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校文科教师科研之道探微,本文主要内容关键词为:之道论文,科研论文,高校论文,教师论文,探微论文,此文献不代表本站观点,内容供学术参考,文章仅供参考阅读下载。
当前,我国高校的大多数文科教师都肩负着教学与科研工作两副重担,是繁荣和发展社会科学的重要方面军。如何在促进教学的前提下搞好科研工作,这是许多高校文科教师共同面临的艰巨任务和现实问题。笔者略陈一孔之见,以抛砖引玉,与大家共同探讨。
一、面向实际
科学研究必须与客观实际(特别是社会实践)紧密结合,使之“顺乎时代之潮流,合乎人群之需要”。就高校文科教师来说,这至少包括四个层面的内容和要求:一是面向不断变化的世界经济、政治、文化等实际;二是面向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实际;三是面向高等教育改革与发展的实际;四是面向专业理论与实务研究及教学研究的实际。江泽民同志指出:“一定要以我国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的实际问题、以我们正在做的事情为中心,着眼于马克思主义理论的运用,着眼于对实际问题的理论思考,着眼于新的实践和新的发展。”
在面向实际的大前提下,选准科研课题至关重要。科研课题选择得当,就如同勘探队员发现了矿山,掘井者挖到了“井眼”。科研课题的选择不仅要考虑与课题相关的客观因素(如课题本身的重要性,国内外对该课题的研究状况以及社会需求状况等),更要考虑个人或课题组驾驭课题的能力(如知识结构、学术专长、资料积累、对与课题内容相关的实际情况的了解程度及社会联系和信息渠道等)。在一般情况下,应选择个人或课题组具有较多有利条件或具有相对优势、社会的现实需求或潜在需求较大的课题,作为科学研究的切入点或生长点。
二、求是创新
求是,即探寻客观事物的规律性。创新,一般是指在批判或改变旧事物的过程中创造新事物。从社会科学研究的角度看,创新至少可以包括理论创新、对策创新、方法创新、体系创新等。如果说社会实践是社会科学赖以生存的土壤,那么,创新则是繁荣和发展社会科学的根本途径。
近几年来,创新一词在我国颇为“时髦”,仿佛人人可用,处处可用。然而,笔者认为,在高校文科科研工作中,创新决不是可以随便乱贴的标签。一是,创新要名副其实。要广泛收集有关资料,准确把握学术界和实际部门在某一特定领域的研究进展,在此基础上提出的新观点或新对策才有可能是创新;否则,就不是创新。能否称得上创新,要以客观尺度来衡量,不能以主观感觉为依据。二是,创新要以科学性为前提。创新不是胡诌,而是要在符合客观实际的基础上力辟新见。要破除教条主义,摒弃虚无主义,决不趋炎附势。陈云说得好:不唯上,不唯书,要唯实。某些与客观实际和科学不沾边的所谓“新理论”和“新提法”,非但不是创新,而且还会造成思想混乱和理论混乱,误国误民。三是,创新要遵守学术道德和学术规范。无数事例证明,即使是真正的理论创新,往往也不过是新理论对旧理论的扬弃,即在批判中有继承,在继承中有发展。除原始性创新之外,继承并发展已有的优秀理论成果,乃是理论创新的内在逻辑和必由之路。要承认和尊重别人在相关领域中已有的科研成果,在论文或著作中以注释、征引、参考文献等方式标示出来,决不能抄袭剽窃,欺世盗名,搞学术腐败。
三、精益求精
科学研究贵在出精品。一篇优秀的科研论文,其学术和社会价值决不亚于上千篇平庸之作。在当今由于多种原因所导致的某些人急功近利、治学浮躁、片面追求所谓“科研成果”的“数量效应”和“炒作效应”的情况下,更有必要提倡和树立“精品意识”,以对读者负责,对刊物负责,对社会负责。否则,七拼八凑,粗制滥造,低水平重复,恐怕在学术研究和市场经济中难以立足,甚至会惨遭败绩。
科研成果要精益求精,除了应具有科学性和创新性之外,还应具有透彻性和精粹性。所谓透彻性,即观点要深邃,且能自圆其说;不能浅尝辄止,更不能自相矛盾。理论越是透彻,说服力就越强,也就越能立得住。所谓精粹性,即要精炼、通俗并富有文采。精炼,即突出重点和新意,文字干净利落;通俗,即深入浅出,除了必要的专业术语之外,尽量说“普通话”,以赢得更多的读者,发挥更大的作用;文采,即讲求表述艺术,精雕细刻,以增强科研成果的可读性和吸引力。
四、重在效益
科学研究的根本目的,在于正确地认识和能动地改造客观世界。有价值的科研成果一旦被社会所承认或采纳,就会产生效益。笔者认为,科研成果的效益至少可以相对地区分为学科效益、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一项有价值的科研成果,如果推动了学科建设,即具有学科效益;如果推动了经济发展,即具有经济效益;如果促进了社会进步,即具有社会效益。一般说来,有价值的对策研究、教学研究的成果一旦被采纳,其效益则体现得较为直接而迅速;而有价值的理论成果即使得到了社会的承认,其效益也体现得较为间接而缓慢。作为一名高校文科教师,当他提供的科研成果被社会所承认或采纳并取得了一定的效益时,其兴奋之情和成就之感是难以用语言来形容的。
衡量科研成果效益大小的根本标准是社会实践。上世纪50年代中期,著名经济学家马寅初针对我国人口迅速增长带来的种种矛盾,提出了控制人口数量、提高人口素质、“实行计划生育”的“新人口论”。尽管长期遭到误解、批判乃至迫害,但他仍坚持真理,拒不“检讨”。当我国在付出了沉重的代价最终接受了马老的观点并将“实行计划生育”确定为一项基本国策之后,“新人口论”的巨大效益就愈益充分地体现出来。1978年5月,由南京大学胡福明等一些理论工作者共同撰写的《实践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的论文在《光明日报》发表后,迅速引发了一场全国性的真理标准大讨论。它对于我们党拨乱反正,重新确立马克思主义的思想路线、政治路线和组织路线,起到了巨大的推动作用,其社会效益十分显著。
五、笃行不倦
高校文科教师欲在科学研究中有所建树,还须苦学深钻,锐意创新,持之以恒。
首先,要淡泊名利,志存高远。在当今世界,存在着金钱、物质、权力、美誉等各种“诱惑”。而从事社会科学研究,则不仅异常劳累,同时也十分清苦。身为高校文科教师,必须以推动社会科学发展和利国利民为己任,不羡权贵,不慕骄奢,不图虚名,创造性地开展科研工作。要经得起“诱惑”,耐得住寂寞。“板凳要坐十年冷,文章不写一句空。”
其次,要打好基础,厚积薄发。与其临渊慕鱼,莫如退而结网。打好基础,最根本的是建立合理的知识结构和培养创新能力。有的学者把科研工作者的知识结构概括为“宝塔型”和“树干型”两种。“宝塔型”知识结构先谋广博,继求上展,渐趋狭小到某最高点便中止。具备这种知识结构出成果既快又多,然而后劲不足。“树干型”知识结构则一门专精,向地下深扎根须,然后伸出地面,长出树干,衍生枝叶花果,再生性强。具备这种知识结构虽耗时较长,但有后发优势。高校文科教师从事科研工作,似应扬长避短,逐步建立起“宝塔型”与“树干型”优势互补的知识结构。此外,高校文科教师应在科学研究的千锤百炼中,勇于创新,善于创新,不断提高创新能力和水平。
再次,要殚精竭虑,循序渐进。科学研究是高度复杂的脑力劳动。除了要博读泛览、深入实际、发挥团队优势并运用正确的观点和方法之外,确实需要绞尽脑汁,搜索枯肠。“独上高楼望尽天涯路”,“众里寻她千百度”,“日间挥写夜间思”,“衣带渐宽终不悔”,这对于从事科研工作来说都是十分必要的。此外,科研水平和科研成果档次的由低到高,科研领域的由窄到宽,科研成果的由少到多,也是一个累积和渐进的过程,不可能一蹴而就。科研工作起步时,宜拿起“轻武器”(即写有创意、小而精的论文)作战。
上述五条,主要涉及的是高校文科教师搞好科学研究的主观条件。其中,面向实际、求是创新、精益求精是途径,发挥效益是目的,而笃行不倦则既是前提,也是保证。当然,高校文科教师要搞好科学研究,也需要有“百家争鸣”的宽松的学术环境、崇尚科学与倡导奉献的舆论氛围、多渠道的科研经费投入机制、客观公正的科研成果评价机制、健全高效的知识产权保护制度和学术打假机制以及完善的高校教师职务评聘机制和科研管理体制等客观条件与之相配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