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键词:煤矿安全;精细化;研究与应用
精细化管理来源于日本的精益生产管理理论。“精益生产管理”最初是生产管理模式,源于20世纪50年代的日本丰田汽车公司。它的基本理念是通过查找和消除生产过程中各种各样的浪费现象达到降低成本之目的。随着时常竞争的日趋激烈和企业对管理认识的不断深入,越来越多的煤炭企业认识到粗放管理的诸多弊端和对企业产生的不良后果,纷纷向更为科学、有效的精细管理方式转变。
1煤矿安全精细化管理的重要意义
精细化管理,即企业在实际生产过程中对工作进行明确定位、科学分工、责任到人且具有可行的考核量化标准。实行精细化管理的企业,可以严格细化产品的质量标准,生产过程中的每一个细节,均有相应岗位的人员按规定进行操作,并且承担相应的岗位责任。因此,企业中的每一名员工都必须根据自己的岗位职责和操作标准严格开展工作,使得企业的每一项工作都能够明确具体,责任到人。这样就在很大程度上避免了工作的盲目性和随意性,在很大程度上减少了安全事故发生的可能性。而煤矿企业生产过程中的每一项工作都十分重要,任何一个工作细节的操作不当都有可能成为安全事故发生的诱因。精细化管理就要求对每一个细节操作都加以严格管理,从而真正做到防患于未然。因此,精细化管理可以使煤矿企业能够及时发现安全隐患并加以消除,确保生产安全顺利进行。
2精细化煤矿安全管理常见问题
2.1 企业预算测算难
煤矿不同于一般的制造业等企业有标准化的作业流程和作业环境,而是一个不断变化的作业环境。地质条件(如断层、岩性)的变化、煤炭赋存(如煤种、煤厚)情况的变化是不可预见的。因此在企业预算时是按照一种假想的作业条件下进行的预算。一旦发生大的环境变化,预算也就会失去实际意义,造成煤矿精细化管理的多变性。
2.2 价格体系建立难
按照价值理论,商品的价值由生产商品的价值的必要劳动时间确定,相同的商品成本的劳动价值不一致,但其价格表现形式是几近一致的。煤矿内部市场价格体系建立难在,一是核算不是建立在完全的市场竞争状态下,价格是否合理不能经受市场检验;二是核算对象不是一个成型的产品,而是商品制造某个工序的半成品或服务,这种某个工序的半成品或服务没有社会参照标准,也没有作业定额,重新测算难度大,准确性人为因素较大;三是井下条件变化莫测,内部市场价格只能是针对某种作业状况下的产品或服务价格,对环境变化对价格的影响调整难度大,形成完整的价格体系需要较长的测算和检验时间。价格体系的科学性、合理性和可操作性,是煤矿精细化作业核算的最关键的环节。
此外,在一些企业推进精细化管理过程中,不是以提高效率、效益为检验标准,以市场化替代精细化,过于追求完美、过于追求数字、过于设计复杂、过于强化控制、对细节重视不够等也是在精细化管理中需要改进的问题。
3.精细化安全管理的具体应用策略
3.1树立精细化的现代管理理念
目前,由于宣传力度不够,精细管理的概念无法引入煤矿企业,中国许多煤矿企业也无法高度理解精细管理的重要性并将其付诸实践。特别是近年来,中国煤炭工业在发展中遇到了瓶颈。许多公司经历了裁员,甚至出售资产来保护自己。
期刊文章分类查询,尽在期刊图书馆然而,很少有企业意识到,他们可以通过实施精细管理、优化生产流程和提高生产效率来帮助企业渡过难关。所以,煤炭企业应当在面临困难的时候,不断苦练内功,通过导入精细化管理思想,全员上下一致努力,不断提升生产效率,实现企业的高效高产,从而促进企业的健康可持续发展。煤矿企业可以通过鼓励员工阅读精细化管理相关书籍、对员工开展精细化管理培训、鼓励员工为企业实现精细化管理出谋划策,促进企业精细化管理的早日实现。
3.2建立合理的管理组织模式
为了有效促进企业的精细化管理,有必要建立一个有效的管理团队来实施管理体系。一般来说,为了促进企业的精细管理,应该建立扁平化的管理组织模式。只有这样,才能确保企业内部的有效沟通,实现公开透明的管理,真正实现无死角的管理。此外,精细管理组织模式应该具有项目团队的特点,项目团队对安全生产的具体内容进行分工,每个项目团队完成具体任务,每个项目团队都有明确的目标,按要求完成职责,避免多领导,降低管理效果。
3.3建立完善的物资精细化管理制度
完善的管理制度是加强物资管理的重要保障与基础条件。根据企业的发展需要,制定可操作的管理制度:一是完善物资分供系统,能保证工程所需物资及时进场;二是材料设备部根据物资需用量计划和采购计划,按煤矿工作计划要求进场;三是项目试验员对进场物资及时见证取样送检,并将检测结果及时呈报工程师;四是投标阶段同国内外的相关厂家进行联系,作好了材料设备的采购准备;五是由物资科对供应商的资质、产品的“三证”等进行严格审查,合格后经价格谈判方可执行。
3.4加强安全素质管理
员工是做好安全精细化管理的重要组成部分,所以,加强员工的安全意识就成为非常重要的工作。因此,各个公司一定要创立相应的安全素质观,以此来全面的树立员工的安全意识。安全素质观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首先要让员工在任何时候都要牢记自身所承担的工作责任,对自己负责的工作区域要进行全面的检查;同时,还要及时的发现施工现场所存在的隐患,并要在第一时间进行清除。同时,员工还要将“实现安全生产”作为工作的最高目标,这样才能够确保每一名员工的生命安全。
3.5构建完善的安全管理制度
不断完善和落实规章制度是构建完善的煤矿企业安全管理的有效途径。借助制度化的建设模式,对工作人员给予约束和管理,在保障安全管理制度可以落实到不同基础上,可以对不同的规章制度落实不同的管理模式,并突出落实“严”的管理效果,实现管理严格、执行严格、纪律严格等。对违规操作问题通过曝光、处罚等途径,强化安全性意识,落实安全生产的自觉性管理。同时,要及时完善团队管理模式、安全责任机制、标准化运行体系等各项规章制度,针对不同内容实施不同的考核和处罚措施,提高不同岗位人员在安全管理中的自我检查意识和能力,及时分析和处理不同的安全隐患,在确保安全硬件设备合理投入的基础上,构建标准化的处理模式,确保不同的规章制度能够在不同的岗位实施,从而提高安全管理水平。
4 结语
实现煤矿安全生产是一项复杂而有长久的工程,煤矿安全生产是国家安全生产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实现煤矿企业持续、稳定、健康发展的重要保证。在煤炭生产的安全管理工作中还存在很多问题,因此,要尽可能提高煤炭安全精细化管理工作。
参考文献;
[1]贾磊.精细化管理在现代煤矿安全生产中的应用[J].内蒙古煤炭经济,2015(7):73-74.
[2]陆世将,辛明尚,张坤,等.基于精细化管理的煤矿安全管理的研究[J].内蒙古煤炭经济,2015(11):95-96.
论文作者:田乐乐
论文发表刊物:《科学与技术》2019年13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9/12/5
标签:精细化论文; 企业论文; 煤矿论文; 作业论文; 员工论文; 工作论文; 安全管理论文; 《科学与技术》2019年13期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