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世纪的全球资源商品市场——价格飙升、波动、周期和趋势,本文主要内容关键词为:新世纪论文,周期论文,商品市场论文,趋势论文,价格论文,此文献不代表本站观点,内容供学术参考,文章仅供参考阅读下载。
进入新世纪以来,全球经济金融发生了一系列令人瞩目的新变化,这些变化已经并正在深刻影响和改变着全球经济和金融的格局,并将继续影响和改变全球经济和金融的发展。其中最为引人关注的是三个变化:第一是2002年以来全球同步的宽松货币政策导致全球流动性过剩,在刺激经济增长的同时导致全球金融资产膨胀;第二是全球进入以金融主导的经济金融一体化和在全球经济金融加速一体化的过程中出现了一系列的失衡;第三是全球资源商品价格的大幅飙升和剧烈波动。
第一个变化是新世纪伊始,由于全球经济出现了新一轮的衰退,各主要货币当局纷纷实施并在相当长的时期内维持了宽松的货币政策,导致全球货币流动性出现过剩。例如,从2001年到2003年6月期间,美联储连续13次降息,将联邦基金利率从6.5%一路降到了1.0%,并在1.0%这个1958年以来的最低水平上维持了约一年的时间。日本实施5年之久的宽松货币政策直到2006年3月才被放弃,而零利率政策直到7月才放松。欧洲央行再融资利率在2%的低水平维持了近两年半的时间。宽松的货币政策导致美国、日本及欧元区等地区货币供应量持续增长,从2001年以来,基础货币的增长速度一直超过了名义GDP的增长速度。
第二个变化是全球经济金融一体化和在全球经济金融加速的一体化过程中呈现的一系列失衡问题,金融超前发展催生了金融市场和实际物质生产在规模和产品上的失衡;美国国内消费和储蓄的失衡及所带来的巨额国际收支账户和财政的双赤字;中国的高储蓄、高投资、高出口、高外汇储备和国内消费不足的失衡,以及由此形成了以美国为主的过度消费和进口以及以亚洲为主的国内消费不足和净出口所带来的全球贸易格局的失衡,且这一系列失衡持续存在并恶化着。
第三个变化是全球资源商品价格的大幅飙升和剧烈波动,以原油为代表的能源类商品,以铜、铁矿石为代表的金属和矿产品类工业原材料及橡胶等农业原材料商品等均出现了价格的大幅上涨。全球资源商品市场价格屡屡创新,震动了整个工业、金融、消费业,进而影响了全球的宏观经济。
我们曾在《国际金融研究》(2005年第1期和2006年第2期)和《国际经济评论》(2005年第1-2期和2006年第1-2期)上讨论过以上第一、二个变化。本文将就第三个变化及其背后的推动力量做一些分析,并从五十年、一百年、一百五十年的长周期角度进行探讨,就未来资源商品价格走向提出我们的意见。
引起近期资源商品价格持续上升和波动的主要原因有两个方面,一是需求的因素,一是金融的因素。从需求的角度看,对资源商品的强劲增长和供求结构的相对脆弱是基本的推动力量,决定了价格变化的方向。从金融方面看,全球金融市场的变化,主要是美元疲软和期货市场的过度投机交易,形成进一步的推动力量,加剧了资源商品价格上涨的规模,放大了价格变化的幅度。
今天,由需求短期增加主导和金融市场超额交易形成的资源商品价格的上涨已经基本接近尾声。但是从短期看,矛盾的主要方面已经转到供给方面,而一方面,供给瓶颈仍然存在,地缘政治的不确定性加大了供给的脆弱性,新近增加的投资急剧地提高了资源商品的成本。全球经济增长仍然有力。因此资源商品价格会下调,但不会大幅跌落或回到21世纪初的水平。资源商品价格会停留在目前的较高水平并将在一段时间内继续存在。受地缘政治的影响,任何突发性的事件都会把资源商品价格推向历史的新高。但从长期看,我们认为资源商品价格会延续150年的趋势,仍将会缓慢下降。
一、新世纪以来全球资源商品价格急剧飙升
进入新世纪以来,全球资源商品市场一波又一波的价格上涨浪潮引人注目。2000年以来,以原油为代表的能源类商品和以金属矿产品等工业原材料为代表的非能源商品的价格均出现了较大幅度的上涨,特别是2002年以来,资源类商品的价格出现陡涨。我们可以从国际货币基金组织(IMF)的三项综合指数清晰地看出这一变化。2002年以来,IMF原油价格指数上涨幅度达到256.52%;而包括橡胶、棉花等可用作工业原材料的农产品和基础金属等资源商品的价格变化的IMF工业原材料价格指数则上涨了135.69%;而将粮食(如大豆、小麦、食糖等等)和饮料(咖啡、茶叶和可可)等农产品也纳入考察范围的IMF非能源商品价格指数也上涨了90.56%。
这三个指数的涨幅表明这一次全球商品价格的上涨涉及的产品范围非常广,能源、金属、矿产品和农产品等各类商品的价格都有不同幅度的上涨。但各类商品价格的涨幅并不均衡,能源类商品是本轮全球资源商品涨幅中的先行者,随后又居高不下,其次是金属和橡胶等工业原材料商品,而以粮食和饮料作物为主的农产品价格的涨幅相对较为温和。在各类商品中,原油、煤炭、铜、铝、铁矿石和橡胶等商品的价格上涨非常显著。
石油是影响全球经济和金融命脉的资源商品,进入新世纪以来原油价格在波动中持续上涨且居高不下,我们曾在《国际金融研究》2006年第5期对石油问题进行过专门探讨。1997-1998年亚洲金融危机后,由于全球经济衰退,金融市场萎缩,石油价格连续下跌,徘徊在12~15美元/桶,到1998年底一度下探至10美元这个10多年的低点附近。1999年后,石油价格随着经济复苏而上涨,2000年油价超过30美元/桶。当世界经济在2001年开始新一轮衰退后,油价又从高点开始回落,2001年底油价降至20美元/桶以下。2003年以后,全球范围内的经济复苏及美伊战争的爆发使石油价格重新回到上升的轨道,油价一路高涨,数度刷新历史最高记录,到2006年7、8月份,原油价格攀升至接近80美元/桶的水平,相比1998年底谷底价格水平上升了7倍,形成油价的陡升。
受石油价格一路高升的影响,和石油有一定替代的煤炭价格也受到影响。受美国、日本等国家燃煤进口需求激增和中国出口煤炭数量不断下降的影响,2004年以来国际市场煤炭价格也持续走高,创10年来的历史新高,2004年国际市场煤炭现货价格一度超过65美元/吨。截止到2006年6月,国际市场煤炭现货价格仍在55美元/吨上下徘徊,比2003年底约35美元/吨的价格上涨了近60%。
铜是重要的资源商品,进入新世纪以来价格增长迅猛。2004年之前20多年的时间里,全球铜市场处于长期疲软状态,现货价格一直徘徊在1000美元/吨到2000美元/吨之间,2003年下半年以后国际市场铜价格迅速攀升,至2006年5月,现货价格已经超过了8000美元/吨。
作为重要资源金属商品的铝的价格也出现了幅度不小的上涨。2003年以来铝价格不断攀升,2003年初国际铝现货价格尚低于1400美元/吨,2006年5月铝现货价格已经超过2800美元/吨,上涨幅度超过100%,达到近十三年以来的最高点。
铁矿石价格也出现了大幅上涨。国际市场铁矿石的定价机制与原油及铜等有所不同,主要是通过实物的国际贸易谈判形成,全球75%的铁矿生产量和贸易量都集中在世界前三家铁矿石供应商(巴西淡水河谷公司、澳大利亚必和必拓公司和力拓公司)那里,使得这些供应商在谈判中有较大的话语权。2005年之前,虽然随着需求的增长铁矿石协议出口价格也有所上升,但总体来看是相对平稳的,价格攀升的幅度也不是很大,但在2005年,铁矿石协议出口价格出现暴涨:2005年2月日本新日铁公司与国际铁矿三大巨头之一巴西的淡水河谷公司达成协议,铁矿石价格上涨71.5%。这是亚洲铁矿石价格史上最大的涨幅。2006年,铁矿石协议出口价格又在2005年价格基础上上涨了近17%。
农产品中,天然橡胶价格的上涨引人注目。天然橡胶的价格在2001年12月达到20年来的最低点,此后,受需求上涨速度持续高于供给增加速度这一基本因素的影响,天然橡胶价格节节攀升,至2006年6月,天然橡胶价格已经上升至26年来的最高点,此时的价格水平已经是2001年12月价格水平的近5.6倍。
二、强劲需求是本次资源商品价格上涨的主导因素
对资源商品需求的强劲增长和供求结构的相对脆弱是引起近期资源商品价格持续上升和波动的主要推动力量,决定了价格变化的基本方向。
进入新世纪以来,原油需求量的增长引人注目。1971年全球原油需求约为5500万桶/天,2004年,增长到约8100万桶/天,增长了约47%,平均每年增幅为1.4%(IMF)。但在2003年到2004年间,世界石油需求增长率达3.3%,是1976年以来增长最快的一年。根据国际能源机构(IEA)和石油输出国组织(OPEC)的估计,2005年全球原油需求已经达到8330万桶/天,而到2006年,这个数字会增长至8500万桶/天左右。
世界铜需求量的增长也十分迅速。2000—2005的6年间,全球精炼铜有4年出现了供不应求的局面,其中在2003年和2004年供求缺口分别达到42.7万吨和90.2万吨,虽然在2005年这个缺口有所缩小,并且进入2006年后的前四个月世界精炼铜产量略微超过了消费量,但精炼铜的供求关系仍然是非常紧张的,成为引起价格波动的主要力量。
世界原铝消费也出现了快速增长。从2004年到2006年1月,世界原铝连续出现供不应求的局面,2004年全球原铝供求缺口达51.7万吨,2005年全球原铝供求缺口虽有所缩小,但仍达到18.9万吨。
铁矿石是钢铁冶炼的主要原材料,其需求受到全球钢铁需求状况的影响。全球经济增长带动了钢铁需求的增长,2001年全球钢铁消费量为7.22亿吨,2004年上升至9.35亿吨,2005年升至9.98亿吨。钢铁需求量的增大刺激了钢铁产量和产能的扩大,从而带动对铁矿石的需求。
农产品中,橡胶由于主要作为工业原材料使用,其需求的增长速度也令人瞩目。据国际橡胶研究组织(IRSG)统计,2004年世界天然橡胶产量822万吨,消费量829万吨,供需基本平衡;2005年供需出现了较大缺口,估计全球天然橡胶需求约提升5%,达到870万吨,而全年资源供应最多在830万吨左右,供需缺口在40万吨左右;预计2010年需求将突破1000万吨,未来的10年内,全球范围内的天然橡胶供不应求已成定局。全球橡胶库存也处于历史较低水平:IRSG预计今年年底橡胶库存将增至能满足全球3.5个月的需求,略高于2005年底的3.2个月,但仍远低于2000年前能满足5个月消费的量。
三、全球经济增长的新格局正在改变对资源商品的需求
综上,本轮国际市场资源商品价格的上涨,从根本上看是需求拉动的价格上涨。但是,在全球经济金融一体化的背景下,今天推动商品价格波动周期的需求因素和以前有所不同,影响需求的因素变得更加复杂化和多样化。首先,全球经济的普遍和持续的强劲增长是推动需求增长的基础性因素。其次,亚洲经济超过全球经济整体水平的快速增长形成了新的需求结构。第三,全球经济的普遍增长推动对制造业产品的需求和制造业产业的加速发展,增加了对资源商品的需求压力。第四,制造业继续大规模地向亚洲转移和亚洲相对资源使用效率不高形成了需求曲线的上移。第五,亚洲的新工业化进程推动大规模基础建设也形成了需求曲线的上移。这些因素相互叠加和交错在一起,形成了全球对能源和资源性商品需求的强劲增长,继而引发了国际市场资源性商品价格的跳跃性持续上升。
1.世界经济的普遍增长及亚洲经济的强劲增长
世界经济持续的强劲增长是全球范围内对能源、金属等作为工业原材料的资源性商品的需求呈现持续上涨趋势的主要原因之一。2001年以来,世界经济增长逐步走出衰退的阴影,GDP增长率从2001年的2.6%逐步攀升,2002、2003和2004年分别达到3.1%、4.1%和5.3%,2005年虽有所回落,但仍然维持在4.8%的高位。这次经济回升的一个主要特点是全球经济全面普遍增长。一方面是美国和英国经济增长强劲,日本和欧元区国家经济都在回升,保持着良好的增长率和上升的趋势。另一方面是亚洲经济新的崛起引人注目,亚洲的新兴经济和发展中国家经济都有超常的经济增长速度,使得亚洲在世界经济中所占比重也在不断的增长,形成新的全球经济增长格局。
首先,亚洲发展中国家经济增长速度普遍超过世界经济平均增长速度。即使在2001年全球经济陷入新一轮衰退时,亚洲发展中国家仍然保持了高达5.6%的经济增长率,而2004年和2005年的经济增长率更是分别达到8.8%和8.6%。其中,中国和印度则是该地区的经济增长龙头,2003—2005三年中,中国经济增长率分别达到10%、10.1%和10.2%,而印度经济增长率也高达7.2%、8.1%和8.3%。除此之外,印度尼西亚、马来西亚、菲律宾和泰国等东盟国家作为一个整体的经济增长率在2003—2005年间也连续超过5%。亚洲发展中国家的经济增长率大大超过了世界经济增长率平均水平。
其次,亚洲经济对世界经济总量的贡献度越来越高。按照2005年世界银行公布的各国GDP排名统计,全球前五大经济体中有两个是亚洲国家,分别是排名世界第二的日本和世界第四的中国;全球前十五大经济体中亚洲国家则占了四个,其他两个是分别排在第十一位和第十二位的韩国和印度。除日本以外的东亚国家对全球经济增长的贡献度逐步提高:1960年时东亚国家GDP占全球GDP的比重仅有2.32%,1980年时增长至3.29%,2002年进一步上升至8.25%,到2005年已经达到9.15%。目前全部亚洲国家GDP总和约占到了全球GDP的近30%,比1960年时增长了约一倍。
第三,中国和印度经济高速增长成为资源商品增量的重要需求者。中国2000—2003年间能源消费年均增长率达到6.16%,粗钢消费年均增长率达到17.74%,而在1996—1999年间这两个数字分别只有1.16%和7.78%。中国对钢的需求也直接拉动了对铁矿石需求量的增长:2004年全球铁矿石贸易总量达到7.19亿吨,其中中国的进口量达到2.08亿吨,约占全球贸易总量的三分之一。2000—2003年期间印度的粗钢消费年均增长率也从1996—1999年间的3.56%增长至4.04%。根据IMF的统计,1999—2003年间增加的石油消费中有35%是由中国和印度消费所拉动的。
全球经济的普遍增长和亚洲经济的迅速崛起背后是对资源产品的强劲需求。以能源需求和消费的增长为例,从2003年第三季度开始,亚洲新兴市场国家的石油需求一直是OECD国家石油需求的三倍左右。我们通过简易方法测算后发现,全球GDP每增长1%,能源消费也会相应增长0.21%,① 以5%的全球GDP增长来计算,由此带动的能源消费增长将会超过1%。2005年世界原油、天然气和煤炭的消费分别比1980年增长了28.85%、95.19%和55.00%,比2000年则分别增长了8.27%、15.44%和14.69%。可见经济增长为能源消费及需求的增长提供了长期而又基础性的拉动力量。
2.全球制造业持续增长并大规模向亚洲转移
在经济整体增长的背景下,全球制造业维持了较高的发展水平。虽然美国和日本等发达国家工业和制造业产值在GDP中所占的比重在不断降低,但其绝对数额则仍然在不断增长中。2003年以来,美国制造业产值指数增长了约13%,日本工业产值指数增长了约11%。发达国家一方面维持着制造业的持续增长,另一方面则在持续将制造业产业链中的低端环节向发展中国家进行产业转移,这种产业转移的趋势早在20世纪80年代就已经开始了,进入21世纪以来又迎来新的高潮。在制造业转移的过程中,亚洲由于具有劳动力和土地等资源成本低廉、吸引外商直接投资需求较强等基础条件,成为承接发达国家转移出来的低附加值加工环节的主要地区,成为世界上最具活力和最具发展潜力的地区。
亚洲制造业的成长是推动东亚经济增长主要动力之一。进入新世纪之后,亚洲主要国家制造业产值在GDP中所占的比重均已大幅提高,以中国为例,2005年制造业在GDP中的比重已经接近40%。制成品在这些国家全部商品出口中所占的比例也高于世界平均水平。在中国、日本、印度、印尼、马来西亚、韩国、新加坡、菲律宾和泰国等9个国家中,除印尼外,其他8个国家制成品在全部商品出口中所占的比重均超过世界平均水平73.8%,其中,中国、日本和韩国等三国的这个比例均超过90%。制造业增长已经成为亚洲经济增长的重要支撑力量。
上述发达国家和亚洲国家制造业产值的不断增长和出口商品结构的变化综合体现了全球制造业的强劲增长。进入新世纪以来,一些重要的制造业产品的全球产量,如汽车、空调、冰箱、电视机等的增长也进一步体现了这一变化。2001年以来,全球机动车② 产量持续增长,年均增长率为4.2%,其中2004年的增长率最高,达到5.9%。到2005年,全球机动车年产量已上升至6647万辆,其中乘用车的数量达到4586万辆。亚洲乘用车产量增长尤其引人注目。2005年亚洲已经成为全球最大的乘用车生产地区,产量高达1900万辆,同期欧洲地区产量为1760万辆,美国地区产量为1000万辆。2004年时亚洲和欧洲乘用车产量还差别不大,分别是1787万辆和1783万辆。2000年以来,全球空调产量也在持续增长。亚洲同样是全球空调的主要生产中心,2000年以来包括日本在内的亚洲国家空调产量一直占到全球空调产量的50%以上,并且这个比重还在持续增加,到2005年全球空调产量中亚洲比重已经接近60%。制造业产品的产品结构决定了它对有色金属的大量需求。2004年,空调器中的铜材耗量比重已经占到了39%,而空调压缩机和冰箱压缩机的铜材耗量比重也分别占到了35%和20%,铝材耗用量方面也十分惊人。因此,全球制成品产量的增长,使得制造业对钢铁、铜、铝等金属以及橡胶等原材料的需求持续增长;而对这些制成品的消费,也在一定程度上使得能源需求不断增长。
3.全球基础设施投资持续性增长
全球经济增长给各国带来了财富的积累,对基础设施建设以及房屋建筑业的投入也在不断增长中。以美国为例,美国建筑业随着经济的复苏而蓬勃发展。2000年以来,美国每月新宅开工数量持续增长。2000年年中时每月新宅开工数量尚不足1500千栋,到2006年初新宅开工数已经超过了2300千栋。同时,美国建筑业支出也相应增长,从2000年初到2006年年中,建筑业支出增幅达到45%。在中国,在过去20年中房屋建筑施工面积增长了约7.2倍,而房屋竣工面积也增长了约6.5倍。全球范围内房地产投资和房屋建筑面积的增长也意味着对建筑相关的原材料以及能源需求的强劲增长,使得对钢铁、橡胶、铝材等建筑原材料的需求也处于持续的高速增长中。
4.2002年后全球经济加速增长产生对资源的突发性需求
经济持续增长给能源、金属等资源性商品需求和价格上涨提供基础性的支撑,同时,2002年后全球经济的加速增长产生了对资源产品的突发性需求,在短期供给相对刚性的约束下,推动价格上涨幅度加大。2002年以后,全球经济以及中、印等经济增长领军国家都出现了加速增长的情况,从而使得对能源和原材料需求的增长出现了突发性。1993年到2002年间世界经济平均增长率约在3.5%左右,而2002到2005年间世界经济平均增长率则上升到4.8%左右,经济增长速度明显加快;中、印这两个资源性商品需求大国的经济增长速度也在2002年以后加快,中国2002年时经济增长率还仅有8.3%,从2003年起经济增长率却连续三年超过10%,分别达到10%、10.1%和10.2%;2002年印度经济增长率为5.0%,2003—2005年间分别达到7.2%、8.1%和8.3%。在全球范围内经济加速增长的背景下,对能源和金属等原材料的需求出现了突发性增长。在原油、铝、铜、铅、镍、钢、锑和锌等8种原材料和金属商品中,除镍以外,其余7种商品在2002—2005年间的年均消费量增长速度都超过其在1993—2002年间的年均消费量增长速度。其中,钢、铝和锑在2002—2005年的年均消费量增长速度分别是其1993—2002年间年均消费量增长速度的2.7倍、2倍和6.2倍。这种由经济加速增长带来的对资源商品的突发性需求,在一定程度上使得原本脆弱的供求关系更趋紧张,从而加剧了国际市场资源商品价格的波动幅度。
可见,在近年来经济快速增长的过程中,全球对能源和作为原材料的金属等资源性商品的需求出现了大幅增长,这些商品的消费量也一直在快速增长着,成为推动价格上涨的重要力量。
四、全球金融市场格局变化扩大资源商品价格的上涨和波动
资源性商品兼具一般商品和金融产品的双重属性,在一定意义上是金融产品,受到金融市场变化的诸多影响。资源商品的供求主要通过长期合约和期货市场合约进行,而货币供应量和流动性又直接影响着期货市场的投资。同时,资源性商品的名义价格大多以美元标价,美元汇率变化也直接影响资源商品的名义价格。
进入新世纪以来,在全球经济金融一体化加快发展的背景下,全球金融市场条件也出现了一些新的变化,在主要货币当局持续宽松货币政策影响下全球流动性的大幅增加,金融超前发展,金融市场的发展远远超过实体经济的增长,全球范围内流动性的大幅增加成为金融市场条件影响资源性商品价格的一个基础性因素。全球期货市场及债券市场的快速发展,这些直接与资源性商品相关的金融交易市场的发展则为过剩流动性反映到资源性商品价格上提供了通道和途径。同时受美国持续性和大规模经常账户赤字影响,美元对主要货币汇率持续走低,成为影响国际市场资源商品价格的一个更加表面和直接的因素。而2003—2004年间,经济快速增长引发对资源商品的突发性需求刺激大量资金进入资源商品期货市场,形成大规模的投机需求。这些全球金融市场条件的新发展对资源性商品价格的变化起到了推波助澜的作用,通过自有运行机制放大了全球资源性商品价格的原有波幅。
1.全球流动性的大幅增加
进入新世纪伊始,由于全球经济出现了新一轮的衰退,各主要货币当局纷纷实施并在相当长的时期内维持了宽松的货币政策。例如,从2001年到2003年6月期间,美联储连续13次降息,将联邦基金利率从6.5%一路降到了1.0%,并在1.0%这个1958年以来的最低水平上维持了约一年的时间。日本实施5年之久的宽松货币政策直到2006年3月才被放弃,而零利率政策直到7月才放松。欧洲央行再融资利率在2%的低水平维持了近两年半的时间。宽松的货币政策导致美国、日本及欧元区等地区货币供应量持续增长,即使在升息周期开始之后,M[,2]仍然在持续增长之中。实际上美国、日本和欧元区等主要经济体,从2001年以来基础货币的增长速度已经超过了名义GDP的增长速度。
有数据表明,全球流动性的快速增长从20世纪90年代就开始了,并且1995年增长速度开始加快:从1995年到2005年,全球信贷资产与GDP的比率增长了约25%,广义货币与GDP的比率增长了约32%,狭义货币与GDP的比率则增长了至少约55%。③
流动性的发展更多地通过金融衍生产品市场的超速发展表现出来,进入新世纪以来,全球资本市场快速发展,特别是金融衍生产品市场发展迅猛,从根本上改变了关于流动性的定义。据统计,目前全球流动性中,M[,0]与全球GDP的比例在10%左右,但M[,0]只占全球流动性约1%。M[,2]与全球GDP的比例达到122%,但M[,2]只占全球流动性约11%。全球证券化债券与全球GDP的比例达到142%,但证券化债券只占全球流动性约13%。而全球流动性中以金融衍生产品形式存在的那部分约占到75%,金融衍生产品价值与全球GDP的比例高达800%。
全球范围内超额流动性的存在,意味着广义的货币供应超过了实体经济增长中的实际货币需求。由于能源、贵金属以及广泛作为原材料使用的金属商品等资源性商品越来越兼具一般商品和金融商品的双重属性,因此这些商品和房地产、股票及债券等金融工具一起,毫不例外地成为过剩流动性的首要出口,资源性商品价格的涨幅因此而被放大。
2.资源性商品期货交易市场发展迅速
全球与资源性商品相关的金融交易市场也在蓬勃发展,从而为过剩的流动性追逐资源性商品提供了便利的条件。投资商品市场的投资者主要有五大类。第一类是生产商,能源、工业原材料金属等行业的生产商在商品市场上根据其对商品价格的判断进行套期保值。以铜为例,伦敦金属交易所现有的20万手铜空头合约,基本上是世界各地铜生产商的保值盘。
第二类是对冲基金,对冲基金对石油期货价格的影响十分显著。根据美国商品期货委员会CFTC公布的数据,在原油期货市场对冲基金交易量已从本世纪初的占市场7%左右到目前的60%左右。另据纽约能源对冲基金中心估计,目前进入油市的对冲基金规模约为5000亿美元,而在2004年底时这个数字只有1800亿。NYMEX 2006年上半年非商业性持仓平均净多头2.3万手,其中4月底至6月底为5.4万手,相当于全球原油日需求量的64%。
第三类是商品指数基金,是以一揽子商品期货为标的的结构性产品。根据Macquarie Group的监测数据,2005年指数基金的入市规模为800亿美元,到2006年底可能会达到1200亿美元。这些资金中约有7%~20%投在贵金属,54%投在能源,12%投在用于工业原材料的金属。高盛估计2005投入到跟踪商品指数的投资产品上的资金量已大幅上涨至近700亿美元,而在2000年时这个数字只有100亿美元。
第四类是退休基金等机构投资者,目前能源相关交易产品已经不再只是积极型投资者的专宠,退休基金等保守型投资者也开始将能源作为替代债券或股票的投资对象,以分散投资、抵抗通胀压力。来自高盛的另一项数据表明,目前在与全球原油供应相关的金融市场上,非石油行业的参与者所占的比例已经达到15%。据估计,2005年底退休基金的商品投资组合高达650亿~750亿美元。
上述各类投资资金的大量进入资源商品期货市场,是商品市场价格高涨的一个重要原因。④
3.美元汇率持续疲软
受美国持续性和大规模经常账户赤字的影响,2001年以来美元兑主要货币汇率持续走低,从2000年11月开始欧元对美元汇率节节上升,迅速从2000年10月创下的历史最低点0.8272攀升至2004年12月的1.3637这个历史最高点,即使到2005年年底,欧元对美元汇率仍然维持在1.1849的高位。
美元对日元汇率的波动性更强。纵观1990年以来美元对日元汇率走势,大致经历了三个美元贬值波段和两个日元贬值波段。新世纪以来美元对日元的贬值波段始于2002年2月,当时美元对日元汇率是1美元兑134日元左右,到2005年1月,美元已经贬至1美元兑102日元左右。
以美元对主要贸易伙伴的贸易加权指数来看,美元在新世纪的贬值趋势更是十分明显。2002年1月该指数处于1990年以来的最高水平112附近,到2004年12月下降至79这个1990年以来最低水平附近,2005年年底时仍然维持在86附近的低位。从2002年1月底到2005年年底,美元对主要贸易伙伴货币贸易加权指数的降幅接近四分之一。由于国际市场主要商品价格大多以美元标价,主要商品价格指数也大多以美元编制,因此这些商品的价格也会受到美元汇率的影响,美元汇率的下跌使得这些商品的名义价格相应上升。
实际上,如果追溯历史我们会发现美元对主要货币的汇率周期与主要商品美元名义价格的波动周期历来关系非常密切(Robert Mundell,2002),二者在同一周期的反向变动关系十分明显。例如,1980年到1986年间,美元大幅升值,同期非能源商品价格指数下降了20%还多;2001年以来,美元持续贬值,同期非能源商品价格指数则不断上涨。原油价格的变化与美元币值的变化也同样存在类似的关系。
五、从周期的视野看近期全球资源商品价格的波动
资源性商品因其稀缺性,投资、开采和加工的长期性,从属性上具有短期供给刚性,因此通常需从长期的角度予以观察,以真实价格而非名义价格测度变化。典型的就是用康德拉捷夫的长周期理论研究资源性商品的长周期波动。因此,在对进入新世纪以来全球资源性商品价格波动分析后,有必要从更长的时期和周期角度予以分析。我们在下面从过去50年、100年、150年三个时间段,并从名义价格和真实价格两个方面,对资源商品价格长期变化趋势做一些分析。分析表明,近50年间,全球资源商品价格持续上升,但从100年的更长周期看,资源商品真实价格呈现长期下跌的趋势。同时,商品名义价格和真实价格出现了非常大的背离,因此研究名义价格变化时必须要同时参照真实价格变化趋势,以便对价格波动的性质做出更准确的判断。最后,真实商品价格的波动性越来越高,波幅不断扩大,波动频率不断提高,这使得名义商品价格的波动也会呈现相应趋势,需要我们对名义商品价格短期趋势进行判断时要保持谨慎。在这些背景下,我们认为,2000年以来的商品价格变化无论从波幅还是持续的时间上看均没有创造新趋势的迹象,本轮价格上涨是新一轮周期的上升波段,之后必然会伴随着一个价格下跌的波段,长期来看名义价格的变化必将追随真实价格的基本趋势。
1.过去50年:资源性商品名义价格持续上升
首先,我们追溯到20世纪50年代中期以来全球资源性商品价格的波动。以路透—CRB指数过去50年全球资源性商品价格的变化看。该指数是路透社和商品研究局⑤ 共同编制的、全面反映商品市场价格变化的指数。从指数编制当年(即1956年)到1970年期间,国际商品价格异常稳定,指数一直徘徊在基期水平100附近,价格波动的幅度非常小。从1970年到80年代初期,国际商品价格剧烈上涨,并且连续出现了两次较大幅度的攀升,一次是从1970—1973年,指数值从100的基期水平迅速攀升至210,上升幅度高达110%;另一次是从1977到1981年,指数从188附近一路飙升至335附近,此次升幅接近80%。从80年代初期到2000年,国际商品价格维持在前两次上升后的高位波动,指数大部分时间在180到200之间波动,波动区间上下达到100个指数单位,表明该时期国际商品价格波幅明显扩大,同时名义价格在波动中呈现微跌的趋势——该时期最后一个波动周期的峰谷值仅略高于180,低于该时期指数的前三个小周期的峰谷值,为80年代初以来的最低水平。2000年以来则又是新一轮价格上涨高峰,到2006年7月,该指数已经从2000年的210附近上涨至自其编制以来的最高水平390附近,涨幅达到86%;即使与2000年之前的指数最高水平相比,涨幅也已接近20%。可见,从名义价格来看,在过去50年中,国际商品价格基本上经历了“平稳——攀升——在新的高位波动——继续攀升”这样一个变化历程。我们所看到的新世纪以来商品价格的大幅攀升,正是商品价格新周期中的一个上升波段,即使将这个上升波段放到过去50年中来看,其涨幅仍然是非常醒目的。
2.过去100年:资源商品真实价格呈现长期下跌趋势
值得注意的是,如果从更长周期的角度或实际价格角度来看,全球商品价格变化却展现出一条不同的曲线,这为我们分析本轮全球商品价格波动周期提供了新的视角。与新世纪以来全球资源性商品价格波动相比,真实商品价格百年以来的走势则呈现出诸多不同的特点。
从过去一百年中国际商品真实价格的变化来看,商品价格呈现大幅的波动。虽然真实价格在大幅波动过程中也屡创新高,但价格总体趋势仍然是长期下跌的(图2),其中一个最明显的特征是在20世纪30年代初期、80年代末期和90年代末期分别出现的三个峰谷值一次比一次低,当时指数水平分别在58、51和48附近。90年代末期的指数值48已经是百年来真实商品价格的最低点,比起1900年的指数值129,在这100年中真实商品价格指数已经跌去了63%,平均每年的跌幅约为0.63%。可见,在新世纪商品价格上涨潮来临之前,真实商品价格已经下跌至百年以来的最低水平。
真实商品价格呈现长期下跌的一个基本原因就是全球劳动生产率的提高。虽然劳动生产率的增速受经济周期影响而有快有慢,但劳动生产率的提高则一直贯穿经济和社会发展的整个历程,是经济增长和社会进步的基本推动力。以美国为例,从1940年到1967年,农业劳动生产率增长了3.5倍,工业劳动生产率增长了1.5倍;从1950年到1977年,美国农业中按工时产量计算的劳动生产率增长3倍多,平均每年增长5.6%,制造业平均增长了2.5%。至1989年,美国农业劳动生产率的提高使平均每个农业劳动力可养活83.6人,比1980年的59.9人提高40%。在20世纪90年代下半期,主要发达国家的劳动生产率都出现了大幅的增长。不仅是发达国家,发展中国家劳动生产率也在不断提高中。例如,从1998年到2003年,中国劳动生产率也以年增幅接近7%的速度在不断提高着。劳动生产率的提高使得单位产量上升,从而给价格带来下跌的压力。
3.过去150年:资源商品真实价格和名义价格背离波动
从150年这样一个更长的周期看(图3),真实商品价格的下跌趋势更加明显。我们进行判断的基本依据仍然是不断下跌的短周期峰谷值。从过去150年历史来看,出现在30年代初、70年代初、80年代末和90年代末期的短周期峰谷值仍然是一次比一次低,当时指数值分别在45、35、26和20左右。⑥ 90年代末期的指数值仍然是近150年来的最低水平,商品真实价格指数在这期间下跌了约83%,平均每年下跌幅度仍然高达0.61%。
同期,名义商品价格的波动也十分剧烈(Cashin and Mcdermott,2002):1860年代美国内战后由于供给大幅下降导致的棉花价格飞涨;一战以及一战后短期内商品价格的大幅上涨;30年代大萧条时期商品价格的大幅下跌;二战及朝鲜战争期间商品价格又大幅上升;70年代商品价格暴涨;80年代和90年代商品价格的两次暴涨暴跌。这150年名义商品价格的变迁可以用跌宕起伏来形容,年度跌幅前两位分别高达37%(1930—1931;1974—1975)和34%(1951—1952),年度涨幅前两位也分别高达49%(1972—1973)和33%(1916—1917)。值得注意的是,虽然名义商品价格波幅非常大,但整体来看名义价格的上涨趋势仍然十分明显:在近150年中,名义商品价格指数从140附近上升至400附近,从而使得90年代末期名义商品价格指数是150年前指数的三倍还多,在这期间名义商品价格平均每年增幅达到1.36%。
可见,从更长的周期来看,真实商品价格受劳动生产率持续提高的影响而呈现长期下跌的趋势,而名义商品价格则在各种历史条件影响下波动上升,商品真实价格和名义价格的变化呈现出明显的背离趋势。
4.资源商品真实价格的波动幅度呈现扩大趋势
自1900年以来,真实商品价格的波动性不断增大,波幅也在不断扩大中。在1913年之前真实商品价格的年度波幅一般小于20%,而在1913年之后年度波幅超过20%的情况发生了13次(Cashin and Mcdermott,2002)。尤其是1970年以来,真实商品价格波动愈发剧烈,波动幅度超过20%的情况出现得越来越频繁,这表明资源商品真实价格的波动幅度呈现扩大的趋势。尤其耐人寻味的是,2000年以来的商品价格从波幅上看并未超过历史记录水平,因而也没有出现创造出新趋势的迹象。
5.资源商品真实价格的波动周期呈现缩短的趋势
遵照IMF的研究方法,我们将商品价格涨幅和跌幅均超过25%的这样一个波动周期称为大周期。通过对真实商品价格波动大周期的观察,我们会发现,在20世纪70年代初布雷顿森林体系崩溃之前,大周期出现的频率较低但持续的时间较长,在布雷顿森林体系崩溃之后,大周期出现的频率增大但持续的时间则是缩短的(Cashin and Mcdermott,2002)。1862年后真实商品价格出现的第一个大周期持续了接近40年的时间,此后最长的大周期则仅持续了20年(1932—1952)的时间。布雷顿森林体系崩溃之前,大周期出现了3次,平均起来每个大周期持续时间约有20年;而在布雷顿森林体系崩溃后的仅30多年里,大周期出现的次数增加至4次,平均每个大周期持续的时间也缩短至3年左右。可见,资源商品真实价格的波动周期呈现出不断缩短的趋势。
六、近期资源商品价格影响因素展望
分析全球资源商品名义价格的未来趋势,我们仍然要从影响价格变化的主要因素着手,包括需求、供给、美元汇率、流动性水平、金融市场的变化和情况等。
1.全球经济增长对资源性商品的需求仍将持续
首先,全球经济增长速度虽较2004年增速放缓,但预计经济增长仍将维持在一个适度水平。美国经济将会适当放慢,但有望实现软着陆,欧洲经济正处于经济周期的上升阶段,有望继续保持目前的稳定增长,日本经济开始恢复,同时亚洲经济仍将继续保持较高速度的增长。根据IMF的预测,预计2006年和2007年全球经济将分别实现4.9%和4.7%的增长;亚洲发展中国家作为一个整体在2006年和2007年也将分别实现8.2%和8.0%的高速增长;预计中国和印度仍将保持亚洲经济增长龙头的地位,中国在2006年和2007年经济增长率有望保持在9%以上,分别可能达到9.5%和9.0%,而印度未来两年的经济增长率预计则分别达到7.3%和7.0%。在此背景下,经济增长速度仍足以支撑全球对资源性商品的高涨需求。
其次,全球制造业仍将维持快速增长。经济增长带来的财富积累将继续支撑对制造业产品的需求。以空调为例,日本制冷和空调工业协会预测,从2006年全球空调需求量仍将持续增长,而亚洲仍将是全球空调的主要生产基地。亚洲地区对制造业产业转移的承接仍将持续,制造业在亚洲仍将维持蓬勃发展的势头,以制成品为主仍将是亚洲国家出口结构的重要特点,出口将更多的从劳动密集型产品为主转变为以资本密集和技术密集产业为主。
第三,由于财富积累、人口增长和贸易增长等社会发展因素,全球范围房屋建筑、港口码头道路等基础设施建设仍将是一派方兴未艾的景象。以印度为例,尽管印度路网里程数量居世界前列,但其道路状况较差,随着工业化发展进程的加快,道路运营能力不足逐渐显现,印度政府决定加大投入改善现状,目前已制定并正在执行的建设发展规划主要有“国家公路开发项目”(总里程约1.5万公里)和“乡村道路计划”(总建设里程为17万公里),此外,大约有1000公里的高速公路正在进行建设论证,预计未来几年印度公路建设开支将达到每年40亿美元。⑦ 基础设施建设投资带来的对原材料和能源等资源性商品的大量需求仍将长期存在。
2.全球资源性商品的供给瓶颈仍将继续存在
第一,全球资源性商品的储量有限,供给弹性较低。根据加拿大采矿协会的统计,世界铜矿、铁矿石及煤矿等主要矿产资源的勘探在20世纪60年代达到高峰,共发现了139个较大规模的矿床;此后这种大规模的勘探收获就越来越少了,到90年代,大规模矿床的发现数量降低到了55个。IMF估计目前全球原油储量仅够开采40年,而原油探明储量的增长速度也并不高。根据OPEC统计,OPEC以外国家石油探明储量从1969年到2004年间平均每年只有2.3%的增长速度,同期OPEC国家探明储量平均每年也只有3.7%的增长速度。
第二,过去对资源开发的投资不足也限制了当下供应的增长速度。由于90年代原材料价格低迷,导致全球范围内的投资和开工不足,供应增长有所滞后,因此许多工业原材料的供需缺口依然存在。例如,2003年以前,有色金属价格长期低迷,导致矿业投资减少,2002年全球采矿业投资预算仅为19亿美元。虽然随着全球经济增长的复苏,对能源和原材料需求迅速上升,价格也大幅上涨,投资开始增加,但由于资源储量有限且新项目从建设到投产都有一定周期,所以供给增长速度仍滞后于需求的增长幅度。原油产能的增长同样受到类似因素的影响。主要石油生产国家基于对维持油价的考虑,在油田开采上的投资十分有限。原油储量集中在中东地区,而这些国家大多政治动荡或恐怖袭击多发,限制了对原油开采投资的增加;并且,原油开采行业具有投资周期长、见效慢的特点,2004年以来的高油价所吸引的投资尚未带来实际的产出增加的效果。
第三,目前全球矿产资源的供应主要依靠对已探明矿区的开发和开采,导致矿产的产能利用率一直维持在较高水平,供给增长的余地较小。以铜矿为例,根据目前的统计,世界铜探明储量为4.75亿吨,仅够开采40多年,因此主要铜矿产能利用率在2005年前一直维持在90%以上,2006年以后才微微回落;而精炼铜产能利用率一直维持在80%以上。作为头号产铜大国的智利年产量达550万吨,目前铜矿开采已达极限,而蒙古和刚果两个尚未开采的大型铜矿区的铜矿开发遇到水资源严重不足的瓶颈,难以在短时间内开发利用。
第四,冶炼能力不足导致一些下游产品的供应受到限制。以原油为例,在过去20年中,除了亚太地区炼油能力增长速度稍快以外,世界其他主要地区的炼油能力普遍呈现出增长缓慢的现象,远远滞后于石油需求的增长速度。在2003年到2004年全球石油需求分别增长2.4%和3.2%情况下,世界炼油能力仅分别增长0.4%和0.3%。另据英国石油公司BP的统计,1993—2003年间全球采油和炼油增长率之间存在着14个百分点的缺口。因此,世界主要炼油设施基本都在满负荷运转,美国国内炼油厂的运转率目前高达90%以上。根据IEA估计,全球原油开采和加工能力在2009年之前不会出现大的改善,由此导致的供应受限的局面将在较长时期内存在。
第五,地缘政治的不确定性使得一些资源性商品存在潜在的供给危机,在原油上表现得特别突出。例如,伊拉克自战争爆发以来,其石油日产量一直维持在较低水平,2005年12月,伊拉克的石油出口量曾降至每日110万桶,大大低于战前约260万桶的水平。伊朗紧张局势及南美其他一些石油生产国家的动荡政局也使得这些产油大国的供应存在潜在的不稳定因素。作为头号产铜大国的智利,其铜的生产常常受到罢工等事件的影响而出现短暂的供应危机。可见,在供求结构脆弱的情况下,目前国际原油市场剩余产能水平较低的背景下,一旦任何主要资源性商品生产和输出国家因为政局动荡或恐怖袭击而大幅降低产量和出口量,由此带来的国际市场上的供给缺口很难在短时间内得到弥补,必然会引发其价格在短时间内迅速冲高。商品期货市场上潜在的投机力量也会加大这些商品价格波动的幅度。
3.全球流动性仍将保持充裕的状态
虽然美国、欧元区和日本等主要货币当局引领全球进入了新一轮加息周期,但全球流动性的增长仍在继续,只是增长速度有所放缓。美联储从2004年中以来连续进行了17次加息,但同期M[,2]增长仍然保持较高的增长速度。根据美联储公布的数据,从2004年1月到2006年7月,美国M[,2]存量从60747亿美元增长到68523亿美元,增长了约13%;在联储持续加息的情况下,2004年及2005年美国M[,2]的年增长率分别为5.8%及4.7%,分别超过当年美国GDP的增长率4.2%和3.5%,而2003年联储降息1次的情况下,美国M[,2]的增长率也只有4.5%。欧元区也一样,在再融资利率从2%的近年最低水平节节上升的过程中,M[,2]同样也维持增长态势;日本更是如此,在利率长期维持在接近零的水平的情况下,M[,2]持续增长。未来一段时期全球主要货币当局虽仍将维持加息态势,但考虑到经济增长有所放缓以及通胀预期并不高,预计加息的步伐将是缓慢而渐进的,因此对M[,2]的增长不会产生突发的抑制作用,全球流动性仍将维持充裕的状态。在此背景下,仍将会有大量的资金寻找投资载体,必将对全球资源性商品价格产生强有力的支撑作用。
4.美元汇率仍将继续维持疲软趋势
受美国经济增长表现优于欧元区和日本以及美元利率与欧元及日元利率之间利差扩大的影响,美元对主要货币贸易加权指数在2005年出现了一些短暂回升。但2006年以来,美元又重新回到下跌的轨道,预计其疲软态势仍将会维持并可能会在2007年扩大。美元汇率的疲软态势是经济增长中诸多因素共同影响的结果:首先,2005年末以来,欧元区终于打破了维持了近2年半的2%的再融资利率水平,连续5次加息,将利率提升至3.25%的水平,而日本央行基准利率也略微回升至0.25%,金融市场目前已经预期联储将暂停加息的步伐,因此美元与欧元及日元之间的利差预期也在缩小;其次,巨额经常项目赤字和财政赤字仍将给美元带来持续的贬值压力,2005年美国经常项目赤字占GDP的比重从2004年的5.7%扩大至6.4%,预计未来两年中这个比例将会扩大至6.5%,这与亚洲国家巨额的经常项目盈余形成鲜明的对比,美元因此而承受持续和沉重的下行压力。
七、结语
通过对新世纪以来资源商品价格上涨情况及其背后推动力量的分析,结合从较长周期观察资源商品真实和名义价格变化得到的一些规律,再加上对影响资源商品价格的主要因素的未来趋势变化的分析预测,我们认为可以通过以下这些简短结论对新世纪以来资源商品价格上涨浪潮做一些基本判断:
(1)强劲和一定程度上突然的需求增加是本轮全球性的资源商品价格上涨的主导力量。
(2)推动需求强劲增长的是全球经济增长,尤其是制造业增长以及基础设施建设投资增长;以及全球经济增长、制造业发展和基础设施建设投资大规模向亚洲转移的结构性变化。
(3)在全球经济金融一体化中金融超强发展,全球流动性充裕,全球金融市场特别是期货市场和衍生产品市场发展迅速,以及美元汇率持续下跌,产生了过度交易和大规模的投机,加剧了资源性商品价格的上升和波动幅度。
(4)从周期的视野看,近五十年来资源商品名义价格经历了两次石油危机的冲击和本次价格飙升,已经从一个较低的水平上升到近期的历史新高。但从一百年和一百五十年的更长周期看,从真实价格水平看,资源商品的长期价格水平是在缓缓下降的。
(5)但是,周期的分析同样表明近一百五十年来资源商品的长期价格水平的波动幅度在不断扩大,资源商品的长期价格水平的波幅周期在不断缩小。这表明市场的变动在加快,风险在增大。
(6)今天,由需求短期增加主导和金融市场超额交易形成的资源商品价格的上涨已经基本接近尾声。从短期看,制约资源商品价格矛盾的主要方面已经转到供给方面。
(7)但是在未来2~3年,全球经济增长虽比2004年时有所放缓,但增长速度仍处于较高水平,尤其是亚洲经济增长,仍将维持高于全球经济平均水平的增长速度;同时亚洲制造业仍将持续发展;全球范围内基础设施建设的投资也将持续高涨。这些因素都使得对资源性商品的强劲需求仍然存在,只是相对稳定一些。
(8)供给方面,一方面,供给瓶颈仍然存在,资源商品的有限性、对资源开发的投资不足、下游产品加工能力(如冶炼能力)的不足使得在未来几年中资源性商品的供应弹性非常小,供给瓶颈将在较长时期内存在。
(9)地缘政治的不确定性加大了供给的脆弱性,新近增加的投资急剧地提高了资源商品的成本。受地缘政治的影响,任何突发性的事件都会把资源商品价格推向历史的新高。
(10)全球货币流动性的充裕和美元汇率将延续并扩大的跌势又从货币的角度给资源性商品价格带来波动的压力,使资源价格具有高度的敏感性。
(11)短期看,资源商品价格会小幅下调并开始稳定下来,但不会大幅跌落或回到21世纪初的水平。资源商品价格会停留在目前的较高水平并将在一段时间内持续存在。
(12)从长期看,随着劳动生产率的持续提高以及供应瓶颈的缓解,全球资源性商品价格必将会进入一个下降的波段,我们认为资源商品价格会延续150年的趋势,仍将会缓慢下降。但市场的波幅和频率都会加大,展示新的风险正在形成和加大。
注释:
①我们将IMF以现货美元价格计算的全球GDP绝对额从1980年到2005年的增长情况与国际能源机构(IEA)统计的从1980年到2005年的能源消费量(包括原油、煤炭、天然气、核能以及其他再生能源)增长情况进行了比对,粗略得出文中结论。
②包括乘用车、轻型商业车辆、重卡、巴士及大客车。
③Morgan Stanley Calculation.
④本段落部分数据来源于中银香港发展规划部《中银财经述评》,2006年第62期。
⑤商品研究局(Commodity Research Bureau)是一家美国商品研究机构,成立于1933年,旨在为商品市场交易提供信息服务。路透社和商品研究局联合推出了一系列商品价格指数,既有现货价格指数也有期货价格指数;既有全部商品价格指数也有分类商品的价格指数;指数所包含的研究对象也在多年完善过程中经过数次调整,目前是选取了国际商品市场上17种非常有代表性的商品作为研究对象。读者可登录www.crbtrader.com了解有关该指数的更多信息。
⑥因指数编制和计算方法有差异,故此处指数价值与前文同时期指数价值有所差异。
⑦资料来源于新华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