究现状深入了解和认识的基础上,首次提出了水土保持可持续发展的概念,系统论述了水土保持可持续发展的概念、水土保持可持续发展研究的内容和方法,水土保持可持续发展评价及指标,并提出了我国水土保持可持续发展的基本思路。 2.应用自行研制的大型人工降雨装置,所获取的大量资料,从运动波理论的基本方程入手分析坡面产流机制。用数学模拟手段研究坡面泥沙的时空变化规律,最终建立了坡面土壤侵蚀随时空变化的动态模型和参数预测模型,其研究结果对进一步了解小流域水沙动态过程和指导水土流失综合治理实践提供了重要的理论依据。在此基础上,采用了侵蚀专业模型与地理信息系统松散耦合的研究方案,建立电算模型,对流域土壤侵蚀进行模拟。在对流域水文的DEM模型分析基础之上,进行流域径流水文分析,土壤侵蚀量的计算,使其可以模拟流域空间范围内的每一个单元格、地块、全流域的土壤侵蚀在场降雨侵蚀和全年侵蚀,做到了土壤侵蚀模拟的时间、空间分布。有利于更加明确流域内的重点侵蚀与产沙区和污染物的来源。对水土保持、泥沙治理、污染防治等方面都有重要的实际意义。 3.在SPAC理论的指导下,系统观测降水、渗透、蒸腾、蒸发、水分等因子,综合应用时间序列分析、霍顿下渗模型、谐波分析、灰色关联分析、水量平衡原理等方法和手段,对小流域的降水变化规律、土壤入渗性能、植物蒸腾、土壤蒸发、土壤水分时空变化规律、流域综合治理措施对水资源合理利用的影响进行了全面深入系统的研究,并且建立了小流域土壤水分预测评价模型;研究表明:①该地区年际降水变化具有周期性,变化周期为132月,约11年;②综合治理措施可使土壤入渗性能得到改善,林草地平均增加入渗量30%,梯田62%;③土壤的降水输入最不能满足乔木林地和草地的蒸腾消耗;④林草地水分利用率较农作物高;⑤本地区土壤水分变化可划为四个时期,四月初至六月中旬为春季土壤水分缓慢蒸发期,六月中至七月中旬为旱季土壤水分严重亏缺期,七月中旬至十月中旬是土壤水分补偿期,十月中至次年叁月底为土壤水分相对稳定期;⑥流域土壤储水能力林草地大于农地,治理后不同降水年份流域土壤储水量均大于治理前;⑦应用水量平衡原理,建立的土壤水分预测模型,均具有较高的精度。⑧⑨
魏建锋[7]2011年在《石溪河流域水能梯级开发方案及挡水坝结构选型研究》文中研究指明本文以重庆市城口县石溪河流域梯级开发工程为依托,通过资料调研和实地考察,分析了小流域梯级开发的现状和问题。基于小流域水电开发的特点,建立了小流域小水电梯级开发的评价模型,该模型采用层次分析法求解。运用建立的评价模型,分析了石溪河流域梯级开发方案的可行性,从而为评价小流域小水电梯级开发方案决策提供理论依据。本文的主要工作如下:(1)通过国内外相关研究成果资料的搜集和分析,对国内外小流域水电能源开发的现状和研究程度进行分析,归纳总结了流域梯级开发的优点和缺点。(2)对石溪河流域进行实地考察,搜集流域的经济、水文、气象、地质、人文、环境等资料;对流域内河床形状进行了简化,运用几何和微积分原理建立了各级坝高与坝控流域面积的关系式,大坝造价与坝高的关系式,流域开发效益与流域面积关系式;从水利要素、大坝造价、流域开发后效益等方面研究了小流域梯级开发的费用及效益;(3)建立小流域水电能源梯级开发项目综合效益评价体系,包括建立评价体系的意义、依据、原则,建立评价体系以及体系中各指标值的确定等,该评价模型可用层次分析法求解;详细说明建立的小流域水电能源梯级开发项目综合效益评价体系,并在石溪河流域梯级开发中进行应用;(4)针对石溪河流域的水文、地质、经济等条件,比选并建议了石溪河流域水能资源开发中挡水坝的结构类型。
艾园园[8]2009年在《曲墙式混凝土衬砌水窖设计及力学分析》文中研究说明针对传统水窖在大规模集雨工程中表现出容积小,结构形式不灵活、容易破坏及对称面选形缺乏有效的计算依据等问题,通过文献查阅、实地调研、理论分析和结构计算,设计了一种曲墙式混凝土衬砌的新型水窖。曲墙式混凝土衬砌新型水窖可以克服传统水窖的缺陷,同时,文中所提出的新型模型为今后工程建设提供了可靠的依据,有助于大规模的雨水集蓄设施建设走上标准化、产业化道路。结合水窖的受力特点、使用环境和方式,确定了水窖衬砌对称面内轮廓线由叁心圆拱组成,提出了由集雨量准确确定曲墙式衬砌水窖对称面内轮廓线形状的设计计算方法。设计过程:首先,确定出水窖的各个控制点,利用控制点参数建立水窖对称面内轮廓线的控制方程,并对控制方程采用二分法求解,得出窖对称面内轮廓线的具体参数,然后,依照弹塑性有限元理论,按轴对称问题,采用八节点等参元,在水窖衬砌和周围土体处设置接触元,运用正版ANSYS10.0有限元分析软件(校园版)对水窖进行实体建模分析。最终,得到了围岩和衬砌的位移、应力、应变分布状况。从经济、生态和社会的角度对集雨水窖建设进行效益评价,算例表明,水窖的建设将产生一定的经济效益、显着的社会效益和生态效益。
苗展堂[9]2013年在《微循环理念下的城市雨水生态系统规划方法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近几年来我国多个城市连续遭遇了特大暴雨袭击,约2/3的国土面积正日益遭受不同类型和危害程度的洪涝灾害影响;但同时我国城市发展又普遍面临水资源短缺、干旱灾害频发和地下漏斗扩大的困扰,600座城市中约400座城市面临缺水问题,出现了日益严重的洪涝灾害频发与水资源紧缺并存的矛盾冲突。在这一背景下,学术界开始反思传统雨水基础设施规划中提高重现期以及增大雨水管径以期实现快速排放的雨水资源规划方法,并基本达成了工业化割裂了雨水微循环模式从而引发洪涝与缺水并存的共识。国内外据此展开了雨水资源化和雨洪利用的大量研究,提出了可持续城市排水、低冲击开发模式等相关理论,并建设了一批示范工程,雨水管理正在经历由雨水疏浚到雨水利用的过渡阶段。然而,我国目前采用的雨水基础设施规划方法并没有将这些先进的雨水利用技术结合进来统一考虑,雨水基础设施规划的雨洪排放、雨水回用的雨洪削减与景观水体的雨洪蓄滞处于各自分离状态,缺乏纳入统一系统进行协调规划的研究。为此,本文首先基于微循环理念提出构建统一的雨水生态系统的规划思路,建立起一套微循环理念下的城市水资源规划方法。这一系统综合了雨水基础设施的排水功能、雨水回用设施的雨水利用功能、地下水补充的生态修复功能及城市防洪设施的减灾功能,是融合了环境、生态、可持续发展的雨水设计策略。与单独的雨水基础设施规划仅解决城市防洪排涝相比,雨水生态系统更强调将雨水作为一种系统资源进行循环利用的概念,能够综合解决水源短缺、水系污染、防洪减灾、生态环境恶化、地下水补充等多种城市问题。其次,本文对雨水生态系统进行了架构,提出应由集流系统、径流系统、渗流系统、储流系统、蓄流系统和净流系统六个子系统要素构成,并对各个子系统的计算方法进行了梳理。其中:集流系统将屋面、铺装、植被和水体四种集雨面上降落的雨水汇集起来,提倡由屋顶花园代替防水屋面、由渗透铺装代替不透水硬质铺装、由凹式绿地代替传统花池型绿地并使水体增加调蓄容积;径流系统将集雨面汇集起来雨水通过植被浅沟等设施进行渗透与输送;汇集后的雨水通过雨水花园、渗透管沟、渗滤井等渗流系统入渗地下以补充地下水源和蓄滞雨洪;同时通过雨水樽、雨水储存池等储流系统将雨水储存起来以供冲厕、洗车、灌溉等雨水回用;为实现雨洪的削峰、错峰目的可增加池塘、人工湖面等容量较大的蓄流系统将暴雨径流量蓄存起来延迟排放;如需要提高水质环境,可选择人工湿地、稳定塘等净流系统对雨水进行净化。本文对每一个子系统的设施类型选择、适用范围及其计算方法进行了总结。再次,本文从宏观区域、中观城市、微观社区叁个层面提出雨水生态系统的不同规划模式。其中:在宏观区域层面上,各干湿分区应根据不同的降雨量条件采用不同的雨水基础设施规划模式的策略,即:湿润区域城市雨水设施规划应以雨水调峰模式为主,半湿润区域城市雨水设施规划应采用雨水回用模式,而干旱半干旱区域城市雨水设施规划则应鼓励雨水入渗模式。各干湿分区应突出各自区域特色,不应该统一对待。并在此基础上初步构建叁种模式各自的设施体系及设计流程。在中观城市层面上,契合城市绿地系统的规模体系构建由小到大的雨水花园、暴雨公园及湿地公园的层级式雨水生态系统,将雨水从源头开始蓄滞、渗透等微循环利用,逐层消纳重现期较高的降雨;同时通过控制性详细规划中径流系数的指标控制将整个城市的雨洪量由全局至局部分摊至各个建设地块,实现整个城市的雨洪控制目标。在微观社区层面上,将整个城市分为居住区和道路两个不同特点的区域,分别构建各自的雨水设施规划模式,并尝试提出居住区和道路雨水零排放的新理念,对其所需要的环境和设施条件进行了探讨。基于以上研究,本文最后以河南省驻马店石庄新社区规划为案例对文中提出的雨水生态系统规划方法进行了实证研究。在石庄新社区规划中通过人车分流设计、竖向错层设计、庭院空间设计等设计理念的运用,实践了将规划、市政、景观进行同步统一考虑的雨水生态系统规划方法,构建了由小至大的庭院级雨水花园、组团级雨水花园和社区级雨水花园叁个层次设施系统组成的石庄新社区雨水生态系统。然后运用本文总结的子系统计算方法对石庄新社区中采用的植被浅沟、雨水花园、雨水樽等低冲击开发设施的关键因素进行了实证验算,并从雨水管道覆盖面、雨水流程设置、雨水资源化程度、径流污染程度和社区洪峰强度五个方面与运用传统方法编制的雨水基础设施规划进行了比较分析,使雨水生态系统规划方法的优势得以验证。据此本文还以世界范围内广泛采用SWMM模型软件为平台,建构了石庄新社区中的居住庭院和停车庭院雨水生态系统模型,对其相关参数进行了设定,剖析了其流程和特点,对模拟结果进行了评价分析,得出了一年一遇洪峰流量和径流总量可完全削减的结论,从而从模型模拟的角度实证了社区雨水生态系统的洪峰削减能力。
黄思光[10]2005年在《区域环境治理评价的理论与方法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本文通过对我国环境现状和环境治理成效的研究和分析,在总结近几十年国内外环境治理基本理论、治理范式和治理思想的基础上,揭示了区域环境问题产生的根源,分析和探讨了目前我国环境治理和环境治理评价中存在的问题,建立了区域环境可持续性评价指标体系和评价分类标准,并对陕西省环境可持续性进行了评价和分析。本选题的研究,不仅完善和发展了区域环境治理评价理论和方法,而且对促进可持续发展实践、区域环境治理工作具有现实的指导意义。并获得了以下几方面的结论和进展: 1.数据分析表明,我国环境污染加剧的趋势初步得到遏制,但环境污染与生态破坏形势依然严峻,环境安全令人担忧。七大水系除辽河外符合地面水标准的水量并未增加,且越来越少;经过“九五”治理,内陆湖泊并无明显改善,且有恶化趋势;赤潮发生频率由九十年代初期1989~1993 年均20 次上升为九十年代末期1998~2003 的年均56次。我国城市空气质量二级、叁级、劣叁级呈叁足鼎立的局面,不适于人类生存的空气比例在逐年增加。全国生活垃圾无害化处理率为50.8%,另有约50%的垃圾由城市转向了郊区或农村。 2.数据分析表明,强大的资金保障,国家科研单位的技术支持,及当地政府和群众积极协助,使治理区小流域经济生态系统均向良性化方向发展,但通过评价发现,区域环境生态综合治理效益较差,西部地区生态恶化的趋势没有得到根本扭转,各类生态系统均存在不同程度的退化。农村环境承受着来自内部污染和破坏与城市污染转移的双重压力,使农村生态环境污染和破坏现象持续加重,农产品安全难以保障。 3.区域如省、市实际上是一个既包括城市又包括农村的复合生态系统,但并不等同于城市和农村的简单加合,而更多地应注意二者的协调、和谐和联系。区域环境问题千差万别,但就一个区域而言其实质源于人与自然、城市与乡村、经济与环境等多元素之间的不协调或不均衡。因此,无论是进行环境治理还是进行环境治理评价时,均不应将城市和农村割裂开来,而应更多的注意二者界面上的物流、能流、垃圾流等,并用评价指标控制指导界面上的活动。 4.无论是环境污染治理还是生态重建,其评价理论和方法应体现可持续发展思想,本文分析评价了目前评价指标体系中存在的问题:如缺乏可持续发展思想所包含的“限制”的概念和“公平”的原则,具体表现在衡量污染预防、穷人发展和提高资源利用率的具体评价指标较少。提出了改进思路和增加此类指标的依据,认为,环境治理评价体系中应加强反映系统性、人文性及实效性方面的指标设置。
参考文献:
[1]. 小流域雨水利用环境效益评价指标体系及其应用研究[D]. 余海龙. 西北农林科技大学. 2004
[2]. 邯郸市雨水资源利用分析研究[D]. 吕森. 河北工程大学. 2009
[3]. 土石山区坡面径流集散工程效益评价体系研究[D]. 付晓刚. 长安大学. 2008
[4]. 黄土高原小流域生态恢复治理的综合效益评价研究[D]. 魏敏. 甘肃农业大学. 2009
[5]. 黄土区微型蓄雨设施水体水质变化及对饮水安全影响[D]. 许秀泉. 中国科学院研究生院(教育部水土保持与生态环境研究中心). 2014
[6]. 水土保持可持续发展研究[D]. 齐实. 北京林业大学. 1999
[7]. 石溪河流域水能梯级开发方案及挡水坝结构选型研究[D]. 魏建锋. 重庆交通大学. 2011
[8]. 曲墙式混凝土衬砌水窖设计及力学分析[D]. 艾园园. 甘肃农业大学. 2009
[9]. 微循环理念下的城市雨水生态系统规划方法研究[D]. 苗展堂. 天津大学. 2013
[10]. 区域环境治理评价的理论与方法研究[D]. 黄思光. 西北农林科技大学. 2005
标签:农业工程论文; 生态环境论文; 径流系数论文; 环境评价论文; 治理理论论文; 系统评价论文; 土壤结构论文; 评价指标体系论文; 城市生态系统论文; 水质指标论文; 可持续发展论文; 雨水花园论文; 环境保护论文; 环境污染论文; 水土保持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