建筑工程施工安全生产监督管理策略论文_林伟强

建筑工程施工安全生产监督管理策略论文_林伟强

身份证号码:44010519730925xxxx

摘要:近年来,我国对建筑工程施工的安全生产要求日益增强,强化安全生产监督管理体系,完善相关法律发挥制度,不断提升建筑工程的安全性,也是满足建筑行业发展的内在要求。然而,结合我国建筑工程发展的实际情况,当前国内建筑施工的安全管理并不完善,提高安全生产监督管理的措施有待增强。本文就加强建筑工程施工安全生产监督管理策略进行探讨,以期为建筑行业的发展提供建设性的意见。

关键词:建筑工程;施工安全;生产监督;管理策略

一、引言

随着市场经济的不断发展,建筑工程施工安全生产不再仅仅停留在口号层面,有关部门也逐渐加强了建筑行业的安全保障工作。从行业发展实际来看,建筑企业的发展与其工程施工的安全管理有很大的关联性[1]。长期的露天、高空作业中必然存在着一些不受人为控制的安全因素,对建筑工程施工进程、工程经济投入以及施工人员的生命安全都埋下了一定隐患。有关部门要切实加强对建筑工程施工的安全生产监督管理,提升建筑企业的安全事故防范能力,保障施工人员的人身安全,从而促进我国建筑行业的健康发展。

二、我国建筑工程施工安全生产监督管理存在的问题

根据国内建筑行业施工情况来看,施工中安全生产监督管理过程中主要存在两方面的问题。一方面,对于项目施工人员的安全教育和培训力度远远不足。实际上,一旦发生安全事故,施工人员是直接受害者,对安全生产监督管理的不重视也导致施工人员不懂得将安全生产工作与建筑施工相结合。另一方面,在建筑工程开工之前,建筑企业都会结合相关制度文件的要求,采取相应措施对施工人员进行安全培训教育,这也是建筑施工的必经流程。然而,为了尽可能地节约成本,部分建筑企业缩减了培训内容和培训时间,使安全培训成为流于形式的举措,对建筑施工带来隐患。这些都是建筑工程施工安全生产监督管理中应着力解决的问题。

(一)安全生产监督管理体系被削弱

随着建筑行业市场竞争的日趋激烈,为了适应市场形势的变革,市场上很多建筑企业不得不采取战略调整,比如精简企业内部机构和人员,从而缩减企业运营所耗费的资金成本等。在这一过程中,对于一些建筑企业,尤其是中小建筑企业来说,由于企业主的经营目标时追求经济效益的最大化,本身对于企业内部的安全生产部门就存在重视程度不足的情况。因此,裁撤原有的安全生产部门的现象在中小建筑企业中并不罕见。在整个建筑行业中,中小建筑企业的事故发生率相对较高,一旦安全生产监督管理体系无法有效实施,更是增加了安全事故的发生隐患,不利于企业的长远发展[2]。

(二)安全生产意识不强

随着国内经济的飞速发展,企业作为独立的法人主体,拥有的自主权利也在不断扩大。建筑公司以追求经济利益最大化为主要目标,在运营过程中中,企业管理者考虑最多的是如何能实现自身经济效益的最大化,对安全效益的要求就随之下降,从而导致管理者没有正确认识到经济效益和安全生产之间的相互关系,造成安全监督管理不严格、责任追究不到位等情况。还有个别企业主钻国家管理机制的空子,单纯追究短期利益,不舍得在安全生产上下投资,这也是导致建筑工程施工问题频发的重要原因。

(三)行业技术水平相对较低

相比西方发达国家来说,我国建筑行业的生产力水平仍然存在很大的提升空间,在设备的研制开发、新技术的市场推广等方面仍需要进一步提升,不利于整个建筑行业的长远发展[3]。尤其是一些建筑施工小企业,其技术装备水平更是跟不上市场发展的需求,安全生产监督管理十分不规范,存在很大的提升空间。

三、我国建筑工程施工安全生产监督管理对策

(一)加强安全生产监督管理工作,提升监督水平

第一,建筑工程施工企业要对企业内部开展安全生产专项整治。在整治过程中,有关人员要充分结合建筑施工的实际情况,面向安全生产的薄弱环节,开展专项治理工作,有效提升施工安全性,降低安全事故发生频率。在施工过程中,高处坠落、坍塌、塔吊倒塌等都是十分容易发生的事故,有关部门要加强对建筑工地的检查力度,尤其对于安全事故多发地区以及多发企业要加强重点监督,对于由于人为因素酿成惨剧的安全事故,要结合相关法律法规严肃查处,追究相关人员的法律责任。第二,建筑工程安全管理人员要加强对施工人员的安全生产培训,要结合施工情况认真编写安全生产培训纲要,并将此作为培训的基础性文件,贯彻落实一线人员的安全培训工作,没有通过培训考核的施工人员,要禁止上岗。同时,有关部门要严格遵循《安全生产法》的要求对施工企业、施工项目的负责人,以及建筑工地安全管理人员进行安全生产知识培训和管理能力考核,切实加强对建筑施工安全生产监督管理,提高依法行政水平[4]。第三,施工单位内部也要建立起完善的安全生产评价制度,健全内部监督机制,加大对安全生产的监督管理力度,并将其纳入到公司例行制度之中,保证良好实施。

期刊文章分类查询,尽在期刊图书馆

(二)着眼长效机制,强化治本措施

第一,有关部门要不断完善建筑工程施工安全生产领域的法规和技术标准,并将其转化成为满足施工需要的规章制度。在制度制定过程中,有关部门要认真总结近年来诞生的新技术、新设备,并结合其在建筑施工中的实际应用经验,纳入到规章制度之中,随着时间的发展不断规范化。第二,要大力推进建筑工程绿色化进程,推动行业发展与环境保护相结合。一方面要不断推动行业的技术进步,对于落后的工艺和设备要即使淘汰,以免造成不必要的麻烦。另一方面,有关部门要研究建立起符合实际需要的安全激励机制,不断鼓励建筑企业加强对安全生产的科技投入,并鼓励其研制出一批安全适用、先进可靠的新设备。第三,要建立起符合我国国情的建筑行业安全管理和安全保证体系,在全国范围内制定统一的标准,督促建筑企业加强安全生产管理,从而建立其全面、规范、科学、标准的内部安全约束机制,在对施工企业考核时,要重点关注其安全约束机制的贯彻实施情况,并将此纳入到企业资质审核之中。第四,要大力推行建筑施工意外伤害保险,建立起及安全有效的风险防范机制,同时也要充分运用市场的力量,增强建筑企业对危险事故的预防能力。

(三)建立起完善的事故处理机制

随着信息技术的不断发展,我国已经建立起完善的建筑行业安全事故快速通报系统,能够及时将行业内的安全事故信息传达到国内各地,方便各部门对安全事故的事后分析处理。

有关部门要对辖区范围内建筑工程安全事故有一个全面系统的掌握,一旦有安全事故发生,要及时派出处理人员,对事故发生的原因进行调查。调查过程中要严格遵循“四不放过”原则,要结合事故发生的实际情况,对直接造成安全事故的单位和相关负责人进行严肃处理,绝不放过,从而建立起完善的建筑工程施工安全责任追究制度。对于情节十分严重的事故,要将有关责任人及时移交到司法机关,并追究刑事责任。

此外,有关部门要加强建筑工程的项目审批工作,要组织相关部门和人员,对项目审批进行督察,对已经处于施工进程中的项目进行安全生产监督,对于违反安全生产制度的施工单位,及时进行行政处罚。要加强对安全生产的行政责任处理机制,在建筑企业内部建立起完善的安全事故责任机制,大力推进经理负责制的贯彻落实,充分发挥工程项目部经理和主管安全生产的项目经理的主体作用,抓好施工安全工作,保障施工人员的生命安全。

(四)规范监理行为,充分发挥监理职能

有关部门要加强对监理市场的监督引导,加强对监理市场行为的规范。要切实加强对监理单位的监督,尤其是对于监理人员行为能力的监督管理。从监理人员自身角度来说,监理人员要认真学习研究建筑行业相关法律法规,严格落实其所规定的安全责任,不断提升自身的业务能力。在工作过程中,监理人员要切实加强安全施工专项施工方案的审查,在施工现场进行安全检查时,要严格遵循相关的制度要求,严格对建筑施工的检查,对于发现的安全隐患要及时进行整改。监理单位要定期对建筑企业进行复查,充分发挥监理职能,加强行为监管,从源头上预防安全事故的发生。

(五)加大对从业人员的培训力度

有关部门要从根本上改变建筑行业安全生产监督的严峻形势,切实扭转安全事故多发、监督管理困难的现实局面,就要从根本上提高建筑行业从业人员的安全生产意识,以及自我防范能力。有关部门在狠抓安全生产监督管理的同时,也要切实加强对从业人员的培训,从源头上提升安全监督管理。可以联合中介机构、建筑业协会等单位,建立起一体化的从业人员培训管理制度。建筑业协会要充分发挥协会职能,按照严格、统一的标准对从业人员的培训进行考核管理,只有在通过培训考核后,从业人员才能持证上岗,加强建筑施工的安全性和标准化。

(六)规范安全防护,加强实体检查

在建筑工程的施工现场,有关部门和建筑企业要加强对施工的安全防护工作。这也是对施工人员生命安全的基本保障。可以采取加大对安全文明施工措施的资金投入,加强对施工的监督管理,对于建筑施工中不遵循操作规范的行为要进行及时引导,督促施工单位加大安全绳头投入力度,创造出文明和谐的施工环境。

四、结语

综上,建筑企业要切实加强对建筑工程施工安全生产监督管理的重视力度,在追求经济效益的同时,也要保障施工的安全性,追求质量和效益的协同发展。有关部门要切实加强对建筑工程施工安全生产监督管理力度,通过采取相关有效措施,将工程施工中的安全隐患消灭在萌芽阶段,为建筑工程建设与开发提供强有力的推动。

参考文献:

[1]乔杰.谈建筑施工安全生产监督管理机制与事故防范策略[J].科学技术创新,2017(32):107-108.

[2]高保军.建筑工程安全监督管理问题与优化策略研究[J].建材与装饰,2018,No.535(26):177-178.

[3]叶汉鹏.建筑工程施工过程中关于安全监督模式程序化的研究[J].低碳世界,2019,9(01):183-184.

[4]吕学锋.建筑工程施工现场的安全监督管理的策略分析[J].绿色环保建材,2018(4):197-197.

论文作者:林伟强

论文发表刊物:《基层建设》2019年第18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9/10/8

标签:;  ;  ;  ;  ;  ;  ;  ;  

建筑工程施工安全生产监督管理策略论文_林伟强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