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苏省泰州市人民医院;江苏泰州225300)
[摘要]目的:通过临床病例资料回顾性分析观察早期康复治疗在脑梗死患者治疗中的应用的应用效果。方法:以我院神经内科于2016年1月至2016年12月期间收治的100例脑梗死患者作为本组研究的样本,采用平行随机抽样法将其分为对照组与观察组各50例,对照组给予常规治疗,观察组在常规治疗的基础上开展早期康复治疗,分别采用日常生活能力(ADL)评定与NIHSS评分量表对两组的治疗效果与神经功能恢复情况进行对比。结果:(1)治疗后,观察组的治疗有效率为86%;对照组的治疗有效率为68%;观察组明显高于对照组,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2)观察组治疗后7d、14d的NIHSS评分分别为(15.73±6.25)分、(12.37±7.13)分;均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明显,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在脑梗死患者的临床治疗中开展早期康复治疗,可以有关提高患者的治疗效果与神经功能。
[关键词] 早期康复治疗;脑梗死;效果
本文中将以我院神经内科于2016年1月至2016年12月期间收治的100例脑梗死患者作为本组研究的样本,通过临床病例资料回顾性分析观察早期康复治疗在脑梗死患者治疗中的应用的应用效果,具体报告如下。
1资料与方法
1.1临床资料
选取2016年1月至2016年12月期间我院神经内科住院部收治的100例脑梗死患者作为研究样本,采用平行随机抽样法将其分为对照组与观察组各50例。对照组中,男性28例,女性22例;年龄41-73岁,平均(56.72±6.79)岁。观察组中,男性27例,女性23例;年龄40-71岁,平均(55.29±6.36)岁。两组患者入院后均经MRI确诊为脑梗死,符合我国第5次脑血管病的相关诊断标准(2001年)[1];均为自愿参与本组研究,在入院前签署相关知情同意书;且在性别、年龄方面具有可比性。排除伴有肾肝功能障碍、精神障碍以及恶性肿瘤患者。
1.2方法
1.2.1常规治疗
两组均给予常规西药治疗方案:舒血宁(400 mg)+奥拉西坦(1000 mg)+0.9%氯化钠(250 mL)i.v. gtt,qd,口服阿司匹林100 mg/d。
1.2.2早期康复治疗
待患者生命体征稳定后,协助其对患侧肢体进行被动训练,指导患者翻身,牵拉腕关节和踝关节。对于处于痉挛期的患者,要指导其掌握痉挛抑制训练,加强肢体负重训练、双侧肢体协调训练以及躯干控制训练[2]。康复治疗要循序渐进,每次5-10个动作,重复1遍,每次治疗不超过1 h,每天坚持治疗1次,持续30 d。
1.3评价标准
1.3.1ADL 评定
ADL评定采用Barthel指数评分标准进行[4]:100分:患者可以自理,不需要别人照顾;>60分:轻度残疾,但日常生活基本自理;40-60分:中度残疾,日常生活需要他人协助;20-40分:重度残疾,生活明显依赖;<20分:完全残疾,生活完全传依赖。治疗有效率=(100分+>60分+40-60分)/总例数*100%。
1.3.2 NIHSS评分[4]
(1)轻型:0~15分;(2)中型:16~30分;(3)重型:31~45分;理论得分0~45分,得分越高神经制程程度越高。
1.4 统计学方法
应用 SPSS 15.0软件分析,计数资料采用百分比表示,数据对比采取x2校验,P>0.05,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1,差异具有显著性统计学意义。
2结果
2.1治疗效果
治疗后,观察组的治疗有效率为86%;对照组的治疗有效率为68%;观察组明显高于对照组,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1。
3讨论
脑梗死是神经内科临床的常见病,患者发病后脑组织出现缺血、缺氧,导致缺血组织发生坏死或软化,病情进展快,致残率与病死率相当高,严重影响患者的生存质量[1]。因此,在ACI发病后给予及时有效的脑保护治疗,对患者的预后至关重要。责任险临床中通常采用药物治疗,帮助患者脑组织恢复部分神经细胞功能,但是中枢神经元系统的损伤属于不可逆损伤,其功能性难以恢复,因此影响脑梗死患者的预后与转归。
近年来,大量临床研究表明[5],早期康复治疗能够刺激脑部运动神经元兴奋,帮助其获得正确的运动输出,从而提高患者的肢体运动功能。同时,通过早期康复治疗,还可以帮助患者建立侧支循环式神经轴突联系,逐步恢复大脑半球功能代偿与重组。
本组研究中,治疗后,观察组的治疗有效率为86%,明显高于对照组,而且观察组治疗后7d、14d的NIHSS评分均明显高于对照组,说明在脑梗死患者的临床治疗中开展早期康复治疗,可以有关提高患者的治疗效果与神经功能。
参考文献
[1] 邹丹 . 时效性激励护理模式应用于脑梗死患者早期康复的效果分析[J].中国医科大学学报,2015(3):272.
[2] 刘娟 . 早期康复护理干预对脑梗死患者神经功能恢复的影响[J].国际护理学杂志,2014(11):3164.
[3] 刘建军.依达拉奉对急性脑梗死患者氧自由基的清除效果及神经功能的影响[J].中国老年学杂志,2013,33(22):5577.
[4] 吴江平.早期应用依达拉奉注射液联合康复治疗对急性脑梗死合并肢体功能障碍患者的作用研究[J].中国医药导报,2012,9(14):52-53.
[5] 李建标,何锦照.早期康复治疗对急性脑梗死患者运动功能的影响[J].中国现代医生,2012,50(7):157-158.
论文作者:贾宇秋
论文发表刊物:《医师在线》2017年8月下第16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7/11/9
标签:患者论文; 脑梗死论文; 对照组论文; 统计学论文; 高于论文; 肢体论文; 率为论文; 《医师在线》2017年8月下第16期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