愚蠢事物的黄金含量_博物馆论文

愚蠢事物的黄金含量_博物馆论文

蠢事的含金量,本文主要内容关键词为:蠢事论文,含金量论文,此文献不代表本站观点,内容供学术参考,文章仅供参考阅读下载。

美国弗吉尼亚的约翰·道吉,是一家市场情报服务公司的经理。2000年,他开设了一间“失败博物馆”,里面共收藏了7万件“失败品”,向人们展示每一件东西是如何失败的,从它的构思、设计一直到生产成型。参观的人不绝,道吉仅门票收入一项就成了富翁。

然而受益的不仅是道吉一个人。许多产品设计人员,包括顶级公司的首席研发科学家,常到这家博物馆漫步浏览,不期然满载而归。

所谓“失败品”,有的可能仅仅是功亏一篑,最后的桂冠落在善于总结经验的观察者头上。还有一些产品败在用途上,即社会需求,了解这一点,就等于贴近了用户。还有一些,告诉人们才智是怎样被白白浪费的。总之,一百种失败的产品,就有一百种失败的原因,总会给别人可贵的启示。有人戏称这是一间“愚蠢博物馆”。人在进步的过程中,特别在科技进步过程中免不了做一些蠢事,蠢事的含金量在于让后来者规避,可启他人之智,又成了一件善事。

从来不失败的人是从不做事的人,他们因为一事无成而获得“从未失败”的好名声,也因此永远地籍籍无名。不甘现状的人才发愤变革,变革才会有胜败。然而失败的人不会永远败下去,每败一次,就意味靠近成功一步。如同爱迪生所说,他“掌握了几百种使电灯不发光的方法”。有志者即使以每小时几厘米甚至几微米的速度朝正确方向前进,总有一天能获得成功。怕就怕被失败吓倒,在别人的讥笑中羞愧并停下脚步。

“失败博物馆”能够开起来,能有众人参观并受益,证明社会已经具备了文化上的成熟和博大,能够正视失败并珍视失败。这种文化的导向不是“成者王侯败者寇”,而把社会看成一个共生体,共同参与和完善这种创造,人们的潜能自然源源不断地进发出来。

标签:;  

愚蠢事物的黄金含量_博物馆论文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