秋薯高产技术措施_马铃薯论文

秋薯高产技术措施_马铃薯论文

秋种马铃薯配套丰产技术措施,本文主要内容关键词为:马铃薯论文,措施论文,技术论文,此文献不代表本站观点,内容供学术参考,文章仅供参考阅读下载。

在二季作区,充分利用秋季的冷凉气候发展马铃薯生产,是农民增产增收的一条重要途径。经过在各地多年的试验证明,秋种马铃薯只要是品种选择对路,栽培方法得当,同样会取得每公顷3000~120000公斤的好收成。现将其配套丰产栽培技术总结如下:

一、选择小种薯,提前催大芽。

秋季栽培马铃薯在选择品种方面首先要考虑选择一些早熟、对光照反应不敏感和休眠期短的品种。秋季栽培马铃薯能否实现高产,最关键因素之一是能否一播全苗。由于秋播马铃薯的催芽播种时间正处在高温多雨的7~8月份,切块种植易腐烂,因此宜选用早春阳畦高密度生产的小薯作种薯,重量以20~30克为最好。为防止烂薯,影响出苗,必须对种薯进行催芽。催芽时间选在播种前20~25天为宜。催芽方法是选高燥、通风、凉爽的地方,用2~3层砖砌成方形浅池,在池底辅8~10厘米厚的湿细沙(湿度以用手握不出水为宜)。然后将种薯摆放在湿沙上,再用10~15厘米厚的湿沙盖严,并用草苫将催芽池盖好好。催芽池内种薯厚度以不超过20厘米为宜。催芽过程中要注意遮荫降温和防止雨淋,当芽长至15~2厘米时,摊放在室内见散光炼芽。

二、精细整地巧施肥,适期播种。

秋种马铃薯以沙地和壤地为好。要求精细整地,确保土细地平。一般每公顷施优质有机肥37500~52500公斤,尿素225公斤,磷酸二铵375公斤,硫酸钾625~875公斤,其中以三分之一的肥料作底肥随耕地时施入,三分之二的肥料作种肥在播种时施用。播种适期在立秋(8月5日~15日)前后,天气凉爽宜早播,气温较高或遇到阴雨天可适当推迟,株行距19×65厘米或20×60厘米,每公顷株数82500株左右。播种方法是先按行距划一深3厘米的浅沟,把种薯按株距播在沟内,然后从两垄之间取土起垄,使种薯悬在垄顶和垄沟中间,种肥可在播种后起垄前在薯行两边开浅沟施入,也可抓埯施在两薯之间。但不论采用何种施用方法都要防止化肥直接接触种薯,影响出苗。播种时最好在晴天的上午10点前或下午4点后进行,防止晒热的土覆盖种薯导致种薯受热腐烂。

三、及时浇水早追肥,搞好划锄和培土。

浇水可以降温,有利于出苗,播种后出苗前要按时浇水(以浇井水为佳),始终保持土壤凉爽和湿润。浇水时不可采取大水漫灌的方法,要小水勤浇。每次浇水和下雨后要进行划锄,以增强土壤的透气性,促其尽早出苗。若底肥不足,出苗后要抓紧时间追施一次速效化学肥料,一般每公顷追施150~225公斤尿素即可。同时在秋分前后要酌喷2~3次叶面肥。防止薯苗早衰。结合划锄要进行两次培土。第一次在植株长到4~5片叶时进行,第二次在植株25~30厘米高时进行,并培成方肩大垄。

四、覆盖薯秧促增产,适时收获。

马铃薯喜冷凉气候,霜降后的昼热夜凉天气十分有利于马铃薯薯块的膨大和生长,因此在酷霜到来之前应用废农膜、麦草和玉米秸秆遮霜护秧,从而尽量延长其生长时间,直至薯秧彻底枯死后再利用温暖的晴天抓紧收刨入窖。

标签:;  ;  ;  ;  ;  

秋薯高产技术措施_马铃薯论文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