廖建华
永州市江华瑶族自治县第一人民医院 湖南 425500
摘要:目的:探讨中成药在高血压病治疗中的用药情况分析。方法:选择我院2013年8月至2014年3月收治的40例高血压病使用中成药治疗患者为研究对象,将所有患者使用中成药处方作收集,并总结用药情况,调查患者用药副作用及治疗效果等。结果:经总结显示,40例患者中31例为≥40岁患者,占77.50%;中成药不同证型治疗情况:13例(32.50%)痰温壅盛型;15(37.50%)肝火亢盛型;3例(7.50%)阴阳两虚型;9例(22.50%)肝肾阴虚型;部分患者选择合并用药;3例患者出现轻微皮肤瘙痒、恶心症状,3d左右消除;34例(85.00%)患者取得较好降压效果。结论:高血压病采取中成药治疗可取得较好降压作用,在中医辨证论治基础上实施治疗方案,可减少毒副反应,安全性高,值得进一步推广。
关键词:高血压病;中成药;用药情况
高血压为高发性疾病,是引发脑血管病变、心脏疾病、肾病的主要危险因素,随着病情发展,会并发心脏病与脑卒中等,是导致老年患者死亡的主要原因。机体长期处于高压状态,经常会累及机体各脏器,严重影响患者生活质量。临床常规予以西药治疗,但是高血压患者均需要长期坚持用药,极易出现毒副作用,形成耐药性,甚至会对机体造成一定损伤[1]。特别是对于老年患者,因机体功能衰退,抵抗力较差,药物极易损伤脏器,加重身体负担。中成药为中药制成,安全性较高。在本组研究中,对我院高血压病患者行中成药治疗情况进行分析,通过随访,了解患者用药情况,现做报告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
选择我院2012年8月至2014年3月收治的40例高血压病使用中成药治疗患者为研究对象,根据《中医诊疗指南》[2]中诊断标准确诊。男性26例,女性14例,年龄23~78岁,平均年龄(58.9±5.8)岁。排除标准:合并心、肝、肾功能严重不全者;合并严重脑血管疾病患者;
1.2方法
将所有患者的资料进行收集整理,并进行详细分析。收集所有患者的中成药使用处方,将患者疾病证型作分类,并了解每例患者的用药特点。通过随访、再次就诊时询问等方式,了解患者用药时存在的并发症、不良反应情况,从而实施用药分析。
1.结果
经总结显示,40例患者中31例为≥40岁患者,占77.50%;40岁以下占22.50%,选择中成药主要为中老年人群;经原因分析显示:患者生活作息、中医宣传力度小;中成药不同证型治疗情况:13例(32.50%)痰温壅盛型;15(37.50%)肝火亢盛型;3例(7.50%)阴阳两虚型;9例(22.50%)肝肾阴虚型;部分患者选择合并用药;
经随访后显示,3例(7.50%)患者出现轻微皮肤瘙痒、恶心症状,3d左右消除;34例(85.00%)患者取得较好降压效果。其余6例患者血压有轻微下降。
2 讨论
高血压是临床上最为常见的慢性疾病,因机体长期处于高压状态,极易引发心脏、脑血管部位并发症,是心肌梗死、脑卒中等疾病的独立危险因素[3]。因高血压影响较大,是对患者的生存质量、生命安全造成严重威胁的疾病。高血压为中老年人群高发性疾病,因患者自身机体抵抗力较差,一旦患上高血压,因存在其他原发性疾病,并发心脑血管疾病,累及其他脏器损伤几率极大[4]。高血压若未及时采取措施控制,则可能形成不可逆转损伤,早期治疗,控制血压,减少高血压损伤,是改善患者远期预后的关键。西药是临床常规治疗药物,大多数年轻高血压患者较为青睐,认为西药疗效较高,便于服用[5]。
期刊文章分类查询,尽在期刊图书馆
有学者研究发现[6],因高血压患者需要长期用药治疗,不良反应较多。西药虽然具有较好的短期疗效,但是不能治本。特别是老年患者,自身存在多种疾病,患者长期服用,极易出现耐药性,毒副作用也会对患者的生命安全造成一定危害。因此,大多数患者难以长期坚持用药,依从性较差。中医将高血压归属于“眩晕”范畴,主要为肝风内动、肝火上炎、气血两虚而引发[7]。临床用药主要以益气养阴、活血化瘀、平肝潜阳为主。本组研究中,40例患者均采取中医辩证施治的方式治疗,根据病加减剂量。经结果显示,85.00%患者获得较为良好的降压作用。
目前,中医治疗高血压大多选择中成药,使用辨证施治的中医治疗原则,作病症分型,予以对症治疗。本组调查中,痰湿壅盛型、肝火亢盛型高血压患者较多,因不同病症,选择用药各有差异,一旦混淆,则难以取得良好的治疗目的。肝火亢盛证经用药分析显示[8],患者主要有舌红苔黄、疲劳易怒、肝郁化火等症状,治疗用药需要以清风熄火、平肝潜阳为主,可选择天麻钩藤颗粒,方中主要成分为钩藤、天麻、山栀、石决明、桑寄生、益母草等,可针对肝阳偏亢、眩晕症状,具有较好疗效。天麻钩藤颗粒可对高血压颈动脉的内中膜厚度进行逆转,从而对动脉血管内皮功能起改善效果,从而有效控制高血压;痰湿壅盛证,患者表现为口淡食少、胸闷失眠、眩晕、头痛等症状,治疗需以理脾定眩为主,起祛痰化湿之效;珍菊降压片口服治疗,其中含有野菊花、珍珠粉、芦丁等,具有镇静、降压与化痰之效,可对失眠、心悸等症状进行调节;肝肾阴虚证患者,有耳鸣健忘、眩晕、脉象细数等症状,需采取补肾养阴等治疗方案,可服用六味地黄丸,含有山茱萸、熟地黄、茯苓及泽泻、牡丹皮等,可起到肝肾滋补作用。现代药理研究表示[9],六味地黄丸可扩张外周血管,经减少外周阻力来实现降压作用;阴阳两虚证患者主要有耳鸣心悸及夜尿、畏寒等症状,可采取桂附地黄丸与六味地黄丸联合使用,六味地黄丸能滋补肾阴,桂附地黄丸能补肾阳,起到互补之效。中药治疗安全性较高,本组研究中仅3例(7.50%)患者出现不良反应。与文献报道结果一致。
综合上述,在高血压病治疗中使用中药,安全性高,可减少不良反应发生,在中医辨证论治的理论支持下,可起到标本兼治的作用,值得临床进一步推广使用。
参考文献:
[1]张碧华,高素强,傅得兴等.2008-2011年卫生部北京医院抗高血压中成药应用分析[J].中国医院用药评价与分析,2013,13(2):133-136.
[2]曾勇,张稳,王顺民等.中成药联用西药治疗高血压病左心室肥厚疗效与安全性的Meta分析[J].中国循证心血管医学杂志,2014,23(3):259-263.
[3]陈明,陈志武,龙子江等.无患子皂苷对自发性高血压大鼠降压及内皮损伤保护作用的实验研究[J].中成药,2012,34(10):1999-2004.
[4]陈倩,顾杰,张向杰等.上海市徐汇区高血压患者药物治疗现况调查及其与降压达标关系的分析[J].中华全科医师杂志,2013,12(4):263-267.
[5]陈峰,胡连根,章小稳等.血塞通治疗早期急性高血压脑出血30例[J].中国中医药现代远程教育,2013,11(23):33-34.
[6]钱卫东,方祝元,陈艺等.降脂抗氧化合剂对高血压合并高脂血症患者血管内皮功能的影响[J].中成药,2014,36(5):929-933.
[7]张玉焕,徐士欣,朱亚萍等.合用舒脑欣滴丸对眩晕(高血压)炎症因子水平的影响[J].中成药,2014,36(10):2055-2059.
[8]杨金果,李运伦,周洪雷等.钩藤和莱菔子生物碱抗高血压血管内皮细胞损伤效应[J].中成药,2013,35(5):889-893.
[9]蔡颖,钟春燕,林佳等.小檗碱对高脂-高盐-果糖诱致大鼠高血压性左室肥大的抑制作用[J].中成药,2012,34(6):1021-1025.
论文作者:廖建华
论文发表刊物:《健康世界》2015年20期供稿
论文发表时间:2016/2/17
标签:患者论文; 高血压论文; 中成药论文; 肝火论文; 损伤论文; 机体论文; 较好论文; 《健康世界》2015年20期供稿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