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随着社会对应用性人才的需求,过程装备与控制工程专业毕业生应该熟悉工艺设备和控制的原理,操作,维护和管理工作,技能应该多样化,就业往往从事机械结构设计、工作过程的加工技术的需要,自动控制成套设备,安装更多的理解。面对工艺行业的技术升级或技术改造,在工艺设备的制造、维护和管理过程中,毕业生能够充分发挥自己的专业特长,正确处理和解决各种实际工程问题。由于专业范围的扩大、学生人数的增加和社会需求的变化,原有的培训计划和教学体系存在许多不足。因此,在制定教学计划和确定课程体系时,迫切需要改革课程体系,培养能够独立自主、直接面向和服务于工业生产第一线的应用型人才。
关键词:过程装备与控制工程;综合改革;建设;人才培养;
针对我校工艺装备与控制工程专业的定位、服务定位和学科特点,探讨了工艺装备与控制工程专业培养目标的改革与重点建设措施,进一步优化了人才培养方案和目标。根据近期建设规划和目标要求,全面改革等重要环节的培训模式、教材体系、教学团队、教学手段和方法,并进行了教学管理逐步提高人才培养的总体质量和构建人才培养模式,满足社会的需求。
一、加强专业教师队伍建设
过程设备与控制工程专业的特点对教师的工程经验提出了更高的要求。经过多年的建设,学校工艺装备与控制工程专业教师队伍结构趋于合理,师资队伍日益壮大,工程经验日益丰富,应加强“双师型”教师队伍建设。并注重企业人才和市场需求,注重培养应用型技术人才。针对青年教师在工程经验和教学经验方面的不足,结合学院的管理改革,通过以下方式增加教师的工程经验:(1)引进具有工程应用经验的高层次人才;(2)教师柔性进企业,专业课程教师(尤其是青年教师)作为技术顾问等兼职工作,在企业中进行锻炼,使青年教师能够积极参与企业的生产实践和工程建设,提高专业教师工程经验和专业知识的应用能力。(3)基础课程教师实行导师制,即通过“传帮带”的方式,聘请老教授对青年教师的教学方法和方法进行指导,从而促进青年教师的快速成长,提高他们的教学质量。(4)工程大学化工设备设计院设计培训。通过这些方式,每一位专业教师都应该有半年以上的企业工作经验,从而保证教师具有足够的工程教学能力。通过研究与实践,加强教师的工程意识,处理工程实践能力的培养,通过实验室建设、实践基地建设等实践教学环节,培养高素质教师,提高学生素质,满足用人单位需求,提高毕业生就业水平。
二、优化人才培养方案
1.根据区域经济发展,结合行业背景。加工业在国民经济中占有相当大的比重,其国内生产总值占国民经济的50%以上。根据一个省经济圈的发展趋势,加工业将成为未来区域经济发展的重要优势产业。因此,在人才培养方案的修订过程中,选修课应进行实质性的调整。尤其应增加反映当前流程产业发展趋势所需要的选修专业知识。如过程装备设计与仿真、阀门设计、工艺设备维修管理、环保设备设计及特种设备安全等课程。
2.注重应用型人才的培养。应用型人才的培养是近年来本专业综合教学和专业改革的目标之一。在人才培养方案优化过程中,适当增加实践环节,使学生熟悉工艺设备的原理、操作、维护、管理等方面及其控制。同时,要对加工工艺、整套设备的工作过程、设备的自动控制有较为清晰的认识。
三、教学方式方法改革坚持与完善
1.更新教学理念,深化教学改革研究。定期集体深入学习教学方法和方法,不断总结教学研究经验,使学生从个体学习到合作学习,从单纯的听学到自主学习。把“灌输”教育转变为“启发”、“互动”、“引导”教育。在教学活动中,要注重学生的进步,树立“一切为了学生的发展”的思想。
2.建立激励机制,调动学生学习积极性。选择教师引导学生建立科技创新团队,引导学生积极参与科研活动。
期刊文章分类查询,尽在期刊图书馆申请国家和省级大学生创新创业培训项目,逐步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创新能力。制定健全大学生科技活动政策,支持和鼓励大学生参加专业竞赛、节能减排竞赛、机械创新竞赛、全国大学生工艺装备实践创新竞赛。
3.探索和改革教学方法,丰富课堂教学。(1)结合多媒体和板书制作工艺流体机械、工艺设备设计等核心课程的主要设备结构和动作原理,展示课程的主要知识点、重要概念、新技术、新知识、新技术等内容。(2)体验式教学:根据学生的认知特点和规律,通过创设问题情境、创设测试情境,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学习动机,通过实践测试,使学生理解知识、建构知识、产生情感、发展能力。(3)案例教学:专业核心课程实践性强,核心课程案例教学的运用对提高学生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具有重要作用。课程案例教学能培养学生的专业学习兴趣,提高学生对化工设备事故危害性的认识。
4.研究促进教学。鼓励大学生“早进课题、早进实验室、早进团队”参与科研活动。建立项目团队要求学生能够初步概括和总结获得的知识,发现和解决实际问题通过建立小项目单位任务探索和互动和合作学习,以提高他们的自主学习能力和相对独立的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四、加强实践领域改革
1.加强实习基地建设,包括校内实习基地和校外实习基地。教师和学生到实践基地参加工程实验,不仅可以提高教师的实践水平,而且可以开阔学生的视野。本专业有8个实践教学实习基地和4个协议实习基地,为学生工程实践能力的培养提供了强有力的保障。
2.改革传统的生产实践,实现学生综合能力的培养。在实践中对传统生产实践联系困难等问题和接收单位提供实习很简单,过程装备与控制工程专业应持有相关教师研讨会,提出改革实践形式和内容,传统的纯校外实践,而不是在生产实践和工艺设备和控制工程实验室实习,传统的结合只能看到,改变只能看到,而且还要动手、动脑、分析,达到培养学生综合能力的目的。生产实践是企业实践与学校实践相结合的形式。从2008年开始,为期四周的生产实习被分为为期两周的校外企业实习。为期两周的学校结构实习,将传统的观察方式转变为观察、思考和分析的方式,从而培养学生的综合能力。
3.积极推动开放式实验的发展。绝大多数学生不懂,增加开放性实验学生的宣传,加强专业教师和实验室开放实验共同指导,加强传统实验的开放改革,不仅解决了实验中从“封闭”到“开放”的形式问题,提出从基础重点强调应用实验内容的设计,加强训练逻辑思维的联系,注意实验过程和跨学科性实验项目的系统分析和综合能力培训的改革开放实验等三个方面,来提高学生的学习能力、分析能力、综合应用能力,提高学生的创新能力。
4.学校与企业的结合。在毕业实习环节,采取与企业联合培养的模式,不仅为学生提供更多的实习机会和就业机会,也为企业解决了一些实际问题,实现了学校与企业的“双赢”。课程设计和毕业设计以工程实践为导向,加强工程训练。
5.开展生动的第二课堂教学,进一步提高学生的工程实践能力。学院以竞争为载体,以创新为主题丰富第二课堂活动,为大学生建设高水平的科技创新实践基地。主要支持机械设计、挑战杯、大学生工程综合能力培养、数学建模、电子设计、机器人等国内外高层次竞赛。同时,支持校内外各类学科间(系)竞赛,扩大学生利益,营造校园科技创新氛围。在教学计划中设置2个创新学分的目的是帮助学生树立崇尚科学的理念,培养学生的创新实践能力。
结论:
总之,在当前经济发展,教学过程设备与控制工程学院和大学应该科学地调整和改革,应该构建合理的课程体系,以满足社会对人才的需求,并确保面向应用的人才的培养,并有很强的专业能力。
参考文献:
[1]陈泉.浅谈过程装备与控制工程专业综合改革探讨.2017.
[2]张晓川,过程装备与控制工程专业课程体系改革初探.2017.
论文作者:胡睿
论文发表刊物:《基层建设》2019年第18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9/10/18
标签:专业论文; 学生论文; 教师论文; 工程论文; 控制工程论文; 过程论文; 装备论文; 《基层建设》2019年第18期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