促进云南少数民族地区特色文化产业包容性增长的研究_经济增长论文

云南民族地区特色文化产业推动包容性增长研究,本文主要内容关键词为:包容性论文,云南论文,文化产业论文,民族地区论文,特色论文,此文献不代表本站观点,内容供学术参考,文章仅供参考阅读下载。

      [中图分类号]F063.3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2-867X(2014)06-0121-07

      西部大开发十余年来,借助于各项特殊政策对西部民族地区的扶持,云南民族地区的经济得到快速增长。但是,经济增长的同时,民族地区经济社会发展不平衡、不协调、不可持续的问题依然十分突出。表现在一方面是民族地区的发展与东部发达地区相比,差距仍然很大。另一方面是民族地区内部发展呈现出不均衡的状态,出现了城乡结构、区域结构、经济社会结构不协调和某些重大比例关系不合理等问题。因此,云南民族地区必须高度重视这些问题,利用民族文化资源丰富的特点,走产业化之路,以特色文化产业推动地区包容性增长,努力实现科学发展、和谐发展、跨越发展。

      一、包容性增长的内涵

      面对亚洲一些国家经济高速发展导致的收入分配不公,资源、环境压力增大,增长不均衡等问题,2007年亚洲开发银行首次提出“包容性增长”概念,认为“包容性增长”是一种兼顾“效率”与“公平”的新的增长观,这种增长观既强调通过经济增长创造就业和其他发展机会,又强调发展机会的均等;既要通过保持经济的高速与持续增长,又要通过减少与消除机会不均等来促进社会的公平与包容性。“包容性增长”概念的提出使我们得以跳出“经济增长”这一狭隘的框架,从一个更为宽广和较为综合的视野来看待发展问题,让我们在追求经济增长的同时更加关注社会的和谐与稳定,资源节约和环境保护。

      “包容性增长”的理念与我国政府近年来提出的“科学发展观”、“和谐社会”一脉相承,其内涵可以从以下三个层面来诠释:一是经济包容性层面。包容性增长既强调经济增长的速度,也强调经济增长的方式,二者同等重要。包容性增长的第一要义是增长,而在增长的诸多内容中,经济的增长为其他方面增长提供必要的物质基础,这就对经济增长的速度提出了一定的要求。但是,仅有经济增长的速度是远远不够的,因为经济的高速增长只是贫困人口减少的必要条件,而非充分条件。因此,还必须强调经济增长的方式,使增长成为基础广泛且包容一个国家和地区最大多数人口的增长。概括地说,经济的包容性更多强调的是效率前提下的公平与公正问题,或者说是一种市场本身的包容性。①二是社会包容性层面。包容性增长更多关注的是经济增长成果在尽可能广泛社会主体之间的公平与公正分享,及其社会副效果的有效矫正问题。强调所有社会成员、尤其是对弱势群体和中小企业而言,都能在经济增长过程中平等地进行经济政治参与、贡献,并从中受益,主张通过优先开发人力资源为个人创造就业机会,使其不断提高收入、改善生活,共享经济社会发展成果,而不是直接通过收入再分配使个人被动地摆脱贫困。具体而言,就是从收入、能力和权利几个方面消除由个人背景的差异所造成的收入不均等,这不仅有助于共富这一基本目标的实现,而且是实现社会公正、社会稳定和社会进步的核心问题所在。三是生态包容性层面。指的是只有实现人与自然环境的协调发展,才能在既满足当代人物质和文化生活需要的同时又不至于让我们的后代丧失发展的基础。胡锦涛同志在党的十八大报告中提出“建设生态文明,是关系人民福祉,关乎民族未来的长远大计”。如果一国或地区的经济增长是以牺牲资源、环境为代价的,那么,这种增长必然只是一时的,而无法获得稳定、协调和可持续发展。

      二、云南民族地区包容性增长的现状

      (一)经济层面

      根据2011年的统计数据,云南全省共有129个市县,其中78个为民族自治市县,民族自治地方所占比重为60.5%,民族地区人口占全省总人口的比重为49.1%。西部大开发十余年来,云南民族地区经济得到快速发展,从1999年到2011年,地区生产总值(名义值)的年均增速达到15.1%,高于同期云南省14.1%的GDP年均增速,远高于同期全国10.1%的增长率。但是从地区经济总量来看,云南民族地区占全省的比重较小,以2011年为例,仅为38.2%。从人均国内生产总值来看,云南民族地区2011年的数据为14940元,低于云南省同期的19265元,是全国人均生产总值的42.6%,仅为东部地区人均生产总值的28.1%。从以上数据可以看出,云南民族地区的经济近十余年来增长较快,但就目前的情况来看,民族地区的经济仍然比较落后,与其他地区存在一定差距,与东部地区相差甚远,这势必对民族团结产生一定的负面影响。

      随着经济社会的发展,云南民族地区经济结构也在不断演化,可以由地区生产总值在三次产业间的分布变化得以体现(见图1)。由此可以说明,第一产业产值比重大幅下降,第二产业比重上升较快,第三产业相对稳定,第二、三产业为民族地区累计提供了近78%的生产总值。

      产业结构的变迁必然导致就业结构的变化,可以从云南省三次产业就业份额的数据得以印证(见图2)。1999年这一比例为76.67%∶8.80%∶14.53%,2011年变为59.40%∶13.10%∶27.50%,就业份额的变化说明了随着经济的发展,劳动力正逐渐由农业部门向第二、三产业转移,其中,向第三产业转移的比重更高。

      

      数据来源:《云南统计年鉴》(2000、2012)

      图1 云南民族地区1999年和2011年三次产业产值比重的变化情况

      

      数据来源:《云南统计年鉴》(2000、2012)

      图2云南省三次产业1999年和2011年就业份额变化情况

      (二)社会层面

      社会成员的共同富裕是包容性增长所追求的基本目标之一,也是实现社会公正、社会稳定和社会进步的核心所在。云南省由于历史、自然条件等原因,贫困一直是最大的省情。云南省有国家扶贫重点县73个,占全国的12.3%,73个贫困县总人口占全省总人口约52.14%。国家扶贫重点县大多地处云南省边陲,属山区或半山区,也是少数民族人口居住比较集中的地区。云南的29个民族自治县中,有20个属国家重点扶持县。贫困地区人口一方面受教育程度较低,73个贫困县总人口占全省人口一半多,大学本科人数仅占全省的0.80%,而小学文化人口占到了全省总数的55.15%。贫困地区人口一般文盲率为19.02%,比全省一般文盲率15.44%高出3.58个百分点。全省人均受教育年限为6.33年,而贫困地区平均受教育年限只有5.69年,勉强达到小学毕业水平。②另一方面由于教育文化水平不高,接受新科技、新思想的能力有限,致使经济社会发育程度低,思维方式、生产方式和生活方式十分落后,发展商品生产、开拓市场的能力相当弱,导致贫困地区农民人均纯收入与全国、全省平均水平差距较大。

      2000年至今,云南省累计投入省级以上财政扶贫资金逾168亿元,全省贫困人口从2000年的1022.1万人下降到2010年的525万人,贫困发生率也从2000年的24.1%降低为11.5%。尽管如此,2010年全国贫困人口为2688万人,云南省贫困人口数仍占全国比重的19.5%。③而且,这些贫困人口主要聚居的少数民族地区由于自然条件差,交通不便,科技文化落后等原因,导致自我发展能力低,返贫率高,返贫的压力一定程度上超过了扶贫的压力。要稳定地摆脱贫困,扶贫开发任务仍然十分艰巨。

      (三)生态层面

      一个地区经济增长是否依赖于技术进步可以把该地区经济增长的方式划分为粗放式增长和集约式增长。目前要判断一个国家或地区的增长方式是属于粗放式增长还是集约式增长,国际上通常采用的是全要素生产率的贡献率。在国际上,如果一个国家经济增长中,全要素生产率贡献率所占的份额低于35%,那么,其经济增长方式属于粗放式增长,如果全要素贡献率所占的份额高于35%,就属于集约式增长。根据计算,目前民族地区的经济增长显然属于粗放式增长。④这种经济增长方式主要依靠生产要素投入的增加来实现经济增长,通常以高投入、高消耗、高污染、低产出、低效益为特征,较多注重经济增长的数量和速度,忽视经济增长的质量和结构,会突破资源和环境的承载能力而无法持久。

      20世纪90年代以来,云南省响应党和国家的号召,将可持续发展确定为全省的发展战略。云南省具有生态环境多样性、生物多样性和民族文化多样性“三多一体”的特点,在民族地区表现更为突出,这是云南民族地区实现可持续发展的重要资源和坚实基础。然而,云南民族地区的可持续发展,意味着一方面要实现经济的加快发展、跨越发展、赶超发展,满足500多万少数民族贫困人口脱贫致富和全省4000多万各族人民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要求;另一方面,要放弃传统的以浪费资源和牺牲环境为代价的工业化发展模式,维护“三多一体”的基本格局。这种既要加快发展又要可持续的两难困境和双重挑战,给云南民族地区特色文化资源的挖掘和特色文化产业的发展提供了一个良好的契机。

      三、特色文化产业与民族地区的包容性增长

      (一)民族文化资源与特色文化产业

      经济文化化,文化经济化,经济文化一体化发展是当今世界的一大潮流,文化产业作为融经济与文化为一体的产业是20世纪在世界范围内方兴未艾的朝阳产业。关于文化产业的定义,不同学者从不同角度有不同的认识。但这些定义大同小异,基本上延续了联合国教科文卫组织关于文化产业的基本含义,即“文化产业就是按照工业标准,生产、再生产、储存以及分配文化产品和服务的一系列活动”,这一定义是联合国教科文卫组织结合大众文化消费以及文化产业发展的基础与条件所提出的。中国社科院文化研究中心在《2001-2002年:中国文化产业发展报告》中认为联合国教科文卫组织关于文化产业的定义是就经济过程的性质而言的,而就所提供的产品性质而言,文化产业可以被理解为向消费者提供精神产品或服务的行业。那么相应的,民族文化产业可以被定义为“参照工业标准和后工业时代体验经济的特征,生产、再生产、储存以及分配民族文化产品和服务的一系列活动”。或者可以简单地说,民族文化产业是以生产和提供民族文化或民族文化元素为主要内容的文化产品的产业。

      特色文化产业是指具有地域特色的、历史特色的、民族特色的文化产业,民族地区特色文化产业则主要是指具有鲜明民族特色的民族文化产业。多样化的民族文化资源是支撑民族特色文化产业的战略性资源,这些民族文化资源转化为民族文化资本后,经过规模化的复制与生产、储存与服务,进而实现民族文化的产业化。⑤云南省有25个少数民族,其中云南独有的少数民族就有15个。特殊的地理环境和经济社会发展等因素,使得云南的民族文化资源保护相对完整,形成了诸多集自然生态环境、文化环境于一体的民族文化圈。丰富的民族文化资源蕴藏着极高的经济价值,成为云南民族地区特色文化产业发展的独特优势。其中,民族旅游业、民族歌舞演艺业、民族工艺品业等已经成为民族文化产业中的特色主导产业。

      (二)文化产业推动包容性增长的作用机理

      文化资源是支撑文化产业的战略性资源,与自然资源的天赋性、稀缺性和不可再生性不同,人们世代创造并传承着的文化,具有延续性、创造性和部分可再生性的特殊禀赋。而且,随着经济的全球化,不同文化的交流与碰撞急剧加强,人们的精神消费需求不断增长,使得区域、民族文化在差异中获得可供挖掘的资源价值,并通过向文化产品、文化商品的转化得以实现,民族文化产业已经成为众多民族地区的支柱性产业,在推动民族地区包容性增长上发挥着重要的作用。

      1、文化产业已经成为新的经济增长点

      根据赫克歇尔-俄林原理,生产要素禀赋即经济资源的拥有状况造成产品的生产成本差异。产品生产需要投入不止一种要素,而且生产不同产品所需要的要素比例也不同。由于各国或各地区生产要素的丰裕度存在差异,因而形成了不同地区之间生产要素的价格差和生产同类产品的成本差。一般来说,一种生产要素禀赋越丰裕,此种要素的价格就越低,密集地使用这种生产要素生产的产品成本就低,这种产品或产业的比较优势和竞争力就强。云南省作为一个民族文化资源富矿,1996年,中共云南省委六届四次全会就提出“建设民族文化大省”的宏伟发展目标。2001年12月,云南省第七次党代会再一次确认民族文化大省建设为云南经济社会发展的“三大目标”之一,此后十余年里,云南省文化产业获得快速发展。从2001年到2012年,云南省文化产业增加值从69.4亿元到635亿元,平均年增幅达到22.54%。文化产业增加值占GDP的比重也由2001年的3.30%上升为2012年的6.16%,完成从新兴产业到支柱产业的质的飞跃(见图3)。

      差异性的民族文化作为云南民族地区的特色资源,则体现了一种地区比较优势。云南有25个少数民族,各个民族在历史实践中形成了各自独特的文化。这种独特的文化资源禀赋为民族地区的文化产业发展提供了强大的竞争优势。以民族文化旅游、民族文化艺术、传统民族民间工艺、民族传统节庆会展等为主体的文化产业,是少数民族地区新的经济增长点,也是少数民族群体扩大就业、脱贫致富的有效途径,能够促进少数民族地区经济的整体发展。

      

      资料来源:根据《云南统计年鉴》(2002-2012)以及新华社数据计算得出

      图3 2001-2012年云南省文化产业发展概况

      2、文化产业具有较强的就业吸纳能力

      威廉·配第(W.Petty)和克拉克(C.Clark)共同研究证明,随着人均国民收入水平的提高,就业人口首先由第一产业向第二产业转移;人均国民收入进一步提高,就业人口便向第三产业转移,这就是著名的配第一克拉克定理。随着经济的不断向前发展,产业结构逐步由“一、二、三”向“三、二、一”的方向转变,第三产业对就业的吸纳能力也必然随之增强。下图(图4)为1999年到2011年云南省三次产业产值及其就业人数的变化情况,图中X1、X2、X3分别代表第一、第二和第三产业,L1、L2、L3则分别指代第一、第二和第三产业的就业人数。由图可以看出,从1999年开始,随着三次产业产值的逐年递增,第一产业就业人数逐年下降,说明第一产业容纳劳动力的能力越来越弱;第二、三产业就业人数逐年上升,尤其第三产业的就业吸纳能力逐年增强。

      

      数据来源:根据《云南统计年鉴》(2000-2012)计算得出

      图4 1999-2011年云南省三次产业产值及其就业人数

      作为现代第三产业的主力军,文化产业对新兴服务业以及其它相关行业的发展具有较强的带动作用,从而刺激相关行业的劳动力需求。在国际上,发展文化产业的意义不完全在于它能贡献多少GDP,更在于它提供新的就业机会。据文化部部长蔡武介绍,到2015年,我国的特色文化产业所创造的产值将达到1万5千亿元左右的规模,通过联动效应带动地方相关特色产业增加5~6千亿元的产值;届时,特色文化产业及其相关产业将能吸纳约4千万人就业、创业,可以大大缓解我国就业难问题。民族文化产业与文化产业相比,由于市场、技术、资金等条件的限制,其生产和服务往往是沿袭传统的家庭或作坊式小生产,而非现代的社会化大生产,更没有高科技手段的运用。简而言之,是手工的作坊式生产而非流水线的大规模复制。虽然这种方式所获取的利润不能与社会化的大规模生产相比,但从另一方面来看,民族文化产业的低门槛使广大民族地区的居民有了参与的途径和新的创造财富的机会,从而带动当地居民共同发展,有利于收入差距的缩小和社会问题的减少。

      3、文化产业有利于促进两型社会的建设

      云南民族地区农业发展的基础并不好,水土流失、脆弱的生态环境、特殊的地理环境,以及大量的山地,使可资开发利用的土地资源极为匮乏;随着工业化的发展,为缩短和沿海经济发达地区的差距,在GDP单一的衡量指标体系的导引下,依托西部的矿产、能源资源,发展以能源、矿产为主的现代工业,成为西部重要的发展模式。但是,传统的资源依赖型发展模式也隐含着巨大的社会问题,它是以牺牲生态环境为代价的,难以维系西部民族地区的可持续发展。民族文化产业的发展能够突破民族地区传统资源依赖型发展的老路,对生态保护发挥积极作用。自然资源是不可再生资源,西部地区的经济过去长期地依赖于不可再生的自然资源,如煤、矿、森林等,而且由于加工技术的限制,这些资源大多以初级产品的形式供应给发达地区,产品附加值低,对生态的破坏日趋严重。文化产业和其他产业不同的是,对于文化的消费者而言,消费的文化产品和服务大多是一种想象性的民族文化内容产品,产品所依托的物质性载体在其价值中仅仅是很小的一部分,甚至可以不计。因此,在构成民族文化产业核心竞争力的要素中,文化资源是第一位的资源。文化产业开发的是民族文化资源,是人的文化创意,这就大大减少了对自然资源的开发强度,使生态环境的保护有了新的支撑。而且,传统的民族文化资源是各民族在漫长的历史发展过程中所创造和积累下来的宝贵财富,是民族智慧的结晶。随着民族文化产业的发展,不同民族间的文化碰撞、冲突和交流日益增多,常常带来不同文化的相互借取,并导致文化的繁荣和昌盛,使传统的民族文化资源的价值又有了新的拓展。民族文化资源的可循环利用、保护、多渠道开发、建设发展过程中的积累,还可以使文化资源得到丰富、再生,促进民族地区文化、经济的发展。因此,发展文化产业有利于促进资源节约和环境友好的两型社会建设。

      4、文化是民族的灵魂和实现民族团结的精神纽带

      民族文化是一个民族在长期的生产生活过程中积累形成的,也是一个民族赖以生存的基础及进行内外部世界(包括自然界与社会)交流沟通的工具和手段。文化作为一个民族的灵魂,决定着这个民族的行为模式,塑造着这个民族社会的理想人格,为个体提供归属感、幸福感和心理上的依托。随着经济全球化的日趋显著,文化传播手段不断更新,传播范围不断扩展,民族文化与主流文化之间的交流与碰撞急剧加强。为了促进两者之间的和谐交融,就必须尊重民族传统、维护和弘扬民族文化中的优秀元素,摒弃那些不适应经济社会发展、甚至阻碍经济社会发展的糟粕部分。与此同时,要发挥文化在实现民族团结中的纽带作用,通过大力培育特色文化品牌和完善公共文化服务体系,以此满足各民族群众不断增长的精神文化需求,促进各民族文化大交流、大融合。在此基础上,才能构筑起民族团结、边疆稳定的钢铁长城。云南与多个国家接壤,如果民族文化得不到很好的发展,就会伤害兄弟民族的情感和利益,给国际反华势力和民族分裂分子以口实;若云南各民族文化得到发扬繁荣,则各族人民会对国家产生强大的向心力,自觉维护民族团结和国家稳定。因此,发展民族文化产业有利于维护民族地区的团结和社会稳定,也是民族文化得以存续、发展的有效手段和重要途径。

      四、云南民族地区特色文化产业推动包容性增长的路径

      (一)统筹布局、差异化发展

      民族文化是一个民族在长期的生产生活过程中积累形成的。云南是少数民族分布最多、类型最丰富的地区,不同民族在云南这片土地上繁衍生息,形成了各自积淀深厚、禀赋优良、独具特色的民族文化资源。一方面,各民族地区在发展特色文化产业的过程中,应当结合本地区的实际情况,突出自身特色和资源优势,重点发展新闻出版、影视动漫、文化演艺、文化旅游、休闲娱乐、节庆会展、珠宝玉石、民族民间工艺、茶文化和体育等云南十大特色文化产业,制定各产业专项发展规划,形成合理的区域布局和发展格局。如云南大理鹤庆县的新华村就利用自身善于制作金、银、铜器等民族手工艺品的特色,大力发展民族民间工艺产业。目前已经基本形成“一村一业、一户一品、前店后坊”产供销一条龙的产业化经营模式,为当地解决了2万余人的就业,带动了周边10多个行政村的旅游商品加工销售业的快速发展,并极大地促进了全县以旅游业为龙头的服务业,撬动了一个近50亿元规模的经济体量。各民族地区在充分利用现有特色资源的基础上,还应当深入挖掘、与时俱进、结合市场需要对现有资源进行创新。另一方面,要站在全省的高度,在分析各民族地区的特色文化资源的基础上,统筹考虑、合理布局、科学规划,以避免资源浪费和重复建设。通过加强以文化产业园区基地为代表的产业集聚区建设,推动产业规模化、集约化发展,提高文化创意创新能力、文化传播能力,实现资源的优化整合。

      (二)以旅游业为平台推进特色文化产业发展

      西部民族地区文化产业发展的资源、资本、技术、市场、人才以及国家根据不同地区产业发展基础确定的产业布局,决定了西部民族地区文化产业发展不可能走大规模、工业化复制和生产现代文化产品的发展道路。云南作为西部民族省份,其民族地区文化产业的发展只能紧紧依托外来文化消费市场,依托旅游产业,实现民族文化与旅游产业的联动发展。

      “旅游是文化的载体,文化是旅游的灵魂”。旅游业作为文化产业发展的重要平台,为文化产业发展提供了消费市场。而民族文化产品作为旅游产品的内容和服务主体,决定了旅游的品味,为旅游业的发展注入新的活力。在云南民族特色文化产业中,无论是民族演艺、传统民族工艺、还是传统民族节庆,其产品的推出、市场开发和创意主要都是围绕旅游消费者的。离开特定的旅游市场,民族文化产品也就失去了生存发展的市场。2009年,胡锦涛总书记视察云南时提出将云南建成“我国面向西南开放的重要‘桥头堡’”。随着桥头堡建设的推进,云南旅游获得了前所未有的发展动力。云南省2013年旅游发展目标是要完成接待海外旅游者超过480万人次,同比增长10%以上;接待国内游客2.3亿人次,同比增长15%;旅游总收入突破2000亿元,同比增长20%以上。云南旅游产业的快速发展无疑为民族地区特色文化产业的发展带来巨大的外来消费市场,民族地区一方面应该抢抓机遇,围绕“七彩云南”、“茶马古道”、“香格里拉”、“聂耳音乐”、”边屯文化”等云南特色文化元素集中开发,扩大云南文化品牌的影响力。另一方面,在认真总结和推广《云南印象》、《丽水金沙》、《印象·丽江》、《梦幻腾冲》、《浪漫天涯》等演艺精品的成功经验的基础上,推进文化与资本、科技的深度融合,打造一批新时期的文化精品和文化品牌。在打造和培育的过程中注意挖掘内涵、提升品位、彰显民族特色和地方特色,以品牌带动民族特色文化产业和旅游业的发展。

      (三)以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为契机发展乡村文化产业

      党的十六届五中全会提出了建设“生产发展、生活富裕、乡风文明、村容整洁、管理民主”的社会主义新农村的目标和要求,2012年召开的党的十八大更是明确提出“要全面落实社会主义新农村的建设与发展”,秦光荣同志在云南省第九次党代会上所作报告中也明确指出“积极统筹城乡发展,扎实推进新农村建设”。而在我国西部民族地区,农村往往蕴藏着最为富集、最能体现民族文化特色,保存得最为完好的民族文化资源。作为西部省份之一的云南省,可以充分利用乡村中的特色文化资源,结合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大力发展民族地区的乡村文化产业。

      第一,建设民族文化村镇。民族村镇作为民族地区一种有特色的文化消费市场,对民族文化产业的发展具有较强的带动作用。可以通过新建和培育一批具有地方和民族特色的“古村镇”,使之成为不同民族演艺、传统工艺品、民族风情、民族饮食集中展示和消费的场所,从而活跃乡村文化经济,直接惠及各族人民。

      第二,发展乡村文化旅游业。我国约70%的旅游资源分布在农村和中、西部地区,中、西部地区的民族文化产业发展与文化旅游业关系密切。文化旅游业被认为是当下推动农村实现“生产发展、生活富裕”目标的优先产业。云南省政府早在2008年就出台了《云南省加快乡村旅游发展指导意见》,提出全面建设200个旅游特色村的目标任务。然而,经过多年的发展,云南的乡村旅游却始终未能很好的成长起来。为了切实加快乡村旅游业的发展,首先必须改善基础设施,加大建设资金的投入。其次要开发多元化产品,满足多样化需求。再次是应当突出乡土特色,避免同质化竞争。最后也是最重要的一点,即深入挖掘乡村旅游中的传统民族文化内涵,使之与村庄现实的生产、生活相融合。只有这样,乡村旅游才能可持续发展。

      第三,激发人民群众的文化创造活力。通过对农村中具有文化艺术和经营等专业特长的农户进行引导、鼓励和扶持,使其能充分发挥自己的优势和专长,成为乡村民族文化活动和文艺舞台的主角。如云南省峨山县一个人口约15万的县城,农民自己组织的彝族花鼓舞队就有上千支,直接参与人员超过2万人。农民通过自办文化活动,激发了其挖掘文化资源、创新文化内容、丰富文化产品的动力,同时也提高了收入,丰富了精神文化生活。

      (四)建构功能完备的公共文化服务体系

      公共文化是社会稳定、和谐、健康发展并形成社会凝聚力的最基本因素。公共文化建设应该按照体现公益性、基本性、均等性、便利性的要求,秉承政府主导、顶层设计的宗旨。具体来说,首先是要加大基础设施建设投入,构建覆盖城乡的公共文化服务网络。政府在科学规划的基础上,加大对少数民族和民族地区公共文化基础设施建设的投入力度,建设一批标志性民族文化设施,并且逐步建立民族博物馆体系。要高度重视基层文化设施建设滞后,特别是一些边远农村、少数民族地区缺乏基本场地和载体的问题,设立农村文化建设专项资金,对村文化室、农家书屋、广播电视“村村通”、文化信息共享工程建设等基层文化设施和文化惠民工程给予补助,实现基本公共文化服务的均等化。在推进村级公共服务中心建设的过程中,把乡村文化基础设施建设与新农村建设规划紧密结合。其次,创新运行机制,提高文化服务水平。在市场经济条件下,仅靠政府设置的公共文化机构来提供服务,显然已经不能适应新形势的要求。因此,政府职能部门在履行宏观管理、监督等职责的同时,要注重多元文化服务主体的培育,积极引导社会力量的介入和参与。并且通过鼓励、支持和引导群众团体和社会组织开展各类公益性文化活动,促进公共服务内容和形式的多元化。

      民族文化产业是将民族文化资源转化为民族文化资本后,经过规模化的复制与生产、储存与服务,进而实现民族文化的产业化。民族文化资源作为民族文化产业的战略性资源,具有自然资源所无法具备的延续性、创造性和部分可再生性的特殊禀赋,⑥这些在很大程度上契合了包容性增长的科学内涵。云南是一个多民族的西部省份,各民族有着自己独特的文化。云南民族地区应当抓住机遇,挖掘和传承各民族文化的内在价值和意义,并在此基础上与时俱进、不断创新,走差异化、特色化发展之路,努力实现民族地区经济、社会的科学发展、和谐发展、跨越发展。

      ①郇庆治:《作为一种概念分析框架的包容性发展:评估与展望》,《江西师范大学学报(哲社版)》2013年第3期。

      ②云南农村贫困人口基本状况、原因与对策分析,中国网,http://www.china.com.cn/chinese/pinkun/956567.htm,2005-08-31

      ③曹慧敏,骆华松:《云南农村贫困人口空间结构分析》,《云南地理环境研究》2012年第1期。

      ④郑长得:《中国少数民族地区经济发展质量研究》,《民族学刊》2011年第1期。

      ⑤施惟达:《文化与经济:民族文化与产业化发展》,昆明:云南大学出版社,2011年版。

      ⑥李炎,王佳:《空间、布局与特色:云南文化产业现状与特色》,昆明:云南大学出版社,2011年版。

标签:;  ;  ;  ;  ;  ;  ;  

促进云南少数民族地区特色文化产业包容性增长的研究_经济增长论文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