乡村振兴背景下贫困山区如何发展壮大村集体经济论文_欧小蓉

乡村振兴背景下贫困山区如何发展壮大村集体经济论文_欧小蓉

重庆市石柱县委党校 409199

乡村振兴包含的内容是多方面的,振兴村集体经济是其中的一个重要内容。在贫困山区,不少行政村集体经济极为薄弱,甚至为零。村级财力枯竭,群众事情难办,公共服务体系难以建立,巩固农村基层组织缺乏基本保障。那么,乡村振兴背景下贫困山区如何创新思路发展壮大村集体经济,值得思考。

一、存在的问题及原因

1.地方政府过多干涉,同质化竞争,村集体经济扭曲发展。没有划清政府与村委会的权力边界,政府过多干涉村委会,让村委会放不开手脚大展身手。发展产业盲目跟风,导致同质化竞争。县上一些部门生搬硬套外地的做法,出去参观考察一趟回来,头脑发热,看到外地什么赚钱就要求本地种养什么,没有根据各个地方实际发展合适的产业,而是强制下计划。有时上层领导未经深入基层调研,走马观花,做决策有时比较草率。硬压种植任务,村民比较反感。而且贪大求全,一谈发展就是上百亩甚至上千亩,形成所谓的“规模效应”。一旦经营失败,损失会很大,村集体经济将元气大伤。

2.自然条件恶劣,乡村人才缺失,发展村集体经济无信心。一是自然条件恶劣。山高坡陡,土地贫瘠,发展条件受限。青壮年难从土地中刨食致富,艰苦的生活条件和低廉的农产品价格使青壮年外流严重。不少村集体经济为零,带动能力不足,群众期望值不高,参与的积极性很低。二是乡村人才缺失。乡村主要为“386199”部队,多是弱势群体,缺乏农业劳动力。他们文化水平低,学习技术的欲望并不强烈。产业发展市场风险大,村民害怕失败,畏手畏脚。外地来的技术员因为嫌弃待遇低、条件差难以留下,流失现象普遍。本地技术员很少,愿意留在基层的更少。村组干部待遇偏低,辞职现象不断发生,导致一些工作无法正常运转。农村干部老年化,管理人才极少。缺资金、缺人、缺技术,村干部畏难情绪严重,对发展村集体经济没有信心。个别村干部年龄偏大,缺乏创新意识,知识水平偏低,外出机会少,视野范围窄。缺乏先进的经营管理理念,普遍不知道干什么、怎么干,心里很茫然。

3.支撑产业发展项目难选,资金难跟上,销路难畅通。一是难找合适的项目。村集体经济需要发展有地方特色的产业才能有效支撑,但贫困山区传统产业无特色,找准发展项目非常艰难。二是资金缺乏保障。有的虽然找到了较为合适的产业,但因缺乏启动资金而计划泡汤。有的经营业主资金主要来源于打工的长期积累,但数量不多。个别因盲目扩大规模而导致资金链断裂,前功尽弃,成了一些“烂尾”产业。个别外来经营者存在道德风险问题,“醉翁之意不在酒”,其投资的主要目的不是帮助地方发展产业,而是为了套取国家补助资金。也有一些外来企业只顾自己赚钱,有了项目资金后,不管村上或者农户的分红问题。有的乡镇政府因财力不足,承诺的补助资金未兑现,产业发展条件不成熟。三是产业发展与耕地红线、生态红线间的矛盾。四是销路不畅难持续发展。有的村产业发展起来后愁销路。产业链短,可持续性堪忧。

期刊文章分类查询,尽在期刊图书馆

二、对策建议

1.加强宏观指导,主动简政放权。地方政府准确定位,主动划清与村委会的权力边界。政府应给予更加宽松的环境,加强宏观指导而不是直接领导,以激发村民自身潜力和活力为主要任务。上层领导要加强调研,主动深入基层倾听群众的声音。帮助他们分析本土情况和市场前景,了解他们的困难,帮助他们克服困难。至于发展什么产业,要尊重经营者的意愿,由经营者自己决定。出台政策,对套取国家资金的要给予惩罚。

2.产业支撑是关键,长效机制需构建。一是科学规划产业,差异化发展。请懂行的专家或专家团把脉,结合市场行情和市场需求,因地制宜规划各村合适的产业。突出地方特色,因特而立,因特而优,因特有市。实行差异化发展,避免同质化竞争,提高产业市场竞争力。二是注重发展长效产业,提档升级。鼓励有意愿的返乡农民工申请开办微型企业,进行产品深加工,延长产业链,提高农产品附加值。拓展销路。加大宣传力度,政府在这方面着力。农委部门要在市场供求信息等方面着力,把这些信息通过“村村通”广播给群众,让群众及时了解市场情况。加大基础设施建设,催生更多的网店,大力开展网上营销,扩大销路。

3.开发农村人力资源,提供智力支持。一是引进外来人才。通过招商引资,引进有实力的公司,以“公司+农户”的模式带动农户发展。农户可以土地入股,分红按照市场价浮动,农民不吃亏。一般来说,入驻公司“领头羊”有先进的经营理念,有获得市场信息的特殊途径,有较为雄厚的资金,有发财致富的强烈愿望。两者结合能优势互补,实现共赢。但两者之间要建立利益联结机制,让他们进行利益捆绑,才不会相互“拆台”,而是共同“搭台”,演好同一台“戏”。要做好本地村民的思想工作,培养其大局意识和集体观念,与外来人才搞好关系,避免关系不和发生内耗。为外来人才提供良好的生产生活条件,让他们能留下来,带领村民干一番事业。政府可以在基础设施方面进行投入,比如路、水、电等方面给予保障,为他们分忧。二是培养本土技术员。外来技术员容易流失,而本土人才土生土长,对家乡有一种特别的感情,他们才是驻守农村的中坚力量。每年,农委要有计划地举办各种实用技术培训班,每个村选取留守在家的青壮年参加培训,比如在家照小孩的青壮年留守妇女群体是可以开发的人力资源,她们可以通过技术指导实现家门口就业。既能照顾老人小孩,还能有一技之长为村民服务,她们能实现自我价值,体验成就感。三是培育本地种养殖大户。大户通常是农村中有胆有识的人物,具有创新意识,敢为人先。政府要给予他们更多的扶持,让他们“茁壮成长”,发挥榜样的作用,能鼓励更多的人向他们靠拢。四是农村管理人才培养。因材施教,理论联系实际,着力提高管理专业水平。开拓村干部等农村高层次管理人才的视野,寻找周边兄弟区县发展成功的地方,组织村干部实地观摩,进一步拓宽视野,启发思路,鼓励其带领村民发家致富的信心。五是培育新型职业农民。根据地方农业产业发展特色和农民技能需求,合理设置课程,邀请省专家教授授课,多层次、多形式强化培训,培育一批有知识、懂技术、会经营的新型职业农民。提高农业农村科技水平,让他们挑起振兴乡村的大梁。力争实现科学管理、绿色种植,打造特色品牌,大大提高村集体经济收入。

论文作者:欧小蓉

论文发表刊物:《基层建设》2019年第17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9/9/16

标签:;  ;  ;  ;  ;  ;  ;  ;  

乡村振兴背景下贫困山区如何发展壮大村集体经济论文_欧小蓉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