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建设工程施工安全专业诊断暨查检查工作论文_任善开

浅谈建设工程施工安全专业诊断暨查检查工作论文_任善开

我国建设工程在较快发展的过程中,施工安全生产的问题也逐渐成为其中较为突出的焦点,并且其也逐渐成为对建筑行业产生阻碍的重要内容,各级部门通过多种举措,确保工地零死亡事故成为必要手段,而专业诊断是专业的事要交给专业的人做,专业机构根据检查结果,出具符合国家、省、市及行业相关法律、法规及标准的检查报告,并针对不合格项目提出整改意见,为政府部门监管施工安全提供有效的途经。

1 施工安全专业诊断暨查检查的范围:

检查组要对施工过程中的各分部分项工程、安全文明施工、安全生产管理资料以及建设、施工、监理单位履职情况等进行专业诊断和检查。包括以下内容:

第一类项目:超高模板工程、深基坑、高边坡、起重吊装、超高落地或悬挑脚手架、超高附着式整体和分片提升脚手架、拆除爆破工程、超高幕墙、大跨度钢结构网架和索膜工程、人工挖孔桩、地下暗挖工程、顶管工程等专业性较强、易发生群死群伤事故的危大工程项目,由于此类项目施工周期较短、危险性较大,检查组须从项目开始到结束,根据施工周期及进展情况制定合理的检查计划,重点从行为和实体进行检查和跟踪,深入查找各类安全隐患和违法行为,并提出具体合理的整改意见。

第二类项目:施工用电、内外脚手架、模板工程、桩基础工程、工地消防安全(包含施工现场和生活区)、各类卸料平台和操作平台、高处作业吊篮、高处作业、安全通道及作业防护棚、施工机具等普遍性项目,此类项目施工周期长,检查组须根据辖区内各工地情况制定专项检查计划,从行为和实体两方面对各项目的关键点进行有针对性的检查,查找各类安全隐患和违法行为,并对这些具有共性的安全隐患和违法行为进行研究分析,提出专业整改意见和措施,从根源上减少和避免再次发生。

第三类项目:建筑工地围挡、出入口封闭管理、材料管理、施工场地和道路、施工区办公区和生活区的分隔布置及安防措施、卫生责任制度的落实、扬尘污染防治、泥头车管理、废弃物处置、防噪音扰民措施、智能化管理等安全文明施工项目,检查组须对此类项目进行全面检查,查找各类隐患和违法行为,分析成因,为我区大气环境质量提升、文明城市创建从源头上做好预防工作,形成长效机制。

第四类项目:从安全生产责任制的落实、责任单位责任人(项目经理、安全员、技术负责人)的配置和履职、特种作业人员持省住建部门操作证上岗、三级教育检查、危大工程管理(包括方案审批、论证、交底、验收、检查闭合、应急预案及演练)、班前安全活动、分包工程管理、安全标志、安全防护用具和设备进场前查验登记等方面对施工现场安全生产管理资料进行专业化、规范化诊断与检查,完善我区在监项目建筑安全生产管理资料。

第五类项目:对建设单位履行安全职责情况进行检查,重点检查建设单位是否提供地下管线资料、是否有安全文明施工措施费的拨付计划、拨付记录和监管使用情况、是否履行合同工期、是否人员履职、是否参与对重大危险源和危大工程的管控;

第六类项目:对监理单位履行安全职责情况进行检查,重点检查监理单位安全监理制度、监理机构的设置和履职、监理规划及监理实施细则编写审批、资格审查、方案审查、检查验收、旁站监理、安全文明施工措施费的监控、监理报告和资料归档。

第七类项目:台风、特别防护期等紧急情况下,按甲方要求提供检查、巡查服务。

2 实质检查中安全隐患主要表现:

公司开展检查以来实质性检查评分项目70个,共发现隐患606处,其中:重大安全隐患20处;一般安全隐患586处。

(1)脚手架安全隐患159处,占26%,主要表现为:立杆基础不平、不实,未采取排水措施;架体搭设完毕未办理验收手续;未按规范要求设置扫地杆;脚手板未满铺或铺设不牢;作业层未设置挡脚板;架体与建筑物结构拉结方式或间距不符合规范要求;

立杆采用搭接;悬挑脚手架架体底部未进行封闭;未按规定设置纵向剪刀撑或横向斜撑;作业层脚手板下未采用安全平网兜底或每隔10M未采用安全平网封闭;堆载杂物。

(2)施工用电安全隐患158处,占26.2%,主要表现为:开关破损;接地装置不规范;电气设备未接保护零线;局部违规使用倒顺开关;电箱周边无操作通道;电缆敷设不规范;漏电保护开关参数不匹配。

(3)高处作业安全隐患97处,占16%,主要表现为:施工现场人员未戴安全帽;高处作业人员未系安全带;工作面边沿无临边防护;洞口、通道口防护不规范;移动式操作平台的组装不符合设计及规范要求,平台台面铺板不严,四周未按规定设置防护栏杆;悬挑式物料钢平台长期堆放物料。

(4)模板支架安全隐患59处,占9.8 %,主要表现为:支架基础不坚实平整;未按规定要求设置扫地杆;施工荷载堆放不均匀;模板支架搭设完毕未办理验收手续;未按规范要求设置剪刀撑或专用斜杆;立杆伸出顶层水平杆长度超过规范要求。

(5)高边坡安全隐患36处,占6%,主要表现为:未按设计和监测方案要求进行定期监测;坡顶边堆载超过设计允许要求;坡顶未设置通畅的排水沟;未设置供施工人员上下的专用梯道或梯道设置不规范;作业层未满铺脚手板;边坡原挡墙扰动又未采取加固措施。

期刊文章分类查询,尽在期刊图书馆

(6)深基坑工程安全隐患83处,占13.7%,主要表现为:未按设计和监测方案要求进行定期监测;坡顶未设置通畅的排水沟;基坑边堆载超过基坑支护设计允许要求;自然放坡的坡率不符合设计和规范要求;施工机械与基坑边沿的安全距离不符合设计要求;机械在软土场地作业,未采取铺设渣土、砂石等硬化措施;基坑内集水坑临边未设置安全防护;未按设计和施工方案的要求分层、分段开挖或开挖不均匀。

(7)起重吊装安全隐患5处,占0.8%,主要表现为:吊篮安装未履行验收程序;吊篮作业每天班前班后未进行检查;吊篮平台未设置挡脚板;施工荷载超过设计规定;吊蓝停止作业时吊篮平台未落地放置等问题。

3 建设工程施工安全问题分析

根据两轮检查的成果简单剖析建设工程施工安全问题如下:

(一)安全意识不强

工人素质普遍不高,安全意识淡薄,工人流动性大,缺乏职业技能培训,依托工地施工企业的安全培训效果难以保证。认识不到“安全是第一生产力”的管理要素,当施工进度、质量、效益、成本与安全发生冲突时,往往首先考虑的是项目效益,抓工程进度,控制成本,从而忽略了安全管理。

(二)安全管理体制不够健全

施工单位安全管理制度及检查制度不健全,即使有制度,也是流于形式,不能严格遵照执行,安全预案内容空洞、安全教育不到位,劳务人员上岗前未进行劳动技能和安全常识等方面的培训考核,致使岗前培训不是走形式就是根本未经培训就上岗。

(三)监理单位对安全生产的监督不到位

部分监理单位对建设项目监理过程中只抓进度不抓安全,怕得罪建设单位,一味迁就,有的监理人员对安全生产知识掌握不够全面,未能及时发现隐患,提出的整改意见针对性不强,未能有效指导施工单位做好各项安全防护工作。

(四)生产方式落后,工地管理水平不高。

所检查的工地大多仍以传统施工工艺为主,露天作业、高处作业、湿作业多,管理队伍水平也参差不齐,标准化、机械化、信息化施工程度有待提高。

4 施工安全专业诊断暨查检查的优势

随着超高层建筑和大跨度大悬挑结构追渐增多,工程结构型式、施工工艺日益复杂,政府监督部门监督点多面广,人手又严重不足,而专业诊断暨查检查单位专业配备齐全、经验丰富,解决的政府监督部门的短板,为政府监督管理部门实现有效监督提供了保障。通过专业化巡查与全覆盖排查相结合,实现工地隐患“全面体检、重点突出”;通过实行“巡办分离”,确保排查整治工作取得实效;通过媒体公开曝光,倒逼工地管理水平提升;通过数据统计分析,找准隐患易发点和监管着重点。

(一)切实落实工程建设各方责任主体的质量责任。

无论是专业机构的检查还是政府部门的督查不能代替企业直接控制工程的施工安全,目前通过这个手段是发现问题,政府监督部门对相关违规行为进行行政处罚,以督促各方自觉履行责任,严格执行有关法律法规以保证施工安全。

施工安全专业诊断暨查检查不需提前告知被检查对象,检查人员均为政府委托的第三方人员,可以避免受检单位做表面文章,行贿现象,在一定程度上缓解政府监督体量不断增大与监督力量严重不足之间的矛盾。

(二)构建分类差别化的检查监督制度

通过大量的检查结果,政府监督部门可以分析各方问题,对监督对象制定差别化监督制

度,根据企业业绩、信誉、质量保证能力等情况,以及工地出现问题进行综合分析,区分重点与一般监督对象,实施不同程度的监督,结合信用评价机制,建立动态的重点监控企业和从业人员名单,起到扬优治劣的作用,将列入重点监控名单企业施工的项目作为检查执法和日常监督的重点,实施不同强度的监督管理。

(三)构建施工安全管理与市场监管联动制度

多年来监督管理的检查监督手段层出不穷,但是施工安全问题仍是不断出现,只有强化

施工现场与建筑市场联动,施工安全管理不到位与招标标、资质管理挂钩,充分发挥市场机制的约束作用,让那些整改不到位的企业无法生存,实现“现场”与“市场”的联动动态监管,形成一种守信激励、失信惩戒的制度机制,达到促进全行业提供责任意识。

5 结束语

检查的本质是客观真实地反映工程安全管理现状,科学地提出和汇总现场存在的隐患,检查的最终目的是提高现场的安全管理水平。

参考文献

[1]车佳年.建筑工程施工安全管理投入计量研究[J].工程管理学报,2015,29(03):40-44.

论文作者:任善开

论文发表刊物:《红地产》2017年5月

论文发表时间:2018/12/13

标签:;  ;  ;  ;  ;  ;  ;  ;  

浅谈建设工程施工安全专业诊断暨查检查工作论文_任善开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