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非就业人口及经济的可持续发展,本文主要内容关键词为:可持续发展论文,人口论文,经济论文,此文献不代表本站观点,内容供学术参考,文章仅供参考阅读下载。
中共十四届五中全会以来,国内经济理论界、企业界和政府各实际业务部门围绕着“两个转变”展开了空前热烈的讨论,讨论的焦点是如何实现经济增长方式的转变。在不久前召开的八届人大四次会议和八届政协四次会议上,代表们也就此展开了有益的探讨,尤其是有关可持续发展的论点在尚处于经济转轨或过渡时期的今天,具有突出重要的理论意义和实践意义。
一、加强经济增长中质与量的区别分析
狭义的“经济增长”通常被理解为产量的增长,主要是与物品和劳务相关的“经济”产量,而非与福利、满足或幸福等理念相关的经济生活质量的改进。这种研究的重点在于人均产量的增长,而人均产量的增长不但取决于自然资源禀赋,也取决于人类自身的行为方式及结果,尤其是人口因素的制约。
人口与总产量之间的关系和单位时间产量从一定程度上反映出特定时期一国或某一区域的经济增长水平,从而为长远的经济发展提供一个实际存在的经济参照系。
然而,广义的“经济增长”应当是一个具有多指标体系的综合性目标,它的意义不仅仅是大量消耗各种资源,同时又遗留下众多公害和难题的单纯“经济”产量的跃升或资本积累。社会经济制度的变革是持久性经济增长不可或缺的一环。经济发展始终是一个不可割裂的整体,没有相应的观念与制度的根本变革,就谈不上经济发展。
在分析经济增长的速率和质量时,不应只注重绝对速度和产量的增加值,不应以简单的价值形态判定,尤其应当注意生态环境的保护和总体生活质量(除基本生活资料以外的各种人类基本需求,例如:空间感、安全感、健康感、自由感、审美感以及运动、旅行、度假、消谴娱乐、艺术活动等方面质量)的提高。一国经济的持续高速增长一方面受现实经济社会之资本存量、科技与管理水平、自然资源总量的制约,另一方面也要受人力资源变动的影响与制约。同时,因为某些自然资源是不可再生的,而另一些自然资源不能够在人的自然寿命期内得以恢复原有水平或以人类消耗资源的速率成长,这便涉及到子孙后代的利益和未来社会的生存与发展这一项严肃而重要的课题。
二、非就业人口对经济持续增长的影响与作用
1.相对稀缺的自然资源是我国经济发展所面临的基本现实
从资源总量上看,我国一向被认为是地大物博的资源大国,然而从人均拥有资源数量上看,又是资源极其贫乏的国家。从发展的角度看,我们实际是在超前无限制地使用未来资源,而这些资源是未来经济发展所不可缺少的。以人均占有耕地数量为例,1994年世界平均数为0.24,我国为0.08,印度为0.189,德国为0.14,巴西为0.32,美国为0.72 ,我国人均耕地只是世界平均数的三分之一,美国的九分之一。根据目前我国人口的增长速度,每年约新增人口1600多万,而人均耕地则因多种原因正呈现逐年递减的趋势。从下列简表(表1), 可看出近年来我国森林面积和覆盖率与某些国家的比较数据:
表1.1992年部分国家人均森林与草原面积及人均电力产量一览表
国家人均森林面积(公项) 覆盖率 人均草原面积(公项) 国家人均电力产量(KW)
中国 0.11
13.4% 0.26647
印度 0.08
23%0.013733
巴西 3.22
57.7% 1.331570
德国 0.12
29.8% 0.646693
美国 1.10
29.9% 0.9312900
世界平均数
0.69
29.6% 0.61 * * *
电力是现代经济社会的主要能源之一,也是制约经济高速增长的因素之一,从上表看出:我国人均电力产量仅是巴西的三分之一左右,德国的十分之一左右,美国的二十分之一左右。
此外,国际上常用人均国民生产总值作为测度一国整体经济实力水平的指标,我国人均产值仅相当于泰国的1/4,马来西亚的1/6,韩国的1/15, 加拿大的1/40,美国1/50,日本1/65。悬殊之大,可窥一斑。
以上数据说明:在相当长的时期内,人口仍然是制约我国经济发展的主要因素,并且由于相当数量的非就业人口的长期持续存在,客观上对我国的就业及其正在建设的社会保障体系产生了难以释放、减缓的压力。
2.非就业人口的初始界定
所谓非就业人口(Population of Nonemp loyment)包括失业人口(Populaion of Unemployment)待业人口(Popultion of Quasi -preemployment)它的一般含义是指一国总人口, 除去因各种缘故造成的严重生理或心理残疾者(他们无法从事正常的劳动或工作),再除去从事各种较为稳定或正式的劳动与工作的就业者,最后再除去学龄前儿童和已经丧失了全部或大部分劳动或工作能力(一般指65岁及其以上)的老年人口后,所剩余的全部人口。其中失业人口包含显性失业和隐性失业人口,待业人口包含城镇待业人口和农村转移型待业人口,准待业人口包含7—15 岁的潜在就业人口、现役军人以及在各种刑罚机构受监控的适龄劳动力。
非就业人口中既包括具有劳动能力和一般劳动技能的现实劳动力(主要指各种失业者和尚需进行必要的培训与适应的待业者),包括具备部分或初始劳动与工作能力和技能的潜在就业者(如在校学生和具有部分劳动服务能力的残疾者等)。现役军人与长期受监控者应计入准待业人口,属非就业人口的一部分。
非就业人口从字面上可能会引起某种误解,即:凡未就业者均为非就业人口中的一员,从而得出:
非就业人口=一国总人口-就业人口的错误公式。然而它的实际含义是:本应就业,但因种种缘故未就业或未能就业,和本不应就业(因年龄过小或过大,不适宜于从事正式工作或劳动),但在某些特定条件下有可能提前或重新就业的人口之和。
从本质上说,非就业人口就是一国在特定时期的潜在劳动人口。从这一人口群体的数量变动中,我们可以了解和把握一国在特定时期内,实现最大限度的“充分就业”目标所面临的基本现实与实际差距。从而为选择适宜的符合本国人口和就业状况的经济发展或增长方式,奠定新的理论基础,为制定切合实际的宏观经济政策和调控手段提供参考依据。
3.非就业人口与经济持续增长的关系
任一经济社会都不可能在经济保持有效、均衡发展的前提下,完全消除失业。并且每一社会中都存在着相当数量的劳动力滞存和积淀。随着新增人口的增长,大量的潜在劳动力不断转化为现实劳动力,造成新的就业压力。只要总和生育率尚未降至合理水平以下的最低限,且经济以正常速度发展,非就业人口就会长期且大量地存在。
在人口基数过大,经济基础薄弱的传统农业大国中,非就业人口的大量持续存在一方面是制约经济发展的沉重“包袱”,另一方面又为处于工业化初期阶段的发展中国家提供了充裕的廉价劳动力与劳动后备军。
从经济学角度说,人口过剩的含义有四种:(1 )如果一国在人口较少时会有更大的人均产量,那么该国是人口过剩的。(2 )一国的人口数量超出了该国在不进口粮食的情况下所能养活的数量。(3 )从某种极端的意义上说,指相对于资源而言,一国的人口如此之多,以至于人口增长并不会使总产量增加。(4)从某种含混的意义上说, 指一国以空前的速度用完了不可替代的资源。
人口过剩常常会使劳动力大量闲置和浪费,并导致对自然资源的严重污染和浪费。生态环境因耕地减少而受到更多破坏,很多森林、湖泊、山丘被人们乱占滥用,而经济效益极低。
如果人口减少20%,人均产量可能增加,但并不意味着生育率下降和人口迁移或外流,人均产量必然提高。因为随着人口变动,人口结构也在变。如:男女比例、青壮年与老年人口比例、熟练技工与不熟练劳力之间比例等。这种结构的变化未必是越变越好。尤其是在生育率下降的国家,人口老化趋势日益显著,有可能导致经济增长日趋缓慢和停滞。
在包括我国在内的许多欠发达国家,人口密度相对于土地和其他自然资源已经偏高,当人口扩张(尤其是非就业人口膨胀过快)时,有报酬递减的可能性。因此有理由认为该状况会使人均国民收入下降。人口的迅速增长(加上业已存在的高密度人口)会对稀缺资源施加压力,并抑制人均生产性资本和人均公共服务设施的改善。因而我认为放慢人口增长会使人均国民收入更迅速地增长。
中国非就业人口对经济持续发展的影响还表现在以下几点:(1 )由于中国人口基数过大,非就业人口绝对额相对较大,且因某些年份出生率较高,非就业人口的年龄结构较为集中,给就业带来巨大压力。
(2)由于人口的增长超出生产率的增长, 政府用于公共支出的经费远远不能满足日益增长的社会文化、医疗卫生、公共设施等方面的需求。非就业人口的生理和智力素质均受到物质条件的制约,因而非就业人口中有相当数量之群体的身体和文化素质较低。
(3)中国非就业人口中农业剩余劳动力所占份额较大, 总额约为一亿三千万人。如此巨大的人口群体客观上表明:它无法等待足够的新创就业机会,而只能以发展非农产业的“就地转移”为主要出路。
三、可持续发展是提高经济效率与生活质量的目标前提
一国的自然资源无论如何丰裕,从数量上说仍然是有限的,从经济学的角度说,相对于特定时期的人口、资本、技术与社会经济制度的自然资源总是稀缺的,有些资源甚至是不可再生和无法复制的。因而对任一特定时期的经济社会而言,经济的可持续发展应当始终是提高经济效率与生活质量的目标前提。
所谓可持续发展主要包括控制人口增长和开发人力资源;适量开发和利用自然资源;消除贫困,实现适度经济增长;保护环境和维护生态平衡,维护包括人类自身在内的相对稳定的生态圈;满足就业和生活的基本需求,建立公平的分配原则;推动技术进步和对于危险的有效控制,降低能源和原材料的密集程度,提高发展的技术含量等。在人口、资源、环境、经济社会的协调与可持续发展中,人口与经济的可持续发展具有决定性意义。
中国非就业人口目前的数额并非它实际拥有的数量,因为在传统的计划经济体制下,在业人口中相当大的部分是以隐性失业或在职失业形式出现的。随着隐性失业向显性失业的转化,非就业人口将有大辐度的增长。
就业问题是我国在相当长的历史时期内经常面临的经济问题和严重的社会问题,拥有相当数量且不断增长的非就业人口,是我国目前特殊的国情之一。中国经济体制改革的成功与否,在很大程度上取决于劳动就业制度的改革与平稳过渡,从某种意义上说,就业体制改革的成功将标志着中国经济体制改革相互牵制的不良循环步入协调发展的轨道。
从传统角度看,扩大就业面与提高劳动生产率之间存在着难以克服的矛盾,为了实现人们所企望的“充分就业”,常常要以牺牲效率、降低就业素质要求为代价。从19世纪起,经济学家就开始就业问题的研究,直到本世纪七十年代,他们中的一些人甚至仍然以为唯有社会主义经济制度才能“消灭失业”,或有效地解决就业问题,实现制度安排中的“充分就业”。
然而,现实经济社会很难满足人们的良好意愿。笔者认为非就业人口的长期存在是经济社会中的客观必然,有其自身的原因和存在条件。任何经济制度都无法完全消除就业人口,而只能力求将其缩小在较为理想的范围之内。在传统的社会主义计划体制下,“全民就业”的虚幻现象仅仅是劳动力大量滞存,隐性失业普遍存在的一种掩盖形式。这种形式毫无经济上的普遍意义,充其量仅是过于强调其社会意义的一种权宜之计。
从可持续发展的角度来看,非就业人口的持久和大量存在以及劳动适龄人口的迅速增长,将迫使就业率超越现期的资源供给,减缓技术密集型产业扩张和农村城镇化实现的速度,并且对自然资源的占用与环境的污染也有超前的趋势。
因而我们应当在可持续发展战略的指导下,将就业的重心由过去的以提高就业率为主转向提高就业效益为主,以发展劳动密集型产业为主转向以提高科技含量与经济效益、分散就业定位行业和密度的新格局。只有这样,我国经济才能得到长期、稳定、有效的发展,也只有这样,才能从根本上提高经济社会的生活质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