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水利水电工程的建设关乎国计民生,对人民生活水平具有重要的影响。水利水电工程的防渗能力关系到整个工程的质量状况,因为水利水电工程一般是建在河流湍急且落差较大的区域之内,如果工程的主体结构体系出现了渗漏事故,那么其引发的安全隐患和风险的严重程度是可想而知的,会造成很大的经济损失。因此施工人员要结合防渗施工的技术要求与规范,大幅度增强水利水电工程的防渗性能,通过对以往渗漏问题的分析研究,积极部署科学的防控举措,合理利用防渗防水的施工技术策略,全力防范渗漏事故的发生。
关键词:水利水电工程;防渗技术;研究
引言
只有解决了渗漏问题,工程才有可能顺利的完工。在现今的技术中,更多的是发现渗漏部位或可能渗漏的部位,对此部位进行多次涂抹、堵死,将渗漏问题的发生可能降到最低。而如今的防渗技术在真正实施中还有着许多的问题,需有相对应的改进方法,解决防渗技术存在的问题。
1水利水电工程防渗处理工作的意义
在水利水电工程建设中,防渗漏处理工作是至关重要的,水利水电工程一旦出现渗漏,不仅会影响工程的整体性能,还会给广大的工作人员和项目惠及范围内的人民群众造成生命、财产的巨大威胁。因此,在施工过程中,施工人员一定要按照相关技术要求和工作准则严格操作,项目监管人员勤于勘察、监督,对可能出现的渗漏做到早发现、早处理,减少安全隐患,促进项目顺利完工,保证施工质量。
2水利水电工程出现渗漏的原因
2.1防水设计因素
水利水电工程设计在水利水电工程中占有重要的位置,前期设计与工程质量安全有着密不可分的联系,所以防渗效果的好坏与设计质量息息相关。如果设计结构出现问题,那么将会对工程的整体稳定性带来不可挽救的负面影响。由于工程设计的不合理性,极大可能会导致工程在完成应用过程中因受力不平衡而导致墙体破损,墙体破损就会出现渗漏问题。因此,在工程前期设计阶段一定要做好充足的准备,确保设计的合理性,避免因设计的不合理带来的渗漏问题。
2.2施工因素
由于水利水电工程规模庞大,在进行项目施工前会进行一系列的招标、投标、设计等工作,这些工序需耗费大量时间,工程项目建设施工也需数年时间,加之施工时所涉及的环境、技术、设备、人员素质等因素也会给工程质量造成影响,如不能进行有效地防渗或防渗技术质量不达标都会造成工程质量与设计不符,甚至工程建设项目漏水、渗漏现象频发,导致整个水利水电工程排水功能质量问题。
2.3原料质量因素
为达到求新的目的,很多设计单位都较为关注工程的设计和管理,对于原料的选择,则较为忽视。这就导致了在水利水电施工中,经常出现偷工减料的现象,工程质量受到严重影响,无法达到设计和使用要求。此外,在施工技术和资源等方面,以及资金情况的影响,设计单位使用劣质原料代替的现象也不在少数。以上两点都是影响水利水电工程质量的重要的人为因素。
期刊文章分类查询,尽在期刊图书馆
3水利水电工程中防渗处理技术的应用
3.1水利水电工程中复合土工膜的应用
复合土工膜其实是一种复合型材料,因此具有一定的复合型特点,例如材料的质量轻,延展性好等等,这些特性都很适合建筑施工,最重要的是该材料具有极强的防渗性能,价格较低,所以广泛应用于水利水电工程当中,在水利水电工程中,如果使用复合土工膜的话,很大程度上能够解决渗透问题。但是在使用复合土工膜的时候,还有一些注意事项。因为复合土工膜不是仅仅只有一种,他有好多种不同的型号,所以在使用复合土工膜之前,要根据具体的实际情况,结合工程中渗漏的程度,选择最科学最合理的复合土工膜。在选择完合适的复合土工膜之后,还要选择适合的接缝方式,来连接复合土工膜与防渗体之间的缝隙,只有科学合理的链接方式,才能保障土工膜与防渗体之间实现良好接缝,这样就避免了出现渗漏问题,实现很好的链接效果。不仅如此,在水利水电工程施工过程中,还需要对土工膜进行必要的保护,减少因施工对土工膜造成的伤害,降低其渗漏发生的可能性。
3.2高压喷射灌浆技术
高压喷射灌浆技术与高压水流方式息息相关,主要通过砂砾和水泥的有效混合,实现固化体,最终形成防渗层,其优势就是工程效益较为明显,适用范围广,需要投入的成本低,原料的来源多且广,能够达到防渗的要求。但它也存在缺陷,如果没有严格要求,施工的效果可能不佳,容易出现漏喷。按照水流的运动形式可分为旋转喷射和定向喷射,旋转喷射能够保证旋转水流的形成,保证柱体的加固外形,喷嘴的旋转导致其凝结体的结实性;定向喷射时,喷嘴的提升具备固定性,在单向喷射的作用下实现防渗体的坚固性,不同环境下都可以施工。但其要求的技术水平较高,这就对施工人员的素质提出了一些要求,既要有丰富的经验,又要具有较高的技术水平,这样才能保证施工的有效性。
3.3防渗墙技术
防渗墙技术具有持久性好、资金投入少、渗漏指数低等优势,是水利水电工程防渗应用最普遍的方法,该方法从古至今应用较为广泛,但在具体应用过程中,应充分结合水利水电工程项目的具体特点,结合恰当的施工措施,才能实现有效防渗效果。其中最常见的有以下三种方式,一是通过多头深层搅拌水泥土城墙工艺将多头深层搅拌机一次性进行泥浆喷射,通过固结以后的水泥桩被分别插在水利水电工程各桩之间来达到防渗效果,这种工艺较为简单,且应用较为普遍。二是通过连斗法成墙工艺将机器设备进行开槽,通过测量墙体的宽度与厚度来调整好开槽机,利用粘土、砂土和粒径小于30%的砂砾地,增强防渗墙结构的稳定性和安全性。三是倒挂式工艺,通过人力挖掘相邻土地,形成有效的防渗作用,该方法较为传统,但应用也较为普遍。
3.4水下混凝土灌注技术
灌注混凝土施工往往采用导管法。水下混凝土利用现场自拌混凝土施工,选取直升导管法进行水下塑性混凝土浇筑,视槽段的具体情况将二套导管安设到槽段内。最好在拌和站拌制混凝土,旨在提高浇筑混凝土的质量。这里值得强调的是在浇筑施工过程中要最大限度地保证混凝土面上升,安排专门人员进行测量,并做好记录。
结语
水利水电工程是造福民众生活的重要项目,要重视工程可能出现的问题并有相应地解决方法,将渗漏事故的发生可能性降到最低,是提高工程质量的百年大计。
参考文献:
[1]任杰.水利水电工程防渗技术施工要点分析[J].中国新技术新品,2017(3):95-96.
[2]黄勇.水利水电工程防渗技术施工要点探析[J].工程技术:全版,2017(3):00033.
论文作者:张晓庆
论文发表刊物:《基层建设》2019年第4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9/5/7
标签:防渗论文; 水利水电工程论文; 技术论文; 工程论文; 混凝土论文; 土工膜论文; 工程质量论文; 《基层建设》2019年第4期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