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中物理课堂教学生活化的研究论文_莫胜语

初中物理课堂教学生活化的研究论文_莫胜语

(贵州省三都水族自治县鹏城希望学校,贵州 三都 558100)

摘要:初中物理的许多知识都来源于生活实际,长期以来,初中物理的课堂教学过于强调书本的理论知识而与实际生活脱轨,导致学生的物理实际应用能力很差。知识来源于生活、服务于生活,所以在中学物理教学中要重视将生活中学生熟悉的物理场景,让它们走进学生的课堂,让物理学习更加形象、生动和贴近生活,提高学生对物理课程的理解。

关键词:初中物理;生活化;研究

1 引言

随着教育改革的不断推进,要求学生全面发展,学习不仅是学习科学文化知识,还要学会将知识在实际的生活中应用,并在认识世界的过程中发现其运行的原理。由于学生面临着中考压力,很多教师选择“满堂灌”的教学方式,强调学生对理论知识的理解而忽略了培养学生对生活中物理现象的观察和分析能力。随着教学观念的不断改进,课堂教学已经逐渐从机械的知识传播到帮助学生树立科学的学习观,达到学以致用的目标。所以,初中物理开始走向生活化是必然趋势。本文立足于当前初中物理的教学现状,结合新课程改革的教学理念探究课堂教学中生活化发展的可行性。

2 初中物理生活化的概述

2.1 物理课程生活化是教育的发展方向

物理是一门重要的自然科学,初中物理所涉及到的知识大多是贴近生活的基础知识,因此这个阶段要做好引导工作,以便学生能够更好地开始物理深入的学习。我们的教育教学终究要回归现实,如果学生所学的知识不能在实际生活中应用,那么这肯定是失败的教育,也不符合素质教育的发展趋势。生活化的教育可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让以前看似遥不可及的物理学成为日常生活中的一部分,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从而引导学生对物理这一学科有深刻的理解。

2.2 初中物理生活化是和谐课堂的必然要求

课堂效率的提高实际上是看学生的参与程度,富有人文情怀和人情味的课堂氛围可以有效拉近师生之间的关系,带动学生和老师之间的互动。在初中的物理课堂教学中融入生活化的内容,可以让学生在熟悉的生活情境中快乐学习。传统的教学模式中教师是课堂绝对的主导,忽略学生的参与程度,课堂氛围比较沉闷。物理课堂教学引进生活化一方面拉近师生之间的距离,另一方面生活化的内容都是比较轻松愉快的,有利于学生参与到学习中来。

3 物理课堂生活化的教学现状

初中生面临着巨大的中考压力,学校为了提高学生的升学率和成绩排名也是过于强调学生卷面成绩的提高,而忽略了培养学生科学的物理学习观念。目前在很多中学中,教师还是没有摆正心态,教学观念落后,还是采用传统的教学方法在课堂讲课,学生被动接受知识,然后课下布置大量的作业,让学生承受巨大的学习压力。这样枯燥的教学方式很容易使学生惧怕学习物理,失去对物理的信心,尤其是对成绩差的同学。初中生的年龄段特点是要求课堂的教学氛围要活跃,这样才能带动大家学习的积极性。

针对这样的问题,新课程改革提出了新的要求,但是由于衡量学生是否优异的标准——考试成绩,还是没有发生变化,所以即使新课程改革已经推行几年还是没有明显的成效,很多中学教师还是沿用传统的教学方法,而且大多数老师觉得“生活化”的教学方式让物理这一严谨的学科失去它的严肃性,不利于进行深入学习。

期刊文章分类查询,尽在期刊图书馆当然这些教师的看法不无道理,教师管控学生学习的大方向,是否要适当的在课堂教学中加入生活化的知识还需要教师进行衡量,同时满足学生的需求,这样才是科学合理的教学模式,也有利于和谐课堂的构建,最终引导物理朝着好的方向发展。

4 运用生活化策略展开教学

4.1 教学资源的生活化

为了充分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教师可以充分利用身边的资源来进行生活化教育,让学生感受到科学就在身边,让学生更加愿意亲近物理。实际上,大多数初中的物理实验教学存在实验资源不能满足庞大的学生需求的现象,从而,从生活中找到教学资源是提高学生实践活动的有效途径。一方面,物理教学生活化可以缓解学校教学实验设备上的紧张,从生活中找到适合的课堂实验资源;另一方面,可以让学生在学习知识的时候可以关联生活中的实物,提高学生的创造力,充分发挥学生的想象力和动手能力,引发学生对物理探究的兴趣,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教师不必太过拘泥于课堂上时间空间的限制,可以根据生活中常见的物理现象来引导学生进行联想,分析其中的原理,吸引学生参与到课堂上来。

4.2 初中物理教学方法的生活化

生活化的教学模式不仅要求教师善于利用身边的生活资源进行教学,还要求教师放宽心态,尝试用生活化的角色去融入到教学中去,构建开放和谐的师生关系。传统的教学模式很容易让教师和学生之间产生较大的隔阂,学生惧怕老师的权威,遇到问题的时候不敢寻求老师的帮助。所以,改善师生之间的关系要从实质情况入手,教师要转变心态,真正做到与学生之间交谈可以像朋友一样平等对待,建立师生之间的相互信任,然后再带领学生一起齐心协力去探究物理知识,从而提高课堂教学效率。

4.3 培养学生学以致用的能力,强化学生对知识的认知

把初中物理与生活实际联系起来是推动课堂教学生活化的有效途径。由于上课的时间有限,教师不可能引导学生在生活领域中一一分析其中的物理原理,因此,还需要进行一定的课堂延伸,让学生从课堂上学到的知识适当地在生活中找到物理原型,拓宽教学范畴。初中物理涉及大量的生活物理现象,比如声、光现象,物体运动的状态,学生可以自己动手制作实验或者联系生活实际解释物理原理,这样可以让学生体验物理的科学性,锻炼学生应用物理的能力。物理是重要的基础科学,我们的教育要培养优秀的科学家就必须要转变教学理念,培养应用型人才而不是只会考试的书呆子。

5 结论

当前的初中物理课堂教学大多还停留在理论的研究中,沿用传统的教学模式,这样的方式让基础物理与实际生活越走越远,脱离实际谈理论是不科学的,也不利于学生形成科学合理的学习观。针对这样的问题,教师和学生都要积极行动,让生活实际来辅助物理的学习,加深对物理的理解。当然,课堂学习的时间有限,课外延伸知识还有赖于学生自主学习能力的提高和教师的督促。最后,初中生面临的升学压力也很难让学生和老师转变学习观念接纳生活化的教学方法,物理课堂教学方式的生活化还有很长的路要走。

参考文献

[1]黄英霞.浅谈生活化的初中物理课堂教学如何开展[J].学周刊,2018(19):72-73.

[2]冯再佳. 基于初中物理课程标准生活化理念的课堂教学策略研究[D].贵州师范大学,2017.

[3]蔡明明. 初中物理教学生活化的实践与研究[D].广西师范大学,2017

作者简介:莫胜语(1973.6-),男,水族,贵州三都人,本科,中学物理高级教师,主要研究方向:初中物理课堂教学改革研究。

论文作者:莫胜语

论文发表刊物:《知识-力量》2018年10月上

论文发表时间:2018/9/27

标签:;  ;  ;  ;  ;  ;  ;  ;  

初中物理课堂教学生活化的研究论文_莫胜语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