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当前,日新月异的数字传播技术推动新兴媒体迅猛发展,媒体整合趋势日益显现。如何适应新的形势,充分运用现代传播手段,在宣传国家法律法规、方针政策、讲好百姓故事、传递正能量等方面发挥更大作用,是值得思考的重要课题。而在当下,很多新闻采访人员已经意识到这一点,并在新闻报道中充分融合了新媒体的创作技术和制作理念,用受众“参与式新闻”的方式讲好新闻故事。
关键词:融媒体;参与式新闻;讲好新闻故事
在2015年度广东省县(市、区)广播电视新闻节目参评作品评点会上,让我印象最为深刻的是有部分获奖作品充分融合了新媒体的创作技术和制作理念,用受众“参与式新闻”的方式讲好新闻故事,是新形势下好新闻的鲜明特质。
一、什么是参与式新闻
“参与式新闻”的概念源起于美国,又被称为“公民新闻”、“草根报道”。丹-吉尔默(Dan Gillmor)在《we the Media》一书中,把参与式新闻定义为:“一个或一群公民,搜集、报道、分析、散播新闻和信息的积极行动,目的在提供民主所需的独立的、可信的、准确的、广泛的、切合需求的信息。”
二、参与式新闻的报道方式
与我们以往常用的体验式新闻不同的是,参与式新闻的主体是受众。受众可以借助现代数码和网络技术主动地加入到传播活动中,他们对新闻信息的报道可以采取他们愿意采取的任意方式、任何体裁、任一角度和立场,他们没有传统媒体对新闻报道方式的束缚,完全随心所欲、一吐为快,可以尽显自己的个性和创造力。
三、从参与式新闻入手,做到媒介融合
当前,日新月异的数字传播技术推动新兴媒体迅猛发展,媒体整合趋势日益显现。如何适应新的形势,充分运用现代传播手段,在宣传国家法律法规、方针政策、讲好百姓故事、传递正能量等方面发挥更大作用,是值得思考的重要课题。这方面,在去年的作品评选中,有不少电视台选送的作品都作了很好示范。总括起来有以下几个特点:
(1)由受众直接参与新闻事件的发展过程,以第一人称讲故事。
例如:深圳卫视《正午30分》新闻栏目选送的系列报道《我用手机拍过年》之《骑行回家路--阿凯的260公里》,这条作品讲述是驴友阿凯过年用骑行的方式回家过年。作品呈现的手法就比较创新,记者是把阿凯一路回家时,用手机拍下的画面剪辑成一个人物故事。这条新闻有几个特点:一是新闻画面全部由阿凯用手机拍摄的,记者全程不介入。二是整个新闻故事用阿凯的同期声串联起来,适当运用底声和音乐特效。三是没有记者现场和没有解说。在制作手法上,有点现场纪实手法,很有现场感,给人一种亲临现场的感觉。
这种新闻宣传方式,大体是由群众通过手机直接记录自己亲眼所见、亲身感受到的事件,从而表达自己最直接、最真实的观点。
(2)借受众之手,记录现场实况。
例如:花都台选送的短消息《农村娃三破世界记录》,讲述的一个外来工子女在国际跳绳比赛中,打破世界记录,拿了世界冠军的事情。当时,可能当地的记者无法跟去比赛现场采访拍摄,所以新闻中有很多画面都是采用了图片或者由工作人员拍摄的手机视频。这条新闻节目注重新闻性,制作较为精致,音乐运用是亮点,最后被评选为省一等奖。
又比如《中国盲人足球队第五次加冕亚锦赛》,这条新闻讲述的是,在2017年12月,中国盲人足球队去马来西亚参加亚锦赛,并获得了冠军。当时,记者得知这一消息后,非常开心,很想要报道这一消息,但是苦于没有到比赛现场,新闻镜头怎么确保呢?在他们载誉归来时,我和我的同事专门带上鲜花和水果去探访他们。
那天,我才认真地观看了球员们的训练。我惊讶于这些球员居然能够在看不见的情况下,往前冲,能够运球、传球、射门。由于惊讶,我也戴上眼罩尝试去体验一下他们的处境,但是我做不到。在看不见的情况下,我特别害怕,我不敢跑,甚至不敢往前走,而这些球员却要在黑暗中奔跑,拼搏。那是经过怎样的艰苦训练才能做到的啊?那是一种怎样的精神?于是,我和同事决定通过他们的口述,结合现场观众拍摄手机镜头,以及当地电视台拍摄的比赛实况,进行综合报道。
在拍摄中,我们动用了无人机、运动摄像机等设备,从高空以及运动员的第一视角进行拍摄,力争全方位展现运动员的勇猛。
其实,这种方式比较常用,很多民生新闻栏目都会鼓励和支持群众拿起手机,拍摄下自己耳闻目睹的新闻事实,提供给电视台,从而能够让电视台 “短平快”地把新闻现场零距离地呈现在屏幕上,多用于短消息的制作上。
期刊文章分类查询,尽在期刊图书馆
(3)充分利用手机软件,打破传统思维,讲好新闻故事。
例如:南方电视台《今日一线》栏目就抓住当下手机计步数的功能,在国庆节推出特别策划《为劳动者计步》,由记者走进不同岗位的劳动者,用手机软件为他们测步数、晒步数,由劳动者在一天工作中,所走的步数入手,讲述百姓故事,做到让每一步都记录劳动之美。
引述相关媒体对主创人员的采访称,通常的电视新闻采访,以拍摄的镜头为主,他们用“计步器”作为另外一个“视角”,计步的形式,与记者采访的所见所闻,相辅相成,共同烘托主题,直观的数字,也增强了可视性和说服力。
因为前期素材丰富,也用上了Gopro等拍摄器材,所以会有一些不同的视觉感受。电视是遗憾的艺术,可能一些人想要的“冲突”现场和“有张力”的画面,片子中没有实现,因为每期都是记录普通工作中的一天,系列所积累的素材,更适合“娓娓道来”,所以在剪辑上,就稍微多一些剪辑点,让节奏富于变化,尽量不留“走神”的地方。
又例如《大南村:微信牵手 助力村建驶上快车道》的新闻作品,手法也比较新颖,运用了微信群聊中的视频聊天功能,首次尝试手机视频直播,打破了以往只有现场直播的传播方式,同时采用多部手机多个角度进行拍摄,实现了声音、视频的同步直播。
通过微信议事弥补了农村地区沟通不畅、信息不通的问题,成为农村群众民主议事协商的一个平台。当地镇干部感慨地说,微信沟通方便,能够比较充分地体现民主的基本原则。在微信里,大家可以各抒己见,一切采取少数服从多数的原则来办事。那么大家的意见就少了,办事就容易了。
该作品获得广东省好新闻评比的二等奖,作品中的声音、视频相融合的报道方式创新,无疑加了分。
四、集大众智慧和力量能对传统媒体有限资源的有效补充
一个不管如何庞大的媒体专业机构,它的工作人员的数量和受众相比,永远微不足道。尤其是一些突发新闻事件的发生,无论记者如何快速到达现场,也比不上本身就在现场的群众。突然事件的发生往往只是一瞬间,而且处理迅速。很多新闻记者到达现场时,只能拍摄到处理后的新闻现场。这个时候,收集群众手上的素材是唯一而且最有效的手段去展现新闻画面。
比如《孕妇公交车临产 医院接力救护》的新闻,这是一条突发新闻。当天,有群众报料说,有一名43岁高龄孕妇在公交车上临产,公交车、医院都打破常规展开接力救护,整个事件具有特殊的意义。但是当记者来到医院的时候,整个新闻事件是已经结束。
在采访过程中,为力求还原事件真相,记者先后对孕妇丈夫、公交车司机、医务人员进行现场详细采访,从这些事件亲历者口中了解到整个救人的精彩故事。记者还向公交车公司、清新公安分局以及医院提取相关的监控视频,并把掌握到的监控视频剪辑成一个救人的精彩故事,充满正能量。
在电视表现手法上,通过多种蒙太奇技巧的运用,使画面冲击力强,新闻更加直观,也让人对这群热心人的印象更深刻,对他们的善举更敬佩。新闻播出后,中央电视台、广东电视台、南方日报等媒体也先后对事件进行了报道,取得了良好的社会反响。这条新闻获得了该作品获得广东省好新闻评比的三等奖。
在新媒体时代,群众通过参与式新闻报道,可以很好地完成整个新闻宣传报道。同时,实现了集大众智慧和力量补充传统媒体的有限资源。
五、结束语
以上,这些作品有力地启示我们,不同媒介形态在发扬各自优势的同时,还应注重与其他媒体的融合与互动,从而更好地适应全媒体时代的发展要求。
参考文献:
[1]MBA智库百科,http://wiki.mbalib.com /wiki/%E5%8F%8 2%E4%B8%8E%E5%BC%8F%E6%96%B0%E9%97%BB
[2]牛光夏,《参与式新闻浅析》,http://www.doc88.com/p-6 863243087182.html
[3]魏曦英,《“参与式新闻”对传统新闻生产理念的解构》,福建工程学院学报,http://www.docin.com/p-1201277944.html
[4]《获奖者说 | <特别策划——为劳动者计步>:用数字说话更能打动人心》,中国记协网,http://www.xinhuanet.c om/zgjx/2017-01/07/c_ 1359624 05.htm
作者简介:
李必纳 职务:清新广播电视台编排中心副主任
论文作者:李必纳
论文发表刊物:《基层建设》2018年第23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8/9/11
标签:新闻论文; 媒体论文; 现场论文; 故事论文; 受众论文; 方式论文; 记者论文; 《基层建设》2018年第23期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