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形势下大学生理想信念教育的问题与对策,本文主要内容关键词为:新形势下论文,理想信念论文,对策论文,大学生论文,此文献不代表本站观点,内容供学术参考,文章仅供参考阅读下载。
[中图分类号]G64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9-2528(2011)04-0057-04
理想信念作为一种精神现象,是人的心灵世界的核心,是人们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在奋斗目标上的集中体现。我们党历来高度重视理想信念教育,《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进一步加强和改进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意见》明确指出,新形势下加强和改进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要以理想信念教育为核心。当前,我国进入了新的发展阶段,经过改革开放30多年的发展,我国经济体制深刻变革,社会结构深刻变化,利益格局的深刻调整,思想文化多元多变,这就为我们当前的大学生理想信念教育提出了新的挑战和要求。
一、新形势下大学生理想信念教育所处的时代背景
从国际上看,当今世界,和平、发展、合作是时代的潮流,世界多极化和经济全球化的趋势在曲折中发展,科技进步日新月异,综合国力竞争日趋激烈,各种思想文化相互激荡,世界力量的组合和利益分配正在发生新的深刻变化。世界正处在大发展大变革大调整时期。自20世纪90年代以来世界社会主义运动处于低潮状态,共产主义信念在很大程度上遭到质疑。与此同时,西方还出现了一股以福山为代表的“意识形态终结论”的社会思潮,认为自由民主制度是人类意识形态发展的终点和人类最后一种统治形式,并由此构成了历史的终结。这股思潮的实质是要用他们主导的所谓的自由民主的“普世价值观”来代替社会主义制度,是要否定马克思主义在社会主义国家中的指导思想地位,从而削弱人们的社会主义理想信念。
经济全球化以及以互联网为标志的人类交往方式的变革是当今时代发展的重要趋势。而经济全球化不断由经济交往拓展至政治交往和文化交往,更是改变了社会意识的面貌,促进了人们的思想观念、价值观念广泛地交流和激烈地碰撞。可以说,经济全球化不仅给世界的经济与发展带来了深刻的变化,而且极大影响着人们的生活方式、思维模式、情感方式、风俗习惯、社会心理和价值观念。随着经济全球化进程的日益深入和我国对外开放程度的不断扩大,西方国家的各种形形色色的社会思潮和价值观念也相涌而入,竞相冲击着人们已有的生活方式和价值观念。
从国内来看,经过改革开放30多年来的发展,我们国家也正处于经济体制深刻变革、社会结构深刻变动、利益格局深刻调整、理想信念深刻变化的时期。正是社会经济成分、组织形式、就业方式、利益关系、分配方式日趋多样化,使不同社会群体在经济地位、社会角色、职能分工等方面的差异日益明显,使人们思想活动越来越表现出独立性、选择性、多变性和差异性,从而引起人们思想观念和价值追求的日趋多样化。同时,互联网等新兴媒体的迅速发展,改变了人们的生活方式和交往方式,网络传播具有开放性、匿名性、交互性、便捷性等特点,网络世界的互动关系异常复杂,也加速了各种思想、文化、信息的交流与传播。我国社会生活所发生的这些深刻变化,反映在人们的思想观念上,就出现了社会意识多样化的趋势。
从积极意义上讲,社会意识多样化体现了社会主义文化建设的成果,是我国思想文化领域日益繁荣的重要表现。各种社会意识和思想文化的交流、碰撞、融合,有利于激发社会的创造活力与生命力,有利于推动思想文化的创新、繁荣与发展。自立意识、民主意识、平等意识、自由意识、竞争意识、质量意识、效率意识、创新意识、法治意识等正在蓬勃发展起来;人们的思想意识不断获得新的解放,释放出前所未有的探索精神和创造活力,思想状态和精神风貌发生了巨大的变化;社会意识的内容和形式变得更加丰富多彩,人们的精神生活变得更加充实和生动活泼。可以说,社会意识多样化是思想文化的生命和活力所在,是一个社会文明、和谐、进步与繁荣的精神表现。
但随之而来的是问题的另一方面,社会意识多样化很容易导向价值相对主义甚至虚无主义。从现实生活看,作为社会意识多元化具体体现的各种社会思潮不断涌现、争奇斗艳,甚至鱼龙混杂、泥沙俱下,不免掺杂着正确与错误、进步与落后、积极与消极的思想倾向。一些错误的思想观点在影响着人们的思想行为、破坏着社会的和谐发展,也在一定程度上造成了人们理想信念层面的动摇和偏差,不能不引起全社会的关注和重视。
二、新形势下大学生理想信念的主要特征和问题
在任何一个社会里,大学生都是思维活跃、富于创新的高智力群体。大学生正处于个体价值观逐步稳定和定型的决定性阶段,他们的价值观极易受社会环境变迁和社会思潮的影响,理想信念作为价值观的核心更是如此。当前国际国内复杂多变的形势以及社会思想文化的多样化给身处其中的当代大学生树立科学的理想信念带来一定难度。这正是我们的理想信念教育面临的新挑战和新课题。
从大学生理想信念的微观方面看,更多表现出务实和理性的姿态,侧重于个人理想实现途径的多样化。对于大学生而言,他们正处于生理发育的成熟期和心理发展的过渡期,处于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形成的关键期,他们的身心发展特点和社会角色及地位,决定了他们的关注点更多地局限在学习、生活、人际交往、婚恋、就业等非常现实的几个方面。在实际生活和学习中,他们思想活跃,自主意识显著,表现欲望强烈,对未来生活充满憧憬和美好期待。因此,他们更多地关注近期理想(或者可称作是近期目标),比如顺利完成某个专业的学习,培养和锻炼自己某个方面的技能,获得某项奖励等;同时,他们也更倾向于关注个人的理想,比如努力学习以期如愿以偿找到满意的工作(职业理想),挣更多的钱,让自己和自己的家庭过上更加幸福的生活(生活理想)等。
从大学生理想信念的宏观方面看,他们展现出来的社会理想总体上是健康、积极、向上的。在思想政治方面,他们热爱党,热爱人民、热爱社会主义,拥护党的路线方针政策,对坚持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宏伟目标充满信心。但另一方面,我们必须清醒地认识到,在经济全球化日益深入的当代,多样化的社会思潮和价值观念在冲击着大学生的思想,一些消极、错误的生活方式和价值观念侵蚀着大学生的心灵。特别是在经济全球化的过程中,国外西方发达国家凭借雄厚的经济实力和传播媒介优势,竭力推销资本主义的思想文化、价值观念和生活方式,而且手段越来越多、方式越来越隐蔽。如果大学生对资本主义的文化和价值观渗透丧失应有的警惕,缺乏强有力的应对措施,很容易落入“西化”和“分化”的意识形态陷阱,失去“主心骨”。
最后我们再来看看大学生的个人理想和社会理想的关系方面的问题。当代大学生成长生活在改革开放和市场经济的大潮中,个体意识和主体意识日益增强,比前几代大学生更加务实理性。部分大学生更加重视并努力追求个人的利益和价值,其一味追求成功和满足自我的欲望明显强化。如前面所述,正当地追求个人生活理想和职业理想无可厚非。问题是,某些大学生对个人喜好的偏执和对自我利益的贪求,使得他们往往倾向于夸大个人与社会之间的对立和冲突,而对个人理想和社会理想之间相互依存、密切联系的认识相对不足。比如有的大学生努力学习仅仅是为了就业和出国留学,在追求个人理想的过程中,他们往往忽略甚至排斥社会理想的存在。对于大学生理想信念方面出现的这些问题,我们既不能视而不见,也不能作壁上观。在我国人民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历史进程中,作为国家和民族未来希望的大学生们是十分宝贵的人才资源,他们的理想信念状况关系到我国能否实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共同理想和共产主义远大理想。
三、当前加强和改进大学生理想信念教育的对策
一个人的理想信念的形成离不开社会生产与生活的实践,作为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的升华,理想信念的形成更是人们社会实践的产物,与人们的个体身心发展状况、社会化程度和社会实践的水平密切相关。当前加强和改进大学生理想信念教育,必须贴近大学生与社会生活的实际,引导大学生把个人的前途和命运与国家、民族的前途和命运紧紧地联系在一起,把个人的理想追求同建设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共同理想紧紧联系在一起,真正把理想信念教育落到实处。
1.关注大学生自我发展和解决实际问题的需要,把理想信念教育看作是一个引导大学生成长成才的过程
在一定意义上讲,客观事物对作为认识主体的人来讲是否具有价值,关键在于其是否能够满足人的需要。该事物满足人需要的程度越高,该事物对人的意义就越大,相应的,人们对该事物的价值评价就越高,希望拥有该事物的动机也就越强。理想信念对于人的作用和意义也是如此,理想信念教育必须适应受教育者的需求,才能获得植根生长的土壤。
因此,提高大学生理想信念教育的实效性,首要的一点就是要把理想信念教育融入关注大学生自我发展和解决实际问题的过程之中。针对当前大学生高度关注个体发展、崇尚成功的思想特点,理想信念教育必须关注大学生成长成才的具体需求,对于他们所处特定社会时期、特定生活环境和特定人生阶段所必然带给他们的各种疑惑和困难,要积极引导并协助解决。比如,加强大学生认识自我的能力,只有正确的认识自己,把握好自身的社会定位和发展要求,才能进一步理解自我与他人、自我与社会以及自我与国家民族前途命运的关系,树立正确的理想信念;再比如,加强大学生的挫折教育,引导大学生正确对待人生过程中的顺境和逆境,才能逐步帮助学生们认清实现理想的长期性、艰巨性和曲折性,在追求理想信念的过程中遇到困难时能够不畏牺牲、不懈奋斗等。把理想信念教育的过程看作是一个引导和帮助大学生成长成才的过程。
2.关注大学生个人理想和近期目标的确立与实现,把理想信念教育看作是一个思想认识与实践相统一的循序渐进的过程
理想是多方面和多类型的。从不同的角度审视,可以把理想划分为许多类型:从理想的层次上划分,理想有崇高理想和一般理想等;从理想的时序上划分,理想有长远理想和近期理想等;从理想的对象上划分,理想有个人理想和社会理想等;从理想的内容上划分,理想有社会政治理想、道德理想、职业理想和生活理想等。以往我们进行理想信念教育,更多关注社会理想、长远理想和崇高理想,而对大学生的个人理想、近期理想和一般理想强调不足,造成理想信念教育过于高远而不切实际。其实,理想信念是个思想认识问题,更是个实践问题。我们鼓励大学生志当存高远,立志做大事,个人理想只有同国家的前途、民族的命运相结合,个人的向往和追求只有同社会的需要和人民的利益相一致,才是有意义的。但是同时,我们也要防止好高骛远、陷入空想,而是引导大学生清醒地认识到,立志需躬行。伟大的事业、崇高的理想,起点就在脚下,在一切平凡的岗位上,在扎扎实实的学习和工作中。实现崇高的理想,要从我做起,从现在做起,从平凡的工作做起。
所以在进行理想信念教育时,一方面不能泛泛而谈社会理想、崇高理想、长远理想,另一方面也不能只强调个人理想、一般理想和近期理想,而是要把社会理想和个人理想、崇高理想和一般理想、长远理想和近期理想紧密结合在一起,用社会理想、崇高理想、长远理想来引领个人理想、一般理想和近期理想;用个人理想、一般理想和近期理想带动社会理想、崇高理想、长远理想。真正把理想信念教育看作是一个思想认识与实践相统一的循序渐进的过程。
3.关注大学生的思想困惑和社会多样价值并存的现实,把理想信念教育看作是一个帮助大学生进行正确价值判断和选择的过程
如前所述,我们当前处于多样价值并存的时代,这既有利于大学生树立自强意识、创新意识、成才意识、创业意识,但同时也使大学生价值观念和行为方式充满了多样性、多变性和矛盾性。部分高校老师在进行理想信念教育时采取唯我独尊的姿态,以生硬的形式告诉大学生应该树立什么样的理想信念。这样一种把复杂问题简单化的教育方式,忽略了多元文化背景的社会现实,也没有考虑大学生的实际特点,容易引起学生的排斥心理,反而没有起到良好的教育效果。
“授之以鱼,不如授之以渔”。提高大学生理想信念教育的实效性,应当从比较鉴别的角度逐步拓展理想信念教育的内容和范围,把理想信念教育与帮助大学生解疑释惑、培养大学生价值判断、价值选择的能力结合起来。在这个过程中,首先要以一种更加开放和包容的自信心态正视多样文化并存的现实。要用马克思主义的立场、观点和方法对社会上存在的各种影响较大的价值观念和社会思潮(例如新自由主义、历史虚无主义、消费主义等)进行全面、客观、理性的分析,让学生自己在深入学习思考的过程中认清各种思想流派的起源流变、精神实质,并逐步提高鉴别、甄辨的能力。同时,要加强中国近现代史和国史、国情的教育,让学生了解和领会历史和人民选择了马克思主义、选择了中国共产党、选择了社会主义道路的深刻原因与历史必然性,让学生进一步认清自己的历史使命,明确自己的成才目标,真正从内心认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树立在中国共产党领导下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而奋斗的共同理想,在为实现共同理想而奋斗的过程中实现个人理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