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读”在提高学生语文素养上的重要作用论文_邓一超

浅谈“读”在提高学生语文素养上的重要作用论文_邓一超

(万源市旧院镇中心小学校 万源636350)

【摘 要】:随着教育教学改革和新课标实施步伐的加快,小学教育已着眼于提高学生的基本语文素养。因此,小学语文教学也应把目光放在提高学生综合能力上来。

【关键词】:读素养作用

所谓语文素养,主要就是听、说、读、写的基本能力以及 相关的文化知识,要提高学生的语文素质应当重视“读”的训练。

新《课标》指出:“课外阅读总量六年制不少于150万字。”从这里可以看出,此次修订非常重视对学生读的指导和要求。学生只有通过多读书,才能积累和丰富语言。因此,加强对学生“读”的训练是提高学生语文素质的一种有效途径。那么在课堂教学中究竟如何落实读的指导呢?笔者在长期的教学实验中,进行了以下有益尝试。

一、以读促思,提高学生分析理解能力

以读促思就是教学中,让学生自己去思考、质疑,经过充分地读去理解不懂的词句意思,从而达到理解课文的主要内容之目的,具体教学中,可在教师的指导下,放手让学生运用已学到的阅读方法和知识,采用自读(初读、通读全文、抓住课文的主要内容。在此基础上,按照自读要求,圈点批注重点词、句、段,初步理解文章的重点词、句、段及相互联系)。①自悟(引导学生表述在自读中懂得了什么,是用什么方法弄明白的。在学生的表述有误时,教师加以及时的点拨、启发)。②讨论(教师经过析题,列出主要问题组织学生思考、讨论)的步骤完成。如在教学《圆明园的毁灭》一课时,在揭示课题后,教师启发学生:“你读了课题,想知道什么?”此时,学生根据自己的预习知识,肯定会提出诸如:为什么圆明园是一座举世闻名的皇家园林?为什么说圆明园是园林艺术的瑰宝、是建筑艺术的精华等问题,此时教师不急着解决问题,而是让他们回到课文中去读课文,在解决了“举世闻名”、“众星捧月”、“金碧辉煌”、“小巧玲珑”等词语的基础上自悟,最后经过全班讨论而明确:圆明园之所以能成为举世闻名的皇家园林,是因为它规模宏大,景观美丽,文物珍贵;因为它汇聚了天下风光的迷人景色,融合了中外风格的建筑艺术。所以被称为是“园林艺术的瑰宝,建筑艺术的精华”,这样既体现了学生是学习的主体,又教给了他们读书质疑,自悟自得的方法,从而提高了他们分析、理解问题的能力。

二、以读表情,提高学生的语言感受能力。

以读表情,就是要求学生在朗读过程中体会作者的情感,并能够充分地流露出来。

期刊文章分类查询,尽在期刊图书馆教学中,在理解语言内涵、领悟语言技巧后,可引导学生借助朗读再现语言文字所描述的形象,显示语言文字所具有的内涵,传达语言文字所表达的情趣,从而使语言的形象美、蕴涵美、情感美、技巧美有助于朗读时语气的选择、语速的变更、语调的起伏、语言的高低等充分展示出来,以使学生感悟语言美的朗读表达方法,让学生在“语言文字——语言画面——语言文字”的心理转换中,加强语言情境的感受,培养学生语言感受的能力。如《可爱的草塘》一文中:“这么大的草塘我还是第一次看到。走了进去,就像置身于大海中一样,浪花翠绿翠绿的,绿的发光,绿的鲜亮,欢笑着,翻滚着,一层赶着一层涌向远方。”这段文字写得很美,应该用惊叹、赞美、抒情的语调去读,朗读时要特别注意轻重缓急,学生一边读。教师一边引导学生想象“语言画面”,体会情感:又大又美的绿色海洋,微风吹来时,碧波荡漾,置身此景,有赞叹、有喜爱。这就充分表达出对草塘的喜爱之情。通过朗读,学生对语言文字的理解水到渠成,从而使他们对语言感受能力得到了提高。

三、以准助读,提高学生准读力

提高阅读能力就要变被动阅读为主动阅读,变笼统阅读为有重点,有选择的准确阅读。

1、跳读。跳读就是不通读全文,跳过一些无关紧要的内容或自己已经了解的章节,以便用较少的时间接触更多的信息。如:解答阅读最好先看文后的题目,对与解题无关的内容一扫而过,着重弄清与解题有关的内容。避免被与解题无关的难字、难句缠住而耗费时间与精力。

2、概读。概读是指抓住阅读材料的“概要”读。通过对文章或段落中心和大意的理解,提高学生综合概括能力。在教学中,我先利用一些难度小的篇章(如总分结构的篇章)让学生找中心句、主题句,后再根据学生知识现状,找出一些没有直接点出主题的段落,让学生自己概括总结,加深理解深度。

3、细节读。阅读材料中的关键、细节应要求学生重点阅读、准确把握。我常用启发诱导、组织讨论、发挥例题合理想象等形式使学生加深对作品含义及作者意图的理解,提高学生阅读理解能力。

四、以读促写,提高学生写作能力。

读是写的基础。以读为本、读中学写、读中练写、读写结合、学用一致是训练学生基本功的有效途径。教学中,让学生在具体形象的情境中,在充满情趣的活动中,有滋有味地进行朗读、有声有色地进行背诵,有情有意地进行体会,使句子、词语给予他们的不是抽象的符号和意义,而是具体的形象和情景。时间长了,学生的思路就会开阔、语言就会丰富,一旦出现有关情景,有关词句就会涌于笔端。如《桂林山水》一课以优美的语句写出了桂林山的奇、秀、险,水的静、清、绿,而且文章结构严谨、层次清楚,学生在熟读成诵的情况下,我指导学生模仿课文的思路、写作方法、结合自己的观察来写一篇游记,这样学生有了参考资料,写起来得心应手,取得了良好效果,达到了练笔的目的,他们的作文水平也有了大的提高。伟大的诗人杜甫说的“读书破万卷,下笔如有神”指的就是这个道理。

总之,通过对学生“读”的重视和指导,极大地调动了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和主动性,有力地提高了他们语文素质,这是我们值得提倡和推广的。

论文作者:邓一超

论文发表刊物:《读写算(新课程论坛)》2016年第2期(上)

论文发表时间:2016/5/19

标签:;  ;  ;  ;  ;  ;  ;  ;  

浅谈“读”在提高学生语文素养上的重要作用论文_邓一超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