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络时代高校图书馆如何为教学科研服务,本文主要内容关键词为:网络时代论文,何为论文,教学科研论文,图书馆论文,高校论文,此文献不代表本站观点,内容供学术参考,文章仅供参考阅读下载。
1 高校图书馆在网络时代开展信息服务的必要性
Internet和CERNET的发展,标志着高校图书馆已进入网络化时代。作为文献信息中心的高校图书馆在Internet大环境下,其服务方式、服务范围等都必须发生变化,应充分利用馆藏资源、网络资源,开展网上文献信息服务,使传统图书馆的功能得以进一步深化,提供现代化的信息服务。只有这样才能适应时代的要求,更好地为教学、科研服务。
1.1 信息资源的发展趋势
随着信息技术的日益进步,信息资源正向着电子化和数字化方向发展。电子出版物的发行量迅速增长,网络型电子杂志也在迅速发展。电子出版物迅猛增长势必影响图书馆的馆藏结构,电子化、数字化信息占馆藏的比重将逐步增加。
馆藏信息资源电子化。随着图书馆自动化的发展,图书馆除了将二次文献电子化外,也正逐步使馆藏的一次文献资源电子化。信息资源是高校图书馆开展信息服务的基础,其电子化、数字化的发展趋势必然影响信息服务的内容与方式,使其朝着现代化方向发展。
1.2 读者需求的变化
现代信息技术的飞速发展,给传统图书馆的服务方式带来了巨大冲击。过去,用户依赖于图书馆的馆藏文献来满足自己的需求。现在,随着网络化的实施,新技术手段的应用,人们追求“广、快、精、准”的电子信息服务。在网络环境下,用户对于信息的个性化需求更为强烈,其在网上的个体行为也更为突出。不同的用户类型常导致不同的信息需求:决策领导者需要述评、综述、信息摘编等战略性信息,为制订各项决策和宏观调控服务;教学科研人员需要各种载体的原始文献、专题书目、索引、译文和查新服务,连续性、针对性要求很高;经营管理者需要市场与行业信息、动态研究,特别注重时效性与针对性;社会公众为提高生活品位,十分需要综合性、多功能的信息服务。由此可见,图书馆单一的印刷型文献、传统的手工操作服务已无法满足人们快速、准确获取信息的要求,图书馆必须提供新型的信息服务才能满足读者需求的变化。
2 高校图书馆在网络环境下开展信息服务的有利条件
2.1 文献信息资源方面的优势
高校图书馆具有学术水平高、国外文献和科技文献丰富、数据库建设充实的特点,拥有丰富的科技、经济等各方面的信息资源。
2.2 组织人才方面的优势
高校图书馆以高校做后盾,具有国家重要的人才资源。高校图书馆拥有一支既熟悉文献知识,又有专业知识并掌握了相当水平的现代情报服务技术的专业技术人才。他们业务能力强,知识面广,具有对文献信息的开发能力和对新技术的应用能力,综合素质较高。他们与各个学科领域的专家、学者共同组成了高校图书馆的人才优势。
2.3 硬件上的优势
高校图书馆拥有先进的技术设备和技术手段。为了与CERNET相配合,国家将投资建设“中国高等教育文献保障体系”,建设一个全国范围的现代化的文献信息系统。这将从根本上改变我国高校图书馆原有的分散管理局面,建立一个与信息时代相适应的整体化管理体制。目前多所高校图书馆已建成局域网,具有极强的联网检索能力。
3 网络环境下高校图书馆为教学科研服务的主要内容
(1)建立馆藏书刊检索系统。参照国际标准,按照统一著录标准和级别标准,对馆藏文献进行整理、编辑,建立馆藏书刊检索系统,为上网提供服务。
(2)建立报刊资料库。报刊资料是图书馆文献信息资源的重要组成部分,内容丰富,涉及面广,传播速度快。图书馆可以利用现代信息处理技术,对报刊文献进行深层次开发,把分散在各报刊上有价值的信息进行收集、整序、加工,建立报刊资料数据库,送上校园网,既方便检索,又提高了图书馆的服务层次。
(3)光盘网络系统的建设。随着电子出版物的发展,越来越多的电子版图书和检索刊物以光盘作为新的载体出现。高校图书馆必须建立自己的光盘网络,使光盘电子情报资源服务走向社会,实现资源共享。
(4)建立重点学科的万维网页。选择学校的重点学科,由图书馆专业技术人员与有关院系合作,结合馆藏,调查、收集网上资源,建立学科的万维网页,给学校的教学科研导航。
(5)建立网络信息资源库。根据本校专业分类,在资源库中设置各种研究方向,提供相关的Internet信息资源,包括研究机构、电子出版物、会议信息、软件、其它资源等。在网上定期报导世界上权威科技核心期刊和某一学科核心期刊的现刊目次,并用E-mail发送到有关专业教研室、研究所,让科研人员能定期浏览,了解当今世界科学发展的新动向、新进展。
(6)主题跟踪服务。选定学校重点研究课题为服务目标,从课题立项开始到课题研究成果鉴定进行跟踪服务,收集广泛、准确的信息资源,提供信息分析服务,使用户能够及时、准确、全面地掌握所需的文献资源。高校图书馆还应充分利用网上数据库开展咨询服务。
(7)增加外文主页,开辟学术论坛。大学作为学术交流的窗口,应充分利用其学术地位开展对外交流。一方面展示我国的科研水平,另一方面参与相关的学术活动,争取合作,获取必要的资金支持等等。开辟学术论坛的目的是对学术热点问题开展专题讨论,扩大专业信息交流,多渠道获取学术信息,为更多的学者和专题研究人员提供学术交流平台。
(8)为高校科研成果转化引路。高校图书馆要加快科研成果向生产力的转化,应重点了解学校教学和科研的动态,搞清各重点科研组及实验室的科研内容和方向,主动收集国内外有关资料,为学校的教学、科研、技术开发提供课题查新、资料编译、情报咨询和定题服务。利用现代化技术建立硕士博士论文全文数据库、科研成果与人才数据库,将高级人才的学术成果、专利、尖端科技信息、个人简历与企业所需信息收录起来,出版专门介绍高校科研情况的信息报道,为高校与企业之间的信息沟通搭桥。
(9)加强网络环境下的用户培训教育。高校图书馆要重视文献检索课教学,重点介绍联机检索、网络检索知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