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卫
(重庆市大渡口区人民医院 重庆 400084)
【摘要】目的:观察B受体阻滞剂对急性心肌梗塞患者在院前急救中价值。方法:将符合急性AMI临床表现及相关体征,诊断标准,心电图的患者80例,发病时间为10分钟内(呼救120前),分为治疗组I组(B受体阻滞剂组),II为对照组,同时各组给于阿司匹林及阿托伐仃,替格瑞洛,入院后观者患者出现恶性心律失常,血清乳酸,心力衰竭,指脉氧氧饱和度,以及心肌标志物改变时限,观察时间点分别用药后30分钟,1小时二个基准点,B受体阻滞剂组出现恶性心律失常,休克,心力衰改变竭,以及心肌标志物改变较对照组明显延长。结果:治疗组与对照组比较差异存在统计学意义。结论:B受体阻滞剂组明显高于对照组。
【关键词】B受体阻滞剂;心机梗塞;院前急救;恶性事件延迟
【中图分类号】R542.2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7-8231(2018)20-0170-01
急性心肌梗死(AMI)严重威胁着人类的健康,急诊心肌梗死病人存在病情危重,而基层医院无法全面开展PIC及溶栓治疗不确定性,转运时间紧迫性,严重影响患者生存率。本研究采用随机,对照,开放对照研究方法通过B受体阻滞剂及阿司匹林及阿托伐仃,氯吡格雷运用与对照组对比,并探究B受体阻滞剂在院前急性心肌梗塞病程进展时限影响。
1.资料与方法
1.1 临床资料
将2012年1月—2016年6月期间我院的急性心肌梗死患者,选取例数为80例,按随机数字法将其分为实验组和对照组。其中,实验组40例,男24例,女16例;年龄44~72岁,平均年龄(63.5±13.5)岁;NYHA心功能分级:Ⅱ级17例,Ⅲ级16例,Ⅳ级7例。对照组40例,男23例,女17例;年龄42~73岁,平均年龄(63.2±13.6)岁;NYHA心功能分级:Ⅱ级16例,Ⅲ级18例,Ⅳ级6例。实验组患者的基本资料与对照组差异不显著(P>0.05),可用于本次研究
1.2 治疗方法
依据符合STEMI诊断标准指南(1),治疗组在如果不存在明显心衰、持续性低血压(收缩压<100mmHg)、心动过缓(心率<60次/分)、房室传导阻滞(PR>0.24秒)和支气管哮喘等禁忌证时,应尽快以每分钟1mg的速度缓慢静脉注射美托洛尔,1支5mg,最多3支15mg。每注射1支后观察约5分钟,如果心率下降至50次/分以下或收缩压小于90mmHg,则停止后续注射,否则完成3支静推。静脉注射15分钟后,若病人的血液动力学依然稳定,则开始口服普通美托洛尔50mg,q6h,持续48h。两组同时予以阿司匹林300mg负荷,替格瑞落180mg,负荷,阿托伐它仃80mg(2),同时在明确诊断后分别以30分钟,60分钟二个基准点,静脉采血(必要时采血后回院送检)肌钙蛋白,CK-mb,ntbnp,观察心电图及血压,血乳酸表现,
1.3 统计学方法
采用SPSS11.50统计软件包对本研究中的数据进行分析处理,计数资料以x-±s表示,组间比较采用t检验;计数资料用率表示,采用检验P<0.05为有统计学意义,差异显著,具有统计学意义。
2.结果
使用美托洛尔后30分钟及60分钟后临床及生化指标对比。
3.结论
心肌梗塞大多在冠状动脉粥样硬化基础上导致血栓形成,导致冠状动脉持续堵塞所致,心肌细胞及蒲肯野纤维由于持续性缺血导致心肌细胞坏死,缺氧,电解质紊乱,酸碱平衡紊乱而发生自律异常,折返激动,单相阻滞,触发活动等电生理异常[2],见于心肌梗塞明确危害性,通过溶栓及PCI治疗后,明确证实可以使心肌梗塞救治明显提高,为患者进入溶栓及PCI时间窗,稳定患者血液动力学,体内生化环境尤为重要,为建立合适溶栓及pCi条件赢得时间条件尤为重要。目前,指南推荐EPCI门一球囊(Door—to—balloon,D to B)时间应小于或等于90min,但临床实践的达标率不能令人满意。而使用美托洛尔即为β受体阻滞剂,用其治疗心肌梗死能够降低心肌收缩力和体循环血压,也能够缩小梗死面积,还能够对抗自主神经系统以及肾素-血管紧张素-醛固酮系统中的生物学效应,因而可作为治疗心力衰竭与心律失常的一线药物,具有降低心肌梗死患者死亡率、猝死率的优点[3-4],
本文在探讨B受体阻滞剂在院前急救运用,是否可以提高急诊患者延长DtoB时限及救治时间探究是有一定价值,特别是在出现心机梗死后出现AMI时,易于发生室性心律失常的原因,一般认为与心肌缺血、坏死后的心肌电话动异常、自律性增强以及心肌梗死时交感神经活性增强有关。心肌梗死时坏死心肌所致心脏收缩的几何形状的变化,可以激发交感神经冲动的增加,而用B受体阻滞剂后心率变异降低[5],从而在客观上为延长AMI患者救治时限,提高患者生存率。
【参考文献】
[1]中华医学会心血管病分会,中华心血管病杂志编辑委员会,中国循环杂志编辑委员会.急性ST段抬高型心肌梗死诊断和治疗指南[J].中华心血管病杂志,2010,38(8):675-687.
[2]中华医学会心血管病分会,中华心血管病杂志编辑委员会,中国循环杂志编辑委员会.急性ST段抬高型心肌梗死诊断和治疗指南[J].中华心血管病杂志,2010,38(8):675-687.
[3]梁传亮.胺碘酮治疗冠心病急性心肌梗死伴高危快速型心律失常的有效性和安全性研究[J].中国医药指南,2015,19(06):133-134.
[4黄春华.胺碘酮治疗冠心病患者心律失常疗效及不良反应[J].海峡药学,2013,03(16):284-285
[5]徐军,翁新新,赵悦敏,等.B受滞刑相管鬟张索转换酶抑制对心机梗死心率变异影响心脏起搏与心脏生理杂志.19971I:I85
[6] Hohnloser S H Klingenherben r Zabel M.e t.al HeaM role vailability used as anarhythmia riskstratifier after myocardial infaretion[J].PACE 1997,2O(PTⅡ):2594-260l.
论文作者:王卫
论文发表刊物:《心理医生》2018年7月20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8/8/8
标签:阻滞剂论文; 心肌梗死论文; 受体论文; 患者论文; 心肌论文; 心律失常论文; 心血管病论文; 《心理医生》2018年7月20期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