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层建筑屋顶钢结构连廊设计探究论文_童金仔

恒大旅游集团 广东省 广州市 510620

摘要:高层建筑工程中,可采用空中连廊对其加以连接,使高层建筑连为一体,可采用刚性连接与柔性连接方式,并对相应支座设计加以优化。本文以广东省CK住宅工程为例,对高层建筑屋顶钢结构的连廊设计进行探讨与分析,以期提高钢结构连廊设计的合理性。

关键词:高层建筑;屋顶;钢结构连廊

前言

高层建筑工程的覆盖范围日益扩大,应采用空中连廊连接多栋高层建筑,使之成为整体,可以起到疏导交通的作用,同时也可以有效分析空中连廊的空间受力情况,也可通过空中连廊疏导主体结构的变形情况。

1工程简要概况

以广东省CK住宅工程为例进行分析,CK住宅工程包括27~30层的塔楼工程4栋及1栋17层的板楼工程,该工程为现浇混凝土框架剪力墙结构,住宅工程整体建筑面积达到117000㎡,工程抗震设防烈度为7度,建筑类型为丙类建筑,建筑场地为Ⅱ类场地。板楼与塔楼55m高的上层结构中,设置一层高的连廊。连廊高度在3.7~5m之间,连廊跨度在16.5m左右,连廊采用上下两层的梁板体系,连廊一端连接于板楼屋顶,另一端与塔楼屋顶相连。

出于满足高层建筑立面美观性的考量,其连廊采用两层间距1.2~1.3m的双槽钢加以连接,在压型钢板上进行钢筋混凝土面层的浇注。CK住宅工程的塔楼一侧,直接向塔楼伸入6根密肋钢进行锚固,在板楼一侧屋顶则采用滚轴作为支座。该工程施工方案的应用,可以更好地适应地震情况下的结构位移需求,保证建筑结构的简洁与连接的可靠性,提高建筑立面简洁性及连廊的通透性。连廊两端分别为刚接及滑动,则连廊的设计水平可充分满足建筑中震弹性的技术要求,确保建筑工程在大地震情况下牢固稳定,并有效减少高层施工作业量,提高吊装施工的安全性。

2抗震与抗风验算工程

CK住宅工程主楼之间,以架空连廊作为主要的联系构件,当地震灾害发生时,地震的作用下,建筑主体之间以架空连廊作为工程关键。如果采用刚性连接方式,则在地震灾害情况下,架空连廊应当能够在地震灾害情况下满足抗震设防的结构设计要求;如果采用柔性连接方式,则在地震灾害情况下,架空连廊的设计还应当搭配耗能装置,连廊一端进行刚接,另一端滑动,并对其进行验算。

根据建筑工程抗震设防设计中“大震不倒,中震可修”的设计原则,应当对建筑工程进行变形与节点设计,以确保高层连廊在地震情况下不至于垮塌。建筑工程连廊与塔楼之间相互连接的位置,可采用6根40密肋钢量伸入楼中,连廊端头采用钢板焊接连接工字型钢及高强螺栓,采用压型钢板及混凝土面层使塔楼成一整体。将滚轴支座安装于楼板顶层,确保滚轴支座可自由滑动。

工程连廊可分为上下两层结构,将工程连廊两端分别固定与滑动,对其进行弹塑性动力时程分析,计算两栋建筑之间层模型弹塑性动力时程,对在罕见地震情况下两栋建筑的相对位移情况加以计算。根据其相对位移情况,对罕见地震情况下构件所受到的内力进行反向推算,对构建强度进行验算,计算支座连接与支座变形情况。在进行塑性分析时,应当以新抗震规范为基础,确定在焊件地震情况下建筑结构上下层间所发生的塑性位移角线值,将两栋楼之间的相对位移按照1107mm进行计算,将钢梁伸入板楼楼顶滑动支座2.5m位置,以满足滑动支座的纵向位移需求,在严重地震的情况下,明确其纵向的极限位移情况,连廊滑动端与板楼屋顶结构构建之间的连接并不稳定,确保工程连廊完全脱离该工程主体,以实现真正意义上的滑动连廊,将连廊滑动的长度控制在2.5m左右,以避免连廊垮塌。

横向方向上,可根据连廊位移对构建内力进行反推,并在此基础上进行节点设计,验算钢梁、节点、螺栓、栓钉、焊缝、混凝土节点等重要位置,对材料强度标准强度进行计算。上榀的极限位移情况在1167mm左右,结合以上计算方法进行验算。连廊结构自身的重力荷载计算,可以按照3.5kN/㎡加以计算,确定风荷载的标准值,明确正常情况下的风荷载的控制作用,验算风荷载情况下的构件情况[1]。

3构建方法

向塔楼一跨伸入钢梁,采用角钢及高强螺栓连接固定端及工字钢145,采用埋件将工字钢固定于墙体,采用构造埋件拉筋与结构墙体楼板,可采用现浇混凝土进行连接,实现连廊一端的刚接。连廊工程可采用滚轴支座。上榀所受到的垂直荷载较小,因此应采用弧形支座并敷设四氟板,并严格遵循机械设计规范加以修正。出于提高结构整体性的考量,工程密勒钢梁之间可以每间隔2m进行工字钢的加设与横向支撑,对工程滑动支座之间距离加以控制。

图1 工程滑动支座

风荷载向上风向产生的位移,可将工字钢I10加设于下榀滑动支座梁,使其扣住双槽钢,预留一定间隙并加以约束。上榀梁应当设置于弧形支座,加设钢梁,并使钢梁穿过空心钢板,在孔四周及其两侧进行橡胶的填充,为就钢梁的自由滑动提供保证,对钢梁竖向形变现象加以控制。为上榀密勒钢梁做好支撑工作的需要,在板楼的主体结构上,进行4根劲性混凝土柱,混凝土柱截面积为600×600mm,并在其间设置组合工字钢I50,下方插一层高度,确保混凝土柱墙体之间连为一体,强化墙体楼板构造。

在钢梁伸入外墙的位置预留孔洞,在洞口与钢梁一侧的间隙设置为50mm,在孔隙处进行橡胶的填充,提高钢梁的形变能力。出于减少风压的考量,出于减少风压的考量,可将上榀叠合层上层增设8个洞口,每个洞口的规格为2400×450,并在悬挑端增设圆孔,圆孔规格为φ2200。连廊工程的构造,应当确保其在中震、大震情况下的强度与形变需求。主楼工程应当充分考量工程荷载,强化计算与分析工作,按照中震弹性对刚接位置的墙体进行验算。

另外还应当对主楼结构进行强化。建筑工程设置连廊结构,会导致塔楼强度及牢固性受到削弱,可能导致在洞口增加的情况下出现上下错位,楼层刚度被削弱。基于此,在进行连廊设计时,可就相邻层局部顶板进行加厚,将顶板加厚至200mm的情况下,改用双向双片拉通作为配筋。在17至20层之间的内外墙体进行局部加厚,将其顶板加厚至300mm,增加暗柱以上下联通,扩大截面积,增加配筋。增加连梁配筋,按照竖向抗侧力构件进行计算,向水平转换构件传递的地震内力,与增大系数相乘,并优化板楼墙体刚度[2]。

结语

空中连廊的设计,应当计算并分析其在复杂风荷载情况下的可靠性及稳定性,计算连廊支座的失稳情况,通过连廊的设计为工程结构位移与结构内力进行准确分析,保证工程抗震性能。

参考文献

[1]陈荣喜,单红波,刘晓斌等.某高层钢结构连廊施工技术[J].施工技术,2017,46(07):50-52.

[2]刘轶.高层建筑钢结构连廊结构设计优化分析[J].建设科技,2016(12):46-47.

论文作者:童金仔

论文发表刊物:《防护工程》2019年第2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9/5/10

标签:;  ;  ;  ;  ;  ;  ;  ;  

高层建筑屋顶钢结构连廊设计探究论文_童金仔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