认识和推动世界多极化进程_霸权主义论文

认识和推动世界多极化进程_霸权主义论文

认识和推动世界多极化进程,本文主要内容关键词为:进程论文,多极化论文,世界论文,此文献不代表本站观点,内容供学术参考,文章仅供参考阅读下载。

世界多极化,是我们新世纪在国际舞台上所要面对的一个基本趋势。如何估量多极化 的现实态势?人们的看法见仁见智。至于为什么要推进多极化进程,怎样推进这样一个 进程,更涉及到深层次的国际政治理论和对外关系中的战略策略问题。面对错综复杂的 矛盾关系,我们要更加成熟地把握世界战略形势,就不能不对世界多极化问题作更深一 步的研究。

怎样估量当前多极化的发展态势

多极化,已经是分析国际战略形势最常用的一个话语。但多极化的发展态势到底如何? 需要冷静地作出科学的分析和判断。我认为需要注意以下三点:

第一,多极化还只是指一种趋势,到目前为止还并没有能成为一种基本的格局。

20世纪70~80年代,世界多极化的趋势就开始出现。80年代末90年代初苏联解体后, 两极格局结束,世界加速向多极化发展。不少人以为,多极化很快就能实现,讲多极化 就是指已经形成了多极的格局,世界主要大国或国家集团都成了一个个的“极”。这种 看法其实是个误解。为什么?所谓格局,应该是指大致稳定的国际关系体系结构,特别 是大国之间形成了某种力量关系的平衡。至于多极,则是指世界上几种主要的力量都能 够对世界发生较大的影响,相互之间又能够相互牵制、相互制约,力量比较平衡,从而 使世界处于比较稳定的状态。如果说多极化已成为现实,那就应该是指形成了这样一个 比较稳定的格局。

但到目前为止,这样的格局其实还没有形成。所谓多极,还只是一种趋势,更准确地 说,还只是人们的一种愿望、一种要求、一种常常挂在嘴上的话语。如果一定要说形成 了什么,那毋宁说,至少在目前,似乎更像是单极世界,而远非多极世界。

那么,多极化的格局和世界何时能够形成呢?很难说。要看单极与多极各自力量发展变 化的结果而定。现在只能说,无论是制度体制的转换,还是国际关系的调整,抑或秩序 规范的重建,都还在进行过程中。多极化是现在进行时,还不是现在完成时。所以,目 前的世界从总体上来说,还处于新旧格局的交替过程之中。只不过比起20世纪90年代初 来,这种交替有了较大的推进而已。

所谓“化”者,本来主要就是指一种过程。对于我们来说,首先是要推动这一过程。 所以,我们对多极化这个概念,也是在“指一种趋势,一种正在推进中的过程,一种由 世界多数人、多数力量表达出来的普遍而强烈的愿望”这样的意义上使用的。

第二,作为一种过渡状态,当前国际关系框架结构的主要特点是“一超诸强,多元争 极”。

国际战略格局的过渡性,为现有各大国强国扩展自己的实力,调整在国际关系中的地 位,提供了巨大的空间。

美国作为冷战后唯一的超级大国,其经济、政治、军事、科技等力量占据着极大的优 势。虽然它的经济在连续十多年的增长后出现了一定程度的衰退,但它在国际舞台上的 竞争力和影响力仍然是最强的。无论就其实力还是影响来说,都处于“超级”或“超强 ”的地位,称其为一“极”,是名副其实的。其他一些综合国力较强的国家或国家集团 ,如欧盟、俄罗斯、中国、日本等等,目前的实力和地位都不能与美国相提并论。从与 美国相比较的角度,还够不上真正的“极”,恰当一点,应该算是“多强”、“诸强” 。所以,目前的力量格局,大致是“一超诸强”或“一超多强”。

正因为多极化格局还未形成,所以,世界各种力量都在抓紧时机,发展经济、政治、 科技、军事等力量,增强自己的综合国力,提高在世界上的竞争力和国际地位。一些实 力较强的大国或国家集团,客观上正在往“极”的方向上发展,极力争取得到“极”的 地位。这样,就实际上构成了一种“多元争极”的态势。

对当前世界格局这种过渡性的特点加以注意,有何意义呢?一是可以更加准确地估量当 前的世界力量对比,也更加准确地估量我们自己在世界上的实力和地位;二是可以充分 认识世界各种力量对比和矛盾关系的复杂性、多变性。以这两点为基础,可以恰当地规 定我们参与国际竞争的一些方针和原则,做好调整与各大国关系的工作。

第三,在多极化的进程中,“单极”与“多极”是一对突出的、将会伴随始终的矛盾 。

在多极化的发展过程中,多极之间有着相当的竞争性,但主要的还是“单极”与“多 极”的矛盾。美国作为已有的一极,不仅力图巩固自己的地位,还希望利用一家独大的 机会,进一步扩张自己的实力,提高自己的安全系数,增强对于世界的干预能力,从而 巩固和发挥所谓世界“领导者”的地位。其他国家明显地感受到美国单边主义的气势和 压力,各自的经济、政治等利益也不时地受到单边主义的侵害,因此对于世界的“单极 ”状态,或会不会成为“单极世界”,怀有深深的疑虑。大家都坚决反对世界单极化的 倾向,为维护自己的利益和地位,在不同程度上与美国发生着一些矛盾和冲突。所以, “单极”与“多极”的矛盾,是当今世界一个比较突出的矛盾。伴随着多极化进程,这 种矛盾还会以不同的方式继续存在下去。

当然,对这种矛盾的估价也要适度。不同类型国家对于“单极”的态度是多种多样的 。大多数发展中国家对于“单极”霸权持有强烈的不满,但其力量难以与其抗衡。欧盟 、日本、加拿大、澳大利亚这些国家和组织,对美国的单边主义虽有不满,但总的来说 ,都还是美国的盟国,其不满并不会发展到对抗的程度。至于其它国家,由于国力所限 ,也仅仅是在一定程度上对“单极”倾向表示反对并有所牵制而已。不要以为多极已经 抑制了单极、单极到了难以为继的程度。

为什么要以及怎样推动世界多极化进程

世界多极化进程,是由各个国家之间错综复杂的利益关系决定的,也是由不同国家之 间的力量对比关系决定的。

国家利益,是可供满足一个主权国家生存和发展需求的所有物质和精神条件。任何国 家对外政策和国际战略的根本出发点,都是为了追求、谋取或维护自己的国家利益。在 通常情况下,一个国家的利益,主要存在于自己主权所及的空间范围内,亦即自己的国 境范围之内。但由于人类社会的发展使相互之间的联系越来越紧密和广泛,所以,各个 国家之间也有了越来越多的“联系利益”。即在相互联系和交往中实现的利益,如“双 边利益”、“地区利益”、“全球利益”等等。就其对各方的利害关系而言,也就有了 “共同利益”、“冲突利益”和“交叉利益”,即相互之间,它们的利益可能是交叉的 、共同的,也可能是冲突的。一切国际纷争和国际冲突,都是源自于这种利益的冲突。

每个国家都要谋求和维护自己的国家利益。但对于利益大小的欲望、利益实现的程度 ,却往往是由多种因素决定的。首先,它取决于自己的实力。有强大的实力基础,就能 够比较有效地维护自己的国家利益,也有可能超出合理的限度,去攫取本属于他人的其 他利益。其次,它取决于相关国家的力量对比以及建立于其上的国际安全和制约机制。 力量对比影响着利益格局,而国际安全和制约机制则调节着各方的利益关系,限制着各 方追求利益的要求及其实现的程度。第三,它还取决于人类自身的文明程度。如果作为 动物性的本能,每个人和每个国家,追求利益的欲望都是无限的。但人类在自身文明的 发展中,越来越多地懂得了相互之间的利益关系,学会了从道德和法律上约束自己的欲 望和行为,也懂得了和平与发展的重要性。这种文明程度的高低,在相当程度上也就影 响着一个国家对外行动的性质和方式。

由此,当今世界的和平与安全,主要由三大要素决定。一是力量的均衡或制约。它在 内部规定着自身的利益追求,在外部则规定着利益实现的格局;二是国际安全机制,它 限定着各个国家利益追求和对外行动的范围、程度;三是人类的文明程度,它从道义、 理念的角度规定着战争还是和平的选择,制约着破坏和平与安全的行为。

世界多极化,正是在这三个方面要素的共同作用中,所形成的一种国际格局的演变趋 势和发展进程。

从理论和逻辑上来说,无论多极还是单极,对于世界的和平与安全,都是既有利也有 弊。单极,如果假定这个单极具有较高的文明水准,能够恰当地认识和处理自己与外部 世界的关系,顺应历史进步的潮流发挥自己的积极作用,那么它对于一些危及和平与安 全的因素,可以起到威慑和制约作用,也有助于解决一些国际争端,维护某种稳定和秩 序。当今美国之所以有很大的国际影响,这不能不说是原因之一。但是,如果这个实力 最强的大国,忘乎所以,只顾自己的利益,无视别国的利益,也无视国际社会的规则, 依仗权势,到处指手画脚,横行霸道,那就有可能侵害别人的利益,造成世界的动荡和 危险。从这个意义上来说,单极世界又是危险的。两相比较,人类的和平恐怕更应靠现 实的安全基础来保证,而不能寄托在对于某一个大国的良好愿望上。

与单极相对的是多极。多极,意味着有多个力量主体。它们相互之间既有联系,又有 制约。相对于力量最为强大的、即“超强”的一极来说,多极中的其他每一个“强”或 “极”,都处于相对的弱势和不利的地位。它们与这个超强的一极,既有合作,又有竞 争。在某种程度上,还会受到一定的压力和不公正的待遇,有的甚至是威胁和严重威胁 。在这种情况下,推动多极化的进程,发展“诸强”或“多极”的力量,并加强相互之 间的联系和合作,无疑就是牵制“超强”独大的最佳选择。它有助于抑制单极霸权倾向 ,有助于维护多极自身的安全,也有助于维护世界的和平与稳定。正是出于这样的原因 ,我们大力推动世界多极化的进程。当然,从理论和逻辑上来说,多极也并非是和平与 安全的最终保障。因为在多极关系上,每个“极”之间都有着既合作又竞争的复杂关系 。大家都想争“极”,就可能互不服气。当相互利益发生冲突时,说不定就会吵起来, 甚至大动干戈。因此,不稳定的多极其实也是危险的。

从这种客观的分析可以看到,多极化进程只能相对地解决国际安全三大要素中的一个 要素,即力量的均衡和制约问题。而这个问题的真正解决,还有赖于其他两大要素,即 国际安全机制和人类文明程度。这两大要素,虽与多极化有关,可以渗透进多极化进程 ,但它并不是仅仅通过多极化就能够完全解决的。所以,我们认为,世界的和平与安全 ,世界的稳定与发展,既有赖于多极化的发展,逐步达到主要大国之间力量的相对均衡 ;更在于建立起切实有效、具有较强约束力的国际安全机制,建立起公正、合理的国际 政治与经济新秩序;从根本上来说,更有赖于全球经济和社会生活发展到相互交融、不 可分割的程度,人类的文明也发展到和平与安全成为绝大多数人的价值观、任何恃强凌 弱的霸权行径都被人唾弃的程度。

当然,这将是一个非常漫长的过程。就目前而言,“一超诸强,多元争极”是一种现 实的状态。一超单极,对世界有利有弊。对中国而言,则是有弊无利。所以,我们在国 际政治中的主要立场和态度,别无选择,只能是推动多极化进程的发展,对单极化倾向 给予一定程度的牵制,争取建立一个比较均衡的力量关系结构。历史的以及现实的事实 都证明,只有世界格局或者说力量结构处于比较均衡的状态,有一定程度的互相牵制, 对世界的和平与安全,包括对中国,才是最有利的。

从这个意义上,推动多极化进程,其实就是实行一种政治战略。通过这种战略,重建 力量均势,维持大国平衡,推动世界向多极方向发展。这种政治战略,如果要冠名的话 ,似乎可以称作是一种“新均势战略”。

均势理论是西方“最古老、最持久、最有争议”的国际关系理论之一,起源于古希腊 时代,曾一度指导了欧洲近现代国际关系的实践。19世纪以来,世界上曾出现过两种比 较典型的均势状态:一是1815年维也纳会议之后一个世纪的欧洲均势,二是20世纪二战 后至80年代末90年代初的两极均势。冷战结束以来,世界只剩下了一个超级大国,世界 失去了均势。

均势战略的目标,是在相互竞争的国际社会中,保持各主要国家和集团在力量上的大 致均衡,防止出现过于强大的国家,以谋取和维护自己的利益。均势战略的特点是:扶 弱抑强,广泛结盟,互相牵制,实现均衡。其作用是防止个别大国建立世界霸权,保持 国际社会的稳定和安全。

毫无疑问,在历史上,这种均势战略曾经成为西方大国使用权术、玩弄平衡的权宜之 计,某些大国也常以反对别国称霸为名维护自己的霸权。所以,过去我们对这种战略给 予的是否定性的评价。但冷战后的事实表明,均势被打破以后,和平并没有实现。失去 了平衡的世界,可能变得更危险。人们要建立一个稳定的世界格局,其实就是要形成一 个新的均势;推进多极化的目的,也就是要建立一个新的均势。所以看来,均势战略经 过改造以后,还是有它一定的合理性和必要性。

当然,我们不是照搬历史上的均势理论和均势战略,而是主张一种新均势战略。所谓 “新”,就是虽汲取它的某些合理之处,但又对它加以原则性的改造,从而使它不同于 历史上的均势战略。

这种新均势战略,就是在多元化的国际社会中,积极发展与不同大国和集团之间的关 系,争取实现各主要大国和集团之间力量上的大致均衡,牵制住单极化倾向的发展,以 多抑大,联弱牵强,从而使我们自己处在一种较为安全、较少压力、较为有利的地位。 在策略原则上,当然也就要善于打牌。只是这种打牌不是放弃原则和信用,随心所欲, 而是在坚持原则的基础上,善于交朋友(但并不结盟),善于利用矛盾化解对我的压力。 这种新均势战略,不是攻势型的,而是防守型的,不是为了谋取霸权,而是为了消除压 力。所以,它丝毫不构成对别人的威胁。

实施新均势战略的重点,是要通过努力,逐步建立起比较稳固的大国战略关系。近些 年来,在多极化发展过程中,大国关系的调整进入了一个引人注目的新阶段。各国领导 人频繁接触,形成首脑会晤和联系的机制。大国之间建立了各种内涵不同的“战略关系 ”、“伙伴关系”,出现了既相互竞争又相互合作,既相互制约又相互借重,既有摩擦 又有协调的新局面。这种局面的继续发展,对世界、对我们都是有利的。

所以,我们要继续因势利导,正确认识和处理世界舞台上的各种矛盾,尤其是大国之 间的关系,加强同各个大国之间的政治对话、经济合作和科技交流。大力推动多极化趋 势和大国关系的调整朝着有利于我国的现代化建设和完成祖国统一大业,有利于改善中 国的国际环境、增强中国的国际地位,有利于维护世界和平、促进共同发展的方向,进 一步发展。

怎样认识和对待新霸权主义

无论是解决和平与发展问题,还是推动世界多极化进程,都遇到一个霸权主义和强权 政治问题。霸权主义是少数大国、强国,依仗经济、政治和军事上的实力,干涉、欺压 甚至侵略别的国家,企图支配、称霸世界或某一地区的政策。

霸权主义的理论基础是强权政治。强权政治是19世纪开始出现的一种政治思潮。其主 要观点是,认为国际社会是一个由狼群组成的世界,个个都蓄意损害他人以谋取自己的 利益;国际政治是一个无休止的以实力为基础的权力斗争,任何国家的行为都是为了保 持或谋取权力;在国际社会中,要么支配别人,要么受制于别人,国际冲突的唯一法则 是弱肉强食。

强权政治无论在理论还是实践上,都经历了一个发展变化的过程。当今世界的强权政 治,已经不具有如此赤裸裸的面貌。但是,依靠实力,构成强权,力图支配别人、主导 世界,这仍然是当今霸权主义和强权政治的基本特点。

冷战时期,霸权主义以两极格局为基础。冷战结束后,两极格局解体,力量对比失去 平衡。美国成为世界唯一的超级大国,它毫不隐讳地推行“新干涉主义”,到处颐指气 使,宣称要当世界警察,当世界的领导者。有的美国学者还直接提出了所谓“新帝国主 义论”。这种新霸权主义的主要特征是:(1)由两极争霸变为一极称霸;(2)主要是富国 、强国欺负穷国、弱国;(3)以全面推行西方价值观为重要内容;(4)日益露骨地侵犯国 家主权;(5)综合运用政治、经济、贸易、军事、文化等各种手段,以经济制裁为常用 方式,甚至不惜实行军事干预;(6)根据需要与可能,有时借助联合国等国际组织,有 时则不惜抛弃联合国,表现出强烈的单边主义色彩。

西方国家内部,对新霸权主义也有相当的不满。但不愿或不便于扣“霸权主义”的帽 子,所以便采用了一个“单边主义”的名词。虽是批评,但客气多了。

霸权主义和强权政治的存在,违背时代潮流,始终是解决和平与发展问题的主要障碍 ,也是单极世界之所以存在危险的关键所在。霸权主义还时常对我国造成压力和威胁。 所以,“要争取和平就必须反对霸权主义,反对强权政治。”(邓小平语)

从鸦片战争开始的近百年中,中国人民饱受侵略战争的创伤和痛苦,蒙受了刻骨铭心 的奇耻大辱。帝国主义对中国的野蛮掠夺、迫害和杀戮,给中华民族造成了空前的灾难 ,严重阻碍了中华民族走向兴旺发达的历史进程。直至中华人民共和国建立后,中国人 民才彻底改变了在国际上的地位。但此后几十年中,我们仍时时感受到帝国主义、霸权 主义的压力和威胁。所以,不能不对各种各样的霸权政治保持警惕。中国人民深知今天 的和平来之不易,也决不愿再回到过去那样的屈辱地位。中华民族历来有热爱和平的传 统,也有反抗侵略压迫的骨气。所以,反对霸权主义、维护世界和平,这是我们不可动 摇的立场。

邓小平同志说:“中国在毛泽东主席和周恩来总理领导的时候,就强调反对超级大国 的霸权主义”,“多次声明,中国最希望和平”。“粉碎‘四人帮’以后,我们制定中 国的国策,同样也是反对霸权主义,维护世界和平。”1984年5月,邓小平在会见巴西 总统菲格雷多时指出:“中国的对外政策,主要是两句话。一句话是反对霸权主义,维 护世界和平,另一句话是中国永远属于第三世界。”后来,面对变化了的国际形势,邓 小平同志又宣布:“我们对外政策还是两条,第一条是反对霸权主义、强权政治,维护 世界和平;第二条是建立国际政治新秩序和经济新秩序。这两条要反复讲。”

以江泽民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重申:“要反对霸权主义,维护世界和平。国与国之间 应通过协商和平解决彼此的纠纷和争端,不应诉诸武力或以武力相威胁,不能以任何借 口干涉他国内政,更不能恃强凌弱,侵略、期负和颠覆别的国家。”“中国是维护世界 和平稳定的坚定力量。”“中国的发展不会对任何国家构成威胁。今后中国发展起来了 ,也永远不称霸。”

当然,反对霸权主义在我国国际战略中的地位如何,这是一个需要准确认识和把握的 问题。反对霸权主义、维护世界和平是我们外交政策的重要内容,但能不能作为我们外 交政策或国际战略的中心目标呢?答案是:不能或不宜。

为什么?因为对霸权主义,我们并不是为反对而反对。反对的最终目的,说到底,是为 了改善我们的国际环境,维护中国的国家利益。反对霸权主义是在实现我们整个战略目 标过程中的一种特殊形式的斗争。它无论多么必要,都不能提升到最终目标的程度,也 不能摆在头等重要的位置上。根据中国的国情和国家战略,新世纪中国国际战略的中心 目标应该是:为我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争取良好的国际环境;维护中国的国家利益; 推进世界的和平、发展与进步事业。这里的三个方面的内容,才是我们在国际舞台上所 要追求的最重要的东西。反对霸权主义,包括反对谁、反什么、怎样反,都要从属和服 务于这个中心目标,有利于实现这个目标,而不是背离这个目标,妨碍这个目标的实现 。

反对霸权主义与维护世界和平,互有联系。维护世界和平,不能不反对霸权主义。但 比较而言,维护世界和平更为重要、更为基本,所以,在对外政策或国际战略的位次上 ,维护世界和平应当摆在反对霸权主义之前。在党的十五届五中全会上,江泽民同志提 出进入新世纪后的三大任务。其中对20世纪80年代邓小平所提的“反对霸权主义,维护 世界和平”这一任务,作了适当的调整,改称为“维护世界和平与促进共同发展”。从 新世纪的实际情况来看,也是从中国国际战略的内涵和结构来看,这样的调整是必要的 ,也是正确的。对此,我们应该给予必要的重视。

对于美国以及其他发达国家的行为,到底是不是霸权主义,也要作客观的分析和判断 。这些国家在国际舞台上的所作所为,其性质和影响、作用是非常复杂的。其中,当然 有不同程度的霸权主义色彩,但也有不少是正常的国际交往和必要的国际干预。如果认 为它们所有的行动都不符合国际法准则、不符合国际惯例、不符合人类文明的潮流,这 种估计显然也是不符合实际的。因此,对于复杂的国际政治现象,一定要采取分析的方 法,不能感情用事,不能简单化、片面性。

反对霸权主义,还要讲究分寸和策略,注意有理、有利、有节。不能过火、过度。不 能盲目反对一气,也不是无休止、不停息地反对。要有的放矢,不要随便扩大目标,不 要四面出击,不要把西方发达国家都当作反对的对象。对损害我国国家利益的霸权主义 要反对,但对于美国及其他发达国家,总的还是要改善关系,讲沟通,讲合作,讲双赢 ,加强相互之间的对话与合作,促进彼此友好关系的发展。

关键是建立什么样的国际新秩序

单极与多极的矛盾斗争之一,是建立一个什么样的国际新秩序。

无论是解决和平与发展问题,还是反对霸权主义与维护世界和平,都要以一定的规则 和秩序作为基础和保证。正如前面指出的,世界的和平与安全,既取决于“多极”实力 的平衡和制约,但更为基本的,还是取决于国际安全机制的健全和人类文明程度的提高 。而建立国际新秩序,正是这三大要素的结合点。所以,建立国际政治经济新秩序,是 维和与反霸的逻辑延伸,是解决单极与多极矛盾的根本出路,也是时代进步和发展提出 的重要要求。

中国是建立国际新秩序的积极倡导者和推动者。早在1974年,邓小平出席联合国大会 发言时,就提出有关国际经济新秩序的问题。到80年代中后期,邓小平又明确地提出了 建立国际政治新秩序的主张。1988年12月2日,他在会见日本客人时指出,当前国际政 治出现了由对抗转到对话、由紧张转向缓和的新情况。在这种发展趋势下,我们应该提 出建立国际政治新秩序的问题。同年12月21日,在会见印度总理拉吉夫·甘地时,进一 步强调:“世界上现在有两件事情要同时做,一个是建立国际政治新秩序,一个是建立 国际经济新秩序。”就在这次会见后几天,12月24日,中共中央政治局第十四次会议在 讨论当前国际形势和我国对外工作时指出,我们要积极推动国际形势朝着长期缓和的方 向发展,积极倡导在和平共处五项原则的基础上建立国际政治新秩序和在平等互利的基 础上建立国际经济新秩序。

党的十四大继续肯定了这一主张,指出:“建立什么样的国际新秩序,是当前国际社 会普遍关心的重大问题。根据历史经验和现实状况,我们主张在互相尊重主权和领土完 整、互不侵犯、互不干涉内政、平等互利、和平共处等原则的基础上,建立和平、稳定 、公正、合理的国际新秩序,这一新秩序包括建立平等互利的国际经济新秩序。”党的 十五大提出的十条对外方针中,第三条继续强调:要致力于推动建立公正合理的国际政 治经济新秩序。这种国际新秩序是以和平共处五项原则为基础的,符合联合国宪章的宗 旨和原则,反映了和平与发展的时代潮流。

建立新秩序,就是要对原有的国际旧秩序进行改造,坚持进步、合理的规则,抛弃落 后、不合理的东西,同时也要对某种无序状态进行调整治理,从而建立起符合当今世界 现实的、体现人类社会发展进步方向的新的秩序。

冷战结束以后,过去基本以两极格局为基础的旧秩序宣告解体。世界在相当程度上陷 入“冷战后综合症”的状态。各种矛盾冲突此起彼伏,世界处于很不安全很不稳定的状 态。因此,建立国际新秩序,就成为世界绝大多数国家的共同愿望和要求。1991年的联 合国大会,曾经把国际新秩序作为主要议题,进行了广泛而深入的讨论。

十多年过去了,国际新秩序有没有建立起来呢?没有。如同世界多极化一样,时至今日 ,国际新秩序还只能说是愿望和进程,而没有成为现实。

原因错综复杂。其中的重要原因之一,就在于不同国家、不同力量对于新秩序的内涵 有着不同的认识、不同的要求和不同的规范,相互之间有着相当的差异。

我们主张建立的是以和平共处五项原则为基础、公正合理的国际新秩序。

邓小平认为,国际新秩序,应该建立在和平共处五项原则的基础上,“其他方式,如 ‘大家庭’方式,‘集团政治’方式,‘势力范围’方式,都会带来矛盾,激化国际局 势”。

1997年4月23日,中国国家主席江泽民与俄罗斯总统叶利钦在莫斯科签署两国《关于世 界多极化和建立国际新秩序的联合声明》。同日,江泽民主席在俄罗斯联邦国家杜马发 表题为《为建立公正合理的国际新秩序而共同努力》的演讲,阐述了中国对建立国际新 秩序的主张。

1999年3月27日,江泽民主席在瑞士访问时发表讲话,认为建立国际新秩序,应该从当 今世界的实际情况出发,反映世界各国人民的普遍愿望和共同利益,体现历史发展和时 代进步的要求。他再次系统地提出了我国关于国际新秩序的主张:(1)应坚持互相尊重 主权和领土完整、互不侵犯、互不干涉内政的原则;(2)应坚持用和平方式处理国际争 端的原则;(3)应坚持世界各国主权平等的原则;(4)应坚持尊重各国国情、求同存异的 原则;(5)应坚持互利合作、共同发展的原则。

但是,西方国家提出的国际新秩序,其内容和要求与我们以及与广大发展中国家,有 着很大的不同。

美国等一些西方国家对新秩序的构想是:谋取和维护美国等西方国家在全世界的最大 利益;以西方价值观作为整合世界的基础;突出发挥美国的领导作用,有时也发挥集体 安全的机制作用;以强制性力量施加压力作为维护秩序的手段;新秩序不限于国家与国 家之间,而是可以进一步延伸到国内,干预有关国家的内政。这些内容,他们也称作是 “世界新秩序”。

两相对比,可以发现,西方要求建立的,是以他们为主导的“新秩序”,发展中国家 则希望建立发挥联合国作用、尊重中小国家主权和利益的新秩序;西方国家要求的“新 秩序”,是用西方标准衡量一切,把全面推行西方价值观作为战略目标之一,以西方价 值观作为整合世界的基础,而发展中国家所主张的新秩序,坚持以和平共处五项原则为 基础,尊重世界文明的多样性,坚持求同存异,互利合作,共同发展。

建立何种国际新秩序,是当前以及未来国际斗争的一个焦点。今后,围绕新秩序的斗 争和磨合还会长期存在。我们需要继续坚持自己的主张,同时又要对现实采取灵活的态 度。在服从和服务于国际战略中心目标的前提下,大力推动建立公正合理的国际经济和 政治新秩序。

在争取建立这样的国际新秩序过程中,需要着重解决几个难点问题。

一是自主选择与共同价值的关系问题。我们主张各国有权根据本国国情,独立自主地 选择自己的发展道路和国家制度。别国无权干涉,不能把自己的社会制度和意识形态强 加于别的国家。只有尊重各国人民的自主选择,求同存异,互不干涉内政,大家才能和 睦相处,世界才有真正的和平与安全。与此同时,人类文明的发展,也必然产生一些共 同的、进步的价值观。每个国家都要在人类文明的大道上有所进步、有所发展。对于别 国的先进的价值观,也应该学习和借鉴。这两者应该统一起来。对于国际社会来说,迄 今还未找到两者结合的恰当方式,所以,常常在此问题上发生争论。寻找两者的结合点 ,是解决这一问题的关键。

二是国家平等与大国作用的关系问题。我们主张各国不分大小、强弱、贫富,都是国 际社会的平等成员,任何国家都不应该谋求霸权,推行强权政治。但与此同时,大国在 维护世界和平与稳定方面,实际上起着比较大的作用,在裁减军备、促进各国发展和保 护人类生存环境方面,也应承担更大的责任和义务。问题的关键也是,在两者之间如何 找到恰当的结合点?大国承担责任、发挥作用是必要的,如果否认这一点,不符合当今 世界的现实,但如果扩大为大国可以随心所欲,垄断国际事务的发言权、处置权,也会 产生消极的影响。

三是国家主权与国际干预的关系问题。我们主张以和平方式解决国家之间的一切分歧 或争端,坚决抛弃冷战思维和一切不利于世界和平与发展的做法。通过对话协商增进相 互之间的了解和信任,通过多边、双边的协调合作,逐步解决彼此间的矛盾和问题。不 应动辄诉诸武力或以武力相威胁,造成对国家主权的侵犯。与此同时,在当今世界上, 也确实有很多问题,需要通过国际性的方式来干预和解决,特别是要发挥联合国和其他 国际组织的作用。如果否认一切干预,也是不现实的。问题的关键同样是在如何把握两 者的结合点。

四是经济竞争与经济合作的关系问题。我们主张在平等互利的基础上加强和扩大经济 、科技、文化的交流与合作,促进共同发展与繁荣,反对经济贸易交往中的不平等现象 和各种歧视性政策和做法。反对动辄对别国进行经济制裁。发达国家与发展中国家应互 利互惠,改善关系,缩小差距。发达国家应尊重发展中国家的利益和需要,增加对发展 中国家的经济投入和技术援助。另一方面,世界经济确实有自己的规律,市场经济也需 要等价交换。发达国家与发展中国家之间有着很大的差距。各自的起点不同,发展的速 度特别是加速度也会不同。所以,在各国经济的竞争与合作的关系上,如何找到恰当的 结合点,也同样是问题的关键所在。

标签:;  ;  ;  ;  ;  ;  

认识和推动世界多极化进程_霸权主义论文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