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京普兰宁建设工程咨询有限公司 江苏南京 210028
摘要:装配式建筑不但具有施工速度快,而且能够保证工程质量等优点。然而,由于在中国发展较晚,还存在建筑施工过程中的许多工程问题。本文将对装配式建筑建造过程进行深入剖析,对装配施工的质量和控制模式进行合理的探究,希望能为施工管理人员提供一些质量管理的建议。
关键词:装配式;建筑施工质量;质量控制
前言:
装配式建筑的操作原理是在建筑施工现场有效运用PC构件和专业的建筑施工技术进行组装而成的,所运用的构件无论从生产、运输,直到施工环节的每一个细节都与现代化建筑的要求相一致。进行装配式建筑施工的环节中,对于施工中建筑整体质量的要点把控,不仅关系到施工的安全性,还直接影响建筑整体结构的安全稳定性,因此,我们需要不断地提高装配式建筑的施工质量,对人民的生命财产安全负责。
1装配式建筑的优势
第一,装配式建筑能够根据不同客户的需求量身定制,多样化的设计形式满足客户个性化需求。第二,装配式建筑相比传统的钢筋混凝土建筑在功能上更加强大。在外墙上增加的保温层起到了冬暖夏凉的作用,夏季阻隔室外热空气,冬季保存室内暖气的温度,能够最大程度上减少空调的使用,节能环保。第三,装配式建筑具有建筑产业化是通过标准化设计、工厂化生产、装配化施工、一体化装修、信息化管理和智能化应用,整合全产业链,转变建筑业生产方式,全面提高建筑工程质量、效益和效率,实现建筑业节能减排和可持续发展。
2.施工过程中存在的问题
2.1施工准备内容不充分,导致施工配件损坏
众所周知装配式建筑是在施工现场对材料进行组装的建筑。因此装配式建筑施工过程主要分为三个步骤,施工准备;现场施工;竣工检测。而作为最重要的施工准备环节,目前却并未受到重视。在装配式建筑施工中,问题的产生主要是由于施工材料的质量出现问题。而这些问题的产生便是施工管理人员的失职。例如在准备途中,工程管理人员缺乏相对专业的施工计划,施工蓝图制定不合理,在施工过程中施工团队组建和装配材料准备不充分,都会严重干扰装配式建筑的施工质量。配件内容的不合理,以及施工工人的技能不达标,造成施工实际质量和施工预期目标出现严重偏差。
2.2工人专业能力较差,技能不达标
工人施工技能是控制装配式建筑质量优劣的主要内容之一。如若对施工人员能力没有硬性规定,工人施工途中便会出现许多操作问题,和竣工后房屋出现建筑质量问题。比如在灌浆环节如若操作不恰当,施工环节不合理,便会使得建筑存在安全隐患。
期刊文章分类查询,尽在期刊图书馆又比如因为装配式建筑由大量配件组装而成,而每一个配件所应对的配件如果没有匹配正确,则会使得拼缝较大,使建筑标准出现误差。这些工人施工问题,轻则将会导致竣工周期延长,重则使得建筑整体结构能力较弱,导致房屋质量存在安全隐患。
2.3施工单位与检验部门对材料监管力度较弱
作为施工三大环节的最后内容,施工检测不仅是考核建筑质量的主要工作,同时还是提高施工途中工人施工技能的主要途径。而从目前我国施工质量和施工步骤来看,施工单位和监管部门的监管力度仍存在缺失问题。部分施工单位对施工材料的把持与控制并不合理,以及检验部门在施工配件出厂以及现场组装结构的监督力度不够,都是目前装配式建筑施工主要问题。造成目前我国装配式建筑发展仍旧处于新生态势,无法有效提高施工质量。
3.质量控制要点
3.1利用辅助工具
1)科学合理的选择转角板“L型”吊具。针对转角板容易出现折断的情况,那么,我们可以在施工的过程中运用“L型”的吊具,转移转角板的受力位置,不断减小在吊装过程中出现构件毁损的概率。
2)平板的护角。建议根据构件的薄厚程度及其规格,制作与之相匹配的塑料套或是橡胶材质的护角,构件在出厂或者运输的时候将护角套到构件的四个角处,可以在很大程度上减小平板的坏损率,而且这些护角可以在使用过后保存好重复使用。
3.2建立装配式建筑质量追溯机制
在施工过程中,会伴随着工程出现一些施工问题,但是这些问题与施工本身无关,很可能是在施工的某一环节出现了失误,进而导致后续施工出现故障。面对这些问题,为了能够及时的发现问题根源,有关单位可以通过建立起装配式建筑质量追溯机制,并对其进行完善,保证其监督和管理体系的正常运行,由此更好地保证预制装配式建筑的产品质量。
3.3加强建筑产业化工人的系统培训
目前来看,在施工过程中,施工人员对装配式施工操作还存在诸多不规范现象,所以为了保证装配式建筑的质量,需要对施工人员进行现代建筑产业方面的操作技能、理论知识等进行培训,进而从根本上降低人工操作的误差或错误,与此同时,相关人员还应加强施工期间的监督和检查,保证施工过程的规范性。
3.4建立质量管理平台
在建立装配式建筑质量协同管理平台时,可以根据以下步骤进行操作,首先要选取合适的自动化检测工具来完成对现场质量的数据收集工作,之后将其上传到BIM管理平台,最后按照由现有规范、标准生成的质量问题排查清单对检测系统进行模型匹配和误差分析,再由分析结果自动生成管理统计系统,为相关方进行科学质量管理做好辅助工作。
3.5建立完善的装配式建筑质量监管机制
在施工过程中,要注意建立起完善的装配式建筑质量监管机制,因为施工现场出现的大部分问题都与装配式建筑工程设计或者预制构件在生产加工息息相关,其直接影响到建筑施工质量,正是因为这个原因,所以为了使装配式建筑工程的整体质量得到保障,必须建立科学完善质量监督机制,对整个过程进行全方位、全过程的监督检查,以便于发现施工过程中可能存在的问题,并及时处理,这样一来,能够使工作效率得到显著提升。
3.6保障施工监督力度
施工监管制度,作为提高建筑质量的有效手段,管理人员与检测人员必须给予更多精力去提升监督力度。首先便是生产配料环节,建筑材质配件是装配式建筑组装核心,并且其质量的好坏不仅关乎到施工质量,同时还会影响到施工工期。所以第一步必须控制好施工材料的监管。通过自检和抽检提高材料生产质量。第二步控制好现场材料和施工技术监督,大部分检测人员都具备较为专业的施工技能和知识,因此检测人员位于现场的监督与管理,能够有效提高工人施工技能专业性,保障施工途中不会出现质量偏差。最后第三步,当工期完成检测人员必须对装配式建筑质量,以及施工途中的问题做好排查,做好科学检测和管理。
结束语:
综上所述,建筑行业的质量与民生安全和发展问题息息相关。只有这样,才能满足社会的需要,提升人民的生活水平。提高装配式建筑质量,消除建筑问题成为建筑施工的重中之重。一方面,装配式建筑的使用具有建筑效率高、能耗低的特点,有效提升了建筑施工的速度。另一方面,要进一步研究施工过程中存在的问题,找出改进的途径,有效地控制施工质量。希望未来装配式建筑理念能深入千家万户,更好的为人们服务。
参考文献:
[1]袁林. 装配式建筑施工质量影响因素与控制措施分析[J]. 科技经济导刊,2017,(08):218-219.
[2]王进强. 装配式建筑施工质量问题与质量控制[J]. 绿色环保建材,2017,(01):109.
[3] 周子强.浅析建筑施工质量管理及安全管控[J].建材与装饰,2016,(47).
[4]董林.探究全预制装配式高层住宅楼的施工及质量控制[J].四川水泥,2016(2):183.
[5]李颖,李峰,邹宇,马晓元,吕征宇,吴小竣.预制装配式混凝土建筑施工安全和质量评估[J].建筑技术,2016(4):305~309.
[6]姜绍杰,张宗军,王健.装配式混凝土建筑施工管理与质量控制[J].住宅产业,2015(8):67~71.
论文作者:杨兆南
论文发表刊物:《建筑学研究前沿》2018年第10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8/8/28
标签:建筑论文; 质量论文; 建筑施工论文; 过程中论文; 施工质量论文; 构件论文; 环节论文; 《建筑学研究前沿》2018年第10期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