社会主义理论前沿问题笔谈(七篇)——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结构因素分析,本文主要内容关键词为:笔谈论文,因素论文,核心论文,体系论文,结构论文,此文献不代表本站观点,内容供学术参考,文章仅供参考阅读下载。
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体现社会主义国家的内在精神,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活的灵魂,在社会主义意识形态中处于重要战略地位。
一、战略定位:核心价值体系日益成为和平发展时代综合国力竞争的强大软实力
1、全球化视野下的国家软实力竞争聚焦“国家精神”与“核心价值”
在和平发展时代,当前国际社会综合国力的竞争,已经从单一依靠硬实力为主的传统竞争战略转向以硬实力为基础、软实力为核心、巧实力为智谋的综合国力竞争战略,这是世界历史发展的大趋势。我们在未来激烈的国际竞争和现代化建设进程中,千万不可疏忽国家精神和核心价值体系建设。2010年上海世博会的举办,给我们带来一个非常深刻而重要的启示是,国家精神和核心价值日益成为各国之间综合国力竞争的强大软实力和民族强大的重要精神支撑。
如美国馆的主题思想和展示风格,值得高度关注。美国作为一个发达资本主义国家,十分重视价值观建设,并在实践中逐渐形成了一套符合本国国情的价值观体系。美国的价值观建设在促进经济社会发展等方面起到了十分重要的作用:在一个历史短暂,种族、文化、价值观念复杂多样的环境中,美国发展成了目前世界上的头号强国。而联结美国各种族、民族,促进社会一体化的纽带就是美国人所拥有的共同的意识形态或价值观念体系。
我们必须敏锐地警觉:21世纪大国博弈和国际竞争的前哨阵地和更高境界,将不可避免地推进到国家精神和核心价值层面的激烈竞争。当中国这样一个发展中社会主义大国正在走向和平崛起而备受全世界高度关注的关键时期,在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达到现代化的一定程度以后,我们尤其要责无旁贷地高度重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建设的重要性、艰巨性和紧迫性。
2、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是一个重大战略课题
在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内在结构因素中,基本范畴的界定、科学内涵的概括和显著特点的描述,是一个值得深入研究和不断探索的崭新课题。科学分析和准确回答这些重大问题,是建设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前提和基础。
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建设,是综合国力中软实力的重要组成部分,体现了国家主流价值观的正确导向,它也理所当然成为社会主义意识形态建设的不可或缺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重要目标之一。
二、理想信念:走中国道路与实现民族伟大复兴
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中的理想信念因素,具有高屋建瓴、统领一切的主导功能和引领作用,对全党全军全国人民,具有最强的感召力和凝聚力。
1、坚定不移地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
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建设中,首先涉及一个“举什么旗”的根本问题。在21世纪,“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是当代中国发展进步的旗帜,是全党全国各族人民团结奋斗的旗帜”。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是内涵丰富的集成概念,包括价值取向、理论体系、实践形式以及制度形态。在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架构中,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可以作为真理加以信仰,作为理论加以研究,作为学科加以建设,作为旗帜加以高举,作为道路加以坚持,作为事业加以奋斗,作为理想加以追求。
2、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
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首先建筑在“行动中的马克思主义”即科学社会主义的基础之上,科学社会主义与中国实际相结合而产生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是全国人民的共同理想。小康社会既是一个具有深厚文化底蕴的、富有中华民族特色的概念,又是一个极具社会主义性质和现代化气息的科学理念;在此基础上进一步实现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集中体现了中国人民的共同价值追求。
三、精神家园:民族精神与时代精神的契合,有效推进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建设
一个国家及其国民的精神面貌、精神支柱、精神动力关系到民族盛衰和国家兴亡。在新的历史条件下,我们要善于把以爱国主义为核心的民族精神和以改革创新为核心的时代精神相互契合,注重在精神层面上推进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建设。
1、建设中华民族共有精神家园
十二五规划《建议》明确提出:“不断拓展群众性精神文明创建活动”、“弘扬主旋律,提倡多样化,使精神文化产品和社会文化生活更加丰富多彩”、“满足人民群众不断增长的精神文化需求”、“增强民族凝聚力和创造力”等等。这种民族精神与时代精神的相互契合,有利于培养一代又一代社会主义新人,提高全民族的思想道德素质和科学文化素质,增强中国的软实力、有利于“建设中华民族共有精神家园”。
2、爱国主义熔铸特定时空下的精神豪情
在新的历史时期,爱国主义思想体现为爱社会主义、爱祖国、爱中国人民和中华民族的高度统一。爱国主义与社会主义高度统一,是新时期爱国主义思想的核心内容,具有鲜明的时代特征。1981年邓小平在《关于思想战线上的问题的谈话》中针对有人说的“不爱社会主义不等于不爱国”的错误言论,严肃地指出:“难道祖国是抽象的吗?不爱共产党领导的社会主义的新中国,爱什么呢?港澳、台湾、海外的爱国同胞,不能要求他们都拥护社会主义,但是至少也不能反对社会主义的新中国,否则怎么叫爱祖国呢?至于对中华人民共和国领导下的每一个公民,每一个青年,我们的要求当然要更高一些”。
3、革命精神是共和国精神文明的主要支柱
在改革开放的新时期,中国共产党仍然主张要弘扬革命和拼命精神,严守纪律和自我牺牲精神,大公无私和先人后己精神,压倒一切敌人、压倒一切困难的精神,坚持革命乐观主义、排除万难去争取胜利的精神。如果一个共产党员没有这些精神,就决不能算是一个合格的共产党员。“不但如此,我们还要大声疾呼和以身作则地把这些精神推广到全体人民、全体青少年中间去,使之成为中华人民共和国的精神文明的主要支柱,为世界上一切要求革命、要求进步的人们所向往,也为世界上许多精神空虚、思想苦闷的人们所羡慕”。
4、创业精神提供强大精神动力
世纪之交,中国共产党提出了“64字的创业精神”:解放思想、实事求是,积极探索、勇于创新,艰苦奋斗、知难而进,学习外国、自强不息,谦虚谨慎、不骄不躁,同心同德、顾全大局,勤劳节约、清正廉洁,励精图治、无私奉献。这一新时期创业精神,为开创我国改革开放新局面提供了强大的精神动力。
5、民族精神是核心价值体系的灵魂和核心
精神的高贵,本身就是核心价值的体现。在新世纪,中国共产党依据具有五千年优秀文化的积淀和新时代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战略思考,进一步概括以民族自尊品格、民族团结意识、民族英雄气概、民族自强信心、民族创造精神和民族奉献精神为主要内容的中华民族精神:坚持国家和民族利益至上、誓死不当亡国奴的民族自尊品格,万众一心、共赴国难的民族团结意识,不畏强暴、敢于同敌人血战到底的民族英雄气概,百折不挠、勇于依靠自己的力量战胜侵略者的民族自强信念,开拓创新、善于在危难中开辟发展新路的民族创造精神,坚持正义、自觉为人类和平进步事业贡献力量的民族奉献精神。
四、人文关怀:和谐文化和道德新风滋养核心价值体系
1、人文因素的积极意义和价值导向
“十二五”规划《建议》明确指出:“建设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加强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和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理想信念教育,倡导爱国守法和敬业诚信,构建传承中华传统美德、符合社会主义精神文明要求、适应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道德和行为规范”。这些新思想新规定,凸显了人文因素在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架构中的重要地位和根本作用,反映了核心价值体系需要民族优秀文化的滋养和全体国民美好道德来支撑的客观规律。当前我们尤其要解决好人民群众最关心的道德滑坡、社会诚信缺失等突出问题,回应人民群众深层次的价值诉求,体现核心价值建设的针对性、有效性和可操作性。
2、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浸润于中华民族和谐文化根基之中
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人文关怀因素,具有鲜明的民族性。特别是“和谐文化”与“贵和”思想,是其中最具民族特色和最富文化气息的亮点,也是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架构中的最深层次的重要根基:以和为贵,主张“和而不同”,弘扬“和谐”精神,推崇和平、和谐、和解、和睦、和融、和合、宽容、包容;在国内构建和谐社会,实现人与人、人与社会、人与自然的普遍和谐,实现每个人的身心和谐;在国际维护世界和平,推动构建和谐地区、和谐亚太与和谐世界,促进各国共同发展和人类文明的繁荣进步。
3、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承载人类世代共同追求的美好价值
我们认为,在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内在结构中,如果从以人为本的理念和更完整的体系架构的角度来考量,应该增加自由、民主、平等、公正、幸福等人类世世代代共同追求的美好价值。我们提倡的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应该而且可以把人类文明发展进程中带有共性的美好价值取向和有益的实践经验吸收进来,整合起来,丰富、充实和发展自身的内容。既使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科学理性与价值理性有机结合,又使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建设体现人类文明发展的普遍规律和鲜明的民族特色的辩证统一。
标签: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论文; 时政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