让开放型课堂为学生打开“探索”之门论文_满彩霞

让开放型课堂为学生打开“探索”之门论文_满彩霞

吉林省长春市九台区庆阳中心学校 130518

摘 要:在践行新的课程理念过程中,实施学生创新能力培养过程,就需要我们要真正地以开放的思维方式改变教学行为,去为学生学习的方式服务,既需要着眼实践探索的创新性活动构想,又要重视课堂教学的整体发展。

关键词:实践 开放 探究

在“新课程”理念指导下,现行的数学课堂已经进行了重新建构,数学课堂教学也充满了活力。为了彻底地改变教学行为和学生学习的方式——开放性教学模式,接纳了学生主体地位、接受了学生的主动性、相信学生的能动性和关注创造性。我们教学既需要从大处着眼,关注课堂教学的整体创新性活动构想;又要从学生“探索”这个关键处入手做好引导。要注重课堂教学细节上“导”的因素,正所谓细节决定成败;把教学细节处理和教学创新活动系于相互融合之中,即注重研究发生教学效果时的细小环节、情节或片段,使之都服务于学生的探索性活动。从一定意义上讲,就是要教师以创新理念展示教材和运用教材,力求以个性化的教学风格和教学艺术特点推动探索性学习的过程。

第一,课堂教学要具有生活实践性。教学活动中教师要鼓励学生动手实践,这是践行新课程理念过程中所倡导的、重要的学习方式之一;并且,越来越倍受广大教师在教学活动中认可。有一位著名心理学家曾说过:“活动是认识基础,智慧从动作开始。

期刊文章分类查询,尽在期刊图书馆”可见,小学生学习活动往往具有很强的思维形象性,对看得着、摸得到的东西又比较容易接受;而动手进行实践操作又是能刺激学生的知觉,丰富学生的直接经验,促进学生在实践中主动探索水平和创新能力的提高,它对感悟与建构数学知识都是一种较好的方式和手段。值得注意的是,数学实践不应是一般意义上的活动,也不是单纯的肢体运动,而是需要师生共同地进行观察、实验、操作、推理、验证、交流、反思等一系列的数学认知活动。教学实践也证明了这一点,把“生活实践”引入课堂教学,并注重探索性操作活动细节化教学,是开展教学创新活动与提高教学质量的策略,也是培养学生探索与创新能力的有效手段。

第二,开展探究活动要通过恰当的思维形式来实现。教师必须根据教学内容和学生认知的特点,引导学生借助具体实践活动进行动手操作,并且是“有为而做”,不能为演示而演示,也不能为实践而实践,追求形式上的锦上添花。要依据教材特点和学生的实际需求,多做雪中送炭;推动“望梅止渴”的效应。从设计制作教具、多媒体课件和教学过程开始;注重学生应从什么地方打开寻找和发现问题的“结”,让学生怎样能够明确要解决什么问题和探索解决问题;要以有利于培养学生的观察、分析、综合的能力为出发点开展探究活动。例如,有一位教师在教学三角形面积计算方式推导分析的探究活动时,让每一位学生都准备了两个完全一样的直角三角形纸板,教学是让学生拼图形,自然无可非议;当把这个问题转换成为一般三角形时,以切割原来的直角三角形为基础,延伸到探索发现的思路时,知识基础的立足点发生了(底边的变化模糊)混乱……从形式上看,学生都经历了动手操作,大多数学生都能把两个完全一样的三角形拼成学过图形,在操作活动中完成图形的转化,但实际上,学生是照着老师的指令拼一拼、剪一剪来完成的,没有自己的猜想验证和创造,没有经历适当的挫折与反思。这样的探索往往是动手不动脑,在很大程度上违背了教学初衷,完全是假探究;有待于我们在教学实践中汲取教训。其实,对三角形面计算方法探究性学习是一种比较典型的教学内容,如何引导学生成为真正的探究者?如果学生拿起两个完全一样的锐角三角形不知所措地拼什么图形时,面对学生学习困惑或探索冲突时,教师的介入不应该直接发出解决问题的操作指令,而要引发学生的积极思考,应该及时提示学生:两个完全一样的锐角三角形可以拼成一个什么样的已知图形呢?有了这样的思考与相应的动手操作活动,即使学生没有探明“等底、等高”的原理或者没有获得成功,那也是具有某种意义上的探索性学习与宝贵的教学价值,至少学生经历了观察、操作、猜想和验证等一系列的探索数学新知的活动过程。

第三,注重在“导”的环节上做好艺术处理。“导”的环节做得好,会吸引学生的注意力,激发学生的学习动机,会把教学活动与学习动机、知识建构融为一体,会让课堂教学演义出精彩。所以说“导”的环节是数学课堂教学的重要组成部分,重视其活动化设计,是改善教师的教与学的有效策略之一。对此需要我们对教学设计与生活实践形态要给予极大的重视。其中运用开放式教学方式,可以把“导”的教学过程和手段展示得更加精彩,因为,它是教学活动中的“润滑剂”,它有利于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探究过程的实施,有利于发展学生数学思维和数学能力。那么,如何真正地让课堂走向教学开放性探究学习呢?其一,用开放式的教学策略,鼓励学生提出问题,并且允许学生发挥极大的主动性,在互动中去解决问题。其二,充分预设学生可能提出的问题,要从对时间调控上进行考虑,对学生提出的问题要给予科学性的评价、选择性的、周密性的研判,并有意识地形成问题顺序的架构,并能够展示出问题的端倪。注意引导学生对所有问题进行一定的梳理和分析,这样学生就不难发现要解决问题的关键所在,继而挖掘出本节课的教学内容,引导学生重点分析、清楚问题的脉络、解决问题的方略。

数学思维应当是数学活动之灵魂。从这个意义上讲,数学教学就是数学思维活动的教学。只有引导学生经历思维、经历发现、经历解决问题的实践操作和自主探究,才是有效的教学,学生才能成为真正的探究者,才能培养学生的创造能力。

论文作者:满彩霞

论文发表刊物:《中小学教育》2016年10月第258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6/11/17

标签:;  ;  ;  ;  ;  ;  ;  ;  

让开放型课堂为学生打开“探索”之门论文_满彩霞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