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力工程管理模式的创新应用分析论文_陈超婷

电力工程管理模式的创新应用分析论文_陈超婷

(深圳市华睿丰盛带电作业有限公司 广东深圳 518000)

摘要:本文首先对电力工程管理的现状进行了分析,其次对电力工程管理模式的创新进行了探讨,最后对电力工程管理模式的创新与应用进行了探讨,希望可以通过简单的分析,可以为后研究者提供适当的借鉴参考意义。

关键词:电力工程建设;创新应用;管理模式

电力工程对于国民经济的健康发展至关重要,加强对电力工程的管理有以下重要作用:首先,从建设初期工程的设计、所需硬件设备的采购、工程施工团队的选择等等都需要一套完整的管理机制。有了管理制度在工程的建设过程中便有了约束,一定程度上便能够提高工作人员的工作效率。第二,电力建设工程是一项规模庞大的工程,需要经过前期调研、估算建设方案的可行性,建设完成后需要进行维护,确保电力的稳定供输,这些繁琐的工作需要系统的工程管理来保障工程的顺利进行,使得每一项工作之间能够完美接洽,整个工程有序执行,不掉链子。

1.电力工程管理的现状

1.1、管理过程中缺乏有效监督

目前,电力工程管理过程中最常见的问题便是缺乏有效的监督机制。不管是在哪一行哪一业,都需要监督机制来制衡和约束工作中权力的规范使用,管理过程中没有完善的监督机制就会导致管理人员松懈怠慢,不作为或者滥权,长此以往电力工程的管理效果就会大打折扣,不仅会降低整个电力工程的质量,影响到电力企业的名声,还容易滋生腐败,侵害到人民群众的切身利益。

1.2、部分单位资金管理意识不强

随着用电量的逐年增加,电力工程发展越来越快,工程建设对于资金的需求也越来越大,所以在工程管理中一定要合理安排资金的规划和使用,确保资金能够正常周转。但是在目前的电力工程管理中,有一些单位并不具备良好的资金管理意识,忽视了工程预算工作的重要性,对于建设过程中使用的每一笔资金也没有规范的记录和把控,造成建设过程中资金使用不透明导致资金浪费,加上前期预算不充足,很容易使整个工程的造价成本过高,更严重还会使得整个电力企业的资金短缺,影响企业的正常运作。

1.3、普遍缺少专业的管理人才

我国电力工程管理除了缺乏有效监督和资金管理意识,还存在专业管理人才欠缺的现状。由于管理工作岗位工作内容枯燥繁琐,很多年轻人更偏向于从事热门的、职业发展前景较好、福利待遇好的工作,如IT行业、房地产行业、金融行业等,不太愿意尝试电力工程的管理。加上这一岗位对于专业程度的要求相对较高,一些愿意尝试的年轻人由于缺乏管理能力也不能胜任,两方面的因素影响之下,电力工程管理行业的专业管理人才越来越少。

2.创新的电力工程管理模式

2.1轮流开发型

从字面上不难理解,轮流开发型管理模式主要针对流域水电站进行开发管理,后来慢慢发展广泛应用于房地产行业,该种模式首先会成立一个较为专业的团队,分工明确,划分需独立完成工程项目开发的工作区域,并对各块区域的不同阶段分别进行管理,即阶梯式管理,这种管理模式可以细化项目进行分工管理,使之更加专业,与此同时还有节约生产成本、加快项目施工进程、提高工作效率、增强管理能力、充分利用人力资源、物力资源的优点。

2.2PM型

传统固有的管理模式难以做到整个过程中进行全要素管理,但是PM模式可以在整个过程中实现电力工程的全要素管理,它能将人力资源和物力资源充分地利用起来,以此达到更加科学、专业、全面以及更具组织性的管理,综合提高电力工程的管理水平,达到相应的要求以便和实际的需求契合。

上述对电力工程管理的两种创新模式,都是首先吸取了一定先进的实践经验,在此基础上进行开拓创新,从而形成全新的管理模式,但是在吸取先前经验教训前,应注意需结合自身实际情况,满足相关要求后再把符合自身条件、适合发展的创新思想加以实践。

期刊文章分类查询,尽在期刊图书馆

3.电力工程管理模式的创新与应用

3.1、加强对电力工程管理模式的创新和应用

要想让电力工程管理模式时刻得到创新应用,首先管理层要增强创新意识,提高管理理念的创新,要重视对管理理念和管理模式的创新,要明白电力工程管理的重要性和创新管理模式的重要性。创新的工程管理有利于提高电力建设工作的效率,为了增强管理层的创新意识,一方面可以定期对管理层开展创新培训,逐渐转变管理层的传统管理思想,鼓励他们用新型模式取代传统落后的管理模式。另一方面可以将管理模式创新工作归入管理人员的工作任务并纳入考核制度,用硬性规定来严格要求管理层。

每一项工程的建设都需要有严格、科学的工程管理来监督把控,尤其是像电力工程这种民生基础建设工程,管理工作的好坏直接关系到工程的进度、工程质量和工程造价等等。

3.2、管理基础工作

在管理创新的过程中,必须注意基础工作的实施。在基础工作的各个环节中要严格按照国家的标准规范进行操作。完善企业内部的规章制度,建立工作过程中各项信息的数据网,包括基础工作中的工作程序、财务、职工资料等,运用相应的技术、软件和管理方法,宏观全面地管理基础工作。

3.3、社会责任建设

以往的管理模式都是以经济利益为主要目标,而如今不能仅仅注重经济,要实现经济效益、社会效益和环境效益的共赢。电力早已成为人们生活中不可缺少的部分,电力行业也必然成为国内企业社会责任建设的领先行业。加强社会责任的建设要建立企业正确的价值观,认识到企业也是社会的组成部分,要考虑社会的利益,承担社会责任,为社会的可持续发展做出贡献。

3.4、改变传统的人员招聘制度,引进优秀专业的管理型人才

缺乏优秀专业的管理人才,首先要搞清楚人才缺乏的原因,才能对症下药解决问题。如果是福利待遇的问题,有关部门要提高电力工程管理岗位的工资待遇,让更多有才能的年轻人乐意选择这个行业,自愿从事这项工作,提高他们的工作积极性。如果是岗位对管理能力要求过高的原因,可以先招聘部分有意向的人员,再对他们做提高管理能力的针对训练,强化他们的管理意识,也能为岗位培养一批优秀的管理人才。改变以往被动接受人员安排的招聘制度,变成电力工程主动挑选和吸引人才,才能够找到真正合适管理岗位和有真才实学的人才。

3.5、寻找全新合理的创新管理模式

创新管理模式,并不是要求对电力工程工作中出现的任何新型管理模式都要照搬全收,管理模式多种多样,不管是国外的先进管理经验还是国内发展起来的,都要根据电力企业的实际情况,先初步筛选有利于电力行业发展的模式进行比对,择优选择最匹配合理的一种或者几种,只有将优秀的管理模式有效应用在企业的发展过程中,这样才能使管理模式的效果发挥到极致。

在电力工程行业,可以利用滚动开发模式这种新型的管理模式。这种模式主要是综合利用各方面的优势,比如将工程设计交由专业的设计工作人员负责,同时工程的施工工作也同步进行起来,通过这样的模式达到加速工程的建设速度、缩短工程整体耗时的目的。

除此之外,电力工程的管理模式还可以采取PMC的模式,PMC管理模式是指项目管理承包模式。电力企业可以在电力工程建设前通过招标的方式选择一家项目承包商,承包商和电力企业双方进行项目需求的对接后就可以对整个项目进行计划、组织和协调管理。这样可以发挥项目管理承包商在管理方面的专业优势,减少工程的矛盾和争议。

除了滚动开发模式和PMC模式,电力企业还可以选择CM管理模式。在工程开始前聘请负责工程设计和施工的具有施工经验的专业人员,这样可以一定程度降低项目风险,提高工程的收益。

3.6、完善电力工程监督管理考核机制

电力工程一般都是较大型的建设项目,往往需要企业中多个部门的参与和配合,需要打破部门之间的壁垒,工作过程中十分考验跨部门合作的默契程度,各部门之间分工合作,勇于担责才能使工程有条不紊顺利落地。这就需要在企业内部设置一整套完善的监督管理考核机制,工程项目越大,牵涉到的部门越多,考核机制的地位就越重要。

俗话说“没有规矩不成方圆”,如果工作过程中团队成员出现相互推诿的情况,不仅会影响工程的进度,也会影响整个团队的士气。只有完善了电力工程的监督管理考核机制,将工作内容细分化,才不会出现“有事没人做、有人没事做”的情况。

结束语

综上所述,电力工程管理工作对于电力行业的持续健康发展是十分重要的,而创新管理模式直接关系到管理工作的好坏。目前我国电力工程行业可采取的管理模式有滚动开发、PMC、CM等模式,电力企业要根据工程具体情况择优选用。

参考文献:

[1]郭鑫. 安全管理模式在电力工程施工现场的应用分析[J]. 科技创新与应用,2016(34):172-172.

[2]郑明敏. 关于电力工程项目管理模式创新与应用的探究[J]. 中国新技术新产品,2012(5):228-228.

[3]蔡玉珍. 关于电力工程项目管理模式创新与应用的探究[J]. 山东工业技术,2014(22):208-208.

[4]关宇君,宗伽怿. 关于电力工程项目管理中的模式创新及应用研究[J]. 中外企业家,2017(4):84-86.

[5]曾建梁,焦振华,刘礼涛. 浅谈电力工程管理模式的创新与应用[J]. 通讯世界,2017(5):241-242.

论文作者:陈超婷

论文发表刊物:《河南电力》2019年1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9/9/2

标签:;  ;  ;  ;  ;  ;  ;  ;  

电力工程管理模式的创新应用分析论文_陈超婷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