积极心理暗示化解物理学习困惑,本文主要内容关键词为:困惑论文,物理论文,心理暗示论文,此文献不代表本站观点,内容供学术参考,文章仅供参考阅读下载。
日前,某县最好的重点高中作了有关物理学习兴趣度的调查。统计表明,尽管多数学生都觉得物理在高中阶段是非常重要的一门学科,但对物理很有兴趣的学生只有39.1%,7.9%的学生对物理没有兴趣,最可怕的是还有36.3%的学生感觉物理成绩太差,28.5%的学生觉得很难学好,只有16.3%的学生觉得物理比较好学。
物理的群体性难学,有学科的特点,比如初、高中物理台阶太高,数学与物理教学的学科脱节,定量分析、空间想象力要求太高等。但恐惧心理和学生自身、相互间的消极暗示的负面作用亦不可小视。物理难学在部分学生还没有进高中之前就已耳闻了,因而他们对物理有一种恐惧心理。如果遇到几次考试不理想,就更暗示自己,不可能学好物理。同时教师与家长也不注意教育方式,常责怪学生,更是造成学生“我学不好物理”的心理定势。
一、积极的心理暗示是学好物理的精神支柱
上世纪60年代,保加利亚心理学家洛扎诺夫将暗示法引入教育研究领域,证实了积极的心理暗示是一种有效的教学手段,可以激发学生更大的学习潜能。在高中物理教学实践中,运用多种暗示手段可以有效开发学生个体的心理潜能,特别是无意识潜能,使学生在身心放松的状态中学习知识,发展思维。
(一)环境暗示,营造积极的学习氛围
环境以各种方式刺激着我们的感官,指导我们的行动,甚至影响我们观念的形成。而这些大多是在不知不觉中或是意识并不太强的情况下发生的。因此,课堂教学暗示的实施,必须精心设计教学情境,让学生在轻松和谐的教学气氛中接受教育。
在物理课堂上,如果能有意识地运用场景、氛围等环境条件来强化暗示刺激,就可以大大地提高教学效果。
比如上“生活中的圆周运动”时,教师围绕教学内容运用电教媒体的光、声、像等手段,创设了恰当课堂学习情境。教师手拿“水流星”和“过山车”模型跨入教室,学生们顿时对这堂课充满了期待。再加上“航天器中的失重现象”和“离心现象”等视频的播放,学生的眼球被充分吸引住了。
在上“机械能守恒定律”时,教师将一只大铁球用绳子挂在教室的横梁上,学生开始很惊诧。上课后教师让学生上来试验:让球摆开一个角度放在试验者的鼻尖上,然后释放小球,你敢不眨眼、不退缩吗?这时教室里哗然一片,学生个个兴趣盎然。这种合理的场景营造目的是为了烘托气氛,进行积极的心理暗示,集中学生学习的注意力。
(二)语言暗示,牵引学生的学习心理
语言是社会交际的工具,也是开启人类心灵的钥匙。语义深蕴富于隐喻的语言更具有暗示性。合理使用暗示性强的教学语言可以起到潜移默化的教育作用。
1.语言要有鼓励性和愉悦性
鼓励性的语言能激起学生的学习兴趣和求知欲。物理作为很多学生感到难学的学科更是需要鼓励性的语言暗示。但这并非是指简单地用“坚持、加油、努力”等命令式语言就能鼓励的。“试试看”,“说说你是如何想的”,“不错”,“分析有一定道理但还需深入思考”等褒奖式语言可以起到鼓励的效果。另外,教学中教师在引导学生对概念、规律的深入理解和具体应用时,要经常使用鼓励欣赏的语气给予学生反馈,暗示学生勇敢地学习和大胆地发言,这样可以有效地克服学生的厌学情绪。
2.语言要有启发性和指导性
“不愤不启,不悱不发”,启发性语言能启迪人的智慧,激起学生的学习动机和学习情趣,使学生主体处于积极自觉的心理状态。比如,当学生遇到疑难问题百思不解时,教师给予语言暗示以启迪和指导他们积极思考,有序思维,使其有豁然开朗的感觉;当学生学习注意力分散时,教师使用幽默、诙谐的语言,调整讲话的节奏,抑、扬、顿、挫也能起到很好的暗示作用。所以语言的启发性和指导性暗示不仅在于思维的启发,还包含情感和潜意识的启迪。
(三)威信暗示,提升学生的学习水平
威信高的教师在课堂上对学生提出的要求往往在课后落实得好,其原因主要取决于学生对教师的崇敬与信赖。教师的威信越高,给学生的暗示也就越强烈。
教师的威信暗示是教师本人的师德修养、敬业精神、教育教学能力等的综合反馈。因此,为了提高课堂的效率,取得良好的教学效果,物理教师必须加强师德修养,提高自身业务素质和教学水平,使学生从心灵深处以你为师。威信暗示的强弱还与师生之间的体位、距离有关。同一教师,由于与学生相处的体位关系不同,暗示效果也会出现明显差别。比如,教师在讲课时,是一直站在讲台上还是经常走下来站在学生中间,带给学生的暗示是完全不同的。教师一直在讲台上,给学生的是“教师是领导者、监督者”的暗示,容易在课堂上造成师生对立的紧张气氛,不利于信息的传递。而如果教师经常走下讲台,站在学生身旁,这样的身体语言给学生“教师是可亲的,是我们的朋友”的心理暗示。成功的威信暗示可以拉近师生之间的距离,形成师生之间高度的心理相容和情感共鸣,从而达到最佳的教学效果。
(四)成功暗示,铸就学生的成才之路
1.形成成功的追求心理
成功是学生的基本心理需求之一,对学生具有无限的魅力,对于物理学业不良的学生更是如此。一次课堂答题的成功,一次小练习的成功,一次小实验的成功,都需要教师抓住时机给予正面肯定和鼓励,以暗示学生去追求更多的成功。
2.形成成功的奋斗心理
有了对成功的追求心理,至获取成功还有一段艰苦的路程,物理学业不良的学生感受更为强烈。教师要结合教学帮助学困生意识到获取成功的艰难,培养他们敢为的精神和克服困难的勇气,训练他们承受挫折的耐力和坚韧的进取心。
2011年学校里张贴了高考录取光荣榜,其中一位女生拿到通知书后特地到校来感谢我。她问我是否还记得在光荣榜前我的问话。原来,一年前的一天,她在学校的橱窗栏里饶有兴趣地看着光荣榜里“优秀三好生”的照片及事迹介绍,我轻轻地走到她身边半是企盼半是戏谑地对她说:“什么时候,让我在这里看到你。”她有点怯怯地走了,似乎她感受到她的物理还不够好,需好好努力。
一年多来,物理课上她的眼神特别专注,下课积极主动问物理问题。但是,物理成绩的提高并非一朝一夕,也并不就是靠我的几次鼓励就行的。她在多次物理测试中成绩不尽如人意,她为此感到失意甚至自责。我注意到了她心理的变化,课后多次与她一起分析失分的原因。结果发现她大部分的失分并不是因为对物理知识不理解,而是在数学运算和审题上丢了近30%。我告诉她平时一定要杜绝用计算器运算,并鼓励她说:“只要你注意加强审题和运算能力的训练,物理成绩一定会上去的。要相信自己。”结果,高考中她物理成绩获得了“A+”,考上了南京大学。
3.形成成功的自信心理
对于物理学业不良的学生,往往表现为自信不够。事实上,有了自信才有强大的内驱力,才能顽强奋斗,竞争制胜。无论是平时学习过程中还是各类考试前都要暗示学生要自信,确立任何事情都是人做出来的,要有他行我也行的思想。比如让学生在考前暗示自己,“我一定能考出水平”和“我是喜欢挑战的”等。
二、积极的心理暗示是物理教学的有效手段
物理教学有诸多环节,有课堂教学,有教材处理,有学生思想动态等等,如何在各个环节进行有效的暗示,笔者进行了多角度的尝试。
(一)合理运用体态暗示
所谓体态暗示,就是教师用体态语言即眼神、表情、姿势、动作和距离等非言语行为对学生加以暗示。体态暗示手段在物理教学中具有特殊适用性。它能起到感染、传递、调控、激励等多方面的作用。教师的一束目光、一个手势,就能使某个学生或者整个班级产生某种微妙的心理变化,因而能有效地掌控课堂教学。对于动作暗示,教师在教学中主要运用的是手的动作,包括指、压、推、顶等动作。如在讲静摩擦力时,若以讲台为研究对象,手可直接指向讲台然后推讲台,暗示学生给讲台施加一外力。而针对地面对讲台的静摩擦力,就可用与推力相反的手势来暗示。这样把静摩擦力这种看不见、摸不着、很抽象的力就直观地表示出来了。事实上,物理学的许多物理模型、物理过程、物理状态以及物理概念、物理规律的表述都可借助手势来表示,手的上举、下压、平移及其动作的速度、强度都可以表达出不同的意思,从而暗示学生向正确方向去积极地思维。
(二)恰当使用“旁逸”暗示
所谓“旁逸”,是指教师在教学活动中,故意从公式、定律中跳出去,引入带隐喻性质的事例、资料或自身的生活经验等,看似节外生枝的闲聊,实为旁敲侧击地暗示。
例如,在教学“弹性碰撞”一节,讲述了“一个运动钢球()对心碰撞另一个静止钢球(
)”的规律,推导出了两钢球碰撞后的速度表达式:
在学习磁场和电磁感应时,频繁地用到左右手,不少学生为此常出错。其实,对此可作如下“旁逸”暗示:无论是安培力还是洛伦兹力都是用左手,而中文“力”字最后一笔是“左”撇,正好吻合了使用左手。而电流的磁效应和电磁感应中的电生磁和磁生电都是用右手,而中文“电”字最后一笔是右甩。所以学生可以形象地记忆为力“左”电“右”。
这种暗示的特点是可以让学生在学习过程中思路开阔,富有延展性和灵活性。因此,适时的旁逸暗示,有助于发展想象力和培养创造精神。
(三)深度挖掘教材暗示
1.利用好绪论等起始章节的教育机会
物理学对社会发展的促进作用有目共睹。比如力学的发展促进了人类了解太空;电磁学知识的发展使人类进入电气化时代;量子物理的发展使人类进入到信息化时代。用这些信息暗示学生,激起其学习物理、研究物理的欲望。
2.挖掘出教学内容本身的有趣之处
许多物理知识如电、磁学知识,光学知识等都是很有趣的知识。它们与现代生活和科技领域联系紧密,教师应用实物投影仪、电脑课件等提供给学生,激起他们学习物理的兴趣,暗示他们形成自觉和努力学习的习惯。
3.适当减缓学习内容和习题的难度
现代成功学认为,只有成功的经验才能更好地带来学生的学习乐趣和信心。对于物理学习有困难的学生更是如此。物理教学中应做到新课不加大教学内容和习题的难度,复习时适度加强分层要求,让学生在更多的成功中增强自信心。教师备课时,要多把较难的内容和题目想办法分解为较容易的几步,使学生得到“不是太难”的暗示。
4.适时运用物理知识进行美育熏陶
万有引力定律中两物体质量在同等地位,库仑定律中两种电荷也处于同等地位,这是典型的对称美;万有引力定律和库仑定律公式极其相似,具有典型的类型美等。利用美的体验去暗示引导学生产生学习物理的兴趣和钻研物理的积极性。
(四)广泛用好“共享”暗示
所谓“共享”,是指大家都处于同一学习平台上享受相同的学习资源。教师可以通过举办专题讲座或主题班会等形式组织积极的“共享”暗示。
开设讲座或主题班会的优点是同一时间里能让较多的同学接受教育,使其能够相互影响,产生共鸣的效果。活动可以班级为单位,也可面向全年级开设。通过讲座或主题班会让学生清楚,人的学习潜力是非常巨大的,每个人只要充满自信,方法得当,持之以恒,都可以取得惊人的进步。比如可开设“高一物理学习方法谈”和“物理考试能力的自我培养与提高”等专题,可以是教师谈,也可以是学生谈。讲座或班会可以使学生更快地了解高中物理学习的方法,鼓舞学生的学习热情,增强学生学习物理的信心,对学生学习物理和调整考试心态能起到很好的促进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