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互联网+”时代微课在中职计算机专业教学的应用论文_何成龙

“互联网+”时代微课在中职计算机专业教学的应用论文_何成龙

何成龙

武汉市第一商业学校 430014

摘要:在教学改革的过程中,很多中职学校计算机专业的教师认识到了自己的不足之处,对自己的教学方法进行了调整。从当前的教学现状来看,计算机基础知识学习起来较为困难,很多学生不能理解其中的知识点、难点。为了方便学生的理解学习,老师应该改变自己的教学方式,借助现代化的信息技术创新教学模式,在中职计算机教学中使用微课教学这种新的方法。这样不仅能够提高课堂效率,还能吸引学生主动学习。所以,本文在“互联网+”的大背景下,探讨如何采取微课教学这种新的教学方式。

关键词:“互联网+”时代;微课教学;中职计算机专业。

一、“互联网+”时代的微课教学的特点

(一)“互联网+”时代的微课教学

在“互联网+”的背景下微课教学和传统的微课教学相比有很大的区别。首先,可以给学生提供一个更好的学习交流空间,在这里学生有绝对的主动权占主体地位,老师主要起着引导作用。在这个过程中老师因材施教,还可以借助互联网建立一个庞大的学习库。学生可以通过这个学习库,获取更多的知识技能,学会自己解决问题。我们举一个例子,如果出现不会的问题学生可以百度搜索,或是谷歌寻求帮助。

(二)“互联网+”时代的教学。

在“互联网+”的背景下,新的教学方式和传统的教学方式有很大的区别,不再是传统的听课评课模式。老师的教案教学计划都以电子的形式保存下来,学校也会有更庞大的资源库,教学凸显典型化的特色。老师不仅提高了备课效率,也能提高课堂教学水平。

二、计算机专业教学的微课制作。

在“互联网+”的微课教学模式下,计算机教学能够顺利进行。首先,微课作为一种教学辅助工具,内容简短。老师要寻找满足教学目标,符合教学内容的小视频。尤其是一些知识点难点,都可以据此开展视频教学。为了降低计算机的学习难度,老师要把这些内容再次细化,以微课视频的形式播放给学生。大多数视频都是5到10分钟的,由于时间较短在这个过程中学生能够集中注意力听讲。这些视频易于携带,不像课本那样沉重繁多,只需保存在文件夹中即可,学生在课下也能反复观看多次练习。

三、微课在计算机专业教学中的应用。

(一)在课前预习中引入微课

在计算机教学的过程中,老师首先要引导学生进行课前预习,这个环节直接影响到学生是否理解这一节课的内容。还有一些学生不明确本章节的知识点和重点。所以老师要引导这些学生进行预习。学生在预习过程中会遇见一些不理解的问题,找不到章节的重点。这个时候老师就可以使用微课教学的方法,选择一个合适的微课视频给学生观看。在一节课程结束之后,可以让学生再观看一个微课视频。这样学生就能解决课上遗留的问题,形成一个系统性的知识体系,也能加深对知识点的印象。例如,大多数中职学校的学生都拥有自己的手机,或是电脑。老师借助微博、微信这种新的媒介方式和学生沟通交流。还可以提前在微信群里告知学生下一节课学习的内容,为学生推荐相关的微课视频。这样学生就能有意识的提前预习,也能提高课堂效率。[1]

(二)在新课导入中引入微课

在教学的过程中,巧妙的导入微课视频,引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期刊文章分类查询,尽在期刊图书馆这样也能复习上一节的知识点,巩固之前掌握的基础知识。也能引导学生学习新的知识点。在选取微课视频的时候,一定要选择和教学内容符合的题材,视频要简短,内容要丰富。在这个过程中,可以制作多媒体课件,选择一些图片、文字进行辅助性教学。学生进入学习的状态之后,再进行情景教学。

(三)在课堂教学中引入微课。

在计算机教学的过程中,不仅要让学生掌握理论基础知识,也要培养锻炼学生的动手操作能力。但从当前的教学现状来看,很多学校的基础设施不够完善。学校如果要想建立一个好的计算机实验室,就需要大量的经费。但是,中职学校的人数较多,要想建立一个满足学生学习的计算机实验室对学校来说有些困难。学校也很难配备完善的基础设施。在这种情况下,学生可以分组进入实验室练习计算机。那么要想所有的学生都进入计算机实验室学习,就需要花费大量的时间。在教学的过程中可能会受到各种因素的影响,无法让每一个学生都掌握计算机的操作方法,这也没有达到教学的目的。如果我们选择微课教学,就可以寻找相关的“操作实验视频”给学生观看。这样学生就能了解具体的操作流程,也能节省在实际操作过程中花费的时间。这样学生不仅能进行实践,还可以通过微课视频观看实验,任何时间地点都能进行学习,打破了地点时间的限制,学生有了更多的学习条件,提高了学生动手的能力,锻炼实践能力。

例如,学生在学习“进制转换”这个知识点的时候,由于换算比较复杂,学生可能不太理解。那么老师就实际操作,为学生录制一个“二进制”转换的视频。这样学生能够直观的看到换算过程,也能更加理解相关知识点。

除此之外,在课堂教学的有限时间里,不能很好的拓展宽阔的知识面,只是单纯的对教科书里的知识点进行学习,尤其是计算机教学。在课下的学习中,可以针对当天的教学课程,进行微课再学习,不仅可以了解更多知识,而且可以加深印象。在传统教学的中,针对学生自主思考的问题,较为抽象的问题,可以在老师证明之后,用微课视频播放出来,让学生更简单理解。而传统教学的全面性和微课教学的针对性完美结合,让知识点既有连接又有对比。让微课很好的弥补传统的不足,利用微课的优点,让学生更加爱学习。[2]

(四)在学习评价中引入微课

在“互联网+”的背景下,学生老师,拥有更多的学习教学资源。学生可以共享学校的资料库,资料库中,有很多老师上传的微课视频。老师在教学课程完成之后,为学生布置任务。学生完成任务的过程需要借助网络技术。

例如,学生的任务完成之后,通过微博微信的方式发给老师,老师和学生可以沟通交流。此外,学生还要定时观看微课视频,每观看一个微课视频,或者是每一个视频答题的得分率,最终都要算进期末考试的成绩中。[3]

结论:综上所述,在“互联网+”的背景下,计算机教学,有了更多的可能性。我们可以借助微课教学帮助学生完成预习、学习环节。这些制作的微课视频除了计算机专业的学生其他专业的学生也可以学习,这就达到了资源共享。但是,微课教学并不能代替传统的教学方法,只是起到了教学辅助作用,这一点我们要明确。

参考文献:

[1]夏仲文.利用微课程促进学科教学的应用研究与反思[J]. 中国信息技术教育,2012(11):13-14.

[2]寻素华.浅析微课程开发在校内外的应用研究[J].中国电化教育,2013(9):123-126.

[3]周青政.微课程的内涵、特征及应用研究[J].课程教育研究,2013(11).

论文作者:何成龙

论文发表刊物:《文化研究》2018年第1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8/4/12

标签:;  ;  ;  ;  ;  ;  ;  ;  

“互联网+”时代微课在中职计算机专业教学的应用论文_何成龙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