列宁时期书刊检查措施及其评价,本文主要内容关键词为:列宁论文,书刊论文,时期论文,措施论文,评价论文,此文献不代表本站观点,内容供学术参考,文章仅供参考阅读下载。
[中图分类号]K512.5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1094(2012)05-0058-0008
俄文цензура意为“书刊检查”。英文翻译为censorship,是从拉丁语censere发展而来,意即古罗马专司户口调查、社会风纪检查和道德行为监督的地方行政官①。书刊检查源于古罗马,从产生之日起,书刊检查就与政府的管理密切相关,它首先代表一种自上而下的强制性的权力,公民按照检查官的要求去做,或者不允许有悖于执政者规定的言行②。依照实施方法,可以将书刊检查分为出版前检查(предварительная цензура)和出版后检查(последующая цензура)。其中,出版前检查是指必须获得允许才能出版书籍或者演出剧目等;出版后检查(也称惩罚性检查)是指对已经出版的书籍进行评估和针对违反书刊检查的出版物采取限制性措施。书刊检查在俄国历史上一直都存在,十月革命的胜利宣布了沙皇和资本主义在苏维埃俄国的终结,也宣布了资本主义书刊检查在苏维埃俄国的末日。
一、列宁时期实施书刊检查的背景
(一)俄国书刊检查历史久远
俄国素有书刊检查传统,15世纪~16世纪俄国同西方国家一样开始书刊检查,但当时,书刊检查并没有作为一种制度而存在。到1720年彼得一世时期,俄国官方始发布第一个有关出版检查方面的法令。虽然俄国的书刊检查开始时间与西欧相差不多,但到19世纪中叶,尚处于落后的农奴制度和沙皇专制制度统治下的俄国,书刊检查制度达到鼎盛,而同一时期欧洲各国开始纷纷采取措施,取消书刊检查。在十月革命前几百年的俄国历史上,无论是15世纪~16世纪的教会,还是其后的历代沙皇都执行严格的书刊检查,以此项制度不断地扼杀着俄国的进步思想与言论。
十月革命前,沙皇政府第三厅作为管理书刊检查制度的最高机构,对俄国解放运动中涌现的许多进步报刊和革命者进行过不同程度的迫害。此间,列宁不止一次在自己的著作中提到沙皇俄国的书刊检查:“监狱中拥挤不堪,流放地也有人满为患,几乎每个月都可以听到俄国各地社会党人被‘抓获’、交通联络站被侦破、鼓动员被逮捕、书报被没收、印刷所被封闭的消息。”③他曾经表示,俄国的报刊是“戴上笼嘴”④的,对沙皇俄国的书刊检查深恶痛绝。在自己的许多著作或者通信中,列宁都对沙皇政府的书刊检查进行了批判与控诉,表达了与沙皇书刊检查进行斗争的决心。列宁在这方面采取的办法很多,其中包括:“文章都用笔名”⑤,“来信可通过原转送站”⑥,“国外寄给《火星报》小组的邮件,可按‘社会民主党人’小组的地址投递。如国外有《火星报》小组的组员,则所有通讯稿都应寄给他。如果在国外没有任何《火星报》小组组员,则由‘社会民主党人’小组和《火星报》特派员负责这一事务。”列宁等在十月革命前深受沙皇书刊检查之害,同时在革命的实践中,以列宁为首的布尔什维克党深刻认识到报刊在革命中的重要性,也认识到封建社会以及资本主义社会的书刊检查在人类发展史上的阻碍作用。他们希望,“在新秩序巩固”后,将“在担负法律责任的范围内恢复出版业的完全自由”⑦。尽管列宁时期实施书刊检查制度是为当时的环境所迫,但从俄国历史发展的脉络来看,仍与俄国书刊检查的惯性分不开。
(二)内忧外患促使苏俄实施书刊检查
书刊检查制度在十月革命胜利后立即被提上日程与时局密不可分。十月革命后,新生苏维埃国家外有强敌环伺,内有叛军突起。日、英、法、美等帝国主义国家企图将新生的苏维埃政权扼杀在摇篮之中,于是全力支持俄国国内邓尼金、阿列克谢耶夫等人的复辟活动并实施武装干涉。这期间,苏俄国内外敌人占领该国近3/4的土地,对新生的苏维埃政权实施层层包围。外国武装干涉分子和俄国国内反革命势力,如社会革命党人、孟什维克、无政府主义者等在从事破坏活动的同时,还对新生的苏维埃政权进行舆论干涉,这些反革命势力所拥有的大多数报刊都站在新生苏维埃政权的对立面,大量发布反对新生苏维埃政权的言论,对以列宁为首的布尔什维克党的革命路线进行谩骂与攻击,故意歪曲事实扰乱人民的视听⑧,政治斗争异常激烈。“实际上,当时相当一段时间(1917年10月至1918年6月)革命与反革命两个营垒之间与其说进行的主要是一场军事斗争,毋宁说主要是一场政治斗争。报刊在政治斗争中实际上就是枪炮和子弹,因此对待报刊问题就成了当时斗争的焦点之一。”紧张的局势要求新生的苏维埃政权采取措施取缔反革命报刊,可以说建国之初苏俄政府的一项重要工作就是限制反革命的言论自由。
(三)统一布尔什维克党内思想
十月革命后,在新生苏维埃国家面临重重困难、国内战争如火如荼地开展、国内和平受到威胁的严重情况下,布尔什维克党内部仍就一系列问题争论不休,无法达成统一。在对待《关于出版的法令》方面,布尔什维克党内多数派对该法令持赞同态度,而以拉林为代表的反对派提出撤销上述法令。列宁等将党内反对《关于出版的法令》的少数派看作是背叛十月革命的人。在是否签订布列斯特和约问题方面,党内形成了三派意见,以列宁为首主张立即签订和约;托洛茨基提出“不战不和”方案,即“宣布结束战争状态,让士兵复员回家,但拒绝签订和约”;以布哈林为首的“左派共产主义者”则强烈主张中断和约谈判,向德国宣布革命战争⑨。国内战争期间,俄共(布)党内部出现了“民主集中派”和“工人反对派”两个反对派集团,前者主张将一般环境下的民主集中制原则运用于战时环境;后者则具有无政府主义倾向。从列宁时期实行的书刊检查以及出版方面的政策来看,列宁在这方面的举措与当时党内的争论也是分不开的,是列宁有关苏维埃国内总体政策的一个具体体现。
国内战争结束后,虽然苏维埃政权战胜了国内外敌人,但其本身亦遭遇重创,国民经济近乎崩溃,政治极不稳定,国民的意识形态异常混乱。为使国家经济走上正常的发展道路,1920年底,列宁开始酝酿在苏俄实行新经济政策。实施新经济政策期间,苏联国内出现了许多独立的私人出版社、报纸与杂志出版机构,形形色色的思想和社会理论充斥其中,国民意识进一步混乱,布尔什维克党与苏维埃报刊受到严重的冲击⑩。苏俄政府认为,在这种情况下,为加强意识形态管理、防止资产阶级思想复辟、对抗敌人的反动宣传,必须实行严格的书刊检查(11)。
二、列宁时期关于书刊检查的实践
列宁时期的书刊检查主要针对以下一些方面:大众传媒,出版社,公共图书馆藏书,剧院、电影院、马戏团、工人与农民俱乐部上演的剧目或节目等。原则上可将这一时期的书刊检查分成以下几种类别:政治检查、军事检查、电影戏剧检查等。
(一)政治检查
十月革命胜利第二天,即1917年11月8日(俄历10月26日),以列宁为首的革命军事委员会便发布命令查禁资产阶级报刊,当时被列入查禁的报刊有8种。
1917年11月9日(俄历10月27日),苏维埃第一届工农政府第一次会议发布了《关于出版的法令》,这是苏维埃政府颁布的第一个有关政治检查的法令,是对出版管制极其严格的法令。苏维埃政府机关报《真理报》于11月10日刊出法令全文。根据《关于出版的法令》,相关部门、机构对通过报刊从事反革命宣传的资产阶级报刊进行惩罚,并关闭所有资产阶级报刊,大规模肃清国家、社会及私人图书馆中陈列的有害出版物(12)。1917年11月17日,在《关于出版自由的决议草案》中列举了无产阶级与资产阶级在处理出版自由方面的不同点,并规定了必须对资产阶级所谓的出版自由采取严厉的措施:“资产阶级认为,出版自由就是富人有出版报纸的自由,就是由资本家霸占报刊。这种霸占的实际结果是使包括最自由的国家在内的世界各国到处都有卖身投靠的报刊。工农政府认为,出版自由就是使报刊摆脱资本的压迫,把造纸厂和印刷厂变成国家的财产,让每一个达到一定人数(如1万人)的公民团体都享有使用相应数量的纸张和相应数量的印刷劳动的同等权利。这一目的同劳动者摆脱资本压迫有着不可分割的联系,工农临时政府为达到这一目的而采取的第一个步骤就是设立调查委员会,调查定期刊物同资本的联系,调查它们的经费和收入的来源,捐助者是哪些人,它们弥补赤字的方法直至报馆的整个经济情况。凡对调查委员会隐瞒账簿或其他文据者,凡显系谎报情况者,均将受到革命法庭的制裁。所有报馆的业主、股东和职员必须立即向设在彼得格勒斯莫尔尼学校的调查报刊同资本的联系、报刊对资本的依赖关系的调查委员会提出有关上述问题的书面报告和材料。”(13)1917年11月8日,人民委员会颁布了《关于实行广告刊登国家垄断的法令》(14),对全国的广告业务进行统一管理,以阻断资产阶级等反革命报刊同银行的联系。为削弱反革命报刊的经济实力,夯实苏维埃报刊的经济基础,法令规定,一切形式的付费广告或者有关广告发行的业务均由国家垄断,并交由彼得格勒工农政府以及地方苏维埃管理,违反者将予以查封,此举在实践中取得了一定的成效。1917年12月26日,根据工兵代表苏维埃中央执行委员会主席团的决议,列宁指令称:请采取一切必要措施,征用《交易所新闻》印刷所以及该所的全部房舍、机器、印刷材料、纸张和其他财产(15)。一些无产阶级报刊依照该命令,将征用的资产阶级财产用作出版自己报刊的资金,《真理报》、《贫农报》等刊物是这方面的典型代表。此间,由于革命形势的发展以及阶级斗争等的需要,反革命报刊不断被关闭,苏维埃政府“从1917年10月到1918年6月间共关闭或查禁470份反革命报刊”(16),其中包括:《语言报》、《新时代》、《交易所公报》、《历史公报》、《圣彼得堡公报》、《俄罗斯公报》、《人民意志报》、《我们的心声》、《晨报》、《新俄罗斯》、《前进报》、《黎明》等。到1918年初,全国共有154家孟什维克党、左派和右派社会革命党人以及无政府主义者报刊,到了当年9月剩下50家,到1919年仅存3家,反对布尔什维克党的报刊消失殆尽(17)。一些报社的财产被收归国有,情节恶劣的出版者被移交法庭。
《关于出版的法令》在《真理报》上刊出后,立刻引起孟什维克党、社会革命党以及无政府主义者的恶意攻击,他们利用一些没有被关闭的报刊公开批评甚至指责苏维埃政府的法令是错误的,同时还煽动印刷工人罢工,虽然最终罢工因为多数印刷工人不同意而没能举行,但也造成了一定的不良影响。为此列宁称:“我们早些时候就声明过,我们一旦取得政权,就要查封资产阶级报纸。容许这些报纸存在,就不成其为社会主义者了。谁主张‘开放资产阶级报纸’,谁就是不了解我们正在大踏步地向社会主义前进。沙皇制度被推翻后,维护沙皇制度的报纸就被封闭了。现在我们粉碎了资产阶级的桎梏。”(18)
在政治局势尖锐化以及苏维埃政权面临的形势不断严峻的情况下,苏维埃俄国书刊政治检查变得越来越严厉。1918年1月28日,苏俄人民委员会发布了由列宁签署的《关于成立报刊革命法庭的法令》,并于2月22日在《工农政府报》上刊出(19)。法令规定,报刊革命法庭负责审理的犯罪活动主要指:通过报刊从事反对人民的犯罪行为;通过报刊发布虚假或歪曲性地反映社会生活现象的各种报道,以达到侵犯革命人民的权利与利益的犯罪行为。同时,报刊革命法庭还对具有反革命倾向的资产阶级等报刊实施公开谴责、查封、临时性或永久性停刊、没收财产、罚款、剥夺人身自由或政治权利、追究刑事责任、流放等惩罚(20)。苏俄报刊革命法庭一直存在到1918年5月,期间,具有包括终审权在内的较大的权力。1918年6月,左派社会革命党人暴乱后,莫斯科苏维埃发布命令,规定所有的报刊进行重新登记,该命令实际上使得所有非布尔什维克报刊均无法出版发行。
新经济政策实施时期,伴随着国家对经济政策的调整,意识形态领域也出现了变化,一些人对苏维埃政权采取不合作的态度,还有一些人趁机对布尔什维克党和苏维埃报刊进行攻击。苏维埃政府发布命令,在必要的情况下可以将那些反对苏维埃政权的敌人驱逐出境,即使这些人是文艺工作者、哲学家、学者、文学活动家等,也不能纵容。1922年8月,列宁下令将一大批反苏知识分子以及社会革命党反对派驱逐出境,其中包括莫斯科大学、彼得格勒大学的一些著名教授,并强调“把这类教员和学术团体的成员客客气气地送到资产阶级‘民主’国家里去了”(21),列宁称之为“剔除异己的一次外科手术”(22)。
针对具有反苏倾向言论的出版物的审查也越来越激烈,这一点与苏俄政府对意识形态进行整顿有极大的关系。1922年夏天查封了彼得格勒的《思想》和《经济学家》杂志,并且取缔了“自由哲学协会”、“劳动知识分子代表联合会”、“全俄教师协会”、“科研机构和高等学校联合会”和“莫斯科科学家联盟”(23)。此间,列宁针对资产阶级反革命报刊的攻击称:在被来自全世界的敌人包围的俄罗斯联邦苏维埃社会主义共和国谈出版自由,这个自由,只能是资产阶级及其忠实走狗——孟什维克和社会革命党人的政治组织自由。资产阶级(在全世界)还远比我们强大得多,如果再把政治组织的自由(也就是出版自由,因为出版是政治组织的中心和基础)这个武器交给他们,就等于帮助我们的阶级敌人,给他们松绑。我们不想给自己掘墓,所以,我们不会这样做(24)。
十月革命后,苏联犹太人出版物获得了蓬勃发展的机会,一时间,用俄语、意地绪语、伊夫里特语出版的犹太出版物如雨后春笋般涌现(25)。1917~1918年成为苏联犹太书报出版的黄金时期,这期间共出版了133份俄犹语言定期出版物(26)。但随着犹太复国主义者对新生的国家和政权的攻击,公开出版物上刊登谩骂或者有损于布尔什维克党的言论不断增加,这引发了党内对犹太出版物的强烈不满(27)。对犹太出版物进行指责的文章时有出现,相关的书刊检查政策也开始波及犹太出版物。
为了保障苏俄书刊政治检查的一贯性与集中性,依照俄罗斯苏维埃联邦社会主义共和国人民委员会命令,1922年6月成立了苏维埃俄国最早的书刊检查机构——书刊保密局。该机构建立的主要目的是统一管理所有书刊等印刷作品(28)。书刊保密局有权“禁止印刷出版含有国家机密的、带有明显反党反苏维埃政权倾向的,在社会、宗教、经济、民族、文化上含有敌对意识的或色情淫秽的文稿”,有权剔除文章中“诋毁苏维埃政权和共产党”的部分,有权责令暂停出版刊物和书籍,有权减少发行量,当有明显犯罪行为存在时,“有权关闭出版社并将责任领导送交法院或将案件移送政治局”(29)。列宁责成政治局委员们每周3次~4次审理出版物的内容,同时要将检查的内容上报(30)。苏俄书刊保密局在包括中央机关在内的所有机关以及企事业单位设立了专门书刊检查部门,这样,苏俄布下了一张密不透风的政治检查大网。
(二)军事检查
军事检查是特定条件下产生的,初期,彼得格勒出版事务委员会、革命军事委员会作战部的战时书报检查局和邮电人民委员部为管理军事检查的机关。彼得格勒革命军事委员会下设出版与信息部,并在各地设立了出版与信息部的分支机构。但也有特例,比如雅罗斯拉夫省就没有设立出版事务委员会,而是由该省的革命军事委员会对军事检查进行管理,后来由于实际需要,该省工农兵苏维埃执行委员会担负起来管理军事检查的责任。军事检查的任务具体由军事检查员执行,全国各地,从中央到地方的出版社、编辑部等机构均有从中央委任的军事检查员。1921年苏俄所有军事检查的功能转给全俄肃反委员会(契卡)。
1918年5月8日苏维埃军事委员会作战部第886号令以及其他一些相关命令规定,部队的人数、状况、武器、防护、换防等相关信息均不许在报刊上刊登。为此,相关机构设立专门的军事检查员对国内各大报刊进行审读,以避免其刊登上述信息。1918年10月军事检查部发布命令,对当年10月份军事检查部门的工作分配如下:一处由阿尔马佐夫负责,其职责为对莫斯科市出版的报纸进行审读,其中阿尔马佐夫负责《真理报》、《人民委员会军事部消息报》、《劳动人民之声》、《解放的言论》等;马利科夫斯基负责《贫民报》、《劳动公社旗帜》、《和平》报等谢尔盖耶维奇负责《铁路职工与杜马》、《食品委员会通报》、《周刊、月刊检查以及书刊检查》(31)。此外,其他处室也被安排了相应的审查工作。
1918年夏天,苏维埃俄国建立了共和国革命军事委员会军事作战部的战时书报检查局(32),并通过了相关的文件,确定了军事检查的主要任务及其行动的特点。这一机构不仅从事军事检查,还从事政治检查。其检查范围为报纸、杂志等定期出版物,也包括电影、电话、电报等。1918年6月21日苏维埃共和国革命军事委员会主席Л.特罗茨基签署了苏联历史上第一份有关预先检查方面的法令:《报纸、杂志及所有定期报刊军事检查条例》以及《列入预先检查的报道清单》,对有可能刊登含有军事秘密消息的报刊进行预先检查,并且确定了军事检查的期限以及对不遵守规则的报刊采取的惩罚措施。依照上述命令,各编辑部可以有选择地提供报审的资料,但实际上,即使非涉密资料也要提交相关部门接受审查。共和国革命军事委员会于1918年12月23日研究制定了《军事检查员守则》,依照该守则,在官方没有正式发布通知之前,在报刊上不能刊登有关作战行动的信息。守则还确定了可以向民众通报的前线状况的信息数量;保留了对报刊信息源进行检查的条款;军事检查员应该对战地记者提交给编辑部的信息特别留意(33)。
1918年末到1919年春天,随着国内战争局势的紧张,苏维埃俄国的军事检查被重新细化并确定下来,对于各种报刊的军事检查条件自此也发生了一定的变化,并规定了报刊向相应军事检查机关送交报样的时间,即晨报应该在前一天晚上8点到凌晨2点送交报样,晚报应在中午12点到下午4点间送交报样(34)。其依据是1918年12月苏维埃俄国军事革命委员会颁布的《对苏维埃俄国有害以及不应通过国际邮政电报及其他通讯手段传播的行为与信息清单》、《不应在定期出版物上刊登的信息清单》(35)以及针对各级与各类军事检查员的守则。到1919年,军事检查机关在苏维埃中央和地方全面展开工作,向中央与地方的各个部门都派驻了检查员,共和国军事检查委员会有107名检查员,莫斯科邮政与电报军事检查局有253人,彼得格勒军事检查局有291人(36)。
1920年夏天,由于波兰军队的进攻以及国内战争的尖锐化,苏维埃俄国的军事检查进一步严厉起来。革命军事委员会针对当时的形势,采取进一步的措施对前一段时间颁布的各种有关军事检查的命令进行补充,以便更好地保护国家的军事秘密。全俄肃反委员会就是在这样的背景下产生的,并成为一个专门管理军事检查的机构,取代此前管理军事检查的机关,打破了军事检查由彼得格勒出版事务委员会、革命军事委员会作战部的战时书报检查局和邮电人民委员部共同管理的局面,其中,革命军事委员会仅保留了对出版物进行检查的职能,苏维埃俄国的军事检查进入集中化阶段。国内战争结束,在苏维埃俄国新经济政策实施阶段,军事检查虽然让位于意识形态领域的检查,但其依然存在,主要职能后转交给契卡。
(三)电影戏剧检查
从严格意义上讲,电影、戏剧等检查在政治检查与军事检查中均有所体现,但在苏俄建国初期,其电影、戏剧检查又表现出了自己的特点,在此将电影、戏剧检查单独进行说明。
十月革命胜利初期,对新生的苏维埃政权来说,电影、戏剧是极其重要的艺术形式,在革命以及苏维埃俄国建设过程中,布尔什维克党和国家领导人越来越认识到,加大对电影、戏剧等艺术形式的检查力度是国家强化意识形态领导的重要手段。1917年11月苏俄所有剧院开始归国家教育委员会管理,1918年1月,又成立了附属于该委员会的剧院部。自1919年8月起,人民教育委员会中央剧院委员会担负起了管理舞台艺术的职责,而在苏俄各地,由当地的苏维埃负责上述问题的管理。1920年,对剧院的管理权移交给政治教育总委员会(37)。
1917年之后,苏俄政权对于剧院的管理相对来说简单一些,因为大多数剧院都能够上演政府指定的剧目。新经济政策实施后,苏俄政府对于戏剧的检查更加严格起来,从选材到演出都要经过有关部门的严格筛选。这一时期,专门对电影、戏剧等进行检查的机构将戏剧分成三类,即:允许在所有剧院演出的剧目,任何人都可以观看;可以公开演出的剧目,但只允许工人与农民观看;完全被禁止公开演出的剧目。
苏维埃俄国对于电影业的管理比较复杂,因为苏维埃政权刚成立时播放的电影几乎都是十月革命前拍摄的,无论从美学角度,还是从意识形态角度来说,一些电影都不太适合在新生的苏维埃国家放映。与此同时,从国外进口的电影产品使国家对于电影领域的管理更加复杂。在对从外国输入的电影进行检查的过程中,有时由于预先检查的力度不够,中央剧目和演出检查委员会的书刊检查员不得不对已经购买的电影进行大量的剪辑。
在这种情况下,国家本应大力加强社会主义电影业的发展,但由于革命刚刚胜利,百废待兴,电影领域同其他许多领域一样都缺少专业人才,同时该领域还缺乏必要的素材,因此,不得不仍然放映革命前拍摄的电影以及进口电影,这样,甄别的环节就显得尤为重要。
1918年3月4日,苏维埃政权颁布了第一部《关于电影企业检查的法令》,该法令将电影业划归地方苏维埃管理,1919年8月所有的摄影业及相关贸易都实现了国有化。1919年9月18日,依照苏维埃俄国人民委员会的命令,在教育人民委员会系统内成立了全俄摄影与电影局,旨在加强对民众的宣传、鼓动与教育,同时对全国的电影业的生产与分配进行集中管理。1919年9月19日,在苏维埃俄国教育人民委员会下设中央剧院部,其主要任务是对全国的剧院事务进行领导,并依照社会主义建设初期的需要建立新的剧院。1920年8月26日,中央剧院部更名为中央剧院委员会。1920年11月,中央剧院委员会被取消,其主要职能被分配给国家模范剧院管理局与俄罗斯联邦教育人民委员部中央政治教育委员会艺术部(38)。1921年,新经济政策实施后,苏维埃政权颁布命令,允许将电影企业及剧院租赁给私人经营。国家垄断电影发行的局面被打破了,社会组织以及个人也可以从事电影发行。
1922年11月23日,苏维埃俄国书刊保密局成立后,对电影、戏剧、舞台艺术、演出剧目、音乐会、演讲等的检查都被划归到书刊保密局。为了更好地完成对各种艺术形式的检查,书刊保密局还专门成立了中央剧目和演出检查委员会(39)。该委员会的主要任务在于:批准上映戏剧、音乐以及电影作品,并且定期编辑出版允许或者禁止公开上映的作品清单;对输入到苏维埃俄国的电影进行审查。依照有关规定,没有经过中央剧目和演出检查委员会或者其地方机关的准许,任何电影、戏剧等艺术形式不得公开上映或演出。同时,即使已经得到允许可以公映的电影等,相关企业在公映或公演时也要为中央剧目和演出检查委员会及相关部门预留座位,以方便接受检查(40)。
从以上分析可以看出,苏俄政府在电影、戏剧检查方面除了设置专门的机构外,还制定并颁布了专门的法令对其进行审查与监管,对电影、戏剧等的内容、表现形式等进行了界定。通过对电影、戏剧等的监管,苏俄政府规范电影、戏剧等视听产品产业,进一步统一了全国人民的思想。
三、对列宁时期书刊检查的评价
十月革命胜利初期,整个国家面临着反革命势力及帝国主义势力的包围,在局势极端恶化的情况下,为了吸引更多民众加入到革命队伍中来,有必要加强革命宣传以及向人民阐述反革命势力对国家的危害。书刊检查对于保护苏俄的军事与国家秘密、防止不利于革命政权的信息在全国散播、稳定民心起到了一定的作用。战时共产主义政策和新经济政策实施过程中,向广大人民群众宣传党的方针政策,引导人民参与社会主义建设同样重要,为了完成上述任务,书刊的作用日益凸现。而面对新经济政策实施阶段报刊林立、各种思想与社会理论满天飞、国民意识混乱的局面,书刊检查承担了加强意识形态管理、防止资产阶级思想复辟、对抗敌人的反动宣传的重要任务。
十月革命胜利后,对于世界上第一个社会主义国家——新生的苏维埃俄国来说,一切都是初创,都无先例可循,无论他们制度和政策是好还是坏,对于该国的发展来说都具有开创性,同时也颇具实验性质。既然是实验性的操作,就免不了出现错误。这其中就包括在其建国之初就开始在这个社会主义国家实施的书刊检查制度。
在恶劣与残酷的环境下实施书刊检查制度,对于新生苏维埃国家来说实是不得已的行为,在苏联国内战争时期是十分必要的。但“苏联党和国家领导人对于书报检查制度对党和国家近期安全和稳定的重要性,给予了太多的关注”(41),于是在一定程度上将书刊检查制度扩大化。列宁时期书刊检查制度扩大化的表现在于:对“资产阶级报刊”,“虚假或歪曲性地反映社会生活现象的各种报道”以及“宗教的、神秘主义的、反科学的”出版物均视为具有反革命倾向,不加辨别,混淆了公开出版物中“革命”与“反革命”的界限。前两者在1918年1月发布的《关于成立报刊革命法庭的法令》中有所体现;后者显见于1921年11月18日苏俄中央政治局会议给国家出版社政治部下达的指令中:“无论如何不能让具有明显反动倾向的出版物,如宗教的、神秘主义的、反科学的和在政治上敌对的书籍等出版发行。”(42)
诚如国内外一些学者所论证的那样,列宁以后的苏联领导人把这一“临时性措施”长期化、严格化,遏制了苏联社会的发展,甚至为苏联解体和苏共丧失执政党地位埋下了伏笔。但从列宁时期有关书刊检查的实践可以看出,这一检查对于巩固苏维埃政权的重要作用是不能抹杀的。实践证明,正是由于在一定情况下实施了书刊检查,才禁止了反动言论的蔓延,使广大人民群众能够在布尔什维克党的带领下,取得国内革命战争的胜利,并且保证社会主义建设的顺利开展。
注释:
①Oxford English Dictionary on Historical Principles.2nd ed.Clarendon Press,1989.V.11029转引自沈固朝:《欧洲书报检查制度的兴衰》,南京大学出版社1999年版,第1页。
②Sue Curry Jansen.Censorship:The Knot that Binds Power and Knowledge.Oxford University Press,1988.41.转引自沈固朝:《欧洲书报检查制度的兴衰》,第1页。
③《列宁全集》第4卷,人民出版社1984年版,第282页。
④《列宁全集》第16卷,人民出版社1990年版,第440页。
⑤《列宁全集》第4卷,人民出版社1984年版,第157页。
⑥同上,第159页。
⑦Овсепян P.История новейшей отечественной журналистики.M.MГУ,1999.C.39-40.转引自:李淑华、刘阳:《苏俄书刊检查对早期哈尔滨犹太出版物的影响》,载《远东经贸导报》2010年1月19日。
⑧李淑华:《列宁时期报纸及其在社会主义建设中的作用》,载《俄罗斯中亚东欧研究》2011年第5期。
⑨周尚文、叶书宗、王斯德:《苏联兴亡史》,上海人民出版社1993年版,第32页。
⑩Жирков Г.В Цензура и социалистические идеалы//Историяцензур ы в России XIX-XX вв.Учебное пособие Москва,Аспектпресс.2001.C.358.
(11)李淑华:《列宁时期报纸及其在社会主义建设中的作用》。
(12)Горяева Т.М Политическаяцензура в CCCP(1917-1991)Москва,POCCПЭH,2002.C.163
(13)《列宁全集》第33卷,人民出版社1984年版,第47页。
(14)Декрет CHК PCФCP от 08.11.1917 о государственной монополии на печатание обьявлений.http://www.lawmix.ru/docs_cccp.php?id=8324
(15)郑超然、程曼丽、王泰玄:《外国新闻传播史》,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5年版,第234页。
(16)Жирков Г.В.Цензура и социалистические идеалы//Историяцензуры в России XIX-XX вв C.225
(17)吴非、胡逢瑛:《俄罗斯传媒体制创新》,南方日报出版社2006年版,第228页。
(18)《列宁全集》第33卷,人民出版社1984年版,第50页。
(19)Декрет CHК о Революоционном трибунале печати.http://www.zakiru/pagesnew.php?id=2079
(20)История советской политической цензуры,Документы и комментарии.Москва,POCCПЭH.C.28.
(21)《列宁选集》第4卷,人民出版社1984年版,第654~655页。
(22)李玮:《漫谈俄罗斯的新闻查禁》,载《俄罗斯文艺》2004年第3期。
(23)张建华:《激荡百年的俄罗斯——20世纪俄国史读本》,人民出版社2010年版,第121页。
(24)Жирнов Г.В.Цензура и социалистические идеал ы//История цензуры в России XIX-XX вв.C.248
(25)李淑华、刘阳:《苏俄书刊检查对早期哈尔滨犹太出版物的影响》。
(26)Блом А.В.Еврейский вопрос под советской цезурой:1917-1991.СПб.Петербургский еврейский университет.1996г.C.5.
(27)Aвраам Гринбаум.Еврейская наука и научные учреждения в Советском Союзе.1918-1953.Евреи в России.Историографические очерки.М.-Иерусалим,1994.C.11.
(28)Главное управление по делам литературы и издательств,http://ru.wikipedia.org/wiki
(29)李玮:《转型时期的俄罗斯大众传媒》,上海外语教育出版社2005年版,第148页。
(30)Жирнов Г.В.История цензуры в России XIX-XX вв.C.249.
(31)История советской политической цензуры,Документы и комментарии.C.248-249.
(32)Молчанов Л.A.Глава 3.Цензура rазет//Газетнаяпресса Россиив годы революции и Гражднской войны(окт 1917-1920гг.),Монография,Издaтполиграфпресс,2002.C.272.
(33)Ирина Давидан.Военная цензура в России в годы гражданской войны,1918-1920гг.http://www.persee.fr/web/revues/home/prescript/article/cmr_1252-6576_1997_num_38_1_2485
(34)Ирина Давидан.Военная цензура в России в годы гражданской войны,1918-1920гг.
(35)О военной цензуре(Полжение,приказ революоционного военного совета)//Собрание узаконений и распоряжений рабочего и крестьянского правительства.Гл.1.1918.C.987.
(36)Горяева Т.М.Политическая цензура в CCCP(1917-1991)M.:POCCПЭH.C.167.
(37)Суров A.Краткийо бзор цензурной политики советского государства,http://www.bulletin.memo.ru/b20/19.htm
(38)Горяева Т.M.Политическая цензура в CCCP(1917-1991).C.179.
(39)Тамже.C.184-185.
(40)Тамже.C.179.
(41)马龙闪:《苏联的书报检查制度及其对党和国家发展的影响》,载《俄罗斯研究》2004年第2期。
(42)ЖирковГ.В.История цензуры в Pосси XIX-XX вв.C.252.
标签:苏维埃论文; 苏联论文; 列宁论文; 俄国革命论文; 资产阶级革命论文; 新生大学论文; 革命论文; 真理报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